登陆注册
6713100000009

第9章 祖母得知孙媳死因一病不起(1)

01

从第二天起,李老太太就病倒了。

病因不明,既未受寒,亦未积食。病象亦不明显,不头痛、不发热,只是倦怠,懒得说话,甚至懒得应声,丫头们问话,恍如不闻。连环不敢怠慢,急急到上房禀报,李煦自然着急,一面吩咐请大夫,一面带着四姨娘赶来探视。

听得丫头一声:“老爷来了!”老太太立刻回面向里,叫她也不答了。

“娘,娘!”李煦走到床面前,俯下身子去喊。

老太太毫无动静,李煦还待再喊,四姨娘拦住了他:“必是睡着了!”她探手到老太太额上按了一会儿,又试一试自己头上,“好像没有发烧。”说着,向外努一努嘴。

于是李煦退了出来,在堂屋中坐定,找了丫头来细问老太太的起居。由于连环眼中一直保持着警戒的神色,丫头们都不敢多说话,所以问到张大夫都来了,依然不得要领。

“张琴斋是二十几年的交情,你也让他看过。”李煦对四姨娘说,“不必回避吧!”

于是四姨娘先进卧室,轻轻将老太太的身子拨过来,倦眼初睁,四姨娘大吃一惊,从未见过有个活着的人,会有那种呆滞得几乎看不出生机的眼神。

“张大夫来了!”四姨娘问道,“老太太是哪里不舒服?”

“心里!”老太太有气无力地说。

这是必得往下追问的一句话,但此时并无机会,因为丫头已经打起门帘,可以望见张琴斋的影子,他微伛着腰,进门站定,先看清楚了周围,然后紧走两步,到床前向李老太太自陈姓名:“晚生张琴斋,有大半年没有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不敢当!张大夫请坐。”

于是,四姨娘亲手端过一张骨牌凳来,“不敢,不敢!”张琴斋颇有受宠之感,坐定了向左右望一望,还不曾开口,李煦已会意了。

“想是太暗?”

“是的!要借点光,我好看一看老太太的脸色。”

连环不待他话毕,已在应声:“我去取蜡烛来。”

一支粗如儿臂的新蜡烛捧了来,烛台高高擎起,张琴斋与李煦往下一看,亦跟四姨娘一样,无不吃惊!

“琴斋兄,”李煦忍不住要问,“你看气色如何?”

“等我请了脉看。”

于是四姨娘将老太太的手从被中牵了出来,张琴斋凝神诊了诊,略略问了几句话,面无表情地站了起来。

“张大夫!”四姨娘问道,“不要紧吧?”

“不要紧,不要紧!”张琴斋俯身说道,“老太太请保重!”

说完,他转身而去,李煦紧跟着,让到对面屋里,桌上已设下笔砚,准备他开方子。

“怎么样?”李煦皱着眉说,“神气似乎不大好?”

“不好得紧!”张琴斋放低了声音说,“脉象颇为不妙,仿佛有拂逆之事。”

“是的。夏天小媳亡故,原是瞒着老人的,冬至将到,实在瞒不住了!”李煦说道,“这个孙子媳妇,原是当孙女儿看待的。”

“那就怪不得了!抑郁得厉害!老年人最怕内伤,我看方子亦不必开了。”

“怎么?”李煦脸都急白了,“何以一下子成了不治之症?”

“说实话,老太太没有病,只不过老熟得透了,加以外感内伤,故而生意将尽。譬如深秋落叶,自然之理,请看开些!”

“话虽如此,还是要借重妙手。”

“好!我就拟个方子。不过,总要老太太自己能够想得开,那比什么补中益气的药都来得管用!”

开的就是一张补中益气的方子,当即抓了药来,浓浓地煎成一碗。但老太太怎么说也不肯服。

“药医不死的病!”她说,“我本来就没有病,就算有病,也不是这些药医得好的。何必还让我吞这碗苦水?”

四姨娘没法子了,“就算不吃药,总得吃点什么?”她说,“煮的有香粳米的粥——”

“我不饿。”老太太不待她话毕,便迎头一拦,再劝,索性脸又朝里,睬都不睬了。

四姨娘在床前站了好一会儿,心里七上八下,好半天都不能宁帖。一眼看到连环,略招一招手,将她唤出去,有话要问。

“老太太是什么意思呢?”她困惑而着急地说,“莫非真应了那句俗语‘寿星老儿服砒霜’,活得厌了?那不是笑话!”

“恐怕不是笑话。”

话一出口,连环便深悔失言,四姨娘自然不肯放松,紧接着问说:“看这光景,老太太像是另有心病。你总知道啰?”

连环心想,老太太的病,起在佛堂中,当时由鼎大爷扶出来时,神气就大改了。但这话不能说,是非已经够多了,倘或骨肉之间,再有冲突,这一大家人家非拆散不可,那时谁也没有好处。

于是她说:“也还是为了鼎大奶奶伤心,到底九十三岁的人了呀!”

“唉!”四姨娘叹口气,脸上的表情很怪,似乎有满腹疑难,却不知从何说起,好久,恨恨地说了句,“真不知道他走的什么运!”

这个他指的是谁?连环不敢问,只劝慰着说:“四姨娘如今当这个家,也是不好受的罪。只好凡事看开些,总往好的地方去想,自己宽宽心。”

“也总要有那么一点点能让人高兴的事,才能往好处去想。一夏天到现在,尽出些想都想不到的乱子,怎么宽得下心来?连环,你是伺候老太太的,老爷跟我都没有拿你当外人,你总也不能看着老爷跟我受逼吧?”

连环不知四姨娘的话风何以突变?急忙答说:“老爷跟四姨娘看得起我,我哪有个毫不知情的道理?不过我实在不明白老爷跟四姨娘什么事受逼?只要我能使得上力,请四姨娘尽管吩咐。”

一听这话,四姨娘的脸色开朗了,“连环,”她执着她的手说,“有些话只能跟你说。我不知道你看出来了没有,如今只剩得一个空架子了!这个架子决不能倒,一倒下来立刻就是不了之局。像前天,吴侍郎的大少爷叫人来说,有急用要借两百两银子,能不应酬吗?账房里没有钱,拿我的一副珠花去当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另外拼拼凑凑,才勉强够了数儿。你想想看,往后这个日子怎么过?”

连环既惊且诧!虽知主人这两年境况不好,又何至于这样子的捉襟见肘?因此,愣那里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夏天大奶奶的那场丧事,也实在不必那样子铺张。只不过那时候说话很难,只好尽着老爷的性子去办。如今老太太倘有个三长两短,有夏天的那种场面比着,想省也省不到哪里去。可是钱呢?连环,你倒替我想想,能有什么好主意?”

“我想,”连环很谨慎地说,“老太太花自己的钱,只怕也够了。”

“这就只有你知道了!我也不敢问。传出去说是老太太还没有归天,已经在打两个大柜子的主意了。反正钥匙归你管,你是有良心的,老爷跟我都很放心。”

“有良心”三字听来刺耳。看样子四姨娘对老太太的私房,所望甚奢。倘或那时候开出柜子来,不如想象之多,疑心她暗中做了手脚,可是洗不清的嫌疑。

这样一想,连环觉得钥匙以早早交出去为宜,不过毕竟受老太太的付托,似乎不便擅专,但又不宜在此时到病榻前去请示。至于钥匙交出去以后,还要防到四姨娘误会,以为自己接收了那两个大柜子,可以自由处置,那时要拦住她可就不容易了。

话虽如此,只要说明白了,也就不碍。于是她仔细想了一会儿,将拴在腋下纽扣上的一串钥匙取下来,捡出两枚,托在手中说道:“四姨娘,两个大柜子的钥匙在这里。如果四姨娘不让我为难,我这会儿就可以交钥匙。”

“连环,”四姨娘立即接口,“我怎么会让你为难?那是决不会有的事。”

“虽说有钥匙就可以开柜子,我可是从来不敢私下去开。钥匙交给四姨娘以后,我想把柜子先封一封。四姨娘看呢?”

“应该,应该!先封一封柜子,等老太太好了再说。”

“是!”连环又问,“如果老太太跟我要钥匙,我不能说已经交给四姨娘了,那时候该怎么办?”

“自然仍旧还你,免得你为难。”

连环做事很爽利,即时将钥匙交了出去。随又用红纸剪了两个吉祥如意的花样,满浆实贴在柜门合缝之处,权当封条。

02

像油干了的灯一样,李老太太已到了在烧灯芯的地步。虽未昏迷不醒,但已几近虚脱。李煦总算是有孝心的,一天三四遍来探视,但从未能跟老母说一句话。事实上李老太太已说不动话了,甚至连眼皮都睁不开了,仅存一息而已。

后事是早就在预备了。搭席棚的、赁桌椅的、茶箱、堂名、贳器行,以及许多可以做丧家生意的店家,都在注视着、预备着、传说着,织造李家年内要办一场大丧事。

“外头都是这么在说,要省也省不下来。”李煦跟四姨娘说,“索性敞开来办一办,大大做它一个面子。”

四姨娘不答,好久才说了句:“我何尝不想要面子?”

“我想过了,老太太总留下点东西,都花在老人家身上,也差不多了。”

“亏空呢?”四姨娘问道,“不说了,指望着拿老太太留下来的东西,多少弥补了亏空,对皇上也有个交代。”

“那是我算盘打错了。”李煦乱摇着手说,“窟窿太大,一时补不起来。太寒酸了,反叫人起疑心,以后就拉不动了!你得知道,我如今不怕亏空,要能在皇上说得出,我的亏空是怎么来的?平时散漫惯了,遇着老太太最后这桩大事,倒说处处打算?你说,换了你会怎么想?”

“无非,无非说是李家不如从前了!”

“光是这句话,就叫人吃不了兜着走!而况还有别的说法,一说是,都说李某人慷慨成性,大把银子送人,原来都是胡吹乱嗙。要不然,怎么他九十三岁的老娘没了,丧事会办得这么省俭呢?”

“这话倒也是!”四姨娘微喟着,“真的,场面撑起来容易,收起来可就难了!”

“这还在其次,最怕的是,有人悄悄儿写个折子到京里,说李某人为老母饰终,草草了事。皇上心里自然会想,原来李某人孝顺的名儿是假的!那一来不送了我的忤逆?”

听这一说,四姨娘顿觉不安,“我倒没有想到这一点。”她说,“照这么看,不但丧事不能不体面,应酬上头也不能疏忽。”

“一点儿不错!”李煦的神色变得异常严肃,唤着四姨娘的小名说,“阿翠,我今年这步运坏得不得了!不过,连出两场丧事,倒霉也算倒到头了。如今是起死回生的要紧关头,出不得一点错。不然,一着错,满盘输。”

听得这话,四姨娘顿觉双肩沉重,收敛心神,很仔细地想了一下说:“老爷,这副担子我怕挑不动!”

“我知道,我知道!这么一场大事,当然要我自己来办。不过,有一层——”李煦突然顿住,皱着眉想了一下说,“阿翠,你只管应酬官眷好了!”

听得这话,四姨娘一时不辨这份责任的轻重,细想一想,不由得自惭,由自惭而自恨,而为了大局,终于不能不万分委屈地说了出来:“我倒是有八面玲珑的手段,也要使得出来才行啊!”

“怎么呢?”李煦似乎很诧异的。

四姨娘有些恼了,“你是装糊涂还是怎么着?”她气冲冲地说,“一屋子的红裙子,教我往哪里站?”

“啊——”李煦将声音拉得很长,要教人相信,他真个是恍然大悟。

其实,连四姨娘都知道,他是故意使的手段。官眷往来,最重身份,世家大族,更严于嫡庶之分,一屋子明媒正娶,着红裙上花轿的命妇,四姨娘的身份不侔,根本就说不上话。再说,就是姨太太出面,论次序也轮不到四姨娘。

这些李煦早就想到了,不过怕伤了四姨娘的心,不便直说。所以盘马弯弓,做了好些姿态,才逼得她自己说了出来。也就因为体谅他这片苦心,所以四姨娘虽是自惭自恨,却仍能平心静气地跟他谈得下去。

“你看怎么办呢?”她说,“看来只有请几位陪客太太。”

“请谁呢?”李煦说道,“礼节上最重‘冢妇’,辈分高低倒不甚相干。”

哪里还有“冢妇”?四姨娘心想,这步霉运都是冢妇上来的。

“也不光是陪官眷。”李煦又说,“倘或老太太不在了,李家三代中馈无人,只有在至亲的内眷之中,暂且请一位来当家。旗门的老规矩,原是有的。”

四姨娘是说得一口吴侬软语的本地人,不甚清楚“旗门的老规矩”,只觉得这个办法在情理上也说得通,因而点点头说:“也只有这个法子。不过,倒想不起来族里有哪家的太太、奶奶能请来帮这个大忙?”

“族里怎么行?”

李煦兄弟六个,或者游宦四方,或者株守家园。到苏州来投奔的族人,都是五服以外的疏宗,再说,也没有上得了“台盘”的人。

“这不是摆个名目。”李煦又说,“内里要能压得住;对外,要能应酬得下来,一露怯,就让人笑话了。”

“照老爷这么说,只有至亲当中去找。”四姨娘紧接着说,“至亲当中,谁也比不上曹家的震二奶奶。”

“果然!只有她。”李煦正一正脸色说,“阿翠,心地再没有比你更明白的。把曹家震二奶奶请了来暂且当家,这里头的意思可深着呢!你慢慢儿琢磨透了,就知道该怎么样看待震二奶奶。”

四姨娘心思灵敏,经李煦这一点,自然很快地就能了解其中的深意。震二奶奶,也就是鼎大奶奶娘家的“英表姊”。若按夫家的辈分算,她比鼎大奶奶矮一辈。曹家都取单名,以偏旁分辈分,李煦的妹夫曹寅这一代,是宝盖头;第二代是页字旁;第三代是雨字头。震二奶奶即是曹震之妻,曹震是曹寅的远房侄孙,若按李曹两家的戚谊来说,震二奶奶应该管鼎大奶奶叫表婶。不过高门大族,这种错了辈分的情形,往往有之。唯有各论各的亲,叫作“乱亲不乱族”,所以鼎大奶奶不妨以长敬幼,管震二奶奶叫表姐,但震二奶奶却得按夫家的规矩,管鼎大奶奶叫表婶。

这震二奶奶是个极厉害的角色,而在曹寅家又有特殊的身份。原来他是曹颙之妻马夫人的内侄女。

同类推荐
  • 北京,终究与我无关

    北京,终究与我无关

    陶洁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奔赴北京,投奔了坚持要在北京扎根的蚁族男友李耀明。在这里,他们爱过、疯过、悔过、痛过、挥霍过……然而,生活条件的简陋、工作压力的巨大、人际关系的微妙,还有那看得见却永远摸不着的房子,让陶洁对未来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心中有着创业梦想的李耀明最终不顾陶洁的反对与人合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希望能打开一片天空,也能实现他对女友曾经的允诺,殊不知,他越努力,跟陶洁走得越远…… 他们能坚守住曾经那样纯真的爱情吗?
  • 像雪一样温暖

    像雪一样温暖

    本书包含著名作家王大进的短篇小说作品十二篇。其或以从容的笔墨揭示各种社会矛盾,或以冷酷讽刺的笔调呈现人性的阴暗与扭曲……世俗男女在一幕幕凛冽的人间短剧中出演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人性弱点无时不在精确透视之下,人际关系被一次次地冷冷剖析,耐人寻味。通过此书,可充分地窥探作家的内心世界。
  • 片警高如意的窝囊事

    片警高如意的窝囊事

    这是一座建于唐代永徽年间的拱形古桥,在十二月的夕阳里,如同一张刚从底片中浑然生成,披彩而出的图画,给人一种亦真亦幻,渐深渐厚的感觉。此时,桥上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周小红的妻子,一个是小周亚。见周小红上了桥,娘俩高兴地迎上去。周亚高高举起毛巾为爸爸擦着汗,周妻则把一个炉子和一个大号钢精锅子放在人力货车上,然后将一个电动喇叭挂在周小红的脖子上,接着一家三口,说说笑笑地向桥的另一头走去。
  • 丰臣秀吉(套装共6册)

    丰臣秀吉(套装共6册)

    吉川英治以温婉知性的传奇之笔,再现了丰臣秀吉谋略超群、胆识过人、狂妄不羁、豁达真挚、善揽人心的个性;记叙了他从无名小卒到终结乱世成为天下霸主的奋斗过程;鲜活再现了在乱世中崛起,历经坎坷迈向权力最高处的至情至性的丰臣秀吉。读日本历史,不可错过战国时代;读战国时代,不可错过吉川英治笔下的《丰臣秀吉》。
  • 闯关东(李幼斌、萨日娜、宋佳、朱亚文主演)

    闯关东(李幼斌、萨日娜、宋佳、朱亚文主演)

    豆瓣9.2分高分剧《闯关东》同名小说,该剧由李幼斌、萨日娜、宋佳、朱亚文主演。本书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力求真实还原那段悲怆、苍凉、恢弘、悲壮的民族血泪史。书中将再现当年闯关东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矿等大场面,场景横跨半个中国。而在细节上,作者延续了其擅长的在平淡人生中贯串人性关怀的思路,亲情、爱情与故土情的纠结深入人心,对国事、家事、家乡事的担当感人至深。
热门推荐
  • 世界名模之死

    世界名模之死

    对二十多万临江市人来说,那股令他们奔走相告、激动不已的灼热,却是来自城中之湖——东城湖那片碧绿的湖水中央:这湖中阁楼“揽月楼”,正在举行着的“睡莲牌服装专题表演周”。早在三个月前,新闻舆论就把这次表演活动炒得火热,本市第二大报纸《临江信息报》,甚至用了“百天倒记时”的栏目,每天提醒着市民们对表演周的注意,有关“内幕”“秘闻”“花絮”等更是频频见闻于宣传媒介;距活动开始还有一月之久,便掀起了一股炒票热,到表演周正式开幕时,黑市票已由每张30元翻到了300元,而且还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 光之烙印

    光之烙印

    准大学生陆杨“意外”结识了千年鼠仙麦格,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向自认为平凡的他,唤醒了“光之烙印”,从此拥有了超能力,他在俗世和异世界中无缝切换,其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故事,他开始了自省、成长,开始重新定义这个世界。
  • 江山争雄

    江山争雄

    江山如画,支零破碎,金戈铁马,烽烟枭雄!这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大隋盛世,这又是一个遍地烽烟的峥嵘时代。才子佳人,红袖游侠,诗词歌赋,剑胆琴心。杨素、高颖、裴矩、虞世基、宇文述、李穆,朝堂暗斗,门阀漩涡……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萧铣,豪雄林立。隋失天下,大争乱世,谁能定鼎乾坤,执掌社稷?白马银枪罗昭云,带你走入那波澜壮阔的隋末时代!——————{江山书友群:469787524,欢迎大家来聊历史文!}【vip全订群:226239260】
  • 快穿男神求别闹

    快穿男神求别闹

    “什么?_?你说我姐跟他闹别扭了,一气之下跑去三千小世界历练了?不行不行,我得去凑凑热闹,这种情况可是太罕见了,哈哈!我终于可以不吃狗粮了。激动\(≧▽≦)/,内牛满面\^O^/”可这是怎么回事啊啊啊!!!?我怎么下去了啊?还遇到一个妖孽是怎么回事?“沃靠(#‵′),你你你,停下,别过来啊!”妖孽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刹那间清颜仿佛听见了内心花开的声音,呆愣的看着他,殊不知这一眼,便是万年。——【新人新书,请多关照,喜则留,厌则走,不必勉强自己。】
  • 乡愁里的广东

    乡愁里的广东

    乡村隐藏着大美,她往往是一个地方本土特色文化的最直接载体,也是理解一个地方的过往和未来的入口。在这本书里,我们从靠近海岸线的渔村,到城市周边的乡村,再到深藏在大山里的山村;从岭南水乡,到瑶族山寨,到海岛村落;一路走访,一路记录广东乡村的山水、建筑、故事和人情,追寻乡村才有的安静与美好,为你呈现一个你可能不甚了解的广东世界。
  • 隔壁住了个金龟婿

    隔壁住了个金龟婿

    租房碰上无赖房东怎么办?答:搬家!但如果这个房东又有钱又有权长得又好看对你还不错,你怎么办?某人:“你脑子有泡还是我脑子有泡,早上没睡醒吧怎么到下午还做梦呢?!”裴炎作为宁肖白最帅的一任房东兼基友,完美履行了他作为房东和朋友和男朋友的职责。“谁让你没事儿装我男朋友的?!”“开业大酬宾,男朋友服务买一送一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上门一条龙服务还打一折,您要不要试试?”“……多少钱?”“你先试用一辈子我们再来谈价钱。”【打是亲骂是爱,爱到极致耍无赖!这是一篇打着甜宠旗号的逗逼文,掺杂商场官场明争暗斗,男女主双养成,冷笑话MAX】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高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高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牛顿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其原因在于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你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攀登作文的高峰。本书不仅有名师、名家的技法解析指导,更有大量的满分佳作和素材库,让你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从而更轻松地登上作文的高峰。
  • 第一美女传

    第一美女传

    《第一美女传》又名《锦香亭》、《绫帕记》、《睢阳忠义录》,存四卷十六回。署“古吴素阉主人编,茂苑钟花小史阅”,作者真实姓名不可考。
  • 我在武侠世界能加点

    我在武侠世界能加点

    吴起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幸亏吴起有系统,虽然有些坑爹吴起最开始以为这是个武侠世界,然后他见到墟天境
  • 史佚书

    史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