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军
作为教师常常感慨学生学习不主动,“反应迟钝”,但课堂不活跃,不出效率,责任只在学生吗?读《学记》又让我在这个问题上深深反省,豁然开朗。
感悟一:教师要有过硬的素质,要善于引导学生。
《学记》中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意思是“只会记诵书本,靠揣摩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事先背好答案,自己没有心得,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来做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才组织学生讨论,一定要深入下去,倾听学生的思考;学生心里有疑难,想问可是又没有能力表达不知道如何提问的时候,这以后老师才在讨论交流中导引学生;讨论交流中导引了,学生暂时还是不明白,即使暂时放弃,应该是可以的。”
当一个语文老师没有深刻地理解感悟到所教授内容的思想情感或者知识方法的来龙去脉时,他很难教学生从本质上去学会它。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学到皮毛。即使采取了问答启发的形式,也很难真正对学生形成引导。因为教师本人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本身就不甚了然。只有当教师用自己的思维触觉在教授的内容里行走一遍后,他才知道每一步怎么走,知道哪个地方会出错,才知道错了该如何调整。
而且只有当教师真正有了自己的见解时,才能引领学生活学活用,也才能对所教驾驭自如,在课堂上才能有与学生融为一体的感觉,师生之间的交流问答才能变得更为有效。
当我们在教授诗歌的时候这种感触就体现得更为充分。“诗无达诂”,教师若一味背教参、背网上参考来的观点,而没有自己的真实感悟,很难对学生所表达的体验做出准确判断,上起课来也会捉襟见肘。只有我们自己思考过,才会对那些具有可能性的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解作出合理评价,才不至于抹杀学生的创造能力。
感悟二: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记》中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意思是“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虽然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现实中我们有多少次为了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学习实际,超越学生现有的基础去教授一些东西,使学生迷惘、疲倦、厌学,然后还埋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殊不知有多少学生的不良态度往往是由教师自己造成的。教师不能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而将授课变成一种过场,如果这样,那课堂就变成了师生相互折磨的战场了。
关键是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阶梯性地理解感悟教学内容。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充分的授课铺垫,理好环节之间的顺序,力争使内容的理解由浅入深,使目标的达成变成爬坡式的攀升。要使教学环节更富有逻辑,步步为营,引领学生到达目的地。
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记》虽是古代典籍,但它所阐发的教育之道,一点都不过时,只要我们认真研读一定会拾宝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