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5600000006

第6章 欺骗组织,这个性质变了

“文化大革命”当中,一九六九、一九七〇年间,汽车运输公司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的编制曾经被半军事化。因为汽车在战时是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为此,我们的体制也做了相应的变动,车队被变成连队,随时听从指挥调动,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现在想起来,这个举措是和当时的“四人帮”有关。

自此,我们车队合并到了总部,对外称“连”。

总部的场地数万平方米,大门朝南,对着上海一条环线的马路。

大门宽敞气派,进门左边是大型汽车修理车间,承担着近八百辆的汽车修理任务。大门右边是厂部的行政大楼,包括医务室。大楼的北边是浴室和大食堂。浴室和食堂的北面是一大停车场地,能容纳数百辆卡车和铲车。场地中间是一个十几把输油枪杆的加油站。

我们车队在修理车间的北面。近百辆四吨、八吨的交通牌、东风牌卡车。

合并到厂部,编为连队后,拉练开始了。

拉练,顾名思义,就是行军走路,背上行囊,拉出去练练。记得当时最响亮的一句口号是,“练好铁脚板,打击帝修反”。还有一个全民运动,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深挖洞,广积粮”。“深挖洞”就是挖防空洞,战时可以躲避空中的打击,以求生存或保存实力。所以,工厂、学校、里弄街道,到处都在挖防空洞,郊区各条公路上,到处可见高歌猛进的拉练队伍。这被当时的“四人帮”借题发挥到了极致!

拉练分批次进行,每批三百人左右。拉练前,先回家休息四天,拉练结束再休息四天。行走路线主要是环绕上海的郊县。

我一想,可以的,走十五天,休息八天。

我需要休息,需要调剂体力。对我而言,这和每天搬大石块、砖、水泥等相比较,实在是天壤之别,我抢先报了名。

近两年来的重体力活,压得我喘不过气。而且事实摆在我面前,该走不该走的都调换了工作,就剩我和小俞两个青年。这样的不公,让人无奈无助。怪谁呢?怪我的家庭出身?怪我的父亲?

我在拉练和大石块之间的轻重做了比较,最起码,休息的八天里我可以摆脱劳累,实属无奈之举。

拉练行走在公路上、乡间小道上,排头扛举着红旗,一路喊着“打倒帝修反”,唱着毛主席的语录歌前进。

上午唱着,喊着,走三个多小时,到达预定的用餐地点。下午走三个小时,到达一天的指定目的地,用餐。在农村大队安排的农舍打地铺睡觉,第二天一早继续。

拉练用餐免费供应,后勤人员提前一天出发,在休息点点火造饭,等待大部队光临。这支部队战斗力说不好,饭量却惊人,后勤准备得再充分,每顿也是一扫而光,颗粒不剩。

农村的米新鲜,在大灶台上烧出来,喷香,好吃。第二顿时,有位聪明的朋友告诉我,吃饭时,第一碗先盛一半,快速吃!吃完赶紧打第二碗,第二碗要打满,打结实,这样才能吃饱。如果第一碗盛满,还没吃饱,等再去添米饭时,早空空如也。那时,拉练用统一发放的四两瓷盆,打满足足有七八两米饭。

拉练的队伍来自单位的诸多部门,能结识新的朋友。

走在我前排的是单位医务室的洪医生,三十多岁的一位少妇,脸色红润,略胖,不高的个头,走路的脚略有高低,一拐一拐的左右摇摆,看着累。

我们毕竟不是军人,要负枪荷弹,只是形式上的排着队,走路而已,背负的也仅有一条自带的棉被和简单生活用品,对我而言,比起搬大石块,真是轻松百倍。吃完中午饭,继续上路,我主动把医生的背包加在我的肩背上。

拉练的行进途中,大小便是件尴尬之事。男同胞们还问题不大,走进农田,背对着拉练的队伍,也不用脱裤子,撒完跑回队伍里。

难为的是队伍中的女同胞们,总有半道要拉大拉小的。在城市里,内急了都不好找厕所,何况郊县农村的公路、田头。

而且拉练是从十月以后开始,郊县农田大多空闲之地,不像北方的高粱地,什么都能遮挡。

但人聪明,下了公路,两个女同胞拉起一块塑料布权当屏障,交替着大小便!

想不到的是,热气会随着风向淡淡地从塑料布底下冒出来。

这给无聊的男人们平添了些意想的空间!引得公路上的拉练队伍里传出一阵阵的嬉笑声。

医生健谈,一路上干脆和我并排走着,问个没完,还不时地抱怨。

“我倒不相信,就这么走几天,就会打仗啦?”

“规定每个人都必须跑的噢,我想,干脆第一批跑完算了。”

没两天,我的家庭被她问个底朝天。洪医生嘴碎,虽被她问得心烦,但她对我在单位的遭遇也表示愤愤不平,一路上也不觉寂寞。拉练结束那天,她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世间有些事情很奇怪,事先不知有因,事后却结出果来。这段友谊差点断送了我的前程。

洪医生的家庭条件好,家里摆着整套的红木家具,竟然有电话和冰箱。冰箱,这是家庭里少有的稀罕物,电话更是贵重,安装一部费用七八千。

医生告诉我,她丈夫家庭是资本家出身,“文革”抄家时,因他的父母人缘好,所以,家具什么的没被抄去。

洪医生的丈夫姓陆,中等个头,细瘦,鼻梁坚挺,嘴唇棱角分明,很精明,穿一件改过的劳动布工作服,下身穿条时尚的牛仔裤,脚穿一双旅游鞋,时尚新潮,抽走私进口的三五牌香烟,烟重。

小陆也是单位的一名驾驶员,业余时间做些生意上的倒卖。

他认识一些船员,那时也叫国际海员,和他们往来密切。他算是最早有经济头脑的人。但在当时,要冒很大的风险。弄不好,就是投机倒把的罪,一生尽毁。

有次在洪医生家吃午饭,下午,小陆让我陪他去见个朋友,谈一笔生意。我很好奇,同意跟着去。

所谓谈生意,便是在马路上,像电影里的地下工作者,小心翼翼地议着,不时环顾一下左右,谈定,匆匆分手离去。

小陆和别人谈生意时,我知趣地离他们稍远地站着,但也隐约能听到二百、三百之类的轻声讨价还价。

回到家里,小陆忙打电话,告知对方,“现有一台冰箱,船从日本过来的,要价六百。”

看来对方同意,小陆放下电话,得意地自言自语,“这年头,脑子再不活络,靠三十六元一个月,就吃粥喝汤吧。”边说边从抽屉里拿出一条三五牌香烟递给我,“你拿去抽!”

拉练后第一天上班,听说第二批没几天就出发,还听说有一个年老体弱的向领导打报告说是年岁大了,怕拖大部队的后腿,能否不去。

我和他们想法不同,我想到铁路货站的大石块就害怕,到了现场就腿软!我相信没人会爱上这份工作。我已经尝到了拉练的甜头,原来对农作物的感受空白,农田的植物一无所知。通过这次拉练,和农民的接触,学到了很多知识。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找了车队长。

编连后的队长姓宦,是个没几年便要退休的老头,个子高大,面善,肤色紫红,说话嗓门大,有点儿沙哑,眼睛眯成一条缝。据他自己说,年纪大了,上眼皮肌肉失效,翻不上去,原来是大眼睛。背后大家都说他人好,心眼好。

我问:“队长,拉练缺人啦?”

他笑着点头,“我要求去,领导还不同意。”

“实在没人,我去,行吗?”我试探着问他。

“原则上是每人拉一次,但是……实在是人数凑不够……明天再说。”

我成了车队的拉练专业户。场部总共组织了六次拉练,我连续跑了五次!要不是第五次拉练出了点状况,我肯定六次拉练一次不落。

第五次拉练印象深刻。中间有一天休息,上午开会总结,下午休整。休整的那天,天气晴朗,时值冬季,虽寒冷,却没有风,阳光晒在身上,倍感温暖。

大家都懒懒地找到墙角、草垛,散散地靠着晒太阳,同来的四位青年,闲得无聊,一人提议,去村头的小卖部转转。

同行五位青年,说说笑笑地走在田埂上。一会儿被田间一条小河挡住去路,顺河望去,要绕一大圈才能到眼前的小卖部。

小河有两米多宽,河水清澈,缓缓流淌。阳光洒在河面,熠熠闪光,加上两边田埂上积雪的陪衬,耀眼。其中一人叫道,“跳过去。”

我一看,两岸的地势,这边高,那边低,乡间田埂小道,虽没有起跑的余地,问题不大。

我问:“回来呢?”

提议“跳过去”的青年笑着说,“有种的,再跳回来!”

年轻人好胜,好玩,一致同意!大家围成一团,手搭手,齐喊,“一言为定!”

五人依次,双脚一蹦,都落在对岸。

看了一眼小卖部,一无所获。再回到河边,大家都傻笑不止,你看我,我看你。

这边比对岸低有一尺!脚下就一条细细的高出农田的田埂,一点儿助跑的余地都没有,站在田埂上,看着流淌的河面,和跳过来的感觉截然不同。能双脚蹦过去的可能几乎为零。

提议的青年面露尴尬,又好胜,说,“我先跳。”

只见他,弓着背,“嗨”的一声,使劲往对岸一蹦,两脚尖刚刚擦着对岸的河堤,便直直地滑进水里。好在他灵活,上身往前一扑,就见他扒在河对岸,双脚插在水里,漫过膝盖。大冬天啊,再好的阳光,看着都冷。

他努力抬腿爬上岸,转过身来,红着脸,着急地叫道,“一个也不许赖啊!快点啊!说话算话,都跳过来!”

我们四个看着他狼狈不堪的样子,笑得蹲着擦眼泪。再细看对岸,他湿透的裤腿把脚下田埂黄泥地溅湿一片,看着也滑,就算有本事跳过去,也得滑进河里,那情形更惨。

大家齐声说:“肯定跳不过去的。”

对岸那位,冻得直跺脚,用手直直地指着我们,说话舌头也不听使唤了,“是男人吗?……是……是就……跳过来。”

这情景,如果不跳,太伤人了!大家商量,“蹚过去吧。”

四个依次下水!谁知这小河水深,河中间没过屁股,齐腰!

其中一个以边试探着往前挪,以边抖着说:“还不如跳一下呢!”

我是最后一个,结局更惨,河岸被水打湿得光滑,往上爬时,一打滑,往水里一坐,只剩两个上衣口袋是干的。

此时五个人冻得、抖得笑不起来,吸着气,跳着往农舍跑!没跑几步,农田里冒出一个大高个,双手一拦,“站住!”

原来是这次拉练的带队领导,是修理车间的一个主任,鼻子特大,人称“大鼻子”。听说这个“大鼻子”靠造反起家,占得一个车间主任的位子,不懂业务,专管闲事。

他斜着头,挨个从头到脚地看着五个站在他面前冻得发抖的青年。

“啊……这么冷的天……游泳啊?衣服也不脱啊……啊?”

有位青年机灵,哆嗦着戳我后背。

我说:“一小孩掉水里了……救人了。”

“大鼻子”立刻竖起大拇指,“好,晚上开个大会,通报上海,表扬!再把被救的小孩家人一起请过来,工农一家!”开个现场表彰大会。

回到宿舍驻地换衣服时,那四个都被陆续叫去问话,唯独没人叫我。

晚上,农村大队的一个礼堂和外面的小广场站满了人。“大鼻子”手抓小电喇叭,“开会开会,先说件事情……骗我!没关系,我就是个车间主任。但是,我是这次拉练的总指挥!骗我就是欺骗组织,欺骗组织,这个性质变了……严重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本来就挤在小礼堂最后面的角落,这时我悄悄地从人群里挤出来。

原本是随口的一句玩笑话,只要多沟通两句。这下好,到“大鼻子”嘴里,变成欺骗组织了。

在“大鼻子”眼里,就能习惯性地顺延,上纲上线。其他四个青年,出身好,从他们调动了工作,就能感觉没问题。这帽子扣在我头上,我的问题就严重了,我家庭出身不好,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事情,让我感到紧张,忐忑不安。

去他妈的,我还是回车队搬大石块吧!没等“大鼻子”开完会,我行李也不收拾,连夜跑上公路,顺着公路,慢慢往市区走。

那时郊县的公交,过了晚上七点就没车了。

冬夜的寒风凛冽,刺骨,带着湿气呼啸扑面,没有间隙地吹着。路灯如鬼火,犹如四面楚歌。我浑身麻木……

走进市区,天刚泛亮,我顺着灯下的早点铺逐一吃了过去,大饼、油条、豆腐花、混沌、阳春面……

一清早,宦队长办公室的灯亮着,我隔窗一望,里面烟雾弥漫,老宦正低着头,大口大口地呼着水烟袋,桌上的茶缸冒着热气。

我推开门,老宦一脸惊讶地看着我。

“……我闯祸了,昨天夜里跑回来的。”

“怎么啦?”

我把事情头尾原本地告诉了队长。

老宦只顾低头吸着水烟,半晌,他把茶缸推向我,“刚泡的,喝两口。”

他笑嘻嘻地眯着双眼,看着我,“没事,‘大鼻子’闲的,找事!睬他个球!什么叫欺骗组织?你问他。他眼里有什么组织?”

我心里一下踏实起来,一路上六神无主,这下好,有队长护着。

老宦吸了口水烟,又说:“一会儿老孔来了,你和老孔说一下,老孔能治他。”

老孔,五十出头,驼背,驼得严重,后背隆起的一大块,把头从左边挤得歪向右边。估计头歪在六点零五分的位置,不知谁给起的雅号,简称“六零五”。

老孔人虽驼背,头斜,但长年在一线做装卸工作,主动,努力,不甘人后,上了年纪,领导安排他专管票证发放登记的工会工作。如上海著名的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缝纫机等,当时这些产品的供应量少,凭票登记,按需分配。

自从老孔调离一线工作,他不甘寂寞,用他的话说,“在办公室斜着坐着心慌。”三天两头搭车和我们一起搬石块,所以对我抱有同情和好感。

老孔来得也早,我又讲了一遍。

老孔笑笑,“没事!他几斤几两几钱,我掂得清清楚楚!”

连着五次拉练,虽然没有善始善终,就此结束。

通过拉练,我感觉自己比以前充实了许多,也成熟了一些。虽然近半年地摆脱了劳累之苦,但收获远不止此。

我接触到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辛苦,以及他们简陋的房屋和物质的贫乏。他们长年和作物、田埂、黄泥为伴,保持着劳作的热情,不抱怨!眼见的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拉练的老师傅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的善良、简朴,他们的乐于助人,他们的集体观念,他们的守纪律等等。

“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里,他们始终是一支稳定的群体。不作乱,不起哄,不闹事。

他们固守着自己衡量是非的标准。他们坚持着做人的道德底线。无论如何,他们维系家庭的信念雷打不动。

他们是经历过磨难,始终抱着美好的憧憬,让人肃然起敬的群体。

他们不怨天,不怨地,吃苦耐劳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同类推荐
  • 1943年的一碗面条

    1943年的一碗面条

    作品以历史人物王敬之为描写对象,通过小说化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性复杂又独具性情的枭雄形象,同时又揭示了国民党内的派系争斗,折射了共产党的海纳百川,写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作品构思精巧,由“一碗面条”说事,以小见大,旁敲侧击,叙述注重情节设置,细节刻画,语言劲健而倜傥,极具表现力度。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一条自由飞翔的鱼

    一条自由飞翔的鱼

    烛光闪烁、"平民故事"、"两情相悦"、"幽默世界",作者从这四方面展开叙写,歌颂了老师教书育人、品格感人的博大胸怀;细微处同样可以管窥人性的光辉;看似写情,却有不少篇章蕴含哲理;一组幽默讽刺小小说,作者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意在对丑陋的现象和迷失的本真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委婉的提醒。
  • 海外扶余

    海外扶余

    海外扶余,扶余,传说中的古国名,有说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说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遥远的与世隔绝的异国他乡。
  • 三声炮响

    三声炮响

    刘爱玲,祖籍山东德州,现居威海。《威海文学》报副总编辑。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参加山东省作协第七届作家高研班。写有长篇小说《独目世界》,中短篇小说在《山花》《芳草》《青岛文学》《当代小说》等刊物发表,并在《山花》等刊物重点推荐。一白曲水坚信:事不过三!乡下人就是一辈子忙活婚、丧、种庄稼这三件屁大的事,才活得有滋有味。他常摸着他的秃脑壳琢磨,在他仅剩的三个月的生命里,“丧”是和他的命一样重大的事。
  • 下套儿

    下套儿

    本书是国内首部横跨两大行业并均做深度揭示的商战作品,是一本以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作为蓝本,以作者亲历作为基点的小说,把太阳能热水器和化妆品这两个行业各自领域内的战略、营销、策划、公关等针锋相对、生死博弈描写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成功故事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成功故事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所以人一定要勤奋。那么样付出,付出在哪里?这一点很重要。勤奋的道理也一样。所谓走捷径或找机会就是讲这个道理。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脑力有限,你用在什么地方或一段时间内在什么地方付出,回报就会出现在哪里。
  • 我想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想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它曾让你深爱,让你迷恋,也让你被狠狠伤害、抑郁流泪;放下过往,来到远方,一切清零,江湖往事不再谈论。不再有令你牵肠挂肚的人,不再有令你突然沉默的场景,你又重生了,换一个灵魂,换一种心态,活出另一个自己。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最好的生活,在别处。独自上路去看看这个世界,你终将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 烧脑记

    烧脑记

    桑晓蓉来到我办公室,挤眉弄眼:听说他俩在一起了!我装糊涂:他俩?哪个他俩嘛?你就装吧。桑晓蓉转身而去。我当然知道她指的是谁,只是没想到,咱们所里如今成了多事的春秋。第一眼看到王菲菲时,怎么也想不到,她会引出那么多事儿,让两个男人,战国般你死我活。论起容貌,已经逃离了的曲梅和王菲菲可算是各擅胜场。曲梅窈窕,她丰满。曲梅标准的瓜子脸,她圆形的脸蛋,那面部的肤色,可是腮凝新荔;那面部的神情,是丹唇未启妖媚生的。也就是说,王菲菲的出现,让我们单位又来了个美女。我们单位是人文科学院所属的一个研究所,研究文化艺术。
  • 后出阿弥陀佛偈

    后出阿弥陀佛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黑暗超神

    黑暗超神

    生而彷徨,常有迷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又是谁?顾行因为从小的奇特经历对人生常常感到困惑,直到一篇名为《生命的进化》的信息涌入他的脑海,于是,他开始了不一样的追寻之旅。……震惊!16岁文学少年惨遭书籍简介难住!只得无奈玩深沉!新人新书,请多关爱,有票投票,无票收藏~本书书友群:336324245
  • 诚信故事

    诚信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青山白水巅之燕过环山

    青山白水巅之燕过环山

    明代洪武开始倭寇海盗猖獗,本文讲述在明孝宗至武宗朝的大背景下,弘治中兴后,一个盘踞在大明版图东南海岛上的杀手氏族日渐鼎盛,势力遍布上至朝野下至江湖,企图动摇朱氏江山,直至嘉靖年间,两代人的凄美爱情,其中不乏佼佼之辈,阴谋血泊,灼伤人命之事屡见不鲜,啃噬着一段段年轻的韶华。
  • 琊岭

    琊岭

    “立山遥望三百里,三百路是琊岭。英雄过岭魂出窍,小人入岭拾宝锭。”快意恩仇里的陈年旧账,风月里道不清的青青韵事,戈壁深处鲛漓湖的真假传说,三百里琊岭,究竟为何让活人成了传奇?区区三百里,装不下天下大事;区区三百里,也困不住人的一辈子。世间是否真有逆转乾坤的阵势?诸位,少食茶馆的这一杯茶,您敢喝吗?今夜,三百里琊岭依旧风平浪静。
  • 重生小娘子的美味人生

    重生小娘子的美味人生

    前后两世嫁给同一个人,前一世,向云欢还没过门就成了寡妇,这一世,她立志成为宠妻!只是宋长平这个病痨子啊……宠起她来,也是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