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6800000016

第16章 绵上古迹

绵山,因绵上而得名。《辞海》:“古时山下有绵上之田,故称绵山。”绵上,在绵山脚下,静升盆地东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隐居于此而死,晋文公“以绵上为之田”即此。

绵上荟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旌介商墓遗址、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和晋祠庙、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庙,还有仰韶—龙山文化堆积、旌介村庙宇、壁画等;这在山西是罕见的。

一、旌介商墓

旌介村坐落在晋中盆地南缘,静升河北侧,绵山南麓;旌介商墓位于旌介村东,由旌介村民发现,考古工作者分别发掘于1976年、1985年,编号分别为3号墓、1号墓、2号墓。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号墓发掘于1976年春,墓室长3.9米,宽2.1米,深5.5米,墓口距地表1.2米,出土青铜器10余件,还有蚌饰物40余片。

1号墓发掘于1985年1月,墓室长3.84米,宽2.5米,深6米余;该墓有一椁三棺,中间为男性,两侧为女性。

2号墓与1号墓同时发掘,墓室长3.4米,宽2.2米,深6米,该墓有一椁两棺,一男一女,墓室西北角有一被杀奴隶殉葬。1号墓与2号墓陪葬物品较多,主要是青铜容器、礼器、兵器、杂用器,还有少量的玉器、骨器、石器、陶器。青铜器共有113件,容、礼器有鼎、斝、簋、尊、罍、卣、觚、爵、觯,共41件;兵器有矛、戈、镞共58件;杂用器有兽首刀、管状器、弓形器、铳共9件;玉器有19件,大部分为佩饰品;骨器有3件,石器有1件,陶器有2件。青铜器上大部人饰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并多有扉棱、铭文。

旌介商墓可以告诉我们的是:

(一)1、2号商墓出土的青铜器,除了兵器和杂用器外,有41件礼器,其基本组合为鼎、卣、觚、簋、罍,且都有4觚10爵,说明两墓主人均有一定地位,可能是方国的首领。

(二)根据两墓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式、形态、特征、纹饰、铭文等,均可表明墓的时代为殷商晚期,或者在商周之际。

(三)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族徽“·W·”最多,比陕、豫、冀、鲁等地出土的较为集中,且数量较多。“·W·”为商代晚期一个部族的族徽或标志,同一地点两个墓比较集中地出现这种族徽,似可以认为灵石旌介一带是“·W·”族所建立的方国所在地。

二、介墓·介庙

介之推墓在灵石县境东陲、绵山脚下的张嵩村东,距灵石县城16公里。封土高大,灌木丛生,占地50余平方米,墓周围有石栏护之。在介之推墓前,有介之推庙,又名洁惠侯祠,俗称介庙。介庙从南到北有牌坊、庙门、戏台、抱亭、正殿、后殿等建筑物。

介之推曾随从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流亡期间,介之推作为重耳亲信,历尽艰难,在最困苦的情况下,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熬汤给饥饿至极的重耳喝,这便是被传为佳话的“割股奉君”。重耳回国后,做了晋国的国君,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掌朝政后,大赏随从臣属,竟遗忘患难与共的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母隐居绵山南麓的树林中,后来,晋文公发现了自己的过失,悔恨之余,亲往绵上树林,请介之推出山,介之推执意不肯。晋文公便火焚树林,以迫介出,谁知,介之推竟与母同被烧死在林中。晋文公于是封绵上之田为介之推名义上的封田。

据碑文所记,介庙始建于春秋,以后历代,多有修葺。介庙规模宏敞,殿宇森伟,四周簇拥着青松白栝,庙宇坐北朝南,庙门前耸立着石旗杆,庙门内有木牌坊,接着是坐南朝北的戏台,戏台和正殿中间是抱亭,正殿后殿,相峙而立,正殿有介之推塑像一尊,壁画一组,后殿有介之推母亲和介之推妹妹塑像两尊。庙院空地,辟为花圃,修砌对称的八方花池,池中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等传统花卉竞相开放。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所书“承颜堂”石匾一帧嵌于后殿山墙,后殿正墙上还镶嵌着傅山所书“山林埜趣”石匾一方及百余字的草书石碣一块,草书石碣的内容为傅山的七言诗《题介子祠》:“青松白栝十里周,梐青枑白祠堂幽。晋霸园林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仙名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丘。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容分到牡丹头。”

庙之东北50米许,有“子母柏”,子母柏下大石如砥,净白光滑,石旁有“子母柏”石匾一帧,匾宽54.5厘米,高35.5厘米;“子母柏”三个大字后附有小诗一首:“石间双柏果奇哉,动引游人自远来。觅遍林海方见得,天工神妙莫嫌猜。”

相传介庙有“两神”:一曰神林,二曰神花。何谓“神林”?传说有一庙祝常割草于一处,但是,天天割,天天长,草茂不衰,因之感到惊讶,便掘地三尺,挖出一个瓦盆,带回庙内,弃置墙隅,久之发现,不论往盆里放啥,都会取之不竭,始知为宝,便藏之于庙内。后因兵荒马乱,恐有闪失,便埋在一棵松树下,但俟天下太平后,却再也找不到那棵松树,方圆十里,都是一样的青松;此后,人们便把这片松林称为“神林”。

何谓“神花”?传说介庙中有数十株牡丹,枝干十分粗壮,不知何年栽植,每年开花均为红色,唯有一朵为白花,而且白花开无定株,庙祝密记其株,可来年开白花者却换为他株;人以为神,不敢轻折,每当花开季节,四方观者不远百里,一月之内,络绎不绝。

历代文人墨客为介庙留下了许多诗、文、联、匾,不乏脍炙人口者。

三、马和晋祠庙

在太原盆地的西缘,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有一座晋祠,而在太原盆地的南端,绵山脚下,静升河畔,也有一座晋祠。

灵石晋祠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均有过修葺,但其建筑风格仍以元代为主。正殿称“昭济圣母殿”,建筑面积132平方米,斗栱粗放,装饰简朴;献殿建筑面积81平方米,为正方形,八根木柱顶立其间,顶部造型为八卦图。传统的坐南朝北的戏台,建筑为80平方米,重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戏台两边的青石方柱上,镌刻着两幅楹联,一副为行书,内容为“桃花有色相文章邀人批阅,权作未刷仰纲目随意参观”;另一幅为魏碑体,内容为“褒善荣华衮表千秋忠孝节义,贬恶严斧钺惩百代邪盗奸淫”。戏台东西侧分别为钟楼、鼓楼。祠院东西共有配殿22间;祠内存碑数通,最早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所镌的。灵石晋祠已被列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趣的是:太原晋祠有“圣母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供奉的是唐淑女虞的母亲——圣母邑姜;灵石晋祠也有“圣母殿”(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供奉的也是圣母。太原晋祠圣母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加尊号为“昭济圣母”(据《重修汾东王庙记》),而灵石晋祠圣母尊号也为“昭济圣母”,故正殿名曰“昭济圣母殿”。这两位圣母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是个问号,笔者摘一段文字,读者自去揣度:“自开皇、皇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祀,增入祀典。熙宁复昭,应祠庙祈祷灵验,而未有号者,并以名闻于是。”(宋《礼志》八《诸祠庙》)。

还有一个有趣的情况需要说明,太原晋祠中有太原王氏晋溪书院,现有供奉太原王氏始祖的子乔祠。灵石晋祠北面是太原王氏后裔——灵石静升王氏的世居地,这里有其家族庞大的居民建筑群——王家大院,王家大院内亦有供奉始祖的子乔阁。

四、旌介村

旌介村位于风光旖旎的绵山脚下、地势平坦的静升盆地东缘;静升河从村南流过,东夏路从村西穿过;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珍贵的历史文物。

(一)1974年,旌介村西堡子周围发现了石斧、石锛等原始工具,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1976年春村中发掘出部分商代青铜器;1985年初,村中又发掘出大量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陶器等,这说明殷商时期旌介村已是先民们繁衍生息的聚集地。

(二)不足600户人家的小村,居然有10数座庙宇,至今,关帝庙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彩绘壁画,内容以关帝故事为主,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关斩将、水淹七军等。

(三)旌介村为介之推故里,原属平昌县(今介休市)管辖。隋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割平昌西南地置灵石县,旌介村遂归灵石管辖。旌介村名因介之推焚死绵麓神林中、不受官禄而得名,意在旌表介之推节操。

(四)旌介村西到集广村附近有厚达3米的仰韶—龙山文化堆积,村东是东周时期的文化堆积以及汉代以后的墓葬,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2000年9月)

同类推荐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在爱中我们已然相遇

    在爱中我们已然相遇

    这是一本关于爱、梦想、生活的书。17个刻骨铭心的真实故事,17段痛彻心扉的相知相遇,只想告诉你:无论生活曾多么辜负你的真心,你要相信,美好的一切终会来临。有时候,多么希望晚一点遇到对方,那是否就不会因为年少的不成熟而分开呢?有时候,多么希望没有遗憾、不曾错过,那是否才不会在未来的年岁怀旧伤感?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场相遇,然后挥手再见,本就不是你的风景,又何须太眷恋?总有那么一瞬间不够珍惜,或者留有悔恨,或许,这才是青春本来的样子。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公主监国

    公主监国

    皇帝病危,时局动荡,不安势力蠢蠢欲动,皇族诅咒甚嚣尘上。恶名昭彰的监国公主,大婚前夕接手命案,深陷祸国谣言;只手遮天的禁军统领,行事诡谲,奉命随侍左右,护一世平安。智囊团一二三,愤青京兆尹,中二刑部侍郎,毒舌随从,外带不靠谱郎君一枚。奇案迭起,桩桩件件直指唯一的谜底,到头来却不过一场镜花水月。棋盘上风云变幻,执棋的人却化身为卒;长孙姒不知道别家监国公主是什么样的待遇,只知道自己水深火热。以前是扑面而来的美貌郎君,现在是从天而降的诡异案子。
  • 庚溪诗话

    庚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爆笑田园:风华小农女

    爆笑田园:风华小农女

    【正文已完结,大家放心观看】农业研究院天才研究生在漫长的研究中猝死,醒来天地已变,她成了村里最穷的农户叶家最懒的一个女儿。爹娘懦弱,妹妹年纪尚小,一家人就是村里众所周知的一个笑柄。但,这有何惧,她有的是资本,有的是胆识,且看她如何利用二十一世纪的学识,矫正乡亲们三观,反击那些欺辱她家的人。农女臭名变美名,嫁不出的懒女变村花,玩转田园,引无数村草尽折腰。
  • 希拉里、密和、我

    希拉里、密和、我

    一个行踪诡异的西方女人,一个身世神秘的东方女人,一个因妻“离”子散而濒临崩溃的中国男人,在天寒地冻的皇家山上的奇遇,将一段梦幻般的“三角关系”带进了阅读的视野,三个生命的“真相”与中国最沉重的历史和现实纠结,三种激情的碰撞与人类最古老的喜悦和悲伤交织,这是一个冬天的童话,这更是一个时代的神话……
  • 西游之白衣秀士

    西游之白衣秀士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不是人!白复一朝失足,魂飞天外,穿入西游,成了日后黑风山上,芳草坡前,那条化为白衣秀士与黑风熊、苍狼精凌虚子谈玄论道,却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并捽成好几段而无名留下的白花蛇怪。且看他如何改变命运,搅动风云,留下他的传说! 欢迎大驾光临QQ群:772078478
  • 密斋笔记

    密斋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丑后祸国

    丑后祸国

    为保他登基为帝,三年来她费尽心血与汗水。不料待他帝位稳坐,他竟毫不留情的将她推入万丈深渊。废后杀子,毁容禁闭,用尽了世间最残忍的手段让她放弃余生。而她的重生,让这个被人视为卑贱,丑陋的生物,再次卷土重来。为了苟活,她敛尽锋芒,谨微慎行,终于走出皇宫那个阴冷的牢笼。昔日姐妹,赶尽杀绝,却让她跌落谷崖,差点身亡。他是无忧城主,初见她时怜她,惜她,曾誓言护她一生。
  • 重生之俗人一枚

    重生之俗人一枚

    在这庸俗的社会,要想活得有尊严,你除了跟着庸俗,别无他法!重生前的王勃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家也破!人乃亡!妻要离!重生后,王勃总算明白了俗人社会!所以,他决定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当一枚俗人,赚钱,赚很多钱,去弥补前世那一个又一个的遗憾!《重生之俗人一枚》,一本接地气的YY小说,欢迎品鉴!《俗人》普通群2:563/202/937(普通群,都可进)《俗人》VIP官方群2:303/024/165(全订群。需全订阅截图或粉丝值验证,有福利哦……)
  • 月来

    月来

    雾海茫茫修仙路,众生芸芸苦江湖。仙神缥缈力不缓,不入仙道终不还。青冥浩荡迷人眼,危楼古镜影犹寒。云破月来光弄影,拨云见日朗乾坤。
  •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吹牛大王历险记?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吹牛大王历险记?

    敏豪生男爵是一个快乐的冒险家,也是一个著名的吹牛大王。他编了许多离奇古怪、异想天开的冒险故事讲给人们听。例如,他的马怎样挂到房顶上,他怎样骑炮弹飞行,怎样到月亮上去旅行,怎样被大鱼吞进肚里又逃出来,怎样遇到干奶酪岛上三条腿的人……他的奇特故事也许是笑话和疯话,但充满了想象力和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