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被送进了宁夏精神病院……
医院分析,诊断她为:急忙心因性反应。
虽然她入院四个月后自制力恢复,病情缓解较稳定,但却留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我们常常发现有许多人,包括许多基层医务人员,不了解精神病,不懂得如何去对待精神病,因此,对精神病学知识的传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中世纪初,精神病被视为神鬼附体。他们孰不知神鬼附体症状只是一种自我意识障碍的表现,患者在不同时间体验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体验,这种附体症状的内容可因民族、地域、信仰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当时的精神病人受到残酷无情的非人折磨和伤害。
18世纪,西欧才把精神病正式看作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法国“疯人院”第一任院长比奈尔,解除病人身上的刑具,将他们从监狱生活中解放出来,变“疯人院”为医院,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
19世纪中叶,我国第一所精神病院诞生于广州。
从此,对精神疾病开始了系统的研究。
精神病作为正常的疾病被人们逐渐认识——它是由于在内外种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但是,尽管如此,长期以来,由于习惯势力、世俗偏见和极“左”思潮的影响,许多人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认识精神病,精神病人受到歧视的情况还相当普遍,有许多人为的精神病悲剧在社会上接连不断地发生……
镜头之二:(医院诊断室)
他,20岁左右。眼下却被用一条脏兮兮的大炕毯裹着抬进了诊断室。
他的面部积满了污垢,头发蓬乱,胸部、腿部、脚部等遍布伤痕。
据病人家属讲,他是在犯病之后被高压电击伤的……
目睹此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与一个文质彬彬、书生意气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他是大西北一所很有名气的医学院的一名本科学生。
他的父亲,老泪纵横地自责自己,没能早点给儿子治病,而耽搁至今。
他的父母几代生活在宁夏南部山区——泾源,祖祖辈辈目不识丁。回想当年儿子考取了“状元”,他们欣喜若狂,自豪之极!
他是在两个月前被同校又是同乡的同学在学校的委派下千里迢迢送回家的。当时,学校只认为他有病而未搞清他究竟得了什么病,就草草地给他准了病假……
回到家后,他同在学校时没有两样,整天蒙头睡觉,一言不发,家人以为他的心情不好,只是安慰。时隔两日,他突然狂躁不安,东奔西跑,满口胡言乱语,家人这才醒悟:他得了“疯”病!
为了不在乡亲面前失去面子而又不损害儿子的形象以至耽误儿子的前程,父母便用绳索将其缚束在家。以至某一天,儿子挣脱了绳索边跑边喊,“别杀我!别杀我!”飞也似的攀上了高压电线杆……
如果说那宽厚的大山给予了山民祖辈们淳朴和憨厚,那么同时也给予了他们祖辈们愚昧和无知!
他,一个满怀抱负有远大前程的青年,还没有为社会做些什么,就这样断送了……
我们姑且不去追寻他的得病原因是什么,但像医学院那样的高等学府应有的责任心到哪里去了?
镜头之三:(患者接待室)
她,是“疯子”的女儿。这要追溯到“十年动乱”时期,父亲被打成右派,关入了“牛棚”,她的母亲经不起生活的磨难以及莫须有罪名的迫害,最后变成了“疯子”……
她,又是“疯子”的妹妹。这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和平的日子里,她的姐夫因赌博成瘾,债台高筑倾家荡产,最后铤而走险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姐姐在极度哀痛和绝望中精神完全崩溃了……
而她,时下也变成了“疯子”。
她,二十三四岁,俊秀的脸庞充满了忧郁,一弯细眉紧锁着,嘴里总是默念着“姐姐、姐姐”,时而啼哭,时而发笑,她患的是精神分裂症。
病人接待室长椅上,端坐着一位两鬃霜白的老人,他是她的父亲。这位饱尝艰辛的老人总是缄默不语。他来看望他的一家,总是要求每次只看她们其中的一个,而后放下带来的水果,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去……
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
生活赐予一位已走近人世边沿的老人也竟是如此残酷吗?
目睹眼前的这一切,我们那久久渗出于心的泪水,却怎么也流不出来。
我们怀着伤痛和不安的心情,离开了被视为异常的世界——精神病院。
人群在我面前涌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难道,真是这样?
撼人心灵的呼叫
导致和诱发精神病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而治疗精神病则需要医生、患者、家属和社会的多方配合。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心理因素越来越多,各类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发生率都显著增高。青少年犯罪、中老年问题、家庭婚姻、吸毒、卖淫、自杀、腐败等社会问题的不断产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加之现代人对生活的认识不够明确,人生的本意被忽略,由此而产生出一系列的病态,这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更为甚者,当我们已跨入20世纪90年代之际,精神病工作还存在着众多问题:医疗经费不足,医院布局不合理,不利于发展技术交流,精神科工作人员严重缺编,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人才引进十分困难。特别是许多人还不懂得精神卫生对社会精神文明和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精神卫生得不到有效的宣传,造成社会上还有许多病人得不到医治,流浪于社会,有的病人却又遭江湖庸医的诈骗,这给本来就不幸的病人及家属又蒙上了一层极其凄惨的阴影……
我们面对着这残酷的现实,感到困惑和痛心!
的确,“一个精神病人的历史,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
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人类的身体健康固然重要,而良好的精神健康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只有二者兼备人类才能具有进步和文明的特征。
要知道,人类未来的命运不仅取决于改造社会和自然,也取决于改造人类本身!而今,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变化。全国第一届上海精神卫生会议明确指出:对独生子女要切实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然就会使这些独生子女走向两个极端,其一,导致犯罪,他们从小自私、任性、享受欲强,常以“小皇帝”自居……其二,导致得精神病,他们性格孤僻、矛盾,情感脆弱,缺乏良好的家庭心理交流……
我们的呼叫也许太微弱,但这是震撼人们心灵的呼叫!相信会得到应有的反响……
(原载1991年1月11日《宁夏青年报》“社会·人生”2版)
一个人的天堂
——精神疾病亟待关注
他们活着,但却生活在病痛之中;他们痛苦,但却不知道自己痛在何处?
精神疾病,这一医学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伴随着就业、工作、家庭、情感等内外压力的不断增加,也使这一特殊群体的人群数量在日趋剧增。据统计,我国目前的精神病患者已经突破1600万,在各种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对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当前亟待关注和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会用“精神病”这个词来形容一些人出乎寻常的行为。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究竟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呢?据宁夏精神卫生中心宁安医院的王锋专家介绍,精神病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它包括重型精神病和轻型精神病,一般我们讲的重型精神病主要是以精神分裂发病最常见,是一个多发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疾病,主要是以思维、情感、行为方面的障碍,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为主,一般意识是比较清醒的,智能是好的,常在青壮年发病,大多数呈慢性或衰退型。精神病的预防我们的原则主要是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家中发现孩子有情绪的不稳定、行为怪异、思维的混乱、性格明显的改变,发现这样的情况以后,能够及早到精神专科医院去就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据宁安医院院长高伟介绍,近几年精神病发病呈现出低龄化、数量增长过快和发病率高等特点,精神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看到,医院里里外外,凡涉及患者进出的大门一律上锁,病房里很安静,有的病人在床上躺着,有的病人在走廊里走来走去,他们表面上看上去都很安静,但却随时都有疾病发作的危机。精神病患者每天都要吃药,护士必须看着每一个病人将药放进嘴里,喝水吞咽之后才行,值班时护士每隔几分钟就要巡视一遍病房,以防病员之间有意外伤害或其他事故发生。
宁安医院病房护士长郑燕华说,精神科的病人一般都不承认自己有病,对自己的病情没有认知,一般都是家属强迫把他们送到医院来,或是由我们医院派车接过来,但从这一点上就可知他们与其他疾病患者的区别。比如好多精神病病人他自己的性格基础就不太好,而且他这种性格是一种孤僻、封闭的性格,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很多病人的性格是非常内向的。我们首先就要让他树立一种良好的性格,给他一种从行为到心理上的辅导,与别人接触,然后他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就能够大胆地说出内心的不良情绪,把那些情绪释放出来……
在记者镜头里围着乒乓球桌转来转去的这个小女孩是2008年5月份入院的,只有16岁,却已经是第二次住院治疗了,据医院护士介绍,这个患者已经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情绪不稳定,时常自言自语、无故发笑,曾有冲动伤人,乱砸物品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