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
甲九号 镇南州城
上接大石铺。
石人坡。三户。上遗石人一躯,南诏时物,因以名坡。
吕合。古名阁关滩。蒙氏设县。距楚雄府城六十里。住民百五六十户,客栈五家,能宿千人。马栈七家,容马千匹。附近村落殷实。宿营于此,给养饮水均便。由楚雄府城至此,为一正站。又由吕合至大冲,中间一带地形适于阵地。但多松林,妨碍射击。路北有周家冲太乙村。
石鼓村。二十余户。山间有石鼓一具,南诏时遗物。蒙氏石鼓县故址也。
高峰哨。五户。路北有黄泥沟、长坡哨、上水村。路南有鸡冠坝、下水村等。
马房角、大冲、松山哨。路北有马房、上东山、大秋树、民村头、麻栗坝、金珠河、斗角(阁)山、黄家山、海子上(山)。路南有张河(和)屯、土城。江南有山角底、塔祖、阳道屯等。
镇南州。城周三里,四门。古鸡合(和)城,土城也。万历间巡按毛堪筑砖城。与楚雄、定远、姚州、景东、赵州、云南县连界。距吕合街三十里。城内外六百余户。人马栈八九家,能容一协人住宿。城之附近,村落棋布,所有贮蓄较城中稍富。由楚雄府至此九十里,道路半浮泥,雨天行军异常困难。鹅赶产铁矿。明三保太监郑和,州人也。
大坝屯。五户。路南有黄家营、城角新村、大河边。
陆家屯。七户。
青石嘴。十余户。
灵官庙。十余户。距城五里。明彭戴信建,规模宏大,香火甚盛。路北有黑马邑、李子湾。河南有康家坡、大茶树、下后屯、耿家坡、上后屯等。下通沙桥。
甲十号 沙桥
上接镇南州。
红土梅(门)。十余户。
彭家村。四户。路南有白庙、汪家寨、稗子屯、陆家寨。
水盘铺。二十二户,有初等小学堂一所。
茶房寺。无人户。路南有彭家寨。
莫龙阱。路北祷衣树、木瓜村、朱家屯、倮倮寨、黑阱湾、山主家、田心等。
板桥。八户。
沙桥街。三百余户。人马客栈十八九家,能容一混成协宿营。给养、饮水俱便。距镇南州三十五里,距吕合六十五里。由吕合至此为一正站。风俗欠良,军队旅行宿此应注意。路南有高家寨,三十余户,殷实。附近地势良好,对于沙桥方面攻防均有价值。又有南山寺、新建村、西瓜地、姚家窝、鹅毛树。
黄金冲、大舒寨。路南有图二长(兔耳厂)、河湾子、蒋家。寨外老羊冲裹老羊冲。
穆(慕)家湾。六户。附近村落六七,散居田野,总计七八十户。据土人云:有两村皆倮倮,颇殷实。是湾地形,适合隘路前防御阵地之选定。倮倮名目虽多,皆爨氏部落,各县皆有,滇之旧土著也,受天演之淘汰,其能存立者已渐染汉习,半同化矣。余为诸生时,尝著《开化西南夷论》《改土归流策》《倮倮考》《僰人考》诸篇其意盖以倮僰亦滇民之一,我先觉之:汉族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应扶持之、教化之,使之道一风同耳,特著于此,以见余对滇中诸夷之所志。
新铺塘。十余户,殷实。路南有大陆(路),上下通苴立(力)铺。
甲十一号 苴力铺
上接沙桥。
小鼓(古)山。三十余户。其地为隘路中最良好之防御阵地。
陡坡箐。路西有龙潭村。
大佛寺。七户。
苴立(力)铺。杨慎咏《垂柳篇》处也。“苴力”,今官书均作“苴立”。十余户,售午膳。距沙桥街四十里。
下通普淜。
甲十二号 普淜
上接沙桥。
英武关。又名鹦鹉关。《志》称:“蹑山脊,越峻坂,箐莽阴翳,行者寒慄。”旧设巡检,已裁。距镇南九十里。十户。售午膳。为古昔战争著名地。由苴立(力)铺至此,道路极其曲折,抵关方望见民房。是关虽属要隘,然展望不便,攻守均极困难。咸丰六年(1856年),先王父鸣銮公出征姚州,提督文祥兵败,先祖曾随副将福兆厄战于此。
天神塘(申堂)。距苴立(力)铺二十里,三十余户,极贫寒。客栈六家,能宿百人,给养困难。由英武关至此,道路曲折崎岖,砂砾遍地,且有四五处由溪流中涉过,春夏水涨,军队行经其处,非临时架桥,万难通过。
大哨。三户。天神塘(申堂)至此。路极崎岖。路北有李掌村等。
普昌河。属姚州。旧设巡检,今裁。三十余户,殷实。人马栈六家,能宿三百人,马二百匹。由大哨至此,路质大半浮泥,雨天极其难行。咸丰六年(1856年),姚州之役,腾永官兵死此者近千人。路北有大井、长冲、火衣康。路南有小河头等。
小沙头、普淜街。姚州州判分驻于此。百五十余户,为古昔著名战争地,颇殷实。客栈十三家,马栈十二家,寺庙三所,能宿一混成协,给养饮水亦便。距天神塘(申堂)三十五里,沙桥塘九十五里。由沙桥至此为一正站。谚语有“普淜宿沙桥,骡子打得学马跑”。盖言其途程之长,且泥泞难行也。附近地形适于防御。
关帝庙。三户,位置最高,目标最著,在大哨即望见之。路北有新哨、马庄。路南有冷水阱、桃树坡、老乌寨、树草冲等。
杉松湾。属姚州。三户。展望自在,地亦平坦。对于金鸡哨方面为绝好炮兵阵地。
金鸡哨。无人户。存破屋两间。
下通安南关。
原载李根源著《滇西兵要界务图注》
注:①李根源(1879—1965年),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中峰石樵。他既是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民国元老、杰出的爱国人士,也是著名的文化人士,在金石、方志编纂、诗歌创作、书法艺术和古籍编印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就,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滇西兵要界务图注》等。
②李根源奉命考察滇西南,时间自1910年农历十二月至1911年农历闰六月初八,历时7个月完成《滇西兵要界务图》126幅。随行人员有:督队官潘万成(新兴人)、队官辛丞贵(昭通人)、任宗熙(四川人)、刘礼权(直隶人)、排长王秉钧(开化人)、聂绅文(贵州人)、何文麟(永昌人)、前湾甸土州代办景绍武、测绘生蔡勋(大关人)、杨锡绶(鹤庆人)。在腾冲相助清理图案的人员还有:西防巡防军哨官长讲武生李学诗(腾越人)、彭蓂(永昌人)、和朝选(丽江人)、方涵(永昌人)。李根源此行随身带有《一统志》《云南通志》《永昌府志》《腾越州厅志》《徐霞客游记》《绥缅纪事》《滇行日录》《征缅纪闻》《云南勘界筹边记》等书籍。
③镇南州城即现南华县城所在地。李根源在记述镇南州时,特别注明:明三保太监郑和,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