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4500000010

第10章 派张春桥去接“打游击”的许司令

许世友被造反派逼进了大别山,毛泽东指定张春桥把他接回来。还说:因为张春桥是反对许世友的呀!许司令穿着草鞋赶到,一见面就哭起来。毛泽东问:你去大别山干吗!许说:打游击。敌人即使来个几十万,我们也能打垮他!

毛主席从武汉到达上海之后,中央办公厅的机要通讯员几乎每天都要由北京去上海一趟,把重要文件给毛主席送去,以使在外地的他及时了解北京和全国的情况。通讯员也不断把他在北京所见所闻的有趣的、重要的情况带到上海,顺便告诉我们大家。

令我们注意和使人不安的一个情况是,北京许多单位的造反派在中南海周围“安营扎寨”,在中南海的红墙外,搭起了许多遮阳避雨的小棚子,挂起大大小小的红旗子,搞什么“揪刘火线”,围困中南海,给坐镇中南海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周恩来总理施加压力,企图逼迫他把住在中南海的***交出去,让这些造反派去批斗。在我们看来,中南海是为数不多的造反派不能逞凶的地方,一旦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因而,大家都很关心。每逢机要通讯员来了,大家就围过去打听,想知道北京的最新消息。

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红旗》杂志发表题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牢牢掌握枪杆子》的社论,该文明确提出“要把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揭露出来……把他们斗倒斗臭”,把打击的重点直接指向了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8月5日,“中央文革”小组在中南海组织造反派对***夫妇、邓小平、陶铸夫妇实施公开的面对面的批斗,让他们坐“喷气式”,对他们拳打脚踢。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肆意侮辱,开创了令人发指的践踏宪法的恶劣先例。

全国其他地区的形势也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抢劫等暴力事件不断发生,一年一度的广交会的准备工作也被迫中断,就连毛主席专列火车的运行也感到了困难。

可是,毛主席找上海的张春桥、王洪文来汇报工作,了解情况,他们所谈的又都是“情况大好”,而“不是小好”。

随同毛主席到达上海的杨成武代总长、余立金空军政委,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对沪、宁、杭地区“文革”情况做了调查了解,这天下午毛主席请他们来谈情况。他们一下汽车,就被等在门口的汪东兴同志接进了毛主席的会客室。

那时,毛主席身体很好,他们谈了很多情况,毛主席也讲了许多话。

他们在汇报中谈了上海要求打倒南京军区司令员的问题。毛主席当然知道,这里所说的上海,实际指的就是在所谓“一月风暴”中夺了上海党、政大权的张春桥、王洪文他们的意见了。杨代总长说:“有人要批判,要打倒许世友,听说许世友不服,他到大别山里去了……”

这里所说的大别山,是指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的山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是许世友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的革命根据地,军民关系甚好。在困难的日子里,他重返曾经战斗和养育过他的地方,重温军民鱼水深情,寻求精神上的某种寄托和解脱。尽管杨代总长讲得简略,毛主席是完全理解的。

“许世友?他有什么问题?”毛主席惊异中流露出某种焦急,“许世友同志,他是大军区司令员的标兵呀!”

其实,打倒许世友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打倒许世友”的大标语在“文革”开始不久,便贴到了南京街头。南京军区机关也多次遭到张春桥操纵的一些造反组织的冲击,武汉“七·二〇事件”后,他们认为条件成熟了,一时间“揪许”、“倒许”的声浪甚嚣尘上。

毛主席接着说:“现在打倒许世友,其他几个大军区的司令员怎么办?沈阳的陈锡联、济南的杨得志、福州的韩先楚……是不是都要打倒啊?”

毛主席搬着手指头,点出一个个大军区司令员的名字来,越说越有气了。

“许世友不能被打倒!”毛主席对在场的人们说,“要保他,快把他接回来吧!”

见毛主席这样关心着急,杨代总长忙说:“我这就去接。”

“不,这事不要你去。派张春桥去接。”毛主席摆了摆手,做出制止他去接的手势,还看着杨成武神秘地一笑说,“你知道吗,派张春桥去,是什么意思吗?”

还没等杨成武回答,毛主席诙谐地说:“因为张春桥是反对许世友的呀!”

没过几天的一个下午,又是我在门口值班,恰巧,许世友司令员风风火火地来了。他穿一件白布短袖汗衫,黄色军装裤子,草鞋,脸很黑,满脸忧云,也不愿讲话,就像常见到的那些家在农村,复员多年,日子过得并不景气的老兵似的。不熟悉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他就是我军一位具有特殊经历和突出个性,且战功赫赫、威震敌胆的传奇式将军,现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他见了像我这样的熟人,好像也存有戒心,对在门口迎接他的汪东兴也没有讲什么话,哪怕是客套话。

我上前打开门请他进去。

毛主席正在沙发上坐着看文件,见许司令来了,便站起来热情地迎接。

许司令大步迈进门里,看到了毛主席,紧走几步迎上前去,很是动情。

“主席……”许司令一句话没讲出来,就哽咽欲泣。

毛主席深情地握住他的手说:“许世友同志,你受苦了。”

许司令,这位身经百战的硬汉子,也经不住这感情的冲击,忍不住了,他哭了。

待他坐下来稍微平静之后,毛主席说:“去大别山干吗去了?”

“打游击。”许司令说着,连他自己也忍俊不禁了。

毛主席笑得更响了。

毛主席宽慰他说:“他们冲击你,要打倒你,你有什么问题呀?他们不就是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也要把你打倒吗……不要难过。”毛主席与许司令的这次谈话差不多进行了一个下午,谈完了,毛主席一直把他送到了门外。毛主席拉着他的手还在说:“……不要难过,你要振作精神,把部队掌握好。你是司令,要靠部队,不要单独行动,回去好好干……”

许司令像年轻人那样直挺挺地站在毛主席的面前朗声说道:“主席,请放心。我还有几个军呢,敌人即使来个几十万,我们也能打垮他!”

毛主席握着他的手,摇了又摇,高兴地笑了。

不难看出,他们一定谈得很好,印象特别深的是,谈话前的许司令和谈话后的他,判若两人,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毛主席在上海期间,还找了上海市革委会领导人和驻军负责同志调查了解情况,随后又乘专列到了浙江的杭州、江西的南昌、湖南的长沙,再北返武汉。

在途经江西南昌时,我们的专列曾在市郊的一条专线上停留,毛主席嫌下车休息对当地麻烦太多,便在车上休息、吃饭、办公。有一天时近中午,毛主席下车散步,和列车服务员随便聊了起来。

这些服务员们,在毛主席面前有说有笑,一点也不拘束。有个服务员在说笑之间忽然提出,她们希望与毛主席一起照个相。

毛主席高兴地答应了,并说:“让大家都来吧。”

不大工夫,列车上的工作人员都来了,有列车员、炊事员、检修工、卫生员,还有警卫战士,大家都来了。

毛主席像老农民那样,两腿一盘,席地而坐。大家便围着他呈半圆形,前边的随便坐,后头的随便站,不论资排辈,也不管职位高低,自然极了。

毛主席显得很高兴,他幽默诙谐,谈笑风生,不知他讲了一句什么有趣的话,逗得大家哄然大笑。可惜,我站得稍远了点,没有听清楚。

这时,武汉那场震惊中外的风波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已经平息,我们乘火车北返经过时,和来时所见已大不相同。

后来又到达河南省郑州、河北省石家庄,毛主席所到之处,均找当地革委会负责人和驻军领导人谈话,了解了许多实际情况,也讲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总之,通过这些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接触和熟悉了各地的许多领导同志。他不止一次地讲过,他不满意这次巡视数省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对几派相互武斗,使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不高兴。对全国出现的严重混乱的情况,他甚为忧虑。他一再强调要各地领导多做工作,团结工人、农民、干部和群众中的大多数,采取坚决措施,制止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此后,中央办公厅把毛主席这次外巡期间的讲话、谈话的要点收集整理成为《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重要指示》,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国各地。这个文件的贯彻,对于纠正极左错误,稳定军队,缓和群众内部矛盾,解放干部出来工作,以及端正军队在支左中的错误认识,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毛主席乘坐火车于9月4日回到北京。9月5日,广播电台和首都各大报以特大喜讯,披露了毛主席这次视察三大区的消息和所作的指示,《人民日报》还配发了社论,传达了毛主席谈话中最有影响的一段话:

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

同类推荐
  • 巴顿传

    巴顿传

    乔治·巴顿,二战战史上最牛的将军。他的坦克军团驰骋欧陆,所向披靡,从诺曼底到柏林,从塞纳河到易北河,每一块鲜花初绽的土地上,都有他铁血军魂的贯注。他的部队如天降神兵,没有给纳粹德国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他凭着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堪称“20世纪的拿破仑”。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本书分为王充、诸葛亮、穆罕默德等部分。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热门推荐
  • 于余

    于余

    此书为我闲暇之余所做,并无多精彩情节,多为我的自己感叹,和再次年纪所说之话,所做之事
  • 超神术士

    超神术士

    你对基础冥想术施放普通级提升术,基础冥想术最高等级+1,你的技能熟练度+1。你对张林施放黑铁级提升术,管理天赋+2,你的技能熟练度+2。你对老爸施放青铜级提升术,你老爸锻造术上限+2,锻造术上限+2,你的技能熟练度+4。你对魔王施放神级提升术,魔王伤势+2,伤势+2,伤势+2,伤势+2,魔王死亡,技能熟练度+8,奖励技能熟练度+200。
  • 快速阅读力训练手册

    快速阅读力训练手册

    正如本书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沃尔特·皮特金教授所言:本书主要写给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读不了几篇文章,而自己又因此很不满意、觉得自己读书太少的成年人。”尽管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受如何读书的训导,但真正来讲,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本书作者根据读物的不同类型,阐述了一些高效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如:通读,不要只读局部;读长句子,不要只读字词。先了解最广泛的含义,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去细读。阅读是一种方式,因此,它应当遵循学习规律,这便是这些规律中的首要规律。快速而有效地阅读,就是用一种快速而有把握的方式去掌握书面符号所表达的意思。
  • 温州样本

    温州样本

    这是一本关于温州经济的罕见的大气之作,大量生动的历史细节与人物活动,凸显了温州经济长足发展背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历史互动图景。既是温州人的奋斗史,也是温州的开放史。本书以编年史的形式,全景记录了温州民营企业三十年的发展之路,既有对经济大势宏观把握的大气磅礴,又有对企业个例成长和企业家心路历程微观考察的细致深入。其中诸多知名企业和企业家的生动案例,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令人感慨的精彩故事。
  • 重回风云年代

    重回风云年代

    身为技术间谍的主人公醉酒醒来,竟然晃晃悠悠地回到了1998年。重生回到这个风云年代,身份也随之大变,不但是学生,而且还做了一家频临倒闭的公司经理,一样的年代,一样的背景,不一样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如果重生回来的这个时代是一副乱七八糟的麻将牌的话,那就天王盖地虎,看看他怎么胡?
  • 老铁手传奇

    老铁手传奇

    亨利枪和猎熊枪,是老铁手最珍贵的武器。辛客妈妈客店里的酒鬼,挂在树枝上的长矛,从窗外伸进来的黑洞洞的枪口,神秘人普施,金矿的秘密……一切都考验着老铁手的智慧和勇气。一个个扑朔迷离、惊心动魄的探险故事,在美国西部这块广袤无限的土地上展开……悬念迭起、情节生动、迷人的自然景观和风情文化、悠远的历史感,以及揉神话、探险、游记和哲理小说于一体,这些构成了卡尔·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早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战争取得了胜利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 重生之庶女为妃

    重生之庶女为妃

    她是侯府二小姐,堂堂太子妃,却被至爱之人亲手毒死,一朝重生,她誓要血债血偿!他是皇帝三子,风度翩翩,和她曾是前世敌人,这一世却意外邂逅。他说:“苏梓辛,无论你是谁,这辈子你都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她满脸苦涩,她虽然喜欢他,可终究他不是她的命定……
  • 钓矶立谈

    钓矶立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厨

    后厨

    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徐冰,身为女性,年过三十,统帅着一个上百人的大厨房,关起门来,她就是这个厨房的女王。她下面有若干二厨,若干三厨,若干帮厨,从他们的服色,领巾,以及帽子的高度上就能轻易的辨认出来。在这片天地里,人人都怕这位女主厨,她业务精良,待人苛刻,而且是个老处女。直到某一天,徐冰的命运发生了倾斜,有人给她送来一个满脸脏乎乎的小男孩冬冬。她的女同学在路上出车祸死掉了。她的孩子冬冬是车祸中唯一生存下来的孩子。冬冬的父亲远在国外,徐冰被迫要处理这一堆从天而降的麻烦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