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西方列强与中国发生着一场荒谬的冲突。在困境中迂回的清王朝不愿面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仍然相信能够依赖庆亲王[1]、端郡王这些王爷及重臣(如刚毅、赵舒翘、李秉衡等)的力量,利用以排外为宗旨的义和团运动加之清朝的军队,并寄希望于俄国能在中国问题上表现出友善的中立态度,将被称为“洋鬼子”的欧洲人驱逐回海上。
5月20日,北京的大街小巷贴出了农历五月初一将屠杀外国人的告示。同一天,各国的外交使臣开会商讨对策。但除了法国公使毕盛(Stephen Pichon)外,几乎所有人都反对派遣欧洲的军队来保护在京的外国人。另一方面,5月28日,总理衙门也向各国保证这种秘密组织的屠杀活动将会被镇压。
5月29日,北京火车站被焚烧,市区附近的铁路被破坏。在一份电报中,毕盛描述了这些事件的细节并通报说各国外交使团已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调遣欧洲或日本的军队到北京。
(5月)31日,联军到达北京。各国的外交使团尚不知清政府已与义和团达成(联合开战的)协议,以为从此无需再有任何担心。
然而事件发展得更加迅速:6月10日,端郡王被任命为总理衙门总管;6月11日,日本书记官被暗杀;6月13日,开始了针对中国基督教徒的大屠杀,宗教建筑也被烧毁。
由于发生了这一连串事件,6月16日,一支由海军将领西摩尔(Seymour)[2]指挥的联军从天津出发,但不久便被迫撤退并且遭受了重大损失。与此同时,停靠在大沽口的联军海军向驻守大沽口炮台的清军指挥官发出了最后通牒。交火中一艘军舰被炮火击中,(联军)海军登陆,第二天清晨攻占了炮台。
这些事件之后,总理衙门照会外国使团,称鉴于战争状态,外国人必须在24小时内(即6月19日)离开北京。此间德国公使克林德(von Ketteler)在前去抗议的途中被杀。(6月)20日下午四时,即24小时的期限届满后,(清政府)对使馆区开火。
之后的历史大家都有所了解。而伯希和的日记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细节,并通过他的记录、通过他的所见所闻重现了使馆区被围攻期间的风风雨雨。
8月13日,首批联军攻入皇城。14日,使馆区解围。对使馆的围攻从6月20日开始直至8月14日,共计55天。
伯希和将这些事件记录在一些小纸片上,而纸片的大小刚好可以放进他制服上衣的口袋。笔记是用铅笔写的,并且通常是在艰难的环境下所写,常常只能抽零碎的时间随事件的发展逐步记录。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写出的笔记令人读起来有时会觉得有些粗暴甚至是赤裸裸的。但我们仍将这些笔记原样呈现出来,因为这才是它的独一无二之处。这些笔记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而且有助于我们评价这位当时年仅20岁的作者。
就在两年前,一位赞助者和他的朋友找到了这些笔记,以及一批伯希和批注过的书籍及其他一些文件和照片。这些资料现保存于法兰西学院。在此非常感谢他们不仅提供了这些笔记,而且对今后这些书籍的再版作出了贡献。伯希和对这些书籍做了批注,直至他1945年逝世。由于伯希和的这些批注,这些书籍将来再版时将会有非常全面的修改和补充。
法兰西学院图书馆的杜伟德(Duverdier)先生和我一起编辑这些笔记,辨认一些很潦草及很难读懂的文字,同时他还负责将笔记中所提到的人物进行鉴别。我们在此还加入了伯希和第二次在远东地区生活时的日记,这是对北京日记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只有几个鲜为人知的名字杜伟德先生无法找到他们的出处。此外他还找来了一些文件、平面图、地图等,使我们能尽可能形象地了解围攻时的情形。
韩百诗(Louis Hambis)[3]
1975年10月22日于巴黎
*原著中使用的符号:
[()]:将缩写的词或名字恢复原状或更正拼写有误的词与名字(在译文中不适用)
/——划掉的词句——/
/=代替的词句=/
+眉批的词句——
[1]为原日记的页码
注释:
[1]庆亲王奕劻,总理衙门总管。1900年6月10日后与端郡王(被视为义和团的“首领”)共执此职。奕劻在围攻期间态度温和。他指挥的蓝旗军队驻守在前门一带,长时间按兵不动。战后他与李鸿章一起负责与他国议和。——原注(下同,除非另有说明。)
[2]西摩尔爵士(E.Hobart Seymour),海军中将,英国海军在远东的指挥官。他带领联军卫队于1900年6月向北京进发,但到达廊坊后被迫折返天津。
[3]韩百诗(Louis Hambis,1906—1978),法国蒙古史、中亚史学家,在整理伯希和遗著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被认为是伯希和弟子中主要的学术继承人。——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