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2400000003

第3章 出仕潭州(1)

第一节 潭州出仕

咸淳九年(1273),南宋皇宫。

杨花飘荡的时候,襄阳失守的消息传来,朝廷诸公都傻了眼。懂得地理的官员私底下也会说“襄樊已失,若大军顺水而下,临安危矣”,然后摇摇头,叹口气,闷一杯小酒。可是到了殿堂上,谁也不敢说这种话,只有监察御史陈宜中议论襄樊之失,说是皆由范文虎怯懦逃遁所致。

上流吏民以襄樊之失,痛哭流涕,大家说起襄阳战败的祸源,都是因为范文虎及俞兴父子作怪。京湖制置使汪立信亦侃侃而谈:范文虎身为三卫长,却在战事开打之前胆怯而不敢应战。俞兴本是庸才,就是他当初的挑拨激叛了刘整,导致大宋失去一员大将,若是当初刘整未叛,四川尚在,襄阳至今也不会面临灾祸。

此言论一出,朝廷也很快有了旨意:以张世杰督驻军并代守郢州,俞兴之子俞大忠除名,循州拘管。于是江汉、江淮两地军事重新部署,李庭芝领了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

诏令既出,朝中气氛便不那么紧张,襄樊失守这样的大事,虽然事后的议论免不了有马后炮之嫌疑,但毕竟还是盖棺论定了。

除此之外,诸臣包括贾似道在内,虽然照例议论议论,却拿不出什么对策来。抱着惶恐之心观望了一阵子,都期盼着或许有个万一能阻住元蒙大军的脚步。竟然天遂人愿,此后元蒙军竟然真的没了动静,一打听,原来是蒙古北方有叛乱,因此忽必烈无暇南顾了。于是君臣齐齐松了一口气:叛乱吧,越久越好呢!

饶是如此,整个二月里,皇宫里也很是弥漫了一段时间的恐慌,身着夹袄的小宫女们走在皇宫内都是贴着墙角战战兢兢的。可是眨眼又过了一个月了,偶尔有小宫女议论着,今年的杨花飘的那么漫天的多,不也还是那么快就到了暮春时节?换上了杏子红的夹衫,偷空便可尽往御花园去欣赏草长莺飞了。

但是谁都知道,危局仍在,谁也没有敢真正放松一点。这个时候,众人想的是:“哪个不怕死的能站出来,承担这个危局呢?”

南宋皇宫,崇政殿。

面色青白的宋度宗不耐烦地望着丹墀前唾沫横飞的大宋朝的丞相,他很不明白这位先帝的小舅子又想出什么幺蛾子了。好像是一个叫文天祥的人要授官?这个人倒是听说过,授官辞官的,都闹过好几回了。但是这位老国舅看起来是想给他个官儿?大殿上,宋度宗一想事情便觉得自己的身子摇摇欲坠,腰那儿好像有千斤重,人也坐不住了似的,便情不自禁地往下缩了缩,将瘦小的身子裹着衣服缩到了大大的龙椅窝里,总还觉得哪儿硌得慌。唉,这破椅子,坐褥子总嫌不够厚,怎么着都是硬邦邦的。

丹墀下,贾似道正侃侃而谈:“文天祥既有状元之才,又有游历之经验,这样的人才是文武双全的。扬州李庭芝上表也说,这人确实是有能耐的,臣请皇帝召他入朝,做个文成武就的将军,咱便也不怕那蒙古鞑子年年吓唬人了。”

贾似道谈到最后,照例有几个站在末尾的文官撇了撇嘴:“做了这么些年的宰相,大殿上说个话,还像是说戏文似的。”撇完嘴,几个小小的文官心虚地左右看了看,见无人发觉,又意味深长地相互对视了几眼,心照不宣地摇了摇头。

贾似道说完了一大通话,心中也得意起来,仿佛文天祥真的就是救世主,他也是那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这一回文天祥不感激也得感激,说不定入朝见了自己,还是得恭敬地称呼自己一声“丞相大人”,即便跟上一回那样弹劾自己,见了面不还是得行礼么!这一回倒好,你弹劾我,我却举荐你,这正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反正仗也在打,多个人使唤,自己也不用出力了。

下面贾似道依然喋喋不休,上面皇帝已经思睡昏昏,想到春夏秋冬四美的高床软枕,度宗皇帝忍不住想要打个哈欠,恰好听到贾似道忽然提高了声调:“臣请皇帝召他入朝……”不由地打了个激灵,硬生生将一口哈欠咽下去。“他?他是谁?哦,那个闹辞官的。嗨,给他的官他又要辞掉,不是瞎胡闹嘛!算了,既然老国舅还要给他官,那就给吧!”

想着,宋度宗就准备开口,说一声“准”。

这时,突然旁边有一人出列:“臣有异议!”

宋度宗惊愕了一下,老国舅的话,谁敢有异议?

贾似道面色难看地回头去看,谁人这么不识抬举?待看到是监察御史陈宜中时,面色便缓了缓。这陈宜中,在太学生时期便是有名的“六君子”之一,景定三年(1262)取了廷试第二,后任绍兴府推官校书郎。这校书郎一任便是数年,还是走了贾似道的路子才出任了监察御史,因此在贾似道眼中,他算是自己人。

而陈宜中自己心里明白,为官要趁早,走贾似道的路子,也是不得已,但是眼下还需小心行事。

陈宜中进言:“文天祥此人,虽可为官,却不宜做京官。”

皇帝勉强收了收神思问道:“为何?”

陈宜中声音清朗,胸有成竹:“李庭芝将军表中倍言文天祥于军事有见解,懂得军事之人,正是我大宋当下奇缺的。近年战事每每不利,不正是军事不利的缘故?文天祥正可解此难题。此其一也。其二,襄阳之战后,我方形势已然不利。文天祥游历多时,熟悉长江沿岸的地理、水文、风土人情,若以此人前线指挥,必能因地制宜,捷报频传。其三,文天祥前时入仕多次,在京为官总是与人争执,任性之下便要辞官,行为实在不妥。不如使他远离汴京,方能人尽其能。因此,臣奏请授文天祥领一地方大员,并于军事上也令其便宜行事。”

贾似道也被陈宜中一番进言弄得莫名其妙,但是不管怎么说,架子还是得端着。他阴沉地用眼角投过去一眼,陈宜中立刻机灵地靠近贾似道,附耳说道:“此乃人尽其用耳,京中诸事体,在下便可。”

贾似道似乎明白过来,文天祥外放也好,反正翻不出花样来。

当下贾似道便开口:“陈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

陈宜中立刻跟上:“荆湖南路提点刑狱使一职空缺,文天祥可任其职。”

这下子度宗皇帝再也没有犹豫地吐出一个字:“准”。

陈宜中松了一口气,殿上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又一场大朝会安稳地结束了。

下了朝,陈宜中等贾似道周围的趋奉者走尽了之后,靠近贾似道,拱手道:“多谢丞相美言。”

贾似道自以为人心在握,哈哈一笑,将袍袖往后一甩,道:“你我同朝为官,更要同心同德才是,陈大人,你说是不是呢?”

陈宜中执礼甚恭:“贾相所言甚是!下官受教了!”

贾似道哈哈大笑着,潇洒地扬长而去。

陈宜中直起身子,皱眉望着贾似道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外。

第二节 师徒传承

荆湖南路提刑官的衙门设在潭州城。

圣旨颁下的时候,文天祥仍在扬州、苏州一带游历。接到陆秀夫的报信,文天祥才知道自己又要当官了,当时便奉了圣旨马不停蹄地直接往潭州而去,不日便走马上任。

至潭州之后,稍作安置,文天祥又令人接其家人女眷等,从老家直接去往潭州城。

家事稍定,文天祥又要出门。

李璇儿便问:“夫人昨晚到来,今日应是家宴。先生又要出门,是有什么急事?”

文天祥笑道:“并非公务,但是这事越早越好。我要出门拜访一位名人前辈!”

文天祥上任伊始,便欲拜访一位名人前辈。此人原名江临,字子远,号古心,拜相之后更名江万里,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贤臣。嘉定年间便入贡大学,受到当时的太子、后来的理宗皇帝赵昀的赏识,曾三度拜相,历经理宗、度宗两朝,乃是有见识的老臣。文天祥当初遭受贾似道一派排挤第二次辞官之后,便是江万里打通了关节令文天祥入仕。其人正直敢言,政见常与贾似道相忤,且博学多才,是士林的领袖,正是与贾似道一派隐隐对抗的政治势力。江氏一族在当地亦是名门望族、传统的理学世家。江万里的祖父江璘,一生修治儒业,终生隐居,教授乡里;父亲江烨,祀世积德,以诗书耕读传家立户,早岁粹于经行,户履常满,经其指授,多所成达,是个非常善于教导后代的儒士。江氏一族经其祖、父两代传承,其家族子弟多有擅长诗文、策论、儒教者,出了许多有名望并且品德高尚的人。江氏家族的人文教育非常重视古文写作,有人赞扬他们的古文可以媲美欧阳修和韩愈。有此家学渊源,江氏一族出人才不少,学生、门人更是遍布江南江北,是真正的世家大族。另外,江氏家族又被称为“三古家族”,此雅称是从何而来?原来江万里有两个弟弟,其一名江万载,号古山,绍定二年(1229)以武阶从三品的身份参加文举舍选,被赐进士及第,累官至礼部尚书;其二名江万顷,号古崖,初以明经乡举登翰林庶吉士入仕,历任地方官和朝官,累官至户部左侍郎。这兄弟三人显于当世,为天下世人所慕,时人以“三古”雅称之。

除了这些显赫之外,文天祥也有另外一个必须拜访江万里的理由。当初,江万里为官之余,也致力于教书育人、提携后进。江万里创办的白鹭洲书院誉满江南,是天下读书人向往之地,文天祥中状元之前便曾在那里读书求学,所以文天祥有资格称呼江万里一声“老师”。

文天祥授荆湖南路提刑的时候,恰逢江万里领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因此文天祥一到潭州便寻找机会拜访这位老师。

拜帖已递,文天祥便轻车简从地往府衙而去。

管事领着文天祥一路径直前往书房,等候不过片刻,盏茶未毕,文天祥便见侍女打起帘子,门帘闪动处,一位精神奕奕、面容慈祥的老者走进来。

文天祥立时前趋而跪,口称:“学生文天祥,见过先生。”

江万里和蔼地虚扶一下:“宋瑞请起来!”

文天祥起来,这才抬眼看了看自己的老师,只一眼便望见了老师须发已然皆白,后背也微微佝偻了,不禁眼睛一酸,眼泪满眶,欲语竟凝噎了起来。不想一别经年,先生竟然老迈至此,可知国事家事,老师是操心多矣!他使劲眨了眨眼睛,将一瞬间的戚容收起,换上了温婉恭敬的仪容。

这一幕全落在江万里的眼中。江万里乍一进门,见自己的得意门生也雄姿英发、威仪甚重,再想到他这些年的名声,仕途沉浮之间,竟然颇有自己当年的风度,不由得心中微微得意,心中感叹后继有人。第二眼,又见文天祥竟还是一副性情中人的样子,可见即便官宦生涯这么多年,他仍保留了一颗赤子之心,端的是难能可贵啊!心思转到这里,面上更加柔和起来:“坐下说话吧,你我师生多年不见,不必拘礼。”

文天祥再拜了,方才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半边。

待文天祥殷勤地叙了寒温,问候了家人,江万里便悠悠问起了文天祥这些年的为官心得以及这次做官的打算。

文天祥恭敬道:“学生虽然数次辞官,但是未敢稍稍忘却先生当年教诲。白鹭洲书院讲道之时,先生曾说‘达者济于天下’,所谓经世致用,定要将经济之道用在世情上,造福于百姓,此为大善。即使不能兼济天下,也要独善其身,以自身风度教化一方百姓,此为小善。学生愿做大善者,因此等闲未敢懈怠,近年既游历且思索,如何才能造福于百姓万民。”

江万里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学生:“你且说来。”

文天祥便将近年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讲来:“自南渡以来,我大宋江山只半壁矣。虽然如此,百姓安居,我朝仍可称得上是繁华。只是蒙古改元之后,逐渐势大,四川既失,长江一线陷入危境。学生沿着长江游历,所忧患的并非兵将不力,而是人心不齐啊!由于人心不齐,余下诸军事细务,譬如粮草跟进、人员调配便不能统而筹之,此大患也!先吕文焕在时,尚且能勉强以一力威望令长江诸守将首尾呼应,但吕文焕既降,只怕长江诸将人心浮动。”

江万里忧色深重:“你所言之事,我亦尽在考虑。此番你来潭州,我这心里大为欣慰。在军事上,吾已有所打算。若是元军分兵驻守襄阳诸城,我方便可引兵拒之,倒能成为相持之势。长江诸将,老夫亦有些薄面,若是此等形势发生,我们师生便一力扼住长江中游重镇,知会下游诸将领,只如常紧守门户即可不败。”

文天祥肃容道:“先生思虑的甚是!”

江万里摆摆手:“可我心中另有一个担忧,若伯颜不愿意分兵据守城池,那可就麻烦了!蒙古军向来好战,若伯颜大军克襄阳而复弃之,顺水而下,不说长江诸城,临安亦危亦!”

文天祥大惊:“若是如此,先生可有对策?”

江万里长叹:“若伯颜如此英明,我亦无有好的对策,唯有尽力而已。”

文天祥默然不知该作何语。

江万里道:“若是伯颜军顺水而下,长江诸城守将又不能同心同德、互为照应,那才真是下下之境况!我已密令三古家族中成年子侄璆、钲、铭、钰、镐、铎、铸、玥等人于各地招募民间志士组织义军,于今已约有数万人矣。目下吾侄江璆总揽招募事宜,往来收拢的义军,多交付于他;侄江钲目下总领水兵操练,说到这里,正有一事与你商讨。”

同类推荐
  • 万年住院者

    万年住院者

    我是个纯属业余的恐怖小说作者,南于兴趣的原因,也为了寻求灵感,我对倾听别人的离奇经历有着浓厚兴趣,哪怕那些经历并不像作者宣称的那样“真实可信”,而只是神经质的幻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常去的论坛上有着良好的人缘,因为我不仅经常发表自己的原创作品,还会对别人的故事提出自己的见解。前几天,我在QQ上收到一条留言,一个在灵异论坛上认识的网友找我要地址,说要登门拜访,有一个非常古怪的故事要讲给我。
  • 七个人的火车

    七个人的火车

    我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拿出自己的真诚,讲自己的故事,竖起“自己的灯塔”、展开“自己的路”呢?那位在我的文章里本来应该出现的主角,那位年轻人,那位市里第六把手的女婿,这一刻,已经隐在了火车上这七个人的故事的背后,如同阿拉伯故事里传说的魔瓶中的怪物一般,随着车轮轧击铁轨时发出的咔咔声,逐渐地从我脑子里飘出,散去,踪影皆无。
  • 紫金千目兽沈一

    紫金千目兽沈一

    耸立于浩荡长江边的江宁城,本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可谓虎踞龙蟠,气势雄浑。上下数千年,曾留下过无数悲壮惨烈的传奇故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举兵伐越,灭掉越国后,楚威王登临钟山之巅,俯视长江,见这里大江奔腾,山川峥嵘,有“王者都邑之气”。为镇山川灵异,除却“王者之气”,楚威王听从谋士之计:倾全国稀有紫金二百余两,着巧匠铸成造型奇异的紫金异兽一只。这紫金异兽双眼炯炯,四面环顾,仿佛有目千只,故名曰“紫金千目兽”。楚威王将紫金千目兽葬于钟山之巅,钟山古名“金陵山”和“紫金山”,即因此而得名。
  • 都市边缘的孩子

    都市边缘的孩子

    1997年5月,Z君在H省K市十六庙拍摄渔民的工作。这里的渔民不少来自距K市几十公里的Q市东营镇双坡村。东营镇双坡村的渔民并非天天守在十六庙,他们要“赶水流”,每个月停在十六庙的时间都是有固定天数的;此外,为生计所迫,Z君还必须得拿出一定的时间去拍广告,以维持他的最低生活标准。结果两下里岔开,Z君并非每次来到十六庙都能碰到双坡村正在这里作业的渔民们。如果渔民们正好回去,Z君便只好“信马游缰”地沿着江边往前走。Z君喜欢H省,喜欢这里的人,尽管他连一句H省话也听不懂,却仍然固执地认为这里是未受“现代文明”侵害的最后一片净土。渔民不在时,泊船的临时“码头”空空荡荡。
  • 牵手二十年

    牵手二十年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在四岁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所以对“知青文学”读起来津津有味,其实并不懂得那未知的另一个世界的事。不过那时还是大集体,温饱没有解决,干活的大人都饿着肚子,像我们这些吃闲饭的孩子就更饿着一点,碗里盛的多少总是从父亲、大哥、二哥、三哥、我、母亲排下来,母亲总是喝着很稀的粥,喝得香香的。由于这是母亲的安排,我倒没有什么怨言,就这样半饱不饱地出去玩。那时候计划生育很松,好像没那概念,不像现在大人们把孩子看得金贵。那时候的孩子像猫或狗的崽子。一窝窝的,轻贱得很。
热门推荐
  • 冥帝专宠:天生异瞳小狂妻

    冥帝专宠:天生异瞳小狂妻

    上古时,大陆浑为一体。无天,无地,无世间。然,不知何因,一条由南朝北走向的巨大河流突然出现于大陆之上,改变了大陆的格局。此河,天河也。天河之上,九天也;天河之下,暮城也。九天内,神者居;暮城里,无人住。天河之左,古华也;天河之右,今夏也。古华,今夏,两世间。一古一今,互不知…… 一天,一地,两世间。缘起缘灭,相伴相离,皆在一念之间。……九天内,神者曰:此戏,你可还满意?(注:此文侧重于古华的描写,今夏的只为辅。)
  • 夜少暗恋我许久

    夜少暗恋我许久

    “老婆,我又饿了!”“你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的那种…不,我要离婚,马上离的那种!”白筱痛诉她被父母设计,离婚是她的人生目标!她打架,他助威。她放火,他帮忙提汽油…众人艳羡+感概:“有夫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莫非…”白筱一把心酸泪:“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 侠骨丹心

    侠骨丹心

    本书讲述了一代大侠金世遗与其妻隐居海外并生子金逐流,二十年后,金逐流学成一身惊人的武功,扮成一个小叫化回到中原大陆,仗义行侠的故事。金逐流义救武当门人秦元浩,又在其师兄江海天嫁女婚礼上挫败邪派高手文道庄,一举成名。
  •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本书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概念的提出、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与最终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深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国民男神宠翻天:吻安,小甜心

    国民男神宠翻天:吻安,小甜心

    (新文已发《学霸高冷人设又崩了》)生日当天,亲生爸妈疑似密谋逃窜,她收到一只男神哥哥做生日礼物“叫哥哥。”凉暖暖怒:“我没有哥哥,哥哥是什么?!能吃吗?!”他是红透半边天的国民校草,表面上处处嫌弃她,却随时随地宠到犯规!
  • 枪口

    枪口

    外商颂猜突然被人使警用枪支杀死在街头,联系几年前检察院干警丢枪,情杀、财杀、仇杀,一时难以确定杀人动机。刑警走访发现怪事,颂猜生前用探测器在白狼山寻找什么。六十年前日本宪兵井上勇夫,将未来得及运走的金子埋藏一座寺庙下,六十年后因此发生一桩怪异的血案。故事曲折迷离的惊险、藏埋金子的神秘、人性的贪婪、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拼起一幅诡异的图景。
  • 红颜剑

    红颜剑

    两个人,两把剑。两个年轻的人,两把年轻的剑。君子红颜本是人人羡艳的神仙眷侣,成婚之日,高朋满座,宾主相宜,奈何一夜之内鲜血浸染了名剑山庄的整片天空?是她包藏祸心想要抢夺名剑?还是受制于人无奈为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君子剑。七年之后,一场血案让听雨楼重现人世。他搅乱这江湖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他悔了,悟了?还是他不甘,不愿?这瑰丽的江湖啊,处处是生门,处处也是死地。什么才是他想要的?她爱的到底是谁?遗失在山谷的红颜剑静静的等待着她的下一任主人带它完成君子红颜的千年之会。
  • 春早选寓长安二首

    春早选寓长安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结婚四年的严佳感叹婚姻生活如此平淡,跟丈夫方振乾开玩笑说想红杏出墙一番,却不料一场婚姻危机却在向她悄悄逼近,方振乾的初恋女友华梅在海外飘了一圈后又回到国内,千帆过尽,还是觉得方振乾最好,在偶然与蓄意的双重机遇下,她跟方振乾越走越近,终于,一场情感纠葛在三人之间引爆了……
  • 愿你找到陪你颠沛流离的人

    愿你找到陪你颠沛流离的人

    关于青春治愈系文.我写的都是你的心事,你的故事,我的心事,不管以后的路如何坎坷崎岖,以万般柔情蜜意绸缪都会度过余生,能陪你我觉得遇到你就是我这辈子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