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我们看了别人眼前的一马平川,再看着自己眼前的荆棘小径,于是,抱怨上天不公,觉得自己好像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崎岖的不归路。实际上,老天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幸福,只是,这些幸福有的藏在遗憾中,有的藏在挫折里……
当我们面对自己不满的一切时,不去抱怨,不去哀叹,而是选择接受,选择试着去理解,那么,真正属于我们的幸福便开始了。
【完美,只存在于触不到的远方】
有一个旅人,四处游历,想寻到一处最美的风景。他跋山涉水,尝尽了许许多多的苦楚,却仍旧没能找到一处令他满意的美景。有的地方水很美,但水中突起的礁石却有些煞风景;有的地方沙滩很美,但漫步其中,却被藏在绵软细沙中的贝壳硌了脚……
当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终于在遥远的海面上看到了一座朴实无华的小房子,这座房子称不上精致,却有一种自然风韵。房顶上的杂草让这座房子看起来充满了美感……虽然这不过是海市蜃楼,却让这位近乎绝望的旅人热泪盈眶。这座房子的一砖一瓦都是那么完美,看着这虚幻的景色,旅人久久不能言语……
在看到了这样的景色后,旅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途,经过了漫长跋涉,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一座房顶上长着杂草的小房子。
命运或许跟这个旅人开了一个玩笑,但结果还是好的,至少他看到了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屋顶上长着杂草的小房子真的就是最美的风景吗?当然不是,旅人眼中最美的风景并非现实中的家,而是海市蜃楼中的幻影。完美,其实就是如此,它并非不存在,只是不存在于现实中。
漫漫人生路,我们每个人都是旅者,一路上我们都在追寻着最美的风景。但是我们每个人又各不相同,对美的标准也不一样。有些人想要寻找到完美,却穷尽一生都没有找到。这样的人,不过是因为过于理想化,因而越来越绝望。
其实,世上并没有完美无瑕的事物。就像光和影共生,硬币有正反面一样,没有完美的事物,更不存在没有缺点的人。即便是幸福,也是有时限的。倘若有一天,我们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属于我们的幸福也就走到了尽头。因而,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我们更不能荒废时间去追求根本就不存在的完美。
从前,有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考虑再三,想要准备万全。但凡有一点点不确定因素,他就会拒绝去做。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不能够掌控局面更加糟糕的了。在他看来,去做不确定的事情,然后遇到麻烦,无异于自讨苦吃。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偏偏有一个喜欢四处探险的朋友。有一次,他的朋友想要出海,觉得茫茫海上,一个人太过孤独,于是邀请他一起前往。这个人第一次因为去或不去产生了犹豫。他想要去,因为他从未出过海,不曾见过海上的美景,而且他有一个冒险经验丰富的朋友陪着,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差错;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担心起来,虽说朋友经验丰富,但喜怒无常的大自然谁又能说得准呢?如果突然遇险,那么他可能会葬身鱼腹。
看到他纠结的样子,朋友无奈地摇头,说道:“没有什么事情是万全的,计划还赶不上变化呢!可是人生不就是因为这些变数才丰富多彩的吗?如果你那么害怕危险,为不一定发生的事情而恐惧,那还不如出生就躺在床上,就这么过一辈子,这样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朋友的话确实有道理,这个人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去很远的地方,不如就听朋友的建议,冒一次险。
两个人出海那天,艳阳高照,微风拂面,感受到海风的吹拂,他觉得朋友说得没错。他想,这次旅途应该是非常完美的。然而,当他们进入深海地带时,风浪渐渐大了起来,吹到脸上的风甚至给人带来了痛感,而且船身也开始摇晃起来。从来没有涉险经历的他有些恐惧,甚至有些后悔,如果没有出海,他就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似乎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朋友出声安慰道:“别担心,出海难免会遇到风浪,这是常有的事情。”听到经验丰富的朋友这样说,他稍微有些安心。过了不久,果然就像朋友说的那样,风浪渐渐平息下来,静谧的海面上有海鸥飞过,听着海鸥的叫声,看着远处的太阳,他若有所思。
当两个人回到岸边之后,他握着朋友的手,说:“虽然这次遇到了一点点风浪,但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刺激当中,我也看到了最美的风景。”
生活就如同出海探险,有风和日丽的美景,也有暗涛汹涌的危险。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经历,都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再谨小慎微,也不一定能够寻求到完美。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如果我们刻意去追求完美,那么我们只会荒废人生,最终一无所获。
我们眼中总是看着远处的高山,为了追寻所谓的完美制高点,却错过了身边的风景。当我们真正征服曾经眼中的高山时,又会发现,其实它和山下没有什么差别,一样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而且当我们登上一座山,又会看到更高的山。我们又为什么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把大好年华都用在奔跑、追逐到达不了的地方上呢?
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身边的景色不论美丽与否,都是实实在在围绕在我们周围的。远处的虚幻固然美丽,但那也不过是因为在触及不到的远方,所以才向往。既然如此,我们又何苦逼迫自己去追寻呢?淡然一点,接受眼前的景色,至少我们感悟到了生活,享受到了幸福,不是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真正的精彩不是找到了完美,而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所以,不要去苛求抵达不了的远方,着眼当下,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用心去过每一天,才能淡然看风起云涌,花开花谢,度过完满的一生。
【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
曾经有一部风靡一时的影视剧,剧中的女主角最后对男主角说:“我会坐末班车离开,如果你选择了我,那么就来找我;如果你选择了她,那么离开就是我的回答。”男主角犹豫再三,最终在末班车开车之前如约来到了车站,然而女主角却坐了前一班车离开……
故事的结尾让无数人流下了惋惜的眼泪,觉得编剧实在是折磨人,让一对本来相爱,甚至有机会相守的眷侣咫尺天涯。可是,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结尾,让一个故事有了现实的延伸。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爱情故事,正因为有了遗憾才唯美。生活不是电影,却是电影的取材地,我们可以为电影编写许许多多让我们觉得美满的结局。但有时候,完美的结局反而没有真实感,有一点遗憾,反倒是给故事增添了一抹明艳的色彩。
《情书》当中的藤井树,因为暗恋自己的人去世才知道了多年前他对自己的一份情,所以耐人寻味;《泰坦尼克号》因为杰克的牺牲,所以海洋之心记载的爱情才倍显珍贵。电影如此,生活更是如此。深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往往不是那些平淡又安然的日子,而是那些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时光。
从前,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他在学校里受到全校师生的爱戴,家里有贤妻和儿女。他的孩子们都非常优秀,在所有人看来,他的生活都很美满。当然,教授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但也许就是由于生活太过美好了,他开始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梦想来。
其实,这位教授童年时的梦想并不是在学校里教书,而是成为马戏团里的驯兽师,和动物朝夕相处。当日子平淡如水的时候,这位教授再次想起了曾经的梦想。既然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圆满了,为什么不放下这一切,重拾儿时的梦想呢?如果儿时的梦想也能实现,那自己的人生岂不是完美无憾了?
想到这里,教授便不再犹豫,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学校里的职务,甚至没有和家人商量,便一意孤行地开始了驯兽之路。当教授的妻子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晚了,来不及阻止丈夫的她只得以离婚相要挟。但教授仍旧不为所动,最终,妻子不得不离开他,带着孩子们回了娘家。
妻子的离去让教授有些孤独,但他仍旧选择了梦想。有时候,选择总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不是吗?这样说服自己的教授全身心地投入到驯兽学习中去。他从养动物开始,到驯虎豹,经历了漫长的时光。终于,在他花甲之年的时候成了一位驯兽师。
在舞台的灯光下,动物们按照他的指令做出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动作,这也为他赢得了无数的掌声与喝彩。然而,在耀眼的灯光中他热泪盈眶,甚至看不清台下观众的面孔。他自然也不知道他们眼中是否有当初自己学生与孩子那样对他的崇拜。
舞台总有落幕的时候,当灯光暗下来,所有观众都离场后,孤独感再次包围了他。教授开始怀念起曾经两点一线的平淡生活,怀念起妻子在家相夫教子的样子,怀念起自己上课时意气风发的模样,怀念起自己解决难题后孩子与学生崇拜的眼神……然而,这一切也只能容他怀念了。
想象,总比现实美一点,相逢如是,离别亦如是。当现实的情形与想象中的情形有差距时,遗憾便产生了。故事中的教授就是如此。没有谁能够说他的选择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因为他毕竟完成了儿时的梦想。
但是,教授的经历也多少让我们感到有些悲哀,因为不论选择与否,遗憾都无法消除。梦想曾经是教授心中的一个遗憾,当他选择弥补的时候,又失去了曾经的安然。虽然有些难过,但这就是生活。
其实,有遗憾的生活不能说是悲哀的,反而是一种美好。有了遗憾,人生才足够真实,有了遗憾,老去的时候我们脑海中才有鲜明的回忆,供我们慢慢品味。遗憾或许令人落泪,但也令我们的心灵更加温柔。
世上再没有一种东西,能够像遗憾一样,让我们如此快乐,却又如此忧伤。只要我们还有一双眼睛,这眼睛里装满了如洗的碧空,天蓝得让瞳仁里满是细碎的小蓝点在跳跃,人生就依然有希望。那已逝去的无数个遗憾,点缀了平淡的日子,涟漪过后,更留下点点余韵,回味无穷。
没有无法割舍的东西,只有不愿接受遗憾的人。美好的东西总是太多,我们无法全部收入囊中,看着自己所拥有的,生活依旧在继续,幸福也依旧存在。
千利休是日本著名的茶道大师,有一次,他要自己的儿子去打扫庭院。大师的儿子非常认真地做着一切,他将庭院的石头台阶清洗了三遍,把庭院的石灯笼擦了又擦,一点浮尘都没有留下。之后他又将地上的落叶收拾干净,树木也浇了水。当他觉得一切都很完美的时候,千利休却摇了摇头,说道:“你这哪里是打扫庭院,你的打扫就像是有洁癖。”
说完后,他走到树下,使劲摇了摇树干,本来一片洁净的土地登时多了好多金黄色的树叶。看着儿子不解的眼神,大师解释道:“打扫庭院不仅仅是要清洁,也要保留自然之美。”
生活就是如此,真实的就是美好的,我们无须刻意去改变什么。遗憾既然存在,那么我们就坦然接受,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人生最完整的样子。
生命不过沧海一粟,聚散离首,由不得我们选择,既然如此,何不抛下不甘心和不情愿,任生活轨迹带着我们前行呢?有了遗憾,才是人生,懂了遗憾,也就懂了人生。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我们永远不知道它的奥秘。所以,在遗憾面前,不妨张开双臂,拥抱它,品味真实的人生。
【吃不到的葡萄,也许本就是酸的】
狐狸路过了一个葡萄园,园子里满是高高的葡萄架,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葡萄藤上缀满了紫水晶一样的葡萄,看起来格外诱人。这时,一只狗从狐狸身旁经过,随着狐狸的视线看去,也发现了可口的葡萄,那诱人的色泽和香味,让狗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真没出息,你看着葡萄流口水的样子真丢人。”狐狸侧目。
“难道你就不想吃吗?”狗也不服气,明明是狐狸先驻足去看的,它不相信狐狸对葡萄就没有食欲。
“我才不会觊觎我得不到的东西呢。”狐狸满不在乎地回过头。
正在这时,一只鸟儿飞到了葡萄藤上,开始吃起了美味的葡萄,一边吃还一边对着狗和狐狸炫耀。狗急得团团转,而狐狸则满不在乎地走开了。
“你怎么不生气啊?它能吃到难道你就不会不甘心吗?”狗在狐狸身后大喊。
“吃不到就吃不到,说不定葡萄架上的葡萄都是酸的。”说完,狐狸就再也不回头地离开了。
听过这个寓言的人太多太多,不过大部分人都把狐狸丑化了,觉得狐狸是在为自己开脱。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不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焦躁又有什么不对?既然得不到,那么就给自己找一个理由不去留恋,反而能够让自己看到美好的一面。
“如果我也那样就好了……”在生活中,耳边偶尔会响起这样的声音,面对自己渴求却求而不得的东西,人们往往会发出羡慕的感叹。但是,这样的羡慕深了,就会转变成忌妒,进而变成不甘、愤恨,在种种情绪的压抑下,我们离原本那个淡然的自己就会越来越远。
都说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既然得不到,又何苦去追求呢?人有所追求并没有错,但人们也习惯于在追求前就加上一个最好的结果,既然要追求,那就要得到,没有人是为了失败而生的。可是,又有什么是注定属于我们的呢?
从前,有一个农夫,虽然没有广阔的土地,但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虽然没有大笔的财富,但是粗茶淡饭也不至于挨饿。过着这样的生活,农夫的妻子没有什么不满,农夫过得倒也安然。
有一天,农夫到山中去砍柴,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此时他正被一头野猪追赶。善良的农夫马上出手相助,用手中的镰刀赶走了野猪。当危险过去后,农夫才仔仔细细地观察起眼前的人来。这个人虽然衣衫已经被树枝刮破了,满脸的脏污,但是从他身上的衣料来看,应该是一个有钱人。
果然,通过聊天,农夫得知他是一个富翁,因为在林中迷了路,才遇到了危险。为了报答农夫,富翁便请农夫一家去自己的家中做客。富翁有一座大房子,房子周围还有广阔的土地,家里还有好多佣人。看着眼前的这种生活,农夫第一次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农夫不禁抱怨道:“唉,你有这么广阔的土地,一点都不用担忧自己的生活。我却还要租种别人的土地,真是天差地别呀。”
富翁想了想,便对农夫说道:“我可以送你一块土地,就算是报答你的救命之恩。这样吧,明天你就选出一块你中意的土地,然后它就属于你了。”
听到富翁的话,农夫觉得生活似乎可以出现转机。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出发去选土地了。一路上,他都想象着自己拥有土地后的样子,那个时候,他也可以不用操劳,天天享清福了。经过了一整天的勘察,农夫选了一大片土地,比之前自己租种的土地大出好几倍。而富翁果然守信,将那一整片土地都送给了农夫。
按理说,农夫可以过上安然的生活了,可事实却是农夫更为头疼了。因为土地的面积太大,农夫自己忙不过来,需要雇佣工人,而他如果不监视,工人就会偷懒。所以他每天不得不和工人一起出工,有时很晚才回家。遇到收成不佳的年头,农夫还得为了工人的工资而发愁……
这样的日子,即便是每天鸡鸭鱼肉,农夫也食之无味。虽然现在他的生活好了,可是他也更加辛苦、忙碌,农夫不禁后悔起来,他怀念曾经粗茶淡饭却简简单单的生活。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我们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却渴求那些不曾涉足的领域,一味地追逐,不愿放手。但最终,往往就如同故事中的农夫一样,当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后,发现得到的东西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其实,人生当中有些东西注定是不属于我们的,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我们自然只能得到有限的东西,但如果总觉得别人拥有的比自己的多,比自己的好,不甘心,那么最终只会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我们还年轻,应该要拼搏,才能在回顾人生的时候没有遗憾,但是,我们能够得到的是有限的,所以要懂得取舍,那些太过缥缈的东西,对于我们而言是得不到的东西,那么就放掉,以免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许多美好的东西不是因为美好才得不到,而是因为得不到才美好。我们不要过于美化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学会接受事实,给自己一个放弃的理由,告诉自己:吃不到的葡萄,或许本就是酸的。这样,我们才能心无旁骛地去感受属于自己的美好。
【失去的,已不再属于你】
罗杰和安妮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情侣,两人从学生时代就相爱了,形影不离的两个人就像连体婴一样。毕业之后,两个人进了同一家公司。工作之后,两个人的世界便不再只有谈情说爱了,还要面对未来的挑战。两人本以为进入同一家公司就能形影不离,但安妮在公司的人事部,而罗杰进入了公司的销售部。
两个人的工作都非常忙碌,往往只有下班之后的时光才真正地属于两个人。安妮的工作是处理大量的文件,每天整理这些文件,让安妮有些疲惫不堪,她习惯于依靠罗杰,可罗杰作为一个新人,想要开辟自己的事业,就要加倍努力,每天回家都很晚。这让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有些疏远起来。但安妮相信,他们还是相爱的。
可是,就在两人相恋的第七个年头,分歧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罗杰有一个驻外的工作机会,这个机会非常难得,罗杰希望安妮和自己一起到另一个城市去;而安妮此时的工作已经非常优秀了,离开则意味着重新开始。就这样,两人产生了矛盾。最终,罗杰自己去了那座城市。
在新的城市里,举目无亲的罗杰遇到了另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和他做着同样的工作,给了他不少帮助,在这样的环境下,罗杰渐渐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爱上了那个在他最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手的女孩。
于是,罗杰和安妮提出了分手。安妮非常伤心,但仍旧接受了这个事实,甚至没有挽留罗杰。安妮的朋友知道后非常不解,便问道:“你们那么相爱,为什么就这样放手了呢?”
“如果他还爱我,那么就不会和我说分手。既然他提出来了,那么就证明他的心已经不在我这里了。我强留还能留下什么呢?要他的同情还是留恋?”
有时现实总是有些残忍,我们努力去争取了,得到了,但最终仍旧会失去,就像安妮一样,非常相爱的两个人,仍旧逃不脱现实。可安妮是聪明的,她明白失去的就已经不属于自己,所以选择了放手。
安妮失去了男友,但并没有失去爱情,她的人生还很长,失去了,只能证明良人未至。
其实,爱情就像手中沙,握不住的时候怎么用力都没有用。爱情如此,人生中其他的事情亦然。面对失去,硬逼着自己去挽回,除了丢失更多的东西之外,不会有任何改变。与其如此,何不试着放下,接受已经失去的事实,创造新的机遇呢?
迈克·莱恩是一名探险队员,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曾跟随英国探险队征服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虽然这是一次伟大的探险,但也给他留下了终身不愈的伤痕——他失去了十个脚趾和五个手指尖。当他回想当时的经历时,比起那些风和日丽的日子,他记得更清楚的是在山上遭受的苦楚。
他们当时成功登顶,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本来一行人非常开心,却没想到在下山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雪,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当时的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如果安营扎寨,那么他们就要冒着被饿死的危险,因为当时他们的食物已经不多了;如果继续前进,那么他们也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因为前方的路已经被大雪覆盖了,而且他们身上所背负的行李会给他们的前进增加难度。
最终,迈克·莱恩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丢掉所有的行李,只留一些食物。对于这个冒险的决定除了他之外所有的人都不赞同,毕竟这太危险了,如果丢掉设备和行李,那么他们在到达安全地带之前都不能扎营休息,除了身上的衣服之外没有任何御寒的东西,如果休息的话也可能会被冻死。但是迈克·莱恩告诉队友们:“我们只有这一种选择,再等下去,雪也不会停,路标也会被埋住。没有了行李,我们就能抛除杂念,加快前行的速度,说不定还有生的希望!”
就这样,最终一行人放弃了行李,开始了艰难的归途。在路上,抱怨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人说:“好冷啊,如果那条毯子还在就好了,不该扔掉它。”有人说:“唉,如果我把氧气瓶留下就好了,这会儿好想吸上一口氧气。”每当听到这样的抱怨时,迈克·莱恩都会说:“那些已经不是我们的东西了,我们没有这些,所以不要留恋了,专心地看着前面的路,这可不是旅行。”
就这样,最终经过八天的时间,一行人到达了安全地带,而迈克·莱恩的脚趾和五个手指尖也因为低温坏死了,最终不得不选择切除。不过他并没有沉迷于痛苦,对于他来说,安全地归来才是最重要的。
留恋不能让时间倒退,悔恨也不能让我们回到做选择之前,我们的人生轨迹都是由自己的一个个选择拼接而成的。既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接受它所带来的结果呢?
失去,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既然不能改变,那么就换一个方向,重新出发。
有时,放弃是精神上的量力而行。明知已经失去,何必苦苦相求?明知无可挽回,何必硬撑着去做呢?放弃需要明智,该得时你便得之,失去时你要坦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属于你的,就坦然放弃,说不定你会在放下失去的东西时,得到新的指引。
【抛却烦恼,感受生活的温度】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简单的道理,我们却往往无法理解。我们规划着自己的人生,却也难免在前行的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变数,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会被烦恼所扰。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烦恼,也于事无补。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茅屋,茅屋里住着一个智者和他的小徒弟。这个徒弟觉得人生的烦恼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才选择了归隐山林。徒弟本以为这能让他远离困惑,却没想到自己仍旧每天活在痛苦当中。
智者看到无法静心的徒弟,便问道:“你在烦恼些什么呢?”
“师父,我以前时常在想,为什么我出生在普通家庭,而有人却生在大富大贵之家。我想要扔掉世间的一切困惑,可是来到了山间,我却觉得这些仍旧存在,有的人过得开心,有的人过得烦恼。我理解不了的事情,别人却能够开悟……一切的一切,都折磨着我。”
智者笑了笑,问道:“那么现在你抬头,能够看到什么?”
“天空。”小徒弟不知道智者想要说什么。
智者看着小徒弟,继续问道:“那你觉得天空是不是广阔无垠?”
小徒弟点了点头。智者笑了笑,伸手遮住了小徒弟的眼睛,问道:“那么现在呢,你能看到天空吗?”小徒弟茫然地摇了摇头。
智者说道:“天空如此广阔,却能够用一只手遮住。你说它究竟是大还是小呢?其实,生活中的烦恼就像手掌一样,看上去虽然小,但如果总是把它放在眼前,总是去想,那么天空再美,你也看不到它的湛蓝。你会因为一点点的烦恼而错失蓝天、白云和美丽的晚霞。”
听了智者的话,小徒弟若有所思。
小徒弟终于明白了自己烦恼的根源。烦恼的由来,只是因为自己放不下。因为放不下,于是它便慢慢放大,以致到最后遮住了整个天空。
烦恼的不是事情,而是我们的心情。我们就像故事中的小徒弟一样,放不下那一点点的烦恼,不能接受一点点的不顺心,所以将烦恼无限放大,大到遮天蔽日,看不见一丝天空。
其实,控制不了的事情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用一种豁达的胸怀去容纳这一切,那么烦恼自然也就会慢慢淡去,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内。
度过了几十年的人生,谁能说过去过得没有一丝烦恼呢?小时候,我们或许会为了那些占用游戏时间的作业烦恼,为了无休止的考试烦恼;长大后,我们又为了未知的未来烦恼;工作后,我们为了家庭和伴侣烦恼;老了之后,又担心大限将至……
说到底,大部分的担忧都是已经发生和还未发生的,而这两点恰恰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既然如此,我们为此烦忧是不是有些愚蠢呢?烦恼是避免不了的人之常情,我们无法躲避,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地接受这些呢?只要我们足够乐观,那么就可以笑着数完由无数烦恼组成的念珠。
有一年,一个青年的事业和家庭出现了双重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到山上去。山上有一个智者,经常帮人排忧解难,他想向智者请教如何远离烦恼。
可是刚到智者家的时候,这里清幽的环境并没有让他感到放松,生活的磨难仍旧像大石头一样压在他的心里。看到智者之后,他忍不住哭了起来,将自己近一段时间的事情全部倾诉出来。他想,智者应该会为自己答疑解惑的,可是,智者并没有如他所愿那样安慰他,而是拿来了一颗红枣和一块玻璃碎片,对他说道:“你把这两样东西同时握在手里,要握紧你的拳头。”
青年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因为玻璃碎片非常锋利,所以他没有用力去握。没想到智者看到后却说道:“握紧一点,再握紧一点……”
青年不敢不从,用力握了起来,但马上他就忍不住松开了手,红枣和玻璃碎片都掉落到了地上。智者笑着捡起了红枣,玻璃碎片已经插入了红枣当中,而青年的手心也有了一道划痕。看着青年疑惑不解的样子,智者说道:“其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就像这颗红枣,烦恼就像是玻璃碎片。为什么不把碎片丢掉,反而要握在手中呢?不仅伤了美好的东西,还伤了自己啊!”
看着智者手中插着碎片的红枣,听着智者的教诲,青年心中的大石已悄然落下。
没有什么无法释怀的烦恼,只有不甘心烦恼找上门的我们。为什么我们理解不到烦恼是碎片呢?想要躲避烦恼,却又用力握紧了它,到最后必然会被伤害。想要释怀,那么就要把烦恼丢掉。
我们的心可以很宽广,在我们的心田设置一块圣地,用来埋葬我们的烦恼,又有何不可呢?智慧的人生,需要一种包容的豁达。万物皆有两面,我们享受它的美好,也要接受它带来的忧愁,只要我们把心放宽,拥抱生活,就能抛却烦恼,感受生活的温度。
【退一步,将前路看得更清楚】
古时候,有相邻的两家,都是家大业大的人家。一家是当地有名的商贾,另一家则有人在朝廷当官。几年里,两家一直相安无事。
有一年,两家同时修缮房子,都拆掉了围墙。本来是自家盖自家的房子,没有什么关系。但在两家重砌围墙的时候,矛盾出现了。原来,是做商贾的那家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宽了三尺。虽说并没有影响到做官那家的围墙修葺,但却让为官的那家人不高兴了,于是两家便为三尺的距离吵得不可开交。
本来要好的邻居,却为了三尺宽的地方彻底不来往了,可是围墙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没法继续开工,只得停在那里。为官的那家人看着堆在那里的砖瓦,心生不快,想来想去,便给在朝为官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将邻居的“恶劣行径”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想要儿子回家为他们主持公道。
没想到,等来等去并没有等到儿子归来,而是等来了儿子的一封家书。打开信件,里面并没有给他们出什么主意,只有短短的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看过儿子的信件后,家人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计较了,于是便将自己的围墙向后撤了三尺。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邻居见他们如此不计较,也不好意思起来,于是也将自己的围墙向后撤了三尺。就这样,两家之间多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为了将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巷子便取名为三尺巷。
各不相让、寸土必争的结果是头破血流;而一人退一步之后,便留下了一段美谈……如果一开始能够相互礼让的话,可能争执就不会发生,因为两个结局的好坏对比显而易见。可是我们往往懂得其中的道理,却无法说服自己按照这样的态度去做。
这个社会大环境里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人与人之间有意无意之时都会被人拿去比较。我们从小便习惯于在对比中过活,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努力去追,努力去跑,努力去超越……
可是,当追逐与超越成为骨子里的习惯时,我们便迷失了自己。争抢成了自己的一种本能,为了前进而前进。可是当我们被前进的欲望冲昏了头,是否还能看清前路呢?
在某座山上有一所院落,这座院子四周环境清幽,非常适合在这里静养。很多厌恶世俗、迷失方向的人都会到这座院子里小住一段时间,跟这个院子的主人——一个隐居的智者聊聊天,来平复心中各种复杂的情绪。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了院子里,他对智者说:“我觉得我的人生很失败。”
“你还这么年轻,怎么就参透人生了呢?”智者问道。
“我几乎能够看到我的未来了。我非常努力,却一事无成。在上司面前,我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执行力,可机会往往不属于我。”年轻人越说越气愤,还有些无可奈何。智者并没有安慰他,而是答应了年轻人的要求,让他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开始的几天,年轻人总是抱怨自己的过去,无所事事。但过了几天后,他便安静下来了,毕竟在这座山中小院里没有人会和他一起抱怨人生。
一天,年轻人无事可做,便在院子里的石桌上画起画来。漫长的上午过去了,他的《龙虎斗》也接近完成。画中的龙盘旋在云端,做出向下俯冲的姿势,而地上的老虎则做出向上扑的姿势。虽说龙与虎的表情都非常生动,但不知道为什么,画面看起来仍旧缺乏动感。年轻人反反复复修改了多次,画面仍旧不够生动。
这时,在一边看了一会儿的智者走上前来。说道:“龙与虎的外形和表情看起来都很有气势,已经不需要修改了。”
“那为什么画面仍旧不够生动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表现出它们的秉性来。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身子会弯曲,曲度越大,冲的力度越大,而弯曲头必然会向后缩;而老虎在向前扑的时候整个身体会向后缩,虎头会向下压低,这样就能跳得高。”智者指着画说道。
果然,经过一番修改,画作生动了很多。这时智者又开口了:“其实,为人处世也是如此,想要冲得更远更高,就要学会向后退。”
年轻人听后,点头,似有所悟。
有时候,我们就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遇到困难时总在想:这条路真难走,这种日子再也过不下去了。可是,在困难面前我们又并非真正的甘心,总在寻找着问题的解决方法,却不得要领。其实,此时的我们有可能需要退一步,就像想要看到一幅巨作的全貌,就不能离得太近,退后一步反而更为清晰。
人生充满了艰难险阻,有时如果环境需要我们后退,那么我们就顺应这股力量。在退后的过程中寻找沙漠中的绿洲。“退一步海阔天空”并非是一句空话。有退有进,以退为进,绕指柔化百炼钢,才是生命的大境界。
【归于平静,幸福便开始了】
当我们身处喧嚣中心,每天在车水马龙当中穿梭、追赶之时,难免会想要离开。此时的我们或许会期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相机,背着背包,到那些远离喧嚣、烦恼的地方,去品味一下人生,去感悟一下自然,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
可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安逸静谧的田园生活,抑或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洒脱诗意的浪漫生活,往往只是我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期待,只能供我们仰望,却无法去触碰。
我们想要归隐山林的静谧,却又放不开身边的种种。说到底,乡村茅屋、山林海滨,人们始终逃不过自然和宇宙赋予他们的一切。我们渴望着桃花源,却又求而不得,这让我们陷入一种矛盾与绝望之中。
可是,桃花源是现实中的存在,还是我们内心的一个幻境呢?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去在山中隐居的智者家休养。对于他而言,生活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从上学的时候开始,便不由自主地随着大家的脚步奔跑起来,每个人都在力争上游,在这样的大环境当中,他也不得不去竞争,如果有一刻的懈怠,那么他就会被超越。在他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他,原地踏步即是后退,身边的每个人每天都在前进着,如果不加速奔跑,那么就会被别人超越。
年轻人在父母的指导下开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处处力争上游。从过程来看,他通过努力得到了旁人羡慕的一切,优异的成绩,好的工作,高的薪资,这一切都应该是圆满的,然而,年轻人却觉得自己并不开心。
时间久了,他开始不堪重负。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决定暂时放下工作,去山中休养一个月,而且还和朋友约定好,不会因为工作的事情突然结束假期。然而,年轻人觉得并没有什么用,他依旧不能安下心来。
这天,年轻人接到了助手的电话,说他的竞争对手现在在接洽前段日子他在谈的客户,这让年轻人十分烦躁,但是他又觉得自己现在没有心思去想这件事,于是便直接关机了。他想要到林中去冷静一下,可是却偏偏被知了的叫声弄得更加心烦意乱。
“你在烦恼些什么呢?”正好路过的智者见到年轻人烦躁的样子,不禁问道。
“刚刚我的助手给我来电话,跟我说我的竞争对手在挖我的客户。”年轻人想起就有些烦躁。
“那么你要不要回去解决呢?”智者笑着问。
“不,我决定给自己放一个月的假,不去想烦心事,所以把手机都关掉了。”
“既然你做了决定,还在为什么而烦躁呢?”
“我想到林中散心,却被知了叫得更烦了。”年轻人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那你捂住耳朵试试看。”
果然,年轻人按照禅师的方法做了之后,就听不到烦心的蝉声了。
随后,智者示意年轻人拿掉捂住耳朵的双手,说道:“其实,扰你的不是环境,而是你的心啊。”
说完,智者就笑着转身离去了,年轻人在原地沉默不语,他现在觉得,耳边的蝉声其实也没有那么吵人了。
就像智者所说的那样,心不宁静,那么即使生活在桃花源中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宁静。想要过宁静的生活,与其千辛万苦求助于外物,不如回过头来反观自己的心灵,只有内心平静下来,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话虽简单,但我们往往做不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时常被环境所引导,被别人所影响,开始去追逐,然而我们只能感受到奔跑的辛苦,却享受不到追逐的乐趣,说到底,是因为我们不能确定所追的一切是否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
其实,生活很简单,我们需要的不过是幸福而已。可是我们却给幸福加了太多不必要的标签,我们不甘心别人住的房子比我们的大,不甘心别人的业绩比我们的高,所以烦躁不安,所以盲目追逐……
说到底,我们需要改变的并非环境,而是自己。我们有权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但那应该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得到幸福,首先需要我们接受自己,接受眼前的生活。归于平静,我们才能冷静地判断哪些是自己想要的,才能感受到幸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