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我有我的优势:内向者的自我认知
【让你的话“一语中的”】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大话西游》,电影里对于唐僧的刻画虽然夸张,但从他这个角色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沟通中絮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在电影中,唐僧在跟自己的徒弟沟通的时候不停地絮叨,猴急的悟空自然是一棒子将其打倒,注定交谈失败。而在唐僧与观音沟通的时候,就连一向慈悲的观音也不得不出手将其制止,这使他又一次遭遇失败的交谈。到了妖怪那里,他的唠叨简直发挥到了极致,让小妖极度崩溃、自杀身亡。虽然救了自己的性命,却不能说是一次成功的交流。
电影里面的唐僧是愿意与人、神、妖交流的,但是他的方式却让人反感。现实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人,可能不是出于像唐僧那样的慈悲,而只是想凸显自己,在社交场合总是不停地演说、家长里短的,十足的“王婆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如果让这类人去跟客户沟通、谈生意,那么注定会将客户弄得头大,再也不愿意与其相见。
不过,类似的事情往往不会发生在内向者身上,内向的人一般内心活动比较丰富,内心独白多于口头表达,这正是一种优势。内向的人本身羞于与人交流,往往为了表达自我的意思,会用最简短的词语来描述,有时候,当内向的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他们的话语往往就是很简单的:“大家好,我是××。”这就减少了说废话的概率,更明确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杰利是一位篮球教练,还有一位副教练叫米瑞,这两位教练在性格上有一些差异。杰利平时很少说话,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坐在一旁观察,而米瑞则是一位喜欢解释、喜欢给球员“洗脑”的人。
在带领球队的过程中,当遇到比赛和训练的问题时,米瑞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跟球员解释清楚,让球员们听进去;而杰利经常只需三言两语就能把问题的本质说得一清二楚。大家在分析两位教练的口才表达时,就会说杰利说话很有哲学意味,非常擅长做思想工作,能够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而认为米瑞总是废话连篇,不停地强调篮球理论、战略、技巧,等等,让大家听得耳朵都长出茧子来。因此,两者相比较,大家自然容易听进去杰利的话了。
分析两位教练的性格,可能第一位显得更加内向一些,第二位则外向一些,但是在说话的技巧上,显然第二位没有第一位优秀。人们说话的初衷就是让人能够听进去,对人或事有所帮助,而不是像苍蝇似的不停地说,让人厌烦,还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虽然不鼓励内向的人变成絮叨的唐僧,但也不希望内向的人因为性格局限而一言不发,最好像杰利一样能够三言两语便表达清楚思想,从而解决问题。为了发挥内向的人本身的性格优势,不将其埋没在因为内向而不表达的阴霾中,内向的人可以通过优势锻炼法来让自己拥有他人无法具备的“一语中的”的口才。
1.丰富人生经历让你能更加精准地表达意见
内向的人与外向的人同处在一个岗位,做得往往比说得多,但是由于不善于交流,有时候就会显得词不达意。为了能够让自己说出来的话更加精准,就需要历练自己的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自然识广。通过这种方式,能让自己在观察事物的现象时,一眼看到本质,从而具备掷地有声、语含深意的基础。试比较一个二十出头的人和一个年近半百的人,他们的人生阅历往往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人往往能够很明确地指出问题所在,从而在表达的时候一针见血。
2.尝试提问能够让你逐渐把握说话的要点
内向的人往往喜欢与自己沟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往往会在内心深处打上千百个问号,问自己原因,并且通过网络或者书籍寻找答案。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内向的人丰富知识,但在表达的时候往往会有局限。长久以来的不表达会造成语言障碍,让人不知道如何表达。因此,对于内向的人来说,首先要训练的就是提问的能力。通过提问,你能够更加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中心意思,直接了解问题的关键,起到聚焦话题的作用。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先仔细地听别人对事物的描述、对观点的表达,然后找准关键点,直击靶心。
3.自我鼓励能够让你有信心练好口才
内向的人往往很不自信,遇到一丁点儿问题就会脸红,尤其在说话的时候害怕说错话,让自己和大家尴尬。但口才是练出来的,谁也不是天生就能说会道的。对于内向的人而言,为了训练口才、改变自己,就需要经常地进行自我鼓励。每天对自己强调自己的目的,试着改变自己,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每天用几分钟的时间想象自己在公众场合演讲、想象自己得到满堂喝彩。每天鼓励自己积极乐观、放声大笑。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自我的信心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也不会像最初那样怯场了。
4.总结经验能够让你不说废话
说出去的话就相当于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但是,为了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就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很多内向的人好不容易开口说话了,却在说完之后便开始纠结,总觉得有些话是不应该说或者说得不对。有这样的认识就对了,说明你懂得自我总结,你需要做的就是将已经说过的话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哪些话是废话,哪些话是错误的、不该说的,然后让这些话再也不说出口。在这样一个总结的过程中,内向的人也就慢慢地提升了自己。总结经验有助于话语的精准和凝练。
【发挥内敛优势,多学、多思、多练】
内向者在接触一个新的环境、认识一个新的朋友时,在反应和言语表达上总是比外向者慢半拍,这是内向者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他们的反应慢,更多的时候,只是性格原因,让他们不急于去阐述,让各种思想观念在大脑中进行消化、沉淀。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内向者可以通过一些锻炼让话语更加优质、更加精简、更加意味深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内向者的一些特质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好的,因为他们安静,不喜欢与人接触;保守,不喜欢与人距离太近。而他们做事又缺少冲动劲儿,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向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在有的时候,这种内敛的性格又能够帮助自己以及他人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在美国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矿工忍受不了压榨,终于爆发了历时两年的最激烈的罢工运动。愤怒的矿工们齐聚钢铁公司门口,要求提高工资。劳资双方一直争论不休,矿工们采取激烈的行为对钢铁公司进行破坏,公司便进行镇压,但结果使得民怨更深,矿工们根本不屈服,还发生了流血事件。
公司里有一位不起眼的人,他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安分守己、最内向的人,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帮公司平息了这场干戈。他不动声色,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了解罢工者的情况,并拜访了矿场的营地,私下和一些代表进行了交谈。在做足了准备工作后,便向罢工者代表们发表了简短的解说,阐明自己的立场,说自己既不是股东也不是劳工,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人,既代表了资方,也代表了劳工,希望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跟大家共同探讨共同的利益。这是一次出色的演讲,也是化敌为友的最好表现。
在面对罢工或者其他争论的时候,站在公司立场的人往往容易激动,可能会与对方争论甚至辱骂对方,并且列举各种事例来数落他人的不是,但结果只能是带来更多的争论,让积怨更深,但是这位一直以来不怎么起眼的人却凭借短短的几句话解决了问题。
为了让你说的话能够解决问题,能够让别人有所期待,那么,开始时一定不要反驳或者急于阐述,而是摆正立场,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同时让你的话有深层次的含义。正如这位安抚者一样,简短的一句“以朋友的身份探讨共同利益”,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共同的利益,我们是有商量余地的。这样一来,聪明的人都知道无须废话,“我”所要的就是保证自我利益。
其实,内向者不冲动的内在情绪因素往往能够让其更清醒、理智地看待问题,从而有足够的时间来组织语言,让说出来的话更有效。当然,这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锻炼。
如何让内向者发挥慢、内敛的优势,让其话语表达得更有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训练。
1.确立表达主题
讲话和写文章一样,要有主题。主题足够鲜明,才能使演说者更加准确地表述出其要表达的意思。古人说:“言为心声。”你心里所想的事情通过你语言的传达,能够将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不矫揉造作,即使是言语朴实、结构平淡,也可以动人心魄。
2.心平气和
俗语常说,冲动是魔鬼!确实如此,人在冲动的时候容易说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话,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虽然内向者相比外向者而言,在内心情绪的控制上多了一些定力,但并不代表内向者能够完全理智地调控情绪。为了拥有让人百听不厌的口才,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可以通过暗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放松自我,鼓励自己克制情绪异常波动,如此,短时间跌宕起伏的情绪往往在几秒钟内就能够平静下来,所以,在这个以秒计时的瞬间,转移不良情绪,思考问题的关键点、分歧点,想出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解决冲突。
3.多听相声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一些优秀的相声演员在说相声的时候经常会在相互对话之间埋“包袱”,一句话往往有多重意思,不仔细听根本无法察觉,到别人揭晓谜底的时候,观众就会捧腹大笑,这也正是相声的魅力所在。语言本来就是博大精深的,有时候一些词语通过包装、通过隐藏加工再讲出来,就会引起他人的兴趣,也更加有深意。所以,内向者要学习的就是在不脱离主题的情况下如何包装一句话,在引发共鸣的前提下深入浅出。多听经典相声,从中学习“扔包袱”的技巧,那么你的语言也会别具魅力。
4.不急于表态
很多人之所以吃亏,就在于没有管好自己的嘴巴,凡事都喜欢在第一时间不假思索地发言,这种人特别容易招人反感。人的思维和判断是需要时间来反应的,见事就说的人往往没有特别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进行评论的时候。内向的人虽然比较少犯这种错,但是为了提升谈话技巧,在谈话开始前一定要尽量保持中立、客观,以谦卑的态度跟人交谈,多说赞扬和鼓励的话,少说指责和批评的话。例如,当别人问你一个作品怎么样的时候,可以先思考一下,然后说:“作品很精美,颜色也很协调,如果可以的话,在角落处添加一个标识可能会更好。”用这种方式来代替直接表达出来的意见,先赞美,再提意见,这样别人也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跟你交流,这也是需要内向者在训练口才的时候把握的技巧。
内向的人虽然平时不怎么与人交流,但并不能说他们不会交流。通过多学、多思、多练等方法,让自己的话语更意味深长,这对于内向者来说更加容易掌握。因此,心平气和地听听相声、深思熟虑后表达观点,这不失为内向的人提升口才的方式。
【挖掘天赋,是对自我魅力的展示】
内向者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其特有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圈,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必往返于各种社交场合,不必每天疲于应酬他人,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修炼自我,挖掘自己的天赋。一旦潜在的才能被更好地挖掘出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来展现自己的魅力,也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圈子,与大家进行愉快的交流。这样,在与别人进行交谈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没有话题而暗自神伤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具备了某个专业领域的良好知识,在这个领域的优异表现就能让人更加自信,即便是内向、羞涩的人,也会因为某个方面的成就而变得自信起来。在之后的与人交谈中也会底气十足,就算是说错话,也不会因此而感到自卑。
虽然每个人并不是都能通过锻炼自我成为天王巨星,但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可以通过挖掘自己的一技之长来让自己更有自信地融入社会。作为内向的人,不要因为长期极度的孤独而与世隔绝,不要因为过度地自卑、害羞而让机会溜走,你需要修炼内功,以专业的姿态呈现专业的自己。
当然,对于天赋的挖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仅需要自我发现,还需要进行培养。有的人天生就具有超凡的记忆力,但如果长时间不去学习、不去看书,过了几年也无异于平常人;有的人天生就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不走出去观察、不去分析,没过多久,这种潜能就会消失殆尽。
知识体系的更新是非常快的,尤其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的认知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尤其对于一些内向者来说,长期把自己关闭起来,不去感知外界,不与他人交流,就无法让自己的天赋实现质的飞跃。为了让内向者更好地提升自我、展现潜能,需要改变一些观念,进行突破。
1.给自己挖掘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内向的人有很多的时间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挖掘,但是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里出不来,所以就需要给自己一个比较宽裕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通过自我界定以及他人的鼓励来完善自己、发觉潜能,铸就在某个专业领域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慢慢建立自信。如果做到了,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2.力求完美,但不要执着
无论是什么人,在内心深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追求完美的心态,希望任何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相比较内向的人来说,外向的人更容易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过于执着。内向者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最没有办法说服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因此对于任何事情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样让他们自己总是处于不安和怀疑之中。
正如丘吉尔所说“完美主义等于瘫痪”一样,万事拼命追求完美只能让自己的生活陷入瘫痪,用一个不可能的标准去衡量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愚蠢的执着。对于内向者来说,请不要执着于完美,尽量做到最好即可。如同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因为自己无法表现得完美就不去交流,就只能让自己陷于绝境。要慢慢锻炼,一次比一次好,就是你尽力的表现。
3.逐渐融入小圈子,变成成熟的集体人
内向的人一般不容易融入集体生活,也没有什么社交生活,大约有2/3的时间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也不怎么与人来往。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圈,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就会无形中感觉自己被排斥在外。
事实上,并不是别人在排斥你,而是你自己在排斥自己。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让自己融入有专长的小圈子,如美术班、音乐班、书画班,在这个圈子里面,即便是内向的人,也不会因为找不出共同的语言而怯于沟通。在这样一个小圈子的生活中,内向的人开口与他人交流,慢慢地体会包容性和协同性,就能逐渐地积累经验,为以后顺利融入大环境做好充足的准备。
4.让不善变的本性成为你交流的筹码
内向的人少言寡语,外向的人快嘴快舌,这是两者之间比较明显的区别,这也注定了在人际交往中,内向的人更加容易得到人们的信任。
无论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往往都喜欢与诚实友善、心口如一的人交流,因为在这样一个交流过程中,不用阳奉阴违,不用时刻提防对方翻脸。虽然外向的人在交际场合容易如鱼得水,但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内向者不变的本性更容易让人愿意接近,展开更加诚恳、真实和友好的交流。这种带给人以安全感的品质,也是内向者在交流过程中的重要筹码,并且也更加容易争取到与人交流的机会,并训练自己的口才。
提升自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自己以专业的面貌展现在他人面前,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培养。要有能够帮助自己提升的圈子,要有积极上进的心理,这些都是内向者需要努力的。
【言简意赅,魅力无限】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领导者的雄心,但是以领导者的素质来要求自我是培训自我的最好的方式。对于内行者来说,最需要培训和学习的则是优秀领导在发号施令的时候的那种删繁就简的魄力。
无论是国外的领导者还是中国的领导者,他们在进行首次演说的时候往往不是长篇大论地宣读,更多的是简短的表态,这便是他们的魅力所在——简单而有力。
我们看一下美国的林肯总统在盖茨堡的演讲稿:“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建造了一个新的国度,信奉自由,遵循平等。现在我们卷入了一场巨大的内战,考验我们以及任何拥有这种信念和原则的国家能否生存。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应该献出一部分战场给那些为了国家长存而丢失生命的人,让他们安息。但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我们不能放弃这片土地,不能使之神圣化,因为那些曾经在这里奋斗的勇士已经将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远非我们的微薄力量能够再增减的。虽然我们今天所说的话不会永存,也不会有特别的标注,但是那些勇士们在这里所做的事情将永存。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需要继续完成勇士们辉煌而未完成的事业。为此,我们应该更加坚定逝者们的信念,不让他们白白牺牲,要让这个国家在上帝的庇佑下获得新生,让这个属于人民、依靠人民的政府与世长存。”
林肯总统的演讲词分为4个段落,一共226个字,虽然翻译过来可能没有那般简练,但我们可以看到,整篇演讲稿中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只是用过去的、现在的事实告诉大家:让大家坚守信念、坚定奋斗目标。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的说教,但起到了比说教更有力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便是内向者需要仔细研究的。
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则是肤浅的藻饰。”在古代,中国也有文学家在简洁的语言上下过功夫。
宋代的欧阳修有一次和几个学生外出游玩,在路上正好看到一辆飞奔的马车将一条躺在路边的黄狗给轧死了,于是欧阳修便让学生们用词语将刚才的所见所闻说出来。
第一位学生首先用“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进行描述。另外一个学生用“有犬卧通衢,逸马踏而过之”描述,虽然第一个学生表述得很明确,第二个表述得也相对简洁,但是欧阳修仍然不是很满意,在思索片刻后用6个字将整个事件描述下来:“逸马毙犬于道。”
看到欧阳修用如此简洁明了的词将事件清晰地表达出来,欧阳修的学生们对此赞叹不已,这也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其实,作为一个学者,能够做到将事件不啰唆地表现出来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在说话的时候,将这门学问引入进来更是不简单。内向者如果想练就这个本事,就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下功夫。
1.先从笔述开始,删除多余词句
要想具备领导者那种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将复杂的事情说清楚的本领,要从文字本身下功夫。对于内向者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和心力来训练自己的这个本领。将看到的事情用一段文字表述出来,开始的时候,可能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事件,会加入一些形容词、关联词等。等书写出来后将字放在桌面上细读,然后删除不必要的词。如果第一次描述是这样的:“今天早上,我的同学小明在马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那么在第一次的删减过程中,可以删除“我的同学”和“马”字,别人关心的是人物、事件,并不会过多地关心人物之间的关系,比起“马路”,“路”已经能够表明地点了,所以不必赘述。在进行了第一次的删除后,可以再进行一次删除,“今天”和“了一个”也可以删除,你要描述的就是“小明在路上捡到钱包”。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来了解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字,这样更有助于理解文字上的删繁就简,也可以通过修改他人文章的方式将一些多余的字眼删除,训练的时间久了,自然也就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了。
2.摒弃主观用语,用事实阐述观点
无论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都很容易在交流的过程中先入为主地将自己的想法用一些观点性强的词语来表述,如,我觉得、这简直、真不该等类似的词语。这种词语本身只能代表你自己,根本无法做到公正可信。在林肯总统的演说词中根本没有任何主观的表态的词语,而是完完全全的阐述,虽然在阐述的过程中有很强的主观性,但是隐藏得非常巧妙,告诫大家的就是一直以来祖辈坚定的自由、平等;战士们为之奋斗的自由、平等;现在人们为之努力的自由、平等。没有用“我们应该武装自己”“以自由平等为信念”“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之类的话语。这种用事实说话的方法往往具有比任何观点性的话语更加铿锵有力的表达效果。所以,请正在训练自己口才的内向者记住这一点。
3.厘清逻辑顺序,拒绝乾坤大挪移
人们在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说服力的时候,往往会通过他说话的逻辑性来进行判断。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外向的人为了更快、更直接地说服别人,往往是正着说、反着说、不停地说,整个话语没有连贯性,也没有逻辑性,让人摸不着头脑。即便口才再好,也无法让人愿意再次与他交谈。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外向却逻辑性强的演说者。在这一点上,内向者本身的特征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能够更好地厘清自己的逻辑,让表述的话语更加连贯,同时通过琢磨的过程将一些不必要的词语进行删除,这样一来,其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显得更加清晰明确、有道理,别人也愿意倾听。这也是内向者发挥优势的地方。
优秀的领导者往往具备一些以说道为生的演讲者所不具备的将话语简短凝练的素质和技巧。因此,内向者可以从优秀的领导者身上学习他们说话的技巧,还可以多看看他们的演讲稿,再通过日常的训练、总结,让自己具备这类素质,让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简单的话,“活”起来】
无论对于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不喜欢枯燥乏味,在听故事的时候更是喜欢听一些有趣的、生动形象的故事,故事情节当然重要,语言表述的多样性也很重要,人都是猎奇性动物,对于一些新鲜的、未知的事物更有兴趣。所以,对于内向者训练口才来说,就要把握大众的这一心理,让自己的话语“活”起来。
想让自己的表述更加有生命力,更能激起他人的兴趣,需要努力训练自己的语言风格,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根据人物性格以及场合运用不同的说话策略。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练就出众的口才,让自己的话能够起到出彩的效果,但是,为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内向者可以借助一些训练,让自己的话变得出彩,让人愿意与你交流。
1.训练自己讲故事的本领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故事长大的,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吹牛大王历险记》、《皮皮鲁》,等等,这些故事都为孩子们的童年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了多彩的世界,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这些故事多以历险、逃离危难开始,让孩子们的耳朵和心灵都跟着故事走。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吸引孩子们持续关注故事的进展。
从这个角度出发,内向者如果想要训练口才,让自己的语言更加吸引人,就要从讲故事开始。每天,让自己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想一个有趣的故事,将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物通过先设置悬念的方式进行组织,然后讲出来,如果一次不成功,可以再进行一次尝试。也可以看纪录片里面的一些侦破故事,将他们的讲述技巧运用到自己的言语中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定能够让你的语言表达更引人注意。
2.将单向的自说自话变为双向的互动沟通
内向的人有时候会在一个封闭的场合对着自己说话,这种没有听众、没有互动的方式只能让内向的人继续内向,在语言的表达上也无法让其有生命力。为了提升训练等级,在与人沟通时能够让时间持续一些,内向的人可以将单向的自说自话转变为双向互动。找一个亲近的人进行练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互动,多提问题,也让别人多提问。比如,吃完早饭或者午饭后,可以跟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如果想要对饭菜进行评点,可以先问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然后再探讨是否还能做成其他的菜式。通过这种日常的训练,可以增强内向者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不再是一个人自说自话。
3.变换表达形式,让话语听起来有吸引力
在跟人聊天的时候,可以用疑问句、反问句。如想告诉他人有特殊事情发生的时候,可以对他说:“你知道吗?今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还可以在表达的时候将事件倒叙性地讲出来,或者将正话反着说。通过这种方式,往往可以引起别人的兴趣,也能让沟通持续下去。也可以用停顿的方式来营造特殊的效果,让人先有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再揭晓谜底,这也是一种让自己的语言“活”起来的方式。
4.学会运用比喻,让话“舞动”起来
无论是写文章还是说话,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往往能够让话语“活”起来。有时候还能将一些无法用简短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他人眼前。比如,在形容别人家的孩子活泼、好动的时候,你用太多的语言进行形容,都不如用小鸟来比喻这个孩子显得更加贴切,一方面指出了孩子那种自由自在、活泼好动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孩子的那份天然、纯真。还有类似的,如形容雨下得很细,就可以说雨丝像线一样;想要表达火车的速度快,可以说像奔驰的骏马,等等。这些都能让你的话语不再死板,而是像飞舞的蝴蝶一样活跃起来。
5.适当的夸张能让你的话语更生动
我们虽然不主张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过分夸张、口若悬河,但是为了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适当地引入夸张的词句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技巧。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在表达忧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虽然有点儿夸张,却将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类似的夸张形容还有很多,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都是将适当的夸张引入言语的表达中,起到了让话语更生动的效果。在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夸张。
当然,为了让自己的语言“活”起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进行锻炼,或者通过设置疑问句,变单向表述为双向沟通,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生活中的积累。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一步无法登上喜马拉雅山,所以,内向的人从现在开始,积累、训练,再积累、再训练,让水滴石穿,那便离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