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000000003

第3章 关于阿奈的记忆(3)

办公室的门又关上,老警官拿出一支铅笔,削了一阵子,终于面向鲍什,看了他好一会儿,眼底露出与其说是秉公论处的严厉,不如说是抱定惩戒之心的怒意。

他应该还没有过五十岁,可是因为不太注意保养,穿得也不怎么样,所以看上去显老一些。

“这么说,你是决定来自首喽?”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逃跑。”

“你没有想过要逃走。可你是因为车在奥尔良的树林子里出了故障,才停下来的。”

事情本不该这样发展,鲍什作为当事人,也糊涂了。他本来在自己的戏里演得好好的,突然被人扯到另一部他不知其所以然的戏中去了。这就是他现在的感觉。他的前额开始发烫,耳朵涨红了。他觉得还是要试着解释一下,有些事情是可以说清楚的。

“坐下吧。你是不是喝醉了?”

老警官肯定看出来他有点站不稳。他此刻和在安格拉内的客栈里一样。

“没有。”

“那你能明白我对你说的话吗?”

“对,我想是的。”

“你不会明天又声称我们对你严刑逼供了吧?”

“不会的。我保证。”

老警官也一副不自在的样子,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你一共给了他几下?”

“我不清楚。”

“我问的是,你用那把壁炉钩子打了他几下?”

“我没有数。我看他一直都在动。”

“你是说你用火钩击打他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是睁着的?”

“是。他看着我。”

“他说话了?”

“他不能说。”

“为什么不能说?”

“因为子弹打穿了他的一部分下颌,他的下半张脸成了一个窟窿。就是因为这样,我才——”

“就因为这样,你才用火钩打了他总共二十二下?”

“他当时看起来很吓人。我不想他太痛苦。”

“你想说为了减轻他的痛苦,你才拼了老命打他。”

“手枪射出一颗子弹后就卡住了。我是这么认为的。或许里面只有一颗子弹。枪不是我的。我到的时候,枪已经在床头桌上放着了。”

“然后呢?”

“什么然后?”

“你用火钩打了他之后呢?”

“我怕他还是没有完全死。”

“所以你就拿了一个铜制小雕像,把他的脑袋给砸开花了?”

“请您原谅。”

“什么?”

“我是说我抱歉。我不能让他就那样待着。总之,就是太迟了。”

“总而言之,你当时就是要确定他是确实死了。”

“我是想让他别再动了,别再看我了。我想马上来警察局自首的。”

“你什么时候这样想的?刚才吗?”

“对。”

“是在去他家前就想好了?是这样吗?你现在是承认你早就决定要杀他吗?”

“也不完全是这样。我会跟您解释——”

“等一下。”

屋子里还是热。警官脱下上衣,卷起衬衫袖子后,坐到打字机前,加好了纸。

“我们从头再来一遍。我问你问题了你才能说话,不要说得太快。我们有的是时间。”

“好的。”

他就用两个手指敲打键盘,动作很慢,每行到头时,打字机总发出一声清脆的“叮”声。然后他推动手柄,转到下一行。

他把所有问题重新问了一遍,连顺序基本都是一样的。他先把问题打好,才让鲍什回答,鲍什也尽量回答得跟先前一模一样。

“所以,你是想确定他是完全死了?”

“是的。”

“你前面说‘我是想让他别再动了’,你还说你想马上来警察局自首。”

“确实是这样。”

“你是不是之前就这样想好了?”

“是。”

“有多久之前?”

一片静默。

“在杀他之前?”

“肯定的。”

“就是说,你清楚你是要去杀他?”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这样做的。”

“在看见床头桌上有手枪之前,还是在进入卧室之前,就已经知道了?”

“这件事也有可能发生在另一天,总有一天会这样。”

“用什么手枪?还是用他那把?”

“或许吧。也许我自己会买一把。”

打字机的敲击声在他的脑中回荡,他的视线机械地跟随打字机手柄执拗的路径,和键盘上两根手指的舞蹈。

他试图对自己的陈述做一次补充说明。

“事情并不是这样——”

“请先等一下。我重读一遍你刚才说的最后一句话,你是说‘也许我自己会买一把’。行了,那么现在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想杀他的念头?”

“我不清楚。”

“八天?一个月?还是半年?”

“几个月吧。”

“而你每天都在办公室见到他?”

“基本上。”

“你会和他一起吃午饭或者晚餐吗?”

“经常。”

“你从来没有威胁过他?”

“从没有。”

“你从来没有对他说过一些会让他联想到你要杀他的话?”

“从来没有。”

他得给自己一个机会,不再像现在这样,好像困在一个狭长的密道里,任人随意推搡前进。

“我是想让你们明白——”

“你等会儿。先回答我的问题。你有债务吗?”

这个词让他一惊——这想法让他一惊。这事儿和债务没有一点关系,这完全是两码事。

“回答我。”

“对,当然,我有。”

“很多?”

“那得看您说的很多是多少了。”

“塞尔热·尼古拉死了,你能赚到什么好处?”

“这对我能有什么好处!能有什么好处?反正我是要坐牢的!”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并不知道是你杀了他呢?”

“我无论如何都要自首的!”

“只是假设,你到底能得到什么呢?”

“我从来没有想过。得看情况了。”

“什么情况?”

“那些文件。”

“那些你们两人都签了字的文件?”

“是的。但不管怎么说,我没想要钱。”

“那你想要什么?”

“我也说不上来了。我本来以为我能跟你们说明白。是的,我想我可以说清楚的。一切都很明了。可是结果,先是他没有一下子就死掉,手枪也不好使,我不得不那样打他。”

“你的不得不,指的是用火钩在他全身上下猛击二十二下,还用一尊铜制雕像打暴他的头!”

“或许吧。我跟您说了我为什么这样做了。一想到这些,我也难受。我没想到事情会这样。我本来是想从他的公寓打电话给警察的,我就在那儿等着,等警察来抓我。但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待下去,看他那样,于是我就下楼了。我把大衣忘在那里了。”

“那幢房子里没有人听到枪声吗?”

“应该没有。隔壁邻居家在举办聚会,我记得听见了他们的音乐声。我在楼梯上碰见一个年轻女孩,我侧了身,让她先过去。我到了楼底下,看见我的车停在大门口。我没有多想。我有那么一会儿忘了我是开车来的。我想吹一吹风,让自己能在见警察前平静下来。已经是晚上了。我就沿着瓦格拉姆大道开,想去香榭丽舍大街。但是我在戴高乐广场那里转错了路。车子太多了,还在下雨。我发现自己已经开到塞纳河边上了,已经过了一座桥。”

“等一下,我跟不上了。‘沿着瓦格拉姆大道开,想去——’然后呢?”

他乖乖重复了一遍。

“也就说你这个时候已经不想投案了?”

“我一直在说,我从一开始就想自首。我没办法跟您解释清楚。无论如何,事情的前因后果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你停车是为了喝上一杯?”

“不是。我没那么想过。”

“你没有想要来一杯烈一点的,缓缓神?”

“没有。我一直都没有停。我就朝还亮着灯的地方开。我没有多想,就在一个十字路口转了弯,然后发现自己已经在乡下的什么地方了,最后就到了那个树林里。我完全没有注意到时间过去了那么久。”

“车子的油箱是满的?”

“让我想想——对,今天早上离开车库前是满的。”

“你是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可能需要开车跑到很远的地方,才加满了油?”

“我当然不是要逃跑。我后来马上打电话给警察局就是证据。”

“先问了周围有没有机修工。”

“那是因为我觉得还是先开回巴黎比较好。”

“为什么?”

他不想冒险跟警官说出真实原因,进而激怒他。其实,害怕会吃苦头也是原因之一。他觉得在巴黎会得到好一点的待遇,那儿的警察肯定比乡下或者外省的警察灵活得多。

他们沉默了片刻。警官起身从办公桌上拿了烟,自顾自地点燃,没有要给他一根的意思。那盒烟旁有一条已经开封的巧克力,鲍什又想到自己空着肚子。他或许就是因为饿了才会迷迷糊糊的。打开窗户,能有点新鲜空气进来,他或许能感觉好点。但目前来看,他没有办法请别人行个方便。

他垂头丧气地盯着地板。警官又在敲击个什么问题,鲍什想琢磨出个所以然来。他给鲍什读了一遍问题,打字机手柄推向下一行,复归原位。他等待敲击答案。

“你为什么杀他?”

鲍什抬起头,眼神无力地望着对方。

“你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吗?”

“我没有拒绝。”

“那你是有理由要杀他喽?”

“杀人当然是有理由的。”

“那就说说是什么理由。”

他自己在不久前也不知道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策略。他如果回答得好,可以是一次有说服力的自我辩解。他可以将这所谓理由义正言辞大声地说出来,以目空一切、藐视众生的姿态。他想杀那个人不是想了一次、两次,而是几百几千次。在办公室,在路上,在床上,他会忽然听见自己牙缝中吐出了这九个字:

“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他。”

他准备过一段陈词,那是他一点一滴酝酿出来的,时不时作一点修改和补充。他觉得那是一件乐事。

“我杀他,是因为——”

不对,事情绝不该是这样。安格拉内的小屋不在他的料想之内;那些不再视他为同类的人不在他的料想之内;那两个押解他就像拉着畜生去屠宰场的警察不在他的料想之内;还有这个穿着差劲、到了这个岁数还没有晋升为上级长官的警察,此人刚才还想去隔壁屋子,玩抚那个女人的乳房。这一切全不在他的料想之内。

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个打字机。这一切看似细枝末节,但此刻是致命的问题。就像下象棋时,对手只是在棋盘上草草走了几个卒,但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他自己开着车的时候,不需要问该怎么办。一切都那么明晰,那是一种焕然一新、激奋的敞亮感觉。他们要是在那个时候盘问他——

那样也不对!即使是那个时候,也不会有任何人能明了他的语言。就他自己而言,那也只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和晃眼的光束一起,从黑暗中倾射而出,最终还是遁迹在雨滴中,削弱,消逝。

“那我这样问吧。为什么几个月前,你就计划要杀了塞尔热·尼古拉?”

他微微张口,又赶忙闭上。他不愿轻易回答这个问题。

“你还是不回答?”

“是的。”

“那这么说吧,怎么就在几个小时前,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昨天,因为刚过了十二点了,你突然下决心要杀了他呢?如果我理解正确,在那之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去做这件事,尽管你一直都知道总会有这么一天。你昨天到达被害人在达吕街的公寓时,还没有决定,难道不是吗?因为你既没有带任何武器,也并不知道塞尔热·尼古拉的手枪当时会在床头桌上。我说得对不对?”

“是这样的。”

“所以说,是从看到那把枪开始,你决定不再等待,决定马上采取行动?”

“不是。”

“那是怎么样?”

“我说不上来。”

“等等。我要是没猜错,你是不是希望我们以为你疯了?”

“我没有疯。”

“在你开枪的那一刻,你的神志完全正常?”

“对。”

“你完全知道你是要杀一个人,知道这是完完全全的犯罪?”

“知道。”

“我可不知道再怎么往下问了。这就是你能告诉我的全部信息?”

“我尽量回答您所有的问题了。我可以继续回答。”

“可你没有回答我的关键问题。”

他就像一个很有教养的男孩,又说道:

“请您原谅。”

他避开对方的视线,又低声说:

“我太饿了。”

他没有猜错对方的反应。这位老警察听了他的话,皱紧了眉头,瞪着他。是惊讶吧,还有不明所以。他看着居然还有本能需求的这么个活物。

“噢,是嘛,你倒还知道饿!”

“是。”

警官站起来,焦躁地在方寸大点的办公室内来回走动,看见那块包装纸已经撕开的巧克力,就给他扔过去,巧克力掉在他的膝盖上。接下来的十多分钟内,他就坐在办公桌前,再次审核着那几张他打出的成果,用一支铅笔在一些地方做了记号,还和早前做好的记录进行了比较,那些记录一定是他和巴黎通电话时听写下来的。

“方便给我点水吗?”看到对方手头停了下来,鲍什问道。

警官去走廊上给他拿水,那里有一个饮水池。鲍什没有适应双手被手铐铐着,一半的水都倒在了裤子上。

“谢谢。给您造成这么多的麻烦,我很惭愧。”

警官背过身去,耸了耸肩,坐回打字机前。他好像有了决断。这次,他要不带任何感情,做一次真正的讯问。

“你的名字是阿尔贝·鲍什,如果我这里的资料正确,你今年二十七岁。”

“是的,先生。”

巴黎的警察已经调查了他的情况。鲍什现在终于意识到,他们应该已经找过费尔南德了。

“你出生在哪里?”

“蒙彼利埃。”

“你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他曾经是一家杂货店的管事。后来在战争中受了伤,回来时一条胳膊已经不行了。”

警官对这个显然不感兴趣。

“他还活着?”

“七年前去世了。”

“你母亲呢?”

“还在。”

“在巴黎?”

“在勒格罗迪鲁瓦,加尔大区。我们以前基本上一直都住在那里。”

“有兄弟姐妹吗?”

“有一个妹妹,结婚了,住在马赛。”

“你也结婚了?”

“四年了。”

“你是在巴黎结的婚?”

“是的。父亲去世之后不久,我就来了巴黎。”

“你在和塞尔热·尼古拉一起工作之前,做什么工作?”

“我给一些报纸写点东西。就那么凑合过。”

电话铃声打断了他们。警官马上撂下打字机,去接电话。

“喂!对——我就是——他就在这儿,对——这个嘛,我不知道怎么跟您说——您交代我的我都问了。嗯,还没有——我这儿差不多结束了——我正在问个人信息——最好还是,您如果现在方便的话,我给您读一下讯问笔录——”

同类推荐
  •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单亲爸爸催泪奋斗史,爱是支撑一切的力量.梦想用来实现,人生需要逆袭,致我们活得人模狗样的青春。著名培训专家、畅销书作家付遥,著名资本及历史研究学者、畅销书作家雾满拦江联袂推荐。
  • 三喜和他的三房女人

    三喜和他的三房女人

    三喜又要添一房女人了,这是第三个。渠边洗衣服的女人搓着领口和袖口,相互压低语声拉呱,嗓子都变调了。碰见甩手走来的三喜,男人就远远招呼,三喜,又要说人了?好福气。三喜宽大的脸刷地紫赤了,泛出油光,连摆着手说,哪里哪里。当着三喜的面,屯里人脸上都挂了笑,可三喜一拐进巷子,屯里人就你望我我望你地嘀咕开了,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真还敢娶,又不是本地的?这话议论过不止一次,还是一次次你问我我问你。没人答得上,只是都想起一些事。想起的是三喜的前两房女人……那天本来是个欢喜的日子。
  • 大师且留步

    大师且留步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曲波的心事

    曲波的心事

    早餐老婆特意煮了鸡蛋,曲波平时不咋喜欢吃鸡蛋,尤其是煮鸡蛋,可是看老婆一本正经地把鸡蛋端上来,觉得过生日也该应应景,就拿起来一个。老婆让他把鸡蛋放在餐桌上,用手按着往前滚动,说是滚滚运气。曲波觉得自己这一阵子确实不大顺利,要是真能转转运气也不错,就照着做了。
  • 暗杀1905(第2部)

    暗杀1905(第2部)

    1905年,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的“暗杀时代”的序幕缓缓拉开: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暗杀部;蔡元培组织光复会从事暗杀活动;陈独秀出任暗杀团幕后策划;甚至文人鲁迅也加入了暗杀团。无论他们信仰什么主义,怀揣什么目的,都企图用这种最古老的暴力方式掌控整个国家的未来。在那些被遮掩的历史中,一名真正决定他人生死的刺客也被时代洪流卷入多起政治暗杀中,成为各方势力制衡的关键:他孤身闯入紫禁城刺杀慈禧,也在东京出任过孙中山的保镖,还曾潜入大牢营救汪精卫,更与吴樾等反清志士结下深厚情谊。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中,他在无数个黑夜,用一次次暗杀行动改变了自己和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热门推荐
  • 迟桂花(中国好小说)

    迟桂花(中国好小说)

    该小说描写了一个像桂花魂一样清香脱俗的女子的一生。她生活在农村,终生未嫁,在当地像一个仙女一样的存在。也描写了一个女人的恋父情节。成为终身不能摆脱的心理桎梏。
  • 狼祸

    狼祸

    如果说某个人十分健忘,似乎无伤大雅;然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健忘,最终可能引出新的灾难!因此,我总以为,认真地对往事——不论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乐于进行深入的思考,无论如何是必要的、有益的。现在,要在地图上寻找这个地方,可能要费些眼力,如果坐上飞机作鸟瞰的话,就比较容易看得清楚些。这就是:在山东的西南部——从济宁以南到江苏徐州以北,这里有独山湖、南阳湖、微山湖、昭阳湖,南北相连,并称为南四湖。这块跨越陇海路两侧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在抗日战争年代,被称为四湖边区。
  • 欧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欧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舌尖上的花朵

    舌尖上的花朵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是指当怀着一种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的心情来回馈社会。我们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收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多年前就有一首歌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中国每当有灾难发生,都会有无数人支援,于是这首歌在各种晚会上经久不衰。
  • 天价巨星妻

    天价巨星妻

    F市,中央街头两边的树枝接头交耳,泛着光鲜碧绿的色泽,干净的街道上,一辆深蓝色跑车飞奔驶过,它就像一抹耀眼的流星,瞬间抓住了行人的目光,那流畅饱满的线条,高贵霸气的颜色,成为街道最炫目的存在。紧实关严的车窗里,隐隐映出一张完美的侧脸,利落有型的短发,立体分明的五官,耳畔上戴着蓝牙耳机,他正在通电话,低沉的声音透着焦急,“喂,李校长,在哪个医院?”那头传来战战兢兢声音不明的颤……
  • 高尔夫球场命案

    高尔夫球场命案

    一封求救信让波洛来到了法国,然而他来得太迟了,因为他的委托人已经被人用裁纸刀刺死,面朝下躺在一座高尔夫球场上的墓穴中。为什么死者身上的大衣长出了一大截?大衣口袋里那封热情洋溢的情书又是写给谁的?波洛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楚这些问题,第二具尸体又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了……
  • 徒弟都是债(四)

    徒弟都是债(四)

    桃林下摆好了桌椅和茶水,我过去时,正好看到一袭青袍的伟岸背影,他正负着手看眼前灼灼芳华。蜀山那尾小景鲤很恭敬地伴在一边,竹笛别在腰间,见我从树林里出来,忙又恭敬地喊了一声:“师叔祖。”背对着我的飘涯子这才转过身,一双沉淀如深潭的眸子望了过来,面容如昔,略显沧桑,不过衬着一身的掌门气势,还是颇有威严的。我让自己笑了一笑:“师兄。”
  • 修罗公主

    修罗公主

    是你们给予,却又要收回。回不了头,也不想回头。下了地狱,便是修罗。一步错步步错,一招落招招落。待吾涅槃重生之时,便是汝等泪下九泉之日。
  • 王爷束手就擒:无良刁妃

    王爷束手就擒:无良刁妃

    哎呀呀,不得了,大名鼎鼎的战神王爷这次碰到了对手。新婚之夜被王妃丢进了倌馆高价拍卖,并请来所有人围观不说,还被人说功能有障碍!第二天居然还被王妃在大街小巷贴满了休书。休夫原因:新婚之夜夜宿倌馆,犯七出之条,不守男德!等九王爷气急败坏的找回去的时候,却只收到王妃留下的一份礼物——油纸伞:你若不举,便是晴天!哼,想娶我?!先问问本姑娘的拳头答应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