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7100000010

第10章 红杏入墙

于占吉放下磅板往家走,边走边按揉脖梗子、边走边用吐了唾沫的毛巾擦洗脖梗子,力图在到家之前,让被绳子勒出的凹痕浅些、再浅些。

“游完了天也放晴了!哟,这不是还没晌午吗?”于占吉故意让嗓音宏亮而有力,意在给孩子们报个平安。

“爹,爹——”吉霞最先跑到了他跟前。

紧接着,吉亮翻身下床,从东屋里走出来:“爹,没事儿吧?”

“没事儿,没事儿!”于占吉摇摇头、晃晃膀子,并勉强笑了笑,表示身体正常。

“您看您那脖子,都被绳子勒得血晕了。”心细的吉霞掀了掀爹的衣领,轻轻摸了摸脖子上那片紫红色的肉,眼里顿时噙满了泪。

“刀子劙肉都能合口儿,磨道血印印儿算啥?用不了三、五天就看不出来了。”为了表示不疼,于占吉朝脖梗子上重重地拍了几下。

听到说话声,吓得正在吉光屋里的红杏、心里咯噔一下,她恨自己没记性,一拉起来就没完没了。就拿今日来说吧,发的那恨是坐坐就走,以防爹回来她不在家,结果还是回去晚了——占吉大爷都回家了,爹能不回家吗?自打爹加入“星火燎原”后,一有空儿就劝她和吉光退婚。这几天干脆不劝、而是逼她退婚了。她出门他就盯着她,不让她和吉光来往,只有他不在家的时候,她才敢偷偷来吉光家串个门儿。

“你还呆在我跟前干啥?快出去催着你爹进屋。”红杏说,“他站在院子里我咋走?”

游街的队伍刚出村,红杏就来到了吉光家。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占吉大爷这次挂上磅板游街、与她有关。此时,她也想出去安慰安慰他老人家,只是怕他在这个当口儿,不愿见到她。

“别在外头说话了,快到炕上躺躺的吧。”吉光挎起爹的一条胳膊、和吉亮一边一个,把他扶进屋里。

听到东北屋里关风门子的声音,红杏迅速离开西北屋,悄悄溜出了院子。

少办一桩事就少耽误一些工夫,当于占吉游完街到队里送磅板时,叶大树已坐在家中的椅子上喝茶了。

“还洗你娘的这盆破衣裳干啥?”叶大树朝洗衣盆蹬了一脚,“先给我弄盘葱炒鸡蛋来。”

红杏她娘甩甩手上的水,匆匆朝饭屋走去。冬天虽烧“连炕灶”,但叶大树只允许在北屋里蒸干粮、做饭,不允许炒菜。因为他既嫌在北屋里炒菜脏、又闻不服炝锅时所发出的那种油烟味。

一盘葱炒鸡蛋端上来了,叶大树酒壶里的酒也烫热了。他平时不喝酒,只有在最高兴或最生气的时候,才愿意捏捏小盅子。今日看到于占吉又一次戴上高帽子、他高兴,看到于占吉脖子上的纸牌子换成了磅板,他更高兴:再斗他娘的几次才好呢!斗得越狠,红杏这门婚事就散得越快。

放下盅子摸筷子,叶大树挑了块葱少的、块儿大的、冒着油星星的鸡蛋填进了嘴里。

“啊——噗!”一口正在咀嚼过程中的鸡蛋,呈放射状喷了出来,“哎呀,哎呀呀,可咸煞我了!”

正打算去饭屋里刷锅的红杏娘刚转过身去,被叶大树紧追两步、飞起一脚踢倒在地,额头上碰起了一个大疙瘩。

叶大树端起鸡蛋,连盘子扔到了天井里:“你她娘的是个‘打不改’,又放重盐了,另给我炒的。”

红杏娘赶忙从地上爬起来,捂着额头去了饭屋。

炒菜放重了盐的事,过去几年一遇,现在几个月一遇。乍一看怨红杏娘,从根儿上分析却是怨叶大树——动不动举手就打、开口就骂,把她打憷了、骂懵了,打骂得她神经有些错乱了。刚才他说“弄盘葱炒鸡蛋”时,由于“清”和“葱”的音有点儿近似,又加上他说得很快,她听成了“弄盘清炒鸡蛋”了。

把鸡蛋打进碗里,把盐放进打开的鸡蛋里,红杏娘边搅和边琢磨:以前他都是要吃葱炒鸡蛋,这回咋就要吃清炒鸡蛋呢?是不是我听错了?不行,得问问。问仅仅是打怵,炒错了是挨打。

“她爹,你是要盘清……清炒鸡蛋,还是葱……葱炒鸡蛋?”红杏娘返回北屋,战战兢兢地问道。

“‘葱’和‘清’能是一个音儿、一个字吗?”叶大树骂道,“你她娘的耳朵里塞上驴毛了吗?”

匆忙中剥葱、切葱,匆忙中往打开的鸡蛋里放葱、放盐。经过这一番折腾、这一番惊吓,她早已忘记先前鸡蛋里已放了盐。

红杏一进院子,正看见大黄狗在天井里吃炒鸡蛋。可能是香味儿浓的缘故,狗嘴呱嗒得特别响。当看见夹杂在鸡蛋中的那些盘子碎片时,红杏全明白了。她既不感到突然、也不觉得过分,因为这样的事在这个家庭中太平常了。

见娘正在饭屋里切葱丝,红杏推了她一下说:“你管着点火,炒鸡蛋算我的,你看你那手、哆嗦得眼看就拿不稳刀了。”

锅里的油已见冒烟,碗里的葱和鸡蛋也已搅匀,当红杏正打算往锅里倒时,娘突然拦往了她:“放盐了吧?”

“用不着地胡问、乱问。”红杏说,“我能不放盐吗?”

“万一没放呢?”娘瞅着红杏手中的碗,越瞅越不放心,“我……我尝尝。”

“生鸡蛋能尝吗?”红杏一扭身子把娘和碗隔开。

“不尝尝我——去不放心。”娘攥住红杏端碗的那只胳膊,用力往自己这边扯,因怕晃出蛋汤来,红杏只得递给了她,娘赶紧把碗放到嘴边上,把舌头尖儿伸向了蛋汤。

“红杏——”北屋里传来叶大树的喊叫声。

娘慌忙说:“快去、赶快去,我自家炒就行。”

“到哪里胡转悠的来?”叶大树歪起脖子瞪了红杏一眼。

“在小奶奶家玩儿来。不信你就去问问她。”红杏知道爹最憷头去她家。

憷头去并不意味着不敢去,为了保险起见,红杏回家前专门上小奶奶家去了一趟,嘱咐了她几句。

“你撒慌。有人对我说,游街的队伍一出村,你就去了吉光家。”叶大树想诈诈她。

“走,谁跟你这样说的咱就去问问谁。”红杏估计,除了于汉甲、不会再有人向她爹打这种小报告。可她是游街的走后才去了吉光家,他于汉甲咋能看见?真要有第二个向她爹打这种小报告的,她倒真想见识见识。

“今日去不去我不管了,”叶大树一看诈不出个名堂来,只好说了句软和话,“能保证今后不去就行了。”

“换了号就等于定了亲,你凭啥不让我去?”红杏不想让步。

“你定亲的的时候,地主、富农已不象过去那么臭了,我寻思再臭个三年两年的就‘臭’完了、就‘没味儿’了。没想到该当他们倒霉,现如今又变得臭烘烘的了。他于占吉更是臭气熏天,因为他头上扣着两顶臭帽子!”叶大树说,“定了亲不算数,定了亲不等于登了记,咱不能明知是火炕、硬往里头跳!”

红杏说:“就算吉光他爹头上扣着三顶臭帽子,我不嫌不就行了吗?”

“你不嫌我嫌!”叶大树“啪”地一拍桌子,“我嫌你就和他结不成。”

“别的事我可以听你的,嫁谁不嫁谁不能听你的。”红杏的话柔中带刚,“过去兴父母包办,现在兴婚姻自主,这是新社会给我的权力。”

“我再让你娘的作主、我再让你娘的权力!”叶大树按捺不住心头的火气,一时失去了理智,朝红杏的腮上扇了一巴掌。

“你打,你打,今日我就让你打个够。”红杏用头拱叶大树的胸膛,大树岿然不动。

正往盘子里盛鸡蛋的的红杏娘,扔下铲子发疯似地往北屋里跑。凭听到的响声、凭以往挨打的经验,她知道这一巴掌是扇到了腮上。在她的记忆里,红杏这是第一次挨他的打,开了这个头儿还了得?该杀的(红杏娘对叶大树的暗称),我挨你的打是上辈子欠你的,俺闺女不欠你的。

“他爹,闺女的错都是我的错,该落在她身上的巴掌、拳头,你就让它都落在我身上吧。”红杏娘推开闺女,跪在了叶大树面前。她不敢拱他、只敢跪着他,“打我你不心疼,打闺女还不心疼吗?她可是你的亲骨肉啊!”

“去你娘的!”叶大树飞起一脚,把红杏娘踢趴在地上。她越说红杏是他的亲骨肉,他就越生气。

红杏娘怕挨第二脚,就势就近滚到了方桌底下。和以往挨踢相比,这一脚踢得最狠,但她却觉得比以往任何一脚疼得都差,因为这一脚是替闺女挨的。

不知是踢疼了脚、还是没有了喝酒的兴致,叶大树一歪身子躺到了炕上。

红杏娘赶忙从方桌底下往灶火门跟前爬,中午饭还等着她去做呢。

红杏是我的亲闺女吗?叶大树躺在炕上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从红杏出生的那天起,他就开始怀疑、到现在还在怀疑。他知道这事会让他一直怀疑到咽气为止。记得“土改”后不几天的一个晚上,叶大树到速成识字班学习,老师讲了一阵子又让大家写,他这才察觉自己光拿了个本子、忘了带铅笔。为拿铅笔急匆匆跑回家,却意外发现罗武臣和他小老婆竟睡在了一个被窝儿里。两口子在一个被窝里有啥大惊小怪的?要知道,这时他的小老婆“过继”给叶大树做老婆已有好几个月了。

我参加速成班的这二十多个晚上,他俩是不是天天晚上亲热在一个被窝里?叶大树不得不这样想。他不找铅笔了,放在课桌上的书和本子也不要了,拖过罗武臣打一顿、拖过老婆打一顿,打这个一顿、再打那个一顿,“歇人不歇马”地打。他俩疼到啥程度他不知道,反正他那手心都被他俩那皮肉“打”肿了,肿了好几天才消下去。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挨打就成了他老婆的家常便饭。

红杏出生后,叶大树时常呆呆地看她,想从她的相貌上找到他或罗武臣的影子。可这闺女不随他俩中的任何一个、偏偏随她娘。现在看上去,她和她娘简直就象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

红杏是不是我的闺女呢?常常是头一挨枕,叶大树就这样想。想得他时常失眠,想得他心理有些变态:红杏听说听道、讨人喜欢的时候,他就觉得她是自己的亲闺女;红杏和他抬杠绊嘴、惹他生气的时候,他就越看越不象自己的亲闺女。刚才那一巴掌,就是在他越看越不象自己亲闺女的前提下,扇到她腮上的。

“娘,你到西屋里那床上歇歇的。”红杏走到灶火门儿跟前,想把娘扶起来。爹扇的那一巴掌让她的腮疼,娘因她挨的那一脚、让她的心疼。

“我哪有工夫歇着?”红杏娘说,“天都晌午歪了,我不烧火(做饭)咱一家人吃啥?”

红杏不想吃饭,更不想象娘那样、屈辱地去为刚打过她的人做饭。红杏红着腮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小果她娘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叶大树,你凭啥打红杏?”

“小婶子,我……我是一时失手,”叶大树赶忙从炕上爬起来,规规矩矩站在了她面前,“打完了也……也后悔了。”

“你会失手我也会失手。”小果她娘冲着叶大树的双腮,“嗖嗖”就是两巴掌。她个子比叶大树矮,这两巴掌是颠着脚扇的。

叶大树做好了挨扇的准备,扇过来的却是两阵凉风。原来她是虚晃了两巴掌、吓唬吓唬他。

“往后要是再打红杏,我这巴掌可就不跟你玩虚的了。”小果她娘压根儿就没瞧起叶大树,她训他这个贫农,和造反派训五类分子用的是一样的口气。

“小婶子,不看别人的面子、看你的面子,往后我再也不打她了。”在叶大树眼中,小果她娘就是吴洪敏的化身,她进他家的门就等于队长进了他家的门;明里得罪了小果她娘,就等于暗里得罪了吴洪敏。

小果她娘呀,跟他玩儿虚的干啥?你咋不实打实地扇他两巴掌替我出出气呢?红杏娘心里的这句话、差点儿从嘴里说出来。

“杏她娘,今晌午你闺女不回来吃饭了。别说吃饭,她现在气得连水都不想喝,等啥时饥困了,我就啥时给她做。”小果她娘说,“我来的时候她还趴在俺那炕上呜呜地哭呢!”

其实,红杏一到她家,她就把吉光叫了过来。现在他俩正被她反锁在屋里“开小会儿”呢!小会儿的内容是她和红杏早商量好的,叫他过来只是“通过通过”。

小果她娘开锁进院,推门进屋,吉光和红杏双双跪在了她面前。

“用不着行这么重的礼。”小果她娘一手扯住一个,“快起来,别让人家看见呀!院门敞着呢!”

当天夜里,红杏从小果家偷偷去了吉光家;当天夜里,红杏又从吉光家悄悄回到了小果家。

一夜,两夜,三夜……于占吉脖梗子疼牵扯得肩膀疼、脊梁骨疼,夜夜一觉就醒,醒了就大半宿睡不着,只好冲着旱烟袋杀气。

“哧”地划着了火柴凑到烟锅儿上,碰巧大门也“吱”地响了一下。一准是吉光又出去了。

吉光跑栏跑了好几天了,还是不见好转。孩子这次跑栏、一准与受到惊吓有关,要不咋就偏偏从我挂磅板游街的那晚上开始跑呢?于占吉觉得对不住他。让他买点药吃他也应着了,可就是光应不买,要是买了、吃了不就不跑了吗?唉,这孩子仔细也仔细不到当处。吃疼钱、穿疼钱,买药不能疼钱啊!

“吧嗒吧嗒”刚抽了两口,就听到大门上闩的响声。惊得于占吉一下子从被窝里坐了起来:不对呀,跑栏这种麻烦事儿,没有三袋烟工夫完不成任务,我这里烟袋锅儿还没烧热,他咋就已跑完栏回来了呢?

一个比跑栏更让人担心的事儿,催着于占吉把耳朵贴到了西墙上——这就是俗语中所说的“隔墙有耳”。

果然如他所料,他听到吉光和一个女的在嘀咕。原本就睡不着,不听个明白就更睡不着。于占吉轻轻抽开门拴,却不敢贸然开门,这屋门和院门犯的是一个毛病,一开就“吱”地一声。该咋个开法儿?他想到了“化整为零”:把一下就能开开的门、分成好几下开;把“吱”地一声化成“吱儿,吱儿”的好几声。夜里发出这样细碎的声音,谁也不相信是开门声,还以为是老鼠们闹着玩儿呢!

踮脚走到西北屋的窗户底下,窗户纸隔风不隔声,只听吉光说:“今后晌把事儿办坏了,前几回都是一听到你用柳条儿戳弄后窗,我就赶快开院门,等咱俩在屋后头磨蹭到足够跑一次栏的时间后再进来。这次刚开门你已从屋后转了过来,我心里一高兴就忘了磨蹭、咱俩就直接关门进屋,把跑栏所需的那段时间忽略了、省略了,我怕引起俺爹的怀疑呀!”

红杏说:“天已快半夜了,你爹恐怕早就睡过去了。”

“俺爹睡觉可灵了,睡过去也会被关门声叫醒。”吉光说,“我估计这一次咱俩难以逃过他的耳朵。一旦被怀疑上,他追查起来来无影、去无踪,走路听不见脚步声,眼下他就是站在窗户底下,咱也知不道呀!”

一听这话,于占吉本能地从窗下往后退了两步。他觉得已没有再往前迈这两步的必要了,便原路退回到了被窝儿里。

被窝儿里象是撒了一把麦糠,不光痒得睡不着觉,还扎得浑身难受——这麦糠就是吉光给他撒的。小鳖羔子,把我在县城大集上对付造反派的办法学了去对付我,亏你想得出来。早知这样我就不对你说了。傻小子,我跟县城造反派们撒的那谎、是一次性的,撒过去就完事儿了。你跟我撒的这谎越撒越有瘾,后患无穷。从我第一次游街的那天起,我就敢断定红杏不是你的了。人要是有前后眼的话,当初咱换了号、截了衣裳就娶,拉一腚饥荒也要娶,娶过来才算是咱家的人!唉,啥也别怨、就怨你没有得到她的福分。想跟红杏玩个“生米做成熟饭”吗?你这可真是天胆啊!现如今于汉甲正不可一世,你跟他争着一个女人,他不想咋治你就咋治你吗?我游街挂的这块磅板、说不准就是你和红杏给我挣来的。

第二天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下后,于占吉把院门上的两个门拴抽掉了一个,从闲置的一挂拴羊链子上拆下一段,穿进抽掉门拴的门鼻儿里,把链子两头儿的两个链环儿一对、把锁往上一套,冲着西北屋说:“吉光啊,传言有一伙惯偷犯流窜到了咱一溜十八屋子,他们手持专用工具,专拨大门的门闩,夜里我不得不把大门反锁上了。你要跑栏的话,磨屋里有个鸡食盆子。”

“我不跑栏了,你把鸡食盆子拿起来吧。”吉光的话音里明显地带气。

于占吉心里骂道:你个小鳖羔子,冲着你爹发啥牢骚?除了你爹,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谁家愿意干?

半夜时分,柳条枝子又开始戳弄后窗了,吉光抬抬脚凑到窗户上小声说:“别戳弄了,俺爹把门反锁上了,明日后晌再来吧。”

怕是明日后晌也来不成了。在回去的路上红杏边走边想:你爹把门反锁上,就证明咱俩的事儿被他爹发现了,难道还有今晚上锁、明晚开锁的可能吗?

“咋回来得这么早?是不是和吉光闹别扭了?”小果她娘问。

“他……他爹反锁了院门。”红杏对今后还能否和吉光夜会,表示出了担心。

小果她娘安慰她说:“他爹给院门上锁,他自有‘开锁’的办法。你要不放心,我明日抽空替你问问他。”

还没等去问,吉光一大早就推着胶皮车子来了。车上有锯、有斧,还有两根一人多高、两根一庹多长的榆木棍子。

小果她娘问:“你推些榆木棍子来干啥?”

“为的是破解俺爹那把‘锁’。”吉光朝小果她娘诡秘地一笑,“临来时我撒谎说,俺小奶奶的鸡窝顶子眼看就要塌了,打算让我去修修,可她家连根搭顶用的棍子都没有。爹说,咱盖屋时截下来的那些下脚料,都竖在南屋山上,用几根你就拿几根。有爹这话,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推着榆木棍子来你家了。”

“用榆木棍子就能打开你爹那把‘锁’吗?”小果她娘弄不明白,棍子和锁之间到底有啥联系。

“棍子不能打开锁,但能使锁失去作用。”吉光说,“用棍子做成梯子就能越墙而过。”

“你爹要是不信,装着串门儿、过来察看咋办?”小果她娘有些担心。

“这不可能。”吉光说,“俺爹成天价絮叨:不是上门来叫、谁家我也不去了,戴着两顶臭帽子随便串门儿,会给人家落嫌疑。”

“这哪象些做梯子的料呀?”小果她娘指着榆木棍子说。

“我做的是简易梯子。”吉光把一人多高的那两根长棍子、铁轨似地摆放在地上,把一庹多长的那两根、截成四根儿,枕木似地横摆在两根长棍子上,然后在横棍儿与竖棍的交接处画好记号,开凹槽、楔长钉、拧铁丝,经过这样几道工序,一个简易梯子便做起来了。

“咋这么矮啊?”小果她娘把梯子贴身竖起来,“呀,这不才比我高着一头吗?”

“家家户户都是些低矮的土坯房,个子高的抬抬脚、昂昂头就能从后窗看到屋里的檩、梁,伸伸手就能摸到夹墙(连接屋与屋之间的一段矮墙)的墙头。”吉光说,“咱就是为上这夹墙做的梯子,做高了除了搬动不方便别没有用处。”

“我试试。”小果她娘把梯子竖到夹墙下,迈了三迈、迈到了夹墙上。从夹墙上高抬腿再一迈,就迈到了饭屋顶子上。下来后她对吉光说,“我看这梯子就算咱两家的吧。到饭屋顶子上通通烟囱、晒点东西什么的,挺方便。”

吉光凑到她跟前悄悄地说:“小奶奶,等俺俩不用了,就送给你用。”

小果她娘“哧儿”地一笑:“接下来俺就想说这一句,让你抢着替俺说了。”

借着夜色,吉光把梯子提回家。提回家也不敢提进院子,他让它平躺在了西屋后头的麦地里。

冬天的夜晚,人们坐不了多久就钻被窝儿,不是困得钻被窝儿,而是冻得钻被窝。村子里能有几户生得起炉子的人家?革命群众和阶级敌人之比是百分之九十五比五;不生炉子的户和生炉子的户之比、大约也是百分之九十五比五,只不过这个百分之五不是阶级敌人,大多是大、小队干部。

见孩子们都把摞着尿盆儿的尿罐子提进各自的屋里,于占吉拿着锁头来到了院门跟前:“还有出去的吗?没有的话、我可就关门上锁了。”

“爹,上锁吧。我已钻进被窝儿里了。”这话是从吉光屋里传出来的。

没吭声的孩子们也许真地钻进了被窝儿,高喊着钻被窝儿的孩子,其实还没放被窝儿。

听到各屋里都没了动静,吉光便下床开屋门。他开屋门和爹开屋门时遇到的是同一个难题:门扇吱悠作响。打着跑栏的旗号开门时不怕门响,偷着开门就得想办法不让门响。怎样才能不响呢?他琢磨了一阵子,想出了和爹偷开门时一样的办法,真是父子所见略同啊!

早在爹还没关门上锁前,吉光就借解手的机会、偷偷把简宜梯子竖在了夹巴道儿外侧的夹墙上。

这夹巴道儿是由北屋前墙和西屋北山间的空隙所形成的,这夹墙把北屋西山和西屋后墙连接了起来,夹墙虽离大门两旁的院墙很远,但它应该算是院墙的组成部分。

把大、小椅子搬到夹巴道儿的夹墙下,把小椅子摞在大椅子上,把身子摞在小椅子上,外面的简易梯子尽收眼底。

把梯子从夹墙外侧提到内侧,把大、小椅子搬进屋里,吉光才得以合衣躺下。

身子刚暖和过被窝儿来,柳条子就开始戳弄后窗了。吉光凑到后窗上小声说:“到西边的夹墙下等我。”

跐梯上夹墙,把梯子提到夹墙外,把顺梯上来的红杏、暂切安置在夹墙上、让她扶着西屋墙角稍等,然后把梯子提过来,让红杏先下他后下,红杏先进屋他后进屋,红杏先躺下他后躺下,躺也不能躺多了时候,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没有人在催,但有鸡在叫。

上半夜红杏可以自己来,下半夜不能让她自己走。送下她回到夹墙下,登梯上墙时,见墙头的枯草被他俩踩得乱蓬蓬的,便叉开五指当梳子,给夹墙拢了拢“头”,然后搬梯进屋,轻轻塞到床底下,以备下夜再用。

尽管夜里反锁了院门,于占吉还是有些不放心。他明知越墙搬动家中的梯子几乎不可能,但还是在其中的两节横木上偷偷撒了点炉膛灰。一连几天,横木上的灰原封未动。令人不解的是,这几夜吉光屋内时常发出些细碎的响声,难道说这几天老鼠突然多起来?可他屋里没有粮食呀!思来想去他又多了个心眼儿;睡前在吉光的门口撒上了一层薄薄的沙土。

第二天早起扫院子时,于占吉发现吉光门口有一片大小不等的脚印儿。他觉得不能再给儿子下绊脚了,到了这个时候,装糊涂比装聪明要强得多。也许他们把“生米做成熟饭”的做法是对的。

从这天晚上起,于占吉就没敢再关屋门、也没敢脱了睡。

没有不透风的墙。吉光和红杏未婚先同房的事,在村子里悄悄传开。气得于汉甲傍晚走进大树家,点起灯来说亮话:“你没听到红杏在外面干的那些丑事吗?”

叶大树连连摇头。这种事传遍全村也没有往他耳朵里送的。除非有人和他打仗,跳起来拍打着腚揭他的短。

“红杏夜夜睡在吉光家,恐怕连铺盖卷儿都搬过去了。”于汉甲添油加醋地说。

“她敢这样不要脸,我就敢吊起来打她!只是我……我不敢得罪小果她娘,没办法把红杏从她家叫回来。”叶大树说前面这一句时的声嗓高,说后面这一句时声音低得刚送出喉咙。

“小果她娘算老几?”于汉甲说,“今夜咱就到她家查查,假如红杏不在,咱就到吉光家端老窝儿的。”

“汉甲,这事我跟着去不合适。”叶大树以为于汉甲“咱”啊“咱”的,是想叫上他。

“大叔,我说的‘咱’、是指咱‘星火燎原’战斗队。”于汉甲说,“这样的事哪能让您亲自登门?”

“汉甲,只要你有本事能让红杏回家住,”叶大树发恨说,“我要是不把她这毛病给治过来、我就不姓叶。”

当天夜里,于汉甲领着两个队员去敲小果家的门。

“谁呀?”一听敲门声不对,小果她娘从屋门后拖着根棍子走了出来。

“接上级紧急通知,有一阶级敌人逃窜到附近村子,我们奉命下户搜查。”于汉甲边敲院门边说。

小果她娘一听是于汉甲的声音,开口便骂:“抓阶级敌人到作娘那被窝儿里去抓的,来这里找你小奶奶干啥?”

于汉甲这才觉得自己的话欠妥,忙解释说:“我们抓的是个女阶级敌人。”

“是女阶级敌人到你爹那被窝儿里去逮的。”小果她娘凑到院门跟前说,“赶快给我滚蛋,要不我就敲着破桶满院子里喊捉贼,把四邻八舍全咋呼起来。”

一队员把于汉甲拉到一旁说:“咱一敲门她就来到院门跟前,说明她没脱了睡,没脱了睡就说明红杏还没回来。我看咱别在这里耽误工夫了,快到吉光家去堵被窝儿吧。”

于汉甲一听有道理,临走时对着门缝恶狠狠地说:“不就是仗着两个队长那点势力吗?我现在可不怕他俩!往后要是还敢窝藏女阶级敌人,我就非摸摸你这母老虎的屁股不可。”

在小果家的院门前、于汉甲是用手敲,到了于占吉的院门前就变成用脚踹了:“快滚起来给我开门,看看你们家藏没藏着阶级敌人。”

让于占吉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霍地从炕上跳下来,三步并做两步,跑到西北屋的窗户底下用低而有力的声调催促道,快让她从夹墙上逃出去,不要慌,有我来应付他们。说完急速回到东北屋里,用“被窝子声儿”(刚睡醒时说话所发出的那种腔调)冲着院门喊:“谁呀?”

“我是你爷爷。”院门又挨了于汉甲两脚。

只要能缠住你、能多争取些时间,你是我爷爷也行。于占吉想,反正我和你爹一辈儿,我叫你街坊爷爷、你爹就得叫你亲爷爷。真要那样的话,你就成了你老奶奶的男人了。

在屋里约摸坐了正常穿衣裳所需的一段时间后,于占吉磨磨蹭蹭来到院子里,边向院门靠近边说:“哎呀,天真冷啊,不系上棉袄扣还真就不行。”

嘴里喊着系棉袄扣,其实他正揣着手。于占吉这样喊、只不过是为走得慢点儿制造借口。来到院门跟前,他不紧不慢地掏出一串钥匙,并故意摇晃了两下子。

“瞎子戴眼镜,多着这一层。”于汉甲骂道,“你这个老奸巨滑的东西,有门拴还用着在里边上锁干啥?”

“于队长,不瞒你说,原先从没在里边上过锁,是近些日子才弄上的。”于占吉对着门缝儿慢条斯理地给他解释,“我是怕吉光这孩子做出越轨的事来呀!上锁后里边的出不去,外边的进不来,想做坏事也让他做不成。”

“快点开,少罗嗦!”于汉甲听了他的这番表白,心里有些泄气。但他深知这家伙老谋深算,做事让人难以琢磨。说不定越是这样表白,心里越有鬼。

“哟,对不起,请稍等,我拿错钥匙串儿了。”于占吉边说边往回跑,径直往夹道儿跟前跑,见吉光送走红杏正下梯子,忙低声催促道,“快把梯子搬离夹道,搬到饭屋的南山墙上。”

吉光搬着梯子往南山墙的方向跑,于占吉把玩着钥匙串儿、在院中等他,待他放下梯子回到自己屋里时,于占吉也打开了院门。他本想迎面欢表示迎,又怕迎面会有巴掌扇过来,于是便想了个自以为保险的办法——拉开北面的一扇门,让门藏起他的半边脸、用另外半边脸欢迎他。

于汉甲闯进来猛地一转身,朝于占吉的小肚子就是一脚:“开个破门咋就比吃顿饭还麻烦?”

“错就错在拿错了钥匙串儿上。”于占吉被飞起的一脚踢坐在地上,小肚子疼得够呛,腚却有一种挺舒服的感觉。原来这一腚凑巧蹾在了一堆碎柴禾上,属“软着陆”。

“于队长,你们三位先到我屋里检查检查。”于占吉拍打着腚上的柴屑往前走,于汉甲顾不上搭理他,小跑着来到了西北屋跟前。

吉光正站在门口系扣,于汉甲闯进屋内,翻箱倒柜地折腾了一遍,一无所获。

搜了西北屋搜东北屋,查了东屋查饭屋。最后,吉霞也不得不从西屋里走出来。于汉甲进去后,捏了捏墙钉上挂的花衣裳,摸了摸床上的花被窝儿,贴枕头深深地吸了两口气。

临走,于汉甲咬牙切齿地对着吉光说:“抓捕潜逃的女阶级敌人,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今夜没有不等于明夜、后夜没有,真要让我碰上,砸断你那腿。”

同类推荐
  • 坟墓里的钢模子

    坟墓里的钢模子

    己亥(1899)年,龙阳一带遭遇大旱,六至十月不雨。田中禾苗,皆枯如茅草。消息报给巡抚,巡抚无意赈灾,厘局钱庄趁机勒索盘剥,以致谷价昂贵,饥民采蕨根、茅根为食。龙阳县境内有炭窑窑主冯德乾联络骁勇,密谋起事。农历腊月初三,冯德乾与众好汉歃血盟酒,喊出劫富济贫的口号,自封将军,率七百余人奔袭县城,杀官绅,烧毁厘局,没收当铺财产,开官仓设粥厂三处。街上贴满了石灰标语,饥民欢呼雀跃。冯德乾下令设点招募新兵。顷刻间,报名者排起了长队。
  • 到处满目星辰

    到处满目星辰

    T42次列车开往北京。我掏出火车票通过安检时,意外发生了,检票员说,你的票已经过时了。明明是十四日的票呀,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吗?不是,我看了好几次。然而,我还是错了,十四日零点53分的确过去了。此刻,应该是十五日零点53分。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检票员用诡异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我是一个痴呆患者或者有些变异的人。我心里一急,浑身直冒冷汗。心想一个人独自出门又不是一两次了,怎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过去我曾一再说自己对数字过份的敏感,脑子里从来不记什么密码、电话之类的东西。
  •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划时代著作,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本书还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著作,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图书。
  • 没有真相 只有微笑

    没有真相 只有微笑

    “还没走?”安娜局促地站起来。“在等我?”乔带着惯有的挑逗眼神笑着,她没心思与他进行这重复了无数次的争吵。“不,”她停了会儿才回答,“你知道不是。”“就不能给我点儿想头吗?”乔眨眨眼。安娜没理他,顾自出了实验室,走进更衣间。乔跟在后面,像往常一样喋喋不休。“你再也不肯出去了。”他抱怨说。“谁说我不出去?”安娜叹了口气,“只是不同你而已。”
  • 巅峰亮剑

    巅峰亮剑

    雪山高昂着头,冰川排列着队,达坂紧握着拳,阵阵寒风伴随满天飞舞的沙尘,峡谷深涧传来毛骨悚然的回荡,山梁云端迸起惊天动地的轰鸣。这是什么在发怒,这是什么在呼号,这是什么在碰撞,这是什么……没有谁生来就伟大。平凡,是每个人的生命原态,它就像横亘在前行路上的栏杆——有的人终其一生难以跨越,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艰辛的生命徘徊;有的人却能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而骐骥一跃,超越平凡达到新的人生高度。
热门推荐
  • 何不大梦一场

    何不大梦一场

    讲得清的是理,看不透的是情。情理之间,道之所存。道之下,众生皆梦;道之上,唯余独行。
  • 红尘商霸

    红尘商霸

    《男人有钱是王道,浴血奋战当财神!》红尘滚滚烟云飞,苦辣酸甜哎哟嗨,人活一世要个脸,不枉此生做男儿,老子是龙不是虫,大丈夫岂肯做泥鳅?刀山火海何所惧?横刀立马勇往前!踏波逐浪玩精彩,荣华富贵苦中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挣不来,就怕你不敢想!商霸装甲车,碾碎一切拦路虎,且看穷小子如何披荆斩棘,一步步走上大富豪的巅峰之路!
  •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是宁青的长篇小说。诞生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中国第一代孩子,是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具有标志性的群体中的主体:他们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是雷锋精神诞生之初学习雷锋精神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新中国产生的规模最大的艰苦奋斗的群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改革开放初期汇入振兴中华洪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群体中的主体。新中国的第一代孩子,作为一个时代群体,透出过纯洁的时代风貌,经受过艰难的时代磨砺,展现过光荣的时代价值。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的“纯洁、艰难、价值”的三者合一,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恒久的印记。
  • 恋上痞校草

    恋上痞校草

    周晴雯,一个泼辣且难搞的女生,转学第一天,就因为坐位的问题与校草何瑞哲杠上了,不仅打了他的跟班小弟,动了他的女人,还将他摔得四脚朝天!用她的话说,谁让她不痛快了,她就让谁不快活,信奉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绝对开打不说废话!同样是脾气差得出了名的校草何瑞哲,无论走到哪,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围着他团团转的女生,想不到新学期刚开始却碰上这么个火爆小辣椒,野蛮粗鲁,行为乖张,完全不把他这个校霸放眼里,所有别人不敢做的事,她全包圆了!就这副德性还敢跟他做同桌?那就看他怎么整死这个死丫头!PS:本文是《撞个恶男当男友》的姐妹文,但又是两个不同且独立的故事,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因没看过《恶男》,而看不懂这篇文。
  •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相府五小姐,天生痴傻,自幼订婚四皇子,岂料花轿临门当街被辱,未入夫家便被撵回,沦为全京城的笑柄,一气之下,撞墙自尽,只落得个香消玉殒!再次醒来,却不再是那唯唯诺诺的痴儿,十五岁的身子,二十五岁的智商,她特种部队的间谍‘美女蛇’还能怕了一群古人?偌大的相府,明着风平浪静,暗里波涛汹涌。大夫人口蜜腹剑,又有一干姨娘时时耍着心眼,斗着计谋,长姐绵里藏针,兄长骄纵枉为,庶姐庶妹阴险毒辣,一个个的巴不得她早死。没事,这些都是浮云。死而复生,她要重新谱写庶女的彪悍人生。谁不让我有好日子过,我也绝不让谁好过!
  • 混在末唐当军阀

    混在末唐当军阀

    (本书因为大纲笔记丢失,暂时完结,等有时间再继续写。)赵凡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居然会穿越,毕竟这种事情说起来是比较扯淡的。本来只想做个普通人,没想到命运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竟然就是未来的末代皇帝,唐昭宗!为了活命,赵凡不得不走上了一条王者之路,灭宦官,练军队,兴商业,养民生,且看他如何从头开始,收拾旧河山!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以车为载体,用采访实录的形式写了39个开车人的故事。39个故事或感人,或心酸,或有趣,或苦涩,呈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 侯府商女

    侯府商女

    望着眼前古香古色的房间?这是什么情况啊?现代最大的百货业龙头女王意外穿越至启国,成了一等靖安侯府唯一的千金和子嗣。其父亲一方的正二品封疆大吏,母亲为救全城百姓而牺牲,被封为正一品的贞烈夫人,正经的名门世家。在这个等级森严,是人就分高低贵贱三六九等的封建王朝,娘哎,这个身份可真是很好很强大。。。。。。奈何前身是个不谙世事的小白花,因为母亲离世伤心一病不起,父亲无奈只能托付外祖家照顾,可惜这一家子给命都‘照顾’没了。曾经她一心痴恋表哥,为了能嫁给心爱之人,将铺子、票子、房子统统交给负心人和别有用心的大舅一家打理。结果事与愿违,琴瑟和鸣?长相厮守统统没了,有的只是阴谋诡计和算计,看上的完全是手里的银子,幸好姐姐来了一切为时不晚!什么?大舅一家为了表哥成亲,抢占了自己的宅子?这事好办,一顿胖揍滚回你的老家,姐姐的地方休想染指。什么?表哥为了娶高门女,下小定礼都是自己的银子和宝贝?这也好办,慧姐手拿单子笑眯眯的看着大舅母道:“不好意思大舅母,几个不长眼的奴才将御赐之物放错了地方,可不能坏了表哥的亲事!来人,抬走!”看着一箱箱的东西被慧姐抬走,大舅母气的前仰后合,脸色铁青,结果这“飘轻”的小定礼一出门就笑掉了全城的大牙!以往的娇气任性识人不清?不怕,那个什么扮猪吃老虎这年代都弱爆了,姐姐最擅长的就是扮兔子吃大象,瞧瞧都是瑞兽哎,啧啧这比例多么的震撼!以往不擅经营,虽有万贯家财结果手头拮据都被人骗去?不怕,姐姐本就是百货女王,敛财敛物都是经营强项,商道才是唯一的正理!以往视金钱如粪土,不肯花一分的心思。这也不怕,这世界没有什么比银子更贴心安全实在的东西了,乃是姐姐最喜爱之物,费点心思怕什么?重要的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小赚宜室宜家,中赚发家致富,大赚扬名立万,赚暴了利国利民,瞧瞧,商人多么的伟大!且看百货女王在这个朝代,如何将商人推到最高位,如何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如何振兴家业,振兴国业!咩哈哈哈。。。。。。让那些眼红羡慕嫉妒恨的都和西北风去吧!================================================经商之路风生水起,一晃年龄大了,这惦记自己婚事的太多了,不想被别人主宰婚约,干脆顺便拐了一个斯文多变男,这货比自己还爱银子!
  • 外交:世代友好邦交

    外交:世代友好邦交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史上最强丫鬟

    史上最强丫鬟

    她,是从天而降的女婴,药王族的圣女。他,是离歌王府世子,朝中混吃等死的御史大人。一场阴谋,她变成了他的妻子,她不愿,但谁知他早就已经深陷其中。她毒舌,他腹黑,她高傲渴望自由,他隐忍负重只盼大仇得报。只是一场婚礼下去,离歌王府不复存在。他于她终于也开始了新的旅程。“丫头,我爱你,这片江山你可愿意与我一同坐拥?”“少爷还是如当初那般肉麻无比。”终于,他成了皇,但他的后宫却只有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