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7700000002

第2章 反与正(1937年)(2)

如果是这样,那又为什么久久不肯再版这微不足道的证词呢?首先要重申的是:我有一种艺术上的抵触心理,犹如别人有道德和宗教上的抵触一样。作为某种自由天性的子孙,“不能这样做”之类的禁令和想法对我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但作为严格艺术传统的奴隶,并且是由衷赞叹的奴隶,却牢记此种禁令。也许此种提防针对我的无政府沉疴,还有些用处。我了解自己的混乱无序,某些本能狂暴激烈以及我可能陷入的、不体面的放肆。艺术作品为了能树立起来,首先就得运用这类晦暗不明的心灵力量。但为此也要将它们纳入轨道、筑上堤坝,好让潮水也能上升。直到如今,也许我的堤坝失之于过高,因此有时便出现这种生硬的文笔……不过,总有一天在我的为人和言论之间将出现平衡。我斗胆写下,也许这一天我可以建成自己梦想的事业。我在这里是指:那作品应多少类似《反与正》,并且诉说某种形式的爱。读者就可以理解我将这些青年时代的散文保留给自己的第二条理由了。我们最珍视的那些秘密,常常会在笨拙和混乱中和盘托出。而在过分矫饰之下,往往也会流露心曲。最好等到有了赋予这些秘密以一定形式的专业技巧,同时也不断让读者听到这心音,等到能差不多均衡地结合天然与艺术。总之是等到学会如何生活。因为只有会生活,才同时会做各种事情。在艺术上,要么一切同时涌来,要么一无所有。没有火就没有光。司汤达某日惊呼:“可我的灵魂如果不熊熊燃烧,就会变成经受磨难的烈火。”在这一点上与他相像的人,就只能在这熊熊烈火中创造。在烈火的顶端,突然爆出的是呐喊,是回荡这呐喊的词句。我们是些尚无把握成为艺术家的人,但又确知自己不是别的材料。我在这里所说的,就是我们这种人日夜期待的前途,对此我们才终于愿意生存。

既然是在等待,而且很可能是白等,那为什么如今又同意再版呢?首先是因为一些读者找到了说服我的理由[4]。其次是因为在艺术家一生中,到一定时候他要总结过去,接近自己的根源,以便今后坚持下去。今天就是这样的,我无须赘言。既然奋力建立一种语言并复述一些神话故事,如果我最终不能重新写出《反与正》,那我就注定一无成就了,这便是我心中的信念。不过无论如何,没有什么能阻止我梦想自己必将成功,在这部作品中仍然着重表现一位母亲难能可贵的沉默寡言以及一名男子如何竭力讨回公道或讨回一种爱,以抵消这沉默。在生活的梦境里,就是这样的人,在死亡之地找到了真理,又得而复失,然后又回到平静的祖国,那里就连死亡也是幸福的沉默。其间他历经战乱、呼喊、对爱情和公正的疯狂追求,最后是揪心的痛苦。还有……是的,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梦想,即使在流亡中也是如此。因为我至少确确实实知道:人的创作不过是借助于艺术,通过漫长的道路,重新发现那两三个淳朴而伟大的形象。而心扉首次敞开就是向着这些形象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在二十年的劳动和创作之余,我过日子的同时仍带着这样的想法:我的创作尚未开始。借此再版的机会,回首写下的处女篇章,我立刻想到要申明的便是这些。

嘲弄

两年前,我认识了一位老妇人。她得了一种病,曾自以为快要病死了。她整个右半身陷于瘫痪。在这世界上她只剩下了半个身子,另一半已不痛不痒。她本是个好动、好说话的矮小女人,现在却不得不沉默寡言、静止无为。她孤孤单单度过漫长的一天又一天,既不识字又感觉迟钝,全部生活便归结于上帝。她相信上帝。证据是她有一串念珠、一个铅质基督像和仿大理石圣·约瑟夫像,她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她估摸这病是治不好的,并且公开这样说,好让别人关心她,同时寄希望于上帝,好歹表示着对上帝的挚爱。

这一天,有人对她表示关心。那是一个年轻人。(他相信这当中有真理,并且也知道这女人将死去,却不关心怎样解决这个矛盾。)他对老妇人的烦闷表示真切的关怀。这是她深深感受到的。这关切对病人来说真是喜出望外。她有声有色地描绘起自己的痛苦来:她已病入膏肓,也该让位给年轻人啦。她感到烦闷吗?那毫无疑问。谁也不跟她说话。她待在自己的一角,像狗一样。真还不如一了百了。她宁愿一死,也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

她的声音变成吵架一般。那是市场式的、讨价还价式的声音。不过那年轻人能够理解。但他却认为:宁愿成为别人的负担也不要死。可这只证明了一点:就是他自己大概从未成为别人的负担。即使他看见了念珠,便对那老妇人说:“您还可以靠慈悲的上帝呢!”此语不假。但即使是在这一点上,人家还是烦她。如果她祷告的时间即使长了一点儿,如果她的目光盯住什么壁毯花纹,女儿就会唠叨:“她又祈祷啦!”“这关你什么事?”病人回答。“不关我什么,但到底叫人恼火呀!”于是老妇人不再吭声,但满含责备地久久凝视着女儿。

那年轻人听到这一切,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好像梗在心头。老妇人还在嘀咕:“等她老了她就明白啦。她也得这样的!”

人们都感到这女人已摆脱一切,除去上帝。她全心全意把自己交给这最后的麻烦,被迫修身养性,轻而易举地相信这是唯一值得爱的最后财富,并且毫无愧悔地一头扎进对上帝的痴情。但只要重新出现生的希望,上帝也扛不住人的利益。

大家入席就餐。年轻人应邀共进晚餐。老妇人什么也不吃,因为晚餐的食物太油腻。她待在自己的一角,背朝着听她抱怨的那男子。但由于总觉得有人看他,他未能吃好。不过晚餐照样进行。为了尽兴,人们决定去看电影。正在放一部喜剧片。年轻人冒冒失失地接受邀请,竟未想到身后还有一个仍活着的人。

同席客人站起身来,在走开之前先去洗手。显然,那老妇人不去。她在患病之前,由于无知,也看不懂电影。她自称不喜欢看电影,其实是看不懂。于是她待在一角,虚有其表地对每一粒念珠表示很大的兴趣。她把一腔信任都付与这念珠。她保存的三件东西是具体的起点,神奇就从这里开始。从念珠、基督或圣·约瑟夫出发,在它们后面豁然大开的是深深的黑洞,她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那里。

大家已准备就绪。人们挨近那老妇人,同她拥抱并祝她晚安。她心里明白,攥紧了手里的念珠。但这姿态既可意味着绝望,也可意味着热诚。人家拥抱了她。只剩下那青年男子。他友好地握了握老人的手,已转过身去。但对方却眼睁睁地看着关心过她的人就要走了。她不愿意孤孤单单。她已感到孤独、长夜难眠以及与上帝毫无结果的交谈多么可怕。她感到恐惧,只有看到那人才能安心。于是,抱着对唯一表示关心她的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她拉着他的手,紧紧相握,笨嘴拙舌地表示感激,算是对此种执著的解释。那年轻人很尴尬,其他那些人已转身请他快点儿。电影九点钟开映,最好早点儿到,免得在售票窗口排队。

他觉得自己处于平生最大的不幸中:要抛开一位残疾的老妇人,好去看电影!他想走开、逃脱,不愿多问,试图把手抽回。约有一秒钟的光景,他恨透了这老太婆,真想使劲给她一记耳光。

他终于能够脱身走开,而那病人从坐椅上欠身,不胜惊恐地眼见唯一可指望的依靠渐行渐远。现在没有任何保护她的东西了。她完全陷入死亡的念头中,也不知道究竟怕什么,只是不想变得孤单。上帝一点儿也没帮她的忙,只是将她从人们手中夺过来,又使她变得孤苦伶仃。她不愿离开人们,因此呜呜咽咽地哭泣起来。

其他的人已走到街上。一种强烈的悔恨折磨着那青年男子。他举目远望透着亮光的窗户,那是寂静无声的屋子毫无生气的一只大眼。那眼闭上了。老妇人的女儿对青年男子说:“她独自一人时总是将灯熄灭。她喜欢待在黑暗里。”

这老人扬扬得意,微微皱眉,教训人似的摇晃着食指。他说:“我嘛,我父亲一周给我五法郎,让我娱乐消遣到下星期六。好哇,我还能想出办法节省小钱。第一,为了看望我的未婚妻,我去时在大平地上走四公里,回来又走四公里。得啦,得啦!听我说呀,今天的青年不再懂怎样娱乐。”他们坐在一张圆桌边:三个青年加他一个老头儿。他在讲他那些可怜的历险:寄予厚望的愚蠢之举,心情厌倦又误以为取得成功。他在叙事中一刻也不停,而在分手前急于把一切都说出。对过去的经历,他只取自以为可打动听众的东西。让人听他唠叨是他唯一的缺点:他不愿看到含讥带讽的目光以及别人对他又嘲弄又粗暴的态度。在那些人眼里,他是个老头儿,觉得自己当年万事如意,那时他自信是人人敬重的老祖宗。老祖宗的经验是非同小可的,年轻人不懂:经验里有失败,输得精光才能长见识。他也历尽了千辛万苦,但他绝口不提,显得走运不更好吗?何况,假如这样做也不对,那以相反的做法诉苦卖好,岂不是错上加错!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一生充实,受苦受难又算什么?他不停地说呀,说呀!用那平淡的男低音,漫无边际而又美不胜收地说下去。但这也不能没完没了地继续。他自己的乐趣终于有了穷尽,而听众也渐渐走神。他甚至已不能逗人开心,他太老啦!年轻人的兴趣在打弹子、玩纸牌。那跟日复一日的单调劳动可不一样。

没多久就只剩下他一个人,虽然添油加醋,力求讲得绘声绘色,年轻人一点儿不给面子,照样走开。又变成孤家寡人。谁也不听你说话:这对老年人太可怕了。这等于迫使他沉默孤独。相当于人家暗示他:他的死期不远了。快死的老人毫无用处,甚至碍手碍脚、败事有余。让他完蛋吧,至少免开尊口,这就是给大面子。可他却苦不堪言,因为一闭口,就必定会想到自己老了。不过他还是站起身来,对每一个人报以微笑,然后走开。可他遇到的面孔不是毫无表情,便是嘻嘻哈哈。这些他都无权分享。一个男人哈哈大笑:“老锅老瓢儿啦,不必明说罢了。不过有时老锅熬的汤味儿最鲜。”另一位表情比较严肃:“我们家里嘛,钱不多,可吃得好。你看我那孙子,比他爸吃得还多。他爸吃一斤面包,他得吃两斤!还要加香肠啦,干酪啦……有时他吃完了,又哼唧哼唧,接着再吃。”老头儿走远了。步子很慢,像小驴干活那么慢腾腾,顺着人来人往、又细又长的便道往前走。他觉得心里难受,并不想回家。平常他很愿意重见饭桌和煤油灯,还有碟子。他的手指习以为常地往里抓吃的。他仍喜欢这静悄悄的晚餐:老太婆坐在对面,他一口一口细嚼慢咽,脑子里什么也不想,两眼毫无表情地盯着前方。这天晚上他要晚些回去。晚餐已用毕,菜也凉了,老太婆上床睡了。她并不担心,知道他有时耽搁了晚点儿回来。她会说:“老头儿又心血来潮啦!”如此而已。

他现在往前走,步伐缓慢执著。他又老又孤单。人到暮年,往往像反胃一样回想起上年纪以来的事。千头万绪归结为不再有人听你说话。他往前走着,在一个街角拐了弯儿,绊了一脚,几乎摔倒。我亲眼看见了。这很可笑,可有什么办法。不管怎样,他更喜欢待在街上,而不是回家:此时此刻他头昏脑涨,看不清老太婆的模样。他孤苦伶仃地待在屋里。于是,有时候门被悄悄打开,好一阵子半启半闭。一个男人走进来,他穿着淡色衣服,坐到老头儿对面,久久不发一言。他纹丝不动,就像刚才大门开着似的张口结舌。他不时用手掠一掠头发,轻轻叹一口气。他用不胜忧郁的目光看够了老头儿,便悄悄离去。他一出门,便听到门闩落下的清脆声,老头儿却胆战心惊地待在原地。他心中惴惴不安,非常痛苦。而当他在街上行走时,却并不孤单,虽然碰见的人不多。他怀着兴奋的心情,迈着碎步赶紧往前走:明天一切都会变,明天会变的。现在他突然发现明天将一如既往,后天也一样,天天如此。这无法改变的发现令他肝肠寸断。正是这样的念头能要你的命。由于忍受不了,你会自寻短见;或者因为你还年轻,就会变得夸夸其谈。

上了年纪,昏聩糊涂、如醉如痴,怎么说都行。他临终会十分体面,有人为他哭丧,一切有模有样。他也将悲壮地离去,如受难者一般视死如归。这就算安慰吧。何况无处可去:年迈体衰,无可奈何!男人总寄希望于未来的老年。老年本就充满无可挽回的现实,他们却要赋予它从容不迫的外表,因而可以免除自辩自解。他们梦想做工头儿,弄一所小别墅养老。但等到年事渐高,才明白这是空想。他们因此需要别的男人,这样才有安全感。而对他来说,他需要人家听他的话,才能对生存有信心。如今,街道上更黑暗、更寂寞了。还听得见人声。在夜晚奇怪的静谧中,人声变得格外庄严肃穆。在城郊小山冈后面,还有一丝儿落日余晖。在郁郁葱葱的山顶后,升起一缕青烟,舒展自如,却不知出处。它从容不迫,像松树般层次分明。老头儿闭上两眼。生命的激流冲走了城市的喧嚣,也冲走了晚霞冷漠无情的笑意。相形之下,他孤独、无能、赤贫,仿佛已失魂落魄。

要不要描写屋子的另一面呢?你可以猜到:老太婆正在那又黑又脏的房间里,把饭菜放在桌上,晚餐已准备好,她坐下来,看看时辰,又等了一会儿,便独自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她琢磨:“老头儿在胡思乱想呢!”事情就是这样。

他们一家五口:老婆婆、她的次子加长女和她的两个孩子。儿子寡言少语,女儿有残疾,脑子不灵。两个孩子有一个在保险公司工作,小的还在读书。老婆婆已七十岁,家里凡事还是她说了算。她的床铺上方有一张相片。那时她比现在小五岁,腰身笔挺,着一件长裙,颈上挂着圆纪念章,脸上没有一丝皱纹,大眼睛既明亮又冷漠,一副女王的神态,直到老年才改变。不过有时上街还竭力摆出这副架势。

就因为这对明亮的大眼睛,小外孙想起一件到如今还不好意思的往事。老太婆防着有人上门,便故意板着面孔问孩子:“你喜欢妈妈还是外婆?”女儿若在场,这场戏就更有趣了。因为孩子反正总是说:“喜欢外婆。”其实他心里对不言不语的母亲充满了爱。如果客人对孩子的偏爱感到奇怪,母亲就解释:“因为他是外婆带大的。”

这还因为老太太认为:爱是一定要有的东西。她从自己贤妻良母的意识中得出了严格的信条。她从未有过外遇,给丈夫生了九个孩子。丈夫死后,她克勤克俭,把孩子拉扯大。一家人走出城郊农场,在城里一个贫穷的老街区落了户,从此一直住在那里。

这女人肯定有许多优点。但外孙们正当以黑白分明断事的年龄,便以为她不过是会装腔作势的女人。他们听一位表叔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位表叔来拜访婶母,明明看见她无所事事正倚在窗口。但等到她在屋里迎接他时,手里却拿起一块抹布,连声说:“家务事实在太忙,没有工夫好好接待你。”也得承认:事情大致如此。比如家里一发生争吵,她就常常昏死过去。由于得了肝炎,她常常呕吐得厉害。不过她发病时却没有顾忌。她从不躲到一角,而是哇哇地朝厨房垃圾筒里吐个痛快。等回来时,她脸色发青,眼里噙满痛苦的泪水。若有人劝她睡一会儿,她就说厨房里的事做不完,她在操持家务上实在必不可少:“这儿的事全是我一人干。”还说:“要是我死了,看你们怎么办!”

同类推荐
  •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以坚硬的抗争和如水的柔情给人以深深地感动。本书精选和节选了刘醒龙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天行者》,中篇小说《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以及散文《天香》、《去南海在一棵树》等篇章,全面展示了刘醒龙三十余年的创作成就。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我的北师大年华:庆祝政治教育系成立60周年

    我的北师大年华:庆祝政治教育系成立60周年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为庆祝政治教育系成立60周年出版的文集,围绕梦圆师大、校院史话、恩师教诲、同窗好友、学有所成、教育实习、文体生活、社团活动、轶闻趣事等专题的回忆录、访谈、故事、口述、诗歌、散文、专论等展开内容。
  • 国民党首要战犯改造秘档(一)

    国民党首要战犯改造秘档(一)

    研究秦城监狱的历史,首先就得从功德林监狱说起,它是秦城监狱的前身。功德林监狱曾经作为北京战犯管理所,关押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战犯,即国民党战犯。说秦城监狱是特殊监狱,源于1960年。首批特殊犯人由功德林迁往秦城,成为秦城的第一批囚徒。自此,秦城监狱作为中国第一个监狱开始了它的特殊使命。功德林监狱功德林监狱是秦城监狱的前身,它位于北京城北的德胜门外。据说之所以叫“功德林”,是因为当地曾有一座叫做“功德林”的庙宇。光绪年间,功德林古刹里设立了京师习艺所,名为“习艺”,实际上是收容罪犯,令其习艺的场所。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LITTLE DORRIT

    LITTLE DORR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宝感应要略录

    三宝感应要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第一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老詹头去告

    让老詹头去告

    贾施初仔细瞧了瞧到会的人,像老方这样的大户来了几个,闹得最凶的人来了,像自己算是背景复杂的人,这样的人也有好几个。大部分却没有来,联盟已不复存在。结盟是因为争取利益不受侵犯,瓦解是为了利益分享不受侵犯。同是利益则是彼一时此一时了。贾施初常常还会接到那些没有拿到钱的人打来电话,要求结盟。贾施初嘿嘿嘿地发笑,结个鸟盟。不过,贾施初倒常常向别人提起这事,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胆大妄为事,很是有必要向朋友们炫耀一下。老詹头没有一点儿经济问题,这让贾施初意外至极。
  • 九世惊宠:妖妻惊天下

    九世惊宠:妖妻惊天下

    前世,他为她抛弃至高无上的荣耀,跃诛仙、路黄泉、灰飞烟灭也要誓死追随。九世再生,也是湮灭在即。她说:我愿用我一切换他前世所有,只要他活着就好。他说:山河为聘,娶她为妻,没了她,我要这天下有何用?权势之争,他将山河拱手,只愿换她一笑。她因他成魔,他亦为她堕神为魔。他说:就算她杀遍天下又如何,只要她高兴,我愿陪她毁了她想毁的一切!且看神界奇迹如何为她颠覆三界。(绝宠,一对一)
  •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对尼采及其哲学的全新解读。全书围绕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展开,即反对神权及一切“旧社会的权力产物”,伸张自主权力,激励人们摆脱奴性,超越自我,奋发图强,焕发生命的璀璨光华。全书从总体上把握尼采的思想体系,多方面系统介绍尼采的学说,客观点评其观点论断。它名为哲学,实则旁及方方面面,涉及不少学科和知识领域。它还将尼采的思想观点加以演绎,并且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掌故和逸闻,既反观历史,也针砭时弊。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
  • 废柴律师擒神记

    废柴律师擒神记

    凌俐是刚入行一年的菜鸟律师,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授薪律师,从代理案件以来,没有赢过一起官司。在一起知识产权案件中,她认识了吊儿郎当的植物学家南之易,终于取得人生第一场官司的胜利。从此生活有了波澜,而机缘巧合下,她手里的案子一个比一个难。故意杀人案再审、知识产权天价赔偿案、千夫所指的猥琐儿童案……废柴律师哭喊:压力山大,谁能救救我?科学怪人挠挠鸡窝头:粉妹过来,本大神告诉你。
  • 华严法界玄镜

    华严法界玄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蝶魔狂舞

    蝶魔狂舞

    林子伊,25岁,名牌大学金融系毕业。白天,她是美丽、乖巧、温婉的平凡女子,晚上,她是神秘杀手组织‘冥’里的那个神秘杀手‘K’。白天是天使,晚上是恶魔,她就是看不怪现实的虚假,所以肆无忌惮的着过着双重的生活,可是就在她游戏人间的时候命运给她开了个玩笑,华丽的死亡并没有给她带了结束而是将她带到了陌生的时空…再次的重生,她有了公主的身份,在这一世她还是想肆无忌惮的活,可惜是个战败国的公主,她知道一个这样的公主命运肯定很凄惨,所以她大义凛然的代弟为质,以太子的身份留在龙乾国为质子。她有时无害,有时腹黑,有时可怜,有时邪恶,有时多情,有时绝情…她无心权贵,可是她身边的人却个个身份显赫:皇甫乐雷,她重生的双胞胎弟弟,金麟国真正的太子,从小就粘着她,无论她怎么甩都甩不掉。龙擎天,龙乾国太子,霸道不可一世的他偏偏就是和她这个小小的质子过不去。冷倾月,龙乾国大将军,一会对她喊打喊杀,一会对她又抱又亲。湛羽,南翰国的太子,一样是质子的他对她无微不至,有求必应。轩辕邪,魔教教主,杀人不眨眼的他惟独把她宠上天。叶枫,暗卫首领,默默地跟随她、守护她。无聊篇:因为很无聊所以在宫里蹲点捉奸,正好抓到最受宠的妃子出墙,气急的妃子:“我到底哪里跟你过不去?”“我只是太无聊了,而你只是太倒霉了。”第二天,羞怒的龙乾国的老皇帝当场气昏过去。邪恶篇:“皇甫乐雷!你给我吃了什么?”龙擎天脸色泛红,身子发热,肚子巨疼。“媚药加泻药。”“你,快给我找女人和御医!”“太子殿下性急要找女人泄欲——又在拉肚子要找御医——宣侍女和御医一同见驾——”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全宫的人都听见。无赖篇:“你居然不听本太子的话,本太子要先杀后奸!”“皇甫太子,小的是太监。”“本太子男女通吃,你这不男不女也照样吃。”戏弄篇:眼泪噙着晶莹的眼泪,可怜兮兮:“冷将军,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你了?”“没有!”“那你干嘛老要欺负我,哦,原来你喜欢我,虽然知道男人喜欢男人有点有违人道,但是我是个小质子没得选择,还请你下手轻点。”可怜的解开衣服的纽扣…对方早就跑得连影都没有。可怜篇:“轩辕哥哥,有人欺负我!”“谁敢欺负我的宝贝,我要他生不如死,全家死绝,断子绝孙。”“是他。”“…宝贝,他是我老爹。”绝情篇:“姐姐,只愿哪一天你累了,愿意栖息了,就来到我的身边,我会一直等着你”。
  • 无敌快穿当女王

    无敌快穿当女王

    “再吃,你体重就超重了!”“关你屁事!”“………”“宿主有任务,快接!”“哦不想接,还没吃饱!”“求你了,接吧!我都跟你大半月了,一个任务没接,好惨的!”“我很好,不用你担心!”你好我不好!诱哄:“宿主,接吧,完成一定任务,可以得到奖励哦!”“我说了,我对人民币不感兴趣!”“给你个超级大帅哥,肿么样?”“真帅???”“帅!”“那还等什么,赶紧接!”如果早知道这个帅哥,是他本人,她一定打死也不接任务……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