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8900000008

第8章 萌发“1+1=1”创新亮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石飞汉迫切想改变眼前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怎样才能脱贫呢?石头村无工业基础,地处深山老林,靠什么致富呢?石飞汉苦苦思索着……

石飞汉,这位石头村人少有的1米78的个头和80公斤的体重,站在人群中简直是鹤立鸡群。他脸上的坚毅与朴质,执着与坚定,镌刻着他从乡间走来的历史,他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个人经历,记录着他那县级中学的终极学历。在一些人的眼里,石飞汉的学历,他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一生将是平庸的,先天就注定了不会有大作为的。

可能是在乡间经历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痛苦,也可能是对贫困挨饥受饿的切肤之痛,以及亲眼目睹石德天试养群鸡失败的教训,在石飞汉的骨子里镌刻着征服贫困的坚强信念。

在现实,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种典型的事态,一句具有激励性言论的背后,往往是一场革命,诱发创新的起点。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人生旅途的一个转折点。

十月金秋,秋风习习,晴空万里,石飞汉的舅父石道本从广亲回来探亲,正在厅里和母亲聊家常。他也坐在厅里,听母亲唠唠叨叨了一会,感觉有点闷,便走出厅来,又独自坐在屋门前那棵笼眼树下,一边用烟纸卷着烟丝,一边陷入了沉思。

“亚汉……”

屋内响起一阵急迫的尖叫,石飞汉从坐在树底那块青石板上猛地站起来,一个箭步跨进屋里,只见母亲手里捧着家里那只报晓雄鸡,不知所措。

母亲一见儿子进来,着急地说;快……快来看看,这只鸡昨天还好好的,今天阿白鹤屎,无精打采的,看来是得了鸡瘟病了,怎么办好呢?”

石飞汉坐在树底下正苦思觅想寻找致富门路,猛地被母亲的一阵急迫尖叫所打断,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件事。“鸡瘟病是个千古难以解决的难题,死了就当垃圾丢出去算了。”他望着母亲,没好气地说。

“你如果能把这个千古难题解决了,养鸡何尝不是一条发财门路!”石道本见外甥这种态度,于是,激将法式的回了外甥一句。

“是呀!汉儿,你如果把这个难题解决了,你就达了!”母亲也在旁边附和着。

一贯以沉默寡言著称的慈母,这时讲起话来掷地有声,庄严而富有挑战性。

母亲和舅父的一席话,像一磅重型炸弹把石飞汉的心给炸开了。

他举一反三,辗转反恻,久久不能平静。他想,鸡瘟病之所以成为千古难题,就在于千百年来养鸡是老人小孩干的家务活,鸡病死了就当垃圾扔掉或丢到粪池浸烂当肥水淋菜、淋稻田,不断重复着某一固死的模式,是一种套路的延伸,再加上长期社会专制对创新的封杀,所以这种套路越来越是习以成俗,成为千年俗套。千百年形成的俗套,造成了千百年无法解决的鸡瘟病难题,这就是历史的真实。

在现实中,家庭养鸡,书写着这样的一条不等式:养鸡≠防病(一体化),也就是1+1≠1。于是在人类历史中,人们总是习惯地沿着传统的1+1=2这一数学命题去演绎实践,去推断、去演化现实。经过世代的沿袭,家庭的养鸡与防病已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互不关联的孤立面,从而各自导演出如果鸡患了鸡瘟病,只好当垃圾扔掉的现象,与人们的需求往往相差甚远。

在学校里,石飞汉是一个出了名的数学怪人。在他漫游过的数学海洋里,接触过许多不等式。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演化,数理的不等式被转移到了现实中,但现实毕竟远离着课堂,人们对于不等式的演算往往是丰富的而具有色彩的。如人为的移合,利益的诱使,科学的创新,人情的软化等,都可以使数理的不等演绎成现实的相等,从而往往使客观被扭曲地出现,以虚伪的面目而存在。但科学的不等式只能靠科学的手段去演算才能完成,石飞汉要走的就是以科学的手段去导演数理的不等式。

在学校里,石飞汉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艺青年,唐诗宋词他能倒背如流。而他最喜欢的是这首诗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与石飞汉自小玩沙煲长大,从石头村走出去的《广东农民报》记者石书荣,还依稀记得,有一次,他不约而同在村里见到石飞汉,偶尔提到这首《沁园春·长沙》,他像变了另外一个人似地说:“读初中时,这首《沁园春·长沙》是他最为喜欢的诗词之一。”

接着,他滔滔不绝地点评:自古文人墨客多有旷世之作,诗人这首《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12月,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作者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作者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充盈着青年时期年轻人热血沸腾,指点江山的抱负与情怀……

听着石飞汉的精彩点评和这么清晰地说着作者写该诗时的时代背景,石书荣感到十分惊讶且有遇知音的感觉。1977年7月,我国恢复高考后,石书荣就在那年考上了大学,在中大这所知识多得要溢出来的高等学府深造了四年,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时代最喜欢的就是这《沁园春·长沙》。

于是乎石书荣顺着他的话题: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对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该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作者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这首诗词,石某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该诗词的开篇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作者赞美的秋天,是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作者创作的秋景词《沁园春·长沙》,历来备受世人推崇,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秋之歌。

该词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其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壮阔高远的深秋境界,引领读者去感受诗人的博大。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作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的豪情壮志,从而使其独步诗坛,《沁园春·长沙》便是其中之一首。

石飞汉见小时的伙伴能如此恰当地接过他的话题且能生发开来,犹如俞伯牙遇钟子期,兴冲冲地走了过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石飞汉恢复情绪后,兴致勃勃地又说:“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紧密,改革开放更是给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最后,石飞汉背诵了该诗作者另一首《忆秦娥·娄山关》来结束他们的这次聊天: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石书荣那次回乡采访,见到石飞汉,为何会与他谈到了文化文艺界的话题且还特有兴致?而石飞汉又为什么会用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来作为结束语?事后,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石书荣几次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事隔多年后,他才仿然大悟……

再说石飞汉当时从舅父的一席话中受到了启发,萌发了一个“1+1=1”的新概念。在他的意念中,决意要把养鸡和防治放到一个统一体中去进行攻关,这是他的立论,是他萌发的创新亮点。意味着亘古未有的一场变革将在他的脚下伸腾。

同类推荐
  • 婚姻中蹉跎的女人

    婚姻中蹉跎的女人

    一个发展强大中的国家,一个速度与生命赛跑的时代,女人必须是最慢的那一个,因为你的孩子需要慢环境成长,老公需要安静的思考和休息。女人静了,全世界都有了头绪。别让时代大流冲走女人的温柔和慈爱,别让网络困住了老公的性和爱。家庭也就没了家的骨感。我们的三从四德会让女人知道你就是依附于家的智慧,大地,太阳。不是丢掉女人的幸福去和时代比拼。末了,“离婚”二字霸道的破坏了我们的身心。我们必须温柔的面对事态,安静的思考,平静的说话。做新一代优质大妈这是我的理想,我要我的晚年不打麻将,不跳广场舞。我要我回归美丽的激情燃烧最后的那一抹夕阳红,女同胞们,你愿意吗?我特愿意,正文中会出现我的生命最后安排,等你去发现。
  • 远去的日子

    远去的日子

    长大是记忆渐遥,回忆不深。美好的、不好的终将流逝。
  • 想要的她又暖又甜

    想要的她又暖又甜

    【旧文《隐婚老公心尖宝》】 “这戏怎么演?”“我教你…”拍一场替身戏,沈未晞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傅家掌权者→傅锦寒的女人。被最亲最信任的人背叛,她决定杜绝男人,绽放实力活出自我,一心追寻梦想。然而,傅锦寒强势闯入她的生活……从此,沈未晞酸酸甜甜谈恋爱,开开心心虐渣渣。某天,傅锦寒求婚,沈未晞笑得像个小妖精:“沈影后的聘礼很贵哟。”傅锦寒给她戴上独一无二的钻戒:“我就是聘礼!”沈未晞:“这辈子,你都不许后悔!”傅锦寒摁着她,霸道地说:“人、心、傅家、影视圈都是你的。天地可鉴,此生不悔。”【双C,1V1,HE,甜文】
  • 不回头的岁月

    不回头的岁月

    青春无悔愿你如依青葱岁月往事莫忆但愿往事无路可回
  • 人间沧海

    人间沧海

    懵懂少年,自幼丧父,寡母孤妹,生活艰困。这是一段平凡人的不平凡往事,一段独品却又为众品的人生,酸辛甘苦,一壶浊酒,浮沉几十载。人间沧桑,自有正道!故事从改革开放前的那个少年说起……
热门推荐
  •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原来他就是当朝一手遮天的太子殿下,毒母弑兄控制着皇帝,名不正言不顺登上太子之位,他的狠他的绝情震惊天下。他玩弄政治权谋、坐拥如花美眷时,她在民间苦苦找了他整整六年,找到最后只等到一封休书……难怪他能那么轻易抛下她,一个青楼出身的低贱娘子。
  • 网游之倒行逆施

    网游之倒行逆施

    因为不能购买游戏头盔,穷凶极恶的李怀林一发狠,自制了一个游戏仓进入了新网游《荣耀之心》,但是没有想到居然把自己的游戏人物卡成了BUG。别人打怪加经验,他打怪扣经验;别人做任务加经验拿钱,他做任务扣经验不说还扣钱。正在他一度以为这游戏玩不下去的时候,他的人物挂了一次,经验突然暴涨。于是他悟了……不作死就不会死,为了升级,李怀林开始拼了命去作死的生活。
  • 农女如玉

    农女如玉

    新时代勤劳致富的楷模——“养猪大王”章如玉莫名其妙穿越到大魏朝的上林村,并随身带有一个改造极品系统。面对时刻想把她当做赌注的父亲,又懒又馋的母亲,冲动暴躁的兄长,章如玉觉得压力山大。建了一个交流群,群号:699079744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入一起和乐乐聊聊你们心中的如玉。
  • 花魁为后:皇上快到碗里来

    花魁为后:皇上快到碗里来

    她原本是青楼头牌,因为遇见一个翩翩公子的‘清者自清’而守身如玉,终于再次相遇却是在青楼之中,他偶遇刺客姽婳用自己的身体救了她,作为感谢被带进了皇宫,可是他却忘了两个人之间的回忆。他贵为一国之君,却因遭皇兄们圈套,丢了回忆,可是在把姽婳带进宫之后再一次的爱上了她,可是中间他却一次又一次的误会姽婳。可还是感谢命运姽婳最终没有因为他的误会而离他而去。最终他为了她遣散后宫,修改朝纲,一起治理国家。也感谢命运让两个人就这么厮守一生,云游四海。
  •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本书的主题就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真与假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隐与显的分寸、屈与伸的分寸、深与浅的分寸、进与退的分寸、软与硬的分寸、忍与争的分寸等。这些“分寸”都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大问题。如果你不以精明的头脑去解决它们,找到隐藏于其中的秘密,随时都会误入人生的败局。
  • 伊修塔尔的祈祷

    伊修塔尔的祈祷

    公元前16世纪,赫梯帝国成为地中海霸主,异国神秘青年苏瓦特成为了赛里斯王子的贴身士卫,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黑暗的秘密在背地里即将浮出水面……这是一部以古代赫梯,埃及为背景的皇室浪漫传奇。神话似的赫梯皇帝乌尔苏·汉蒂里拥有强盛的军队,广袤的领土,还有星辰般耀眼的两个儿子。皇帝的长子赛里斯在众神祭典时亲自主持比武大赛,一位名叫苏瓦特的异国青年力克群雄,获得了太子贴身侍卫——这个已往只能由本国贵族担任的职位。苏瓦特俊美的外表和超凡的胆识很快让他成为风云人物,但那神秘的出身却让汉蒂里疑虑重重,可惜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看似恭顺的青年,除了和自己的宠妃,有着纠缠不清的宿命之羁,也是这个国家最致命的秘密……
  • 白首不为过

    白首不为过

    “陆卿云,我从来都不曾是你的第一位.”沈泽潼冷笑道“本姑娘的男人你不配!”“我可以给她荣华.”“…”“我还可以给她富贵.”“…”“甚至是无比的荣耀.”“…”柳昱悠悠开口“我可以给她自由”“…”
  • 绝代老艄

    绝代老艄

    小说历来是虚构的。所谓的生活真实只能是文学意义上的真实。书中所提到的地名大多属虚撰,但也有不少用了实际生活中的真名,如柳林、碛口等等。这为的是加强作品生活的实感。正如《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绝不是实际生活中水泊梁山一样,不可以将其视以为真而去查证或对号。提及这一点可能是多余,权当蛇足吧!
  • 哲理故事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哲理故事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本书精选上百则感动心灵的哲理故事,它们涵盖了成长的滋味、父爱母爱、纯洁友情等内容。在每则故事后面,都配有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赏析点评,方便读者领会、启迪和感悟。 通过一个个感同身受的故事,让小学生体会“真”的流露,“善”的进发,“美”的呈现,进而学会感动,懂得感恩!
  • 金七十论

    金七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