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8900000008

第8章 萌发“1+1=1”创新亮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石飞汉迫切想改变眼前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怎样才能脱贫呢?石头村无工业基础,地处深山老林,靠什么致富呢?石飞汉苦苦思索着……

石飞汉,这位石头村人少有的1米78的个头和80公斤的体重,站在人群中简直是鹤立鸡群。他脸上的坚毅与朴质,执着与坚定,镌刻着他从乡间走来的历史,他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个人经历,记录着他那县级中学的终极学历。在一些人的眼里,石飞汉的学历,他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一生将是平庸的,先天就注定了不会有大作为的。

可能是在乡间经历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痛苦,也可能是对贫困挨饥受饿的切肤之痛,以及亲眼目睹石德天试养群鸡失败的教训,在石飞汉的骨子里镌刻着征服贫困的坚强信念。

在现实,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种典型的事态,一句具有激励性言论的背后,往往是一场革命,诱发创新的起点。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人生旅途的一个转折点。

十月金秋,秋风习习,晴空万里,石飞汉的舅父石道本从广亲回来探亲,正在厅里和母亲聊家常。他也坐在厅里,听母亲唠唠叨叨了一会,感觉有点闷,便走出厅来,又独自坐在屋门前那棵笼眼树下,一边用烟纸卷着烟丝,一边陷入了沉思。

“亚汉……”

屋内响起一阵急迫的尖叫,石飞汉从坐在树底那块青石板上猛地站起来,一个箭步跨进屋里,只见母亲手里捧着家里那只报晓雄鸡,不知所措。

母亲一见儿子进来,着急地说;快……快来看看,这只鸡昨天还好好的,今天阿白鹤屎,无精打采的,看来是得了鸡瘟病了,怎么办好呢?”

石飞汉坐在树底下正苦思觅想寻找致富门路,猛地被母亲的一阵急迫尖叫所打断,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件事。“鸡瘟病是个千古难以解决的难题,死了就当垃圾丢出去算了。”他望着母亲,没好气地说。

“你如果能把这个千古难题解决了,养鸡何尝不是一条发财门路!”石道本见外甥这种态度,于是,激将法式的回了外甥一句。

“是呀!汉儿,你如果把这个难题解决了,你就达了!”母亲也在旁边附和着。

一贯以沉默寡言著称的慈母,这时讲起话来掷地有声,庄严而富有挑战性。

母亲和舅父的一席话,像一磅重型炸弹把石飞汉的心给炸开了。

他举一反三,辗转反恻,久久不能平静。他想,鸡瘟病之所以成为千古难题,就在于千百年来养鸡是老人小孩干的家务活,鸡病死了就当垃圾扔掉或丢到粪池浸烂当肥水淋菜、淋稻田,不断重复着某一固死的模式,是一种套路的延伸,再加上长期社会专制对创新的封杀,所以这种套路越来越是习以成俗,成为千年俗套。千百年形成的俗套,造成了千百年无法解决的鸡瘟病难题,这就是历史的真实。

在现实中,家庭养鸡,书写着这样的一条不等式:养鸡≠防病(一体化),也就是1+1≠1。于是在人类历史中,人们总是习惯地沿着传统的1+1=2这一数学命题去演绎实践,去推断、去演化现实。经过世代的沿袭,家庭的养鸡与防病已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互不关联的孤立面,从而各自导演出如果鸡患了鸡瘟病,只好当垃圾扔掉的现象,与人们的需求往往相差甚远。

在学校里,石飞汉是一个出了名的数学怪人。在他漫游过的数学海洋里,接触过许多不等式。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演化,数理的不等式被转移到了现实中,但现实毕竟远离着课堂,人们对于不等式的演算往往是丰富的而具有色彩的。如人为的移合,利益的诱使,科学的创新,人情的软化等,都可以使数理的不等演绎成现实的相等,从而往往使客观被扭曲地出现,以虚伪的面目而存在。但科学的不等式只能靠科学的手段去演算才能完成,石飞汉要走的就是以科学的手段去导演数理的不等式。

在学校里,石飞汉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艺青年,唐诗宋词他能倒背如流。而他最喜欢的是这首诗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与石飞汉自小玩沙煲长大,从石头村走出去的《广东农民报》记者石书荣,还依稀记得,有一次,他不约而同在村里见到石飞汉,偶尔提到这首《沁园春·长沙》,他像变了另外一个人似地说:“读初中时,这首《沁园春·长沙》是他最为喜欢的诗词之一。”

接着,他滔滔不绝地点评:自古文人墨客多有旷世之作,诗人这首《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12月,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作者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作者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充盈着青年时期年轻人热血沸腾,指点江山的抱负与情怀……

听着石飞汉的精彩点评和这么清晰地说着作者写该诗时的时代背景,石书荣感到十分惊讶且有遇知音的感觉。1977年7月,我国恢复高考后,石书荣就在那年考上了大学,在中大这所知识多得要溢出来的高等学府深造了四年,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时代最喜欢的就是这《沁园春·长沙》。

于是乎石书荣顺着他的话题: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对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该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作者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这首诗词,石某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该诗词的开篇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作者赞美的秋天,是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作者创作的秋景词《沁园春·长沙》,历来备受世人推崇,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秋之歌。

该词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其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壮阔高远的深秋境界,引领读者去感受诗人的博大。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作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的豪情壮志,从而使其独步诗坛,《沁园春·长沙》便是其中之一首。

石飞汉见小时的伙伴能如此恰当地接过他的话题且能生发开来,犹如俞伯牙遇钟子期,兴冲冲地走了过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石飞汉恢复情绪后,兴致勃勃地又说:“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紧密,改革开放更是给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最后,石飞汉背诵了该诗作者另一首《忆秦娥·娄山关》来结束他们的这次聊天: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石书荣那次回乡采访,见到石飞汉,为何会与他谈到了文化文艺界的话题且还特有兴致?而石飞汉又为什么会用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来作为结束语?事后,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石书荣几次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事隔多年后,他才仿然大悟……

再说石飞汉当时从舅父的一席话中受到了启发,萌发了一个“1+1=1”的新概念。在他的意念中,决意要把养鸡和防治放到一个统一体中去进行攻关,这是他的立论,是他萌发的创新亮点。意味着亘古未有的一场变革将在他的脚下伸腾。

同类推荐
  •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回不到的过去,到不了的未来。胡鹏站在这座城市的天桥上,看着一幢一幢的高楼大厦,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座城市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现在的自己已经27了。不知道是自己无能,还是自己没有更好的平台,这些年在这座城市糊里糊涂的成长到了27。27岁对于农村的他来说,意味着结婚生子,家里人不是一次两次的催他了,妈妈经常说:“你看看谁谁家的小孩比你还小已经结婚了,你看看跟你同岁的小孩都会叫爸爸了”。铃铃铃,胡鹏拿出手机一看,是妈妈,不用说又是为了结婚这个事。
  • 一路人

    一路人

    如果上天注定两个人会在一起,那他们千方百计都会在一起。
  • 牵魂

    牵魂

    郎园在海瞳市经营餐饮酒店,安雅是业界小有名气的美容师,偶然的机会,俩人参加一次旅游活动认识,后来就产生了复杂的情感纠葛。本来就尴尬的关系,更加上秋水恒和湘北的加入,更使得原本简单的关系陷入纷纭和错乱!
  • 半死半生

    半死半生

    年过40的中学教师在升职的关头辞掉工作决定要成为作家,对他失望的妻子离家,而他也发现完全看不清自己的前程。
  • 北漂男一夜获百万:爱情路过北京

    北漂男一夜获百万:爱情路过北京

    毕业后长驻北京的“三无”青年李傲,短短几个月内,突然“捡”了两百万,得了一套房,丢了次“老婆”,还暧了个昧……上帝似乎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可门在哪儿呢?他想要留在北京,父母不让;他想与女朋友长相厮守,可危机重重;他精神出轨,爱上美丽“富二代”,最后却两败俱伤;终于有了房,产权问题又纠结不清……现实的冰冷,爱的热切,青春就这么左右摇摆……
热门推荐
  • 明文衡

    明文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蝶舞九天:小妖恋上仙

    蝶舞九天:小妖恋上仙

    前生,她依恋着他,而他却将她推向万丈深渊;而那个一直和她作对的人却爱着她,然,却被她推向了死亡边境。为了结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她与他相携跳下诛仙台,一同化为齑粉。今生待重来,他还是那个他,而她却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人。她是继续爱他,敬他,等他,还是与深爱自己的人相守一生?他与他,哪个才是她今生的良配?*******************************************如果喜欢我,还可以看一下起点的“缘渃”作品哦~
  • 窑洞

    窑洞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亲情、爱情、友情,伦理道德,乡土习俗注定了这里有故事。何存学经历的抗日战争和解放再到改革开放,在前西村是一个生活阅历丰富的老人,看透了世间的种种,不争,不急,过着自己的平凡生活。刘晓梅,性格强烈、争强好胜、目光远大,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为了何东不受来自家庭、村里环境的影响,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搬家,新的环境有着新的压力,打工没多久厂子倒闭,然后自己一个人扛起来,带病上班,到再次倒闭,前后几次住院,然后自己开商店;90后的何东起初的叛逆,不爱学习。加上何广义的愚笨教育使得何东一度走上歧途。刘晓梅的两次大手术让年少的何东慢慢的日益成长,何东的弟弟何亮是否会步入后尘,身体残缺不全的刘晓梅这次会向命运低头吗?每个年代都会有爱情、亲情的发生,前西村三代人的爱情故事从这里开始......
  • 法律常识全知道

    法律常识全知道

    为了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日常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以法律的思维理智判断世间的是非曲直,从而规范行为、明白生活、理智处世、合法维权,《法律常识全知道》汇总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2000个法律常识,通过案例、法律解析、法条链接3个板块,对我们在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合同纠纷、物业纠纷、房屋买卖租赁、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赔偿、消费理财、著作发明、刑事犯罪、诉讼程序等方面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使我们快速、便捷地找到法律上的解决办法,自己就能轻松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是个人、企业经营、家庭必备的法律工具书。
  • A Hero of Our Time

    A Hero of Our T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情缘:今生只爱你

    倾世情缘:今生只爱你

    她本是翱翔天际的凤凰,却因一念之差,几尽神魂消散。历劫重生,肩负重任,只想淡看世间繁华,潇潇洒洒。谁知眼前这人总是阴魂不散,看着眼前撒娇的某男,万俟卿音无奈扶额,“惹不起,我躲还不行吗?”一逃一追,一冷一热,在这条属于两人的爱情道路上,没有最爱,只有更爱。看着逃跑的万俟(moqi)卿音,君斯默微微一笑:“人世间纵有千娇百媚,姹紫嫣红,只需一眼便知,唯有你是我情之所钟”。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利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利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深爱你这城

    深爱你这城

    背景城市,从南京到北京,跨越1200公里,七年时间的恋情。苏绿,小绿叶一样的女孩子,坚强的要长成一株小树,爱上儒雅俊朗的男人方卓昂,她倔强偏执,义无反顾。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你愿意乔装成他爱的女人的模样吗?苏绿说我愿意。你不爱我,我知道。亲爱的女孩,你爱过一个不爱你的人吗?那时的你就是一片小绿叶,全世界都心疼你,独独你爱的人不心疼你。倔强地坚持很久很久,要么他爱上你了,要么你不再爱他了。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一个爱你的人,刹那盛开。爱情,是世间最大的信仰,连上帝也阻止不了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博物志

    博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怎样舍,怎样得

    怎样舍,怎样得

    舍得舍得,人这一辈子应该学会舍得。舍得二字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智慧,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两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能够达到如斯境界,一个是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一个是哲学的民族——日耳曼民族。舍得,有舍必有得。本书并不是要读者按照圣经的教义那样——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相反,本书要告诉读者的是,不是任何舍都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在作出决定前,务必三思,毕竟时间一去不复返。本书不可能为你提供一个万能的公式,让你简简单单就成功。若成功真的这么简单,那写这本书的我不早就成功了——本书要告诉你一个事实,你这一辈子都很难成功。只有明白这个事实,你才会真正的舍,才有可能得,才会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