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怎么说萧北家是夫唱妇随呢?别看方惠一开始的抵触情绪那么大,但仍然扛不住萧鹏的软磨硬泡,终于点头同意试试看。
人力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萧鹏将面临生平最大的一个挑战——钱的问题。
两口子年纪轻轻工作时间不长,还要时不时地给老家补贴家用,基本上没什么存款。前段时间挣得那点钱也不顶事。银行贷款?这个时候镇上连银行都没有。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法子,借。
换成几个月前的萧鹏,他绝对抹不下这个脸面向自己的姐弟开口借钱,认为那是很丢人的事情。但现在不同了,尝到甜头的萧鹏,内心的***跟信心同时膨胀,以前很多看不惯的事情现在也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面子算什么,自己当初就是被这两个字扯了后腿,什么事情都不敢出头,结果几年下来,一点长进都没有,一起进厂的几个人都提了干,工资使自己的两倍还多,只有自己还是个小破工人,弄得自己一见到那些人就感觉抬不起头来。现在有了翻身的机会,一定不能就这么放弃。
无论前世今生,萧北最服气的就是自己老爸的倔脾气,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不同的是,前世的老爸是在一些小事上计较,比如面子啊,习惯啊之类的;现在却是跟自己较上了劲,不借到钱不罢休。相比较而言,萧北还是喜欢现在的父亲,虽然每天东奔西跑的让萧北心疼,但跟前世萎靡的样子相比,现在精力旺盛的父亲更让女儿敬仰。
老爸回老家已经三天了,不知道事情进展的如何。萧北这几天也在冥思苦想,万一老爸筹不到钱,是不是要退一步来考虑这个问题。靠自己现在的力量搞到钱是不可能的,剩下的只有重新考虑跟房乾合作的可能了。萧北心里苦笑,恐怕只有老妈会希望跟房乾合作吧,那样她就不用被逼迫丢掉铁饭碗了。
就在苦等了三天的萧北感觉自己快要望眼欲穿的时候,萧鹏终于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借到钱了,足够他家办工厂开公司了。
钱是爷爷借给萧鹏的,打了借条,五年内要还清,否则萧北长大了要替父还债。
其实萧北跟老爸心里都清楚,爷爷并不是真的想要钱,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儿子,一个人被切断了后路,只能往前走,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
他也在告诫萧北,老爸走上这条路,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自己身上的担子跟老爸一样重,哪怕她只有三岁。
这就是爷爷,想前世萧北一直认为爷爷重男轻女,对自己和爸妈一向冷淡,现在想来,许是怒其不争吧。
一切准备就绪,萧北的老妈先跟单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按照老爸的吩咐将公司的手续办全,接下来就是动工盖厂房,进设备了。
萧北住的家属区周围就是农村,老爸事先已经考察好了一处离单位不太远的废弃的仓库,找人帮忙租了下来,再请几个工人过来稍微搭建一下就可以。设备除了几台缝纫机,还让肖明出面请房乾帮忙从南方进了一批加工设备。然后老妈出面从农村招几个针线活比较好的妇女就OK了。另外还依着萧北的要求在厂房前面盖了一件门头房,作为批发零售的门面,也算作老妈的工作室。
房乾不愧是个生意人,当时听过萧鹏的意思后,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很痛快的答应了,还主动帮萧鹏往南方联系了几单业务,跑前跑后非常热情,同时不忘了跟萧鹏讨价还价,希望以后从这里进货能给个最低价。对于这一点,萧鹏是不会拒绝的,毕竟现在销路还没打开,房乾那里还是相对来说最稳妥的客户了。至于其它的几家,看过之前的款式后都同意先试订一批看看再说。
萧北也没闲着,趁还没开工的这段时间又设计了几件入秋的衣服,跟老妈商量了一下作为公司的第一批产品生产,又指挥老爸多去本市的企业跟学校跑一跑,争取拉一批团购回来,还费劲地跟老爸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团购。
这样一家人前前后后忙活了半个多月,总算是可以正式开工了。
与此同时,方惠的假期到期,单位不允许继续休假,便正式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家的厂子里面去了。萧鹏也舒了一口气,打起精神来回到单位好好工作,最近频繁的外出请假已经让领导很不满了,再不认真干,估计自己会被清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