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村长换了身行头,一套泛白的中山装洗得干干净净,显得格外有精神。
油光发亮的头上不知道抹了多少菜油,引地七星瓢虫也前来光顾。一丝不苟的中分发型搭配着黑边框的老花眼镜。
这是村长标志型的造型,每每遇到特殊节日他总喜欢如此打扮。这在村里老少爷们看来多少又增添了几分为老不尊的味道。
村长左手提着铜锣。一面走一面敲,晃晃悠悠地从村委向外婆家小路走来,满面红光地打着酒嗝。身后几个屁大的孩子捏着糖果嘻嘻哈哈地跟着。
道路两旁的家家户户此刻都已吃完晚饭。有男人聚在院子里打牌的,有妇女挨在一块嗑着瓜子聊天的,有老人躺在摇椅上乘凉的,好不热闹。
在这80年代初期的村里,通讯基本靠村长自己吼,久而久之,他既是村里的发动机也成了村里的广播器。
一摇一晃的村长每走几步就“咣铛”敲打一下铜锣,口里还念念有词。
“晚上6:30露天小会场,放电影啊!”
见村长走来,坐在院子里的一个男人调侃道:“哎,我说村长,今晚放什么电影啊?放不放香嘴啊?”男人边说边用手打着亲嘴的手势。
身旁打牌的男人也挤眉弄眼地起着哄:“是啊,村长,我要不要带媳妇一起来啊?”话刚说完引得整桌打牌的男人哄堂大笑。
听到男人的嘲笑声,村长也懒得搭理,似乎这种事情对于他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鼻梁上的老花眼镜耷拉下来,用他独到的小眼睛瞪了瞪起哄的村民,然后继续敲锣打鼓得往前走。村民的笑声一路持续着,闲来无事的妇女也加入了行列。
“村长啊,晚上你去看香嘴了,那你老伴怎么办啊?”女人嗑着瓜子一脸媚笑。
接着又引来一阵妇女的大笑,村长干脆提高了嗓门,“晚上6:30露天小会场,放电影啊!”说完他的步履迈得更快了。
“晚上6:30放电影。想看的人不要迟到啊........”
村长一遍遍地喊着话,耐心地将讯息传达到每家每户。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孩子,妇女,村民们开始搬着椅子提着凳子地流动起来。
一户人家的院门口,两兄妹一头一尾搬着偌大的长条凳,李阿三对着大门内喊“妈,你好了没有啦?“
“妈,好位置要被抢光拉,你快点嘛!”搬着长凳的小妹也焦急地喊道。
“催命啊!来了来了.....”一个妇女理着衣服急匆匆地从门厅里出来。
李阿三的母亲怀抱着竹椅,兄妹搬着长凳出院门行至小路。迎面走来小红一家。
李阿三见到小红激动地挥动手臂,“小红,小红。”
小红的脸羞成了红苹果。低着头,洋装没有看见,反倒是走在前面的小红妈亮出了大嗓门。
“小三儿他妈,你们也去看电影啊?”
“是啊,你们家那位呢?怎么没来?“
“打牌呢,哪有这闲功夫。”小红妈领着孩子赶了上去。
人群渐渐地汇集到了外婆家小路上,只见乡亲们搬着长凳,竹椅,有说有笑。不过两米宽的小路热闹地象是赶集。熙熙攘攘的人流跺过小桥往小广场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