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工小河
文瑞也是没有办法,冬天本来是农闲的时候。他本来想做点小活计挣点外快来充裕一下家里的生活条件。可是生产队里每天都安排不同的事情,也要每天都去挣得那几个工分。不是修修路,挖挖地,就是在田埂边把小溪修整修整,以便来年能更好的灌溉这肥沃的土地。于是乎,几乎每天都要起早摸黑的劳动。最近听说为了响应上面的政策,要修一条从林原潭水库经坑的人工河。这条河跨越好几个行政村,各个村里的负责村里的河坝河堤修建工作。这也是好的,这样一来,再不不完全靠天吃饭了。引水灌溉这几百亩田地就算大旱也是挺得过去的。对于这样的工作,村里的人都很热情,情绪高涨。他文瑞,也对这样的惠民政策很是感动。这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他就跟妻子亚梦说道:“亚梦,过几天可能要到东边的布上去修那条人工河了,离家稍微有点远,中午就不回来。”“好吧,你去吧,我中午的时候给你送饭去,这样也好休息休息。”亚梦回答道。“明天去跟文珍商量一下,估计他中午也不会来了,队里的人多数都在那继续忙呢,送午饭的事情可以商量一下,轮流来,省得大家都往那边跑。”“也是,这么多人去也没有必要,跟文珍家的轮流一下也是好的。文珍和文珍家的也很好说话,为人也都很实诚。想来这几年我们受过人家多少恩惠。”“咱家养着三个孩子也不容易,这么冷的天连衣服的穿不暖和,更别说吃饱了。要说文珍,真是个好兄弟呀。为人大方,又是咱们生产队的队长,平常也时不时的照应一下咱们家。”说到这里两夫妻眼里都微微湿润了。另一房里却早已响起了三个孩子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第二天,吃晚饭了,文瑞就去找文珍一起去地里干活,顺便商量一下昨天的事情。到文珍家的时候,看见云灵站在门口端着碗吃饭。
“云灵,你爸在家吗?”文珍问道,伸手摸了摸这可爱的冻的脸蛋通红的孩子。
“在里面吃放呢。你吃饭了吗,文瑞叔叔?”说着抬起头看了看文瑞,笑了笑。又朝里面喊道:“爸爸,文瑞叔叔来了。”
文瑞走了进去,一张方方正正的红漆桌子上摆着几碗小菜,文珍和文珍媳妇端着碗饭坐在稍比桌子矮的长条形的凳子上吃。这张方形桌到似有些年头了,红红的漆也变得暗淡,甚至有些地方脱落了下来。那条形的凳子的方方角角都被磕碰成圆弧了,更不用说那凳子上的漆了。这件吃饭的房间因为烧火被熏得黑溜溜的,仿佛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黑漆。房里整齐的堆叠着前番从山里捡来的柴火,用来烧水、做饭和取暖。那用土砖打造的灶也是很古旧,都松松散散了。但是却非常的干净和整齐。
文珍听见云灵说文瑞来了,就回过头来,站起来问道:“这么早啊,吃饭了吗?”“吃了,想跟你一起去地里呢,顺便商量点事。”“那行,先喝点水吧。在里面坐坐。媳妇,给文瑞倒点水。”文瑞也不等文珍家的给他倒水,就自己倒了杯水:“他嫂子,吃饭吧,我自己来就好。”说着便自己走到旁边另外一间客厅了。
文珍吃完饭就喝文瑞一起去地里了。文瑞就把昨天晚上的话跟文珍说了。文珍也没想到这么细,既然文瑞提出来了,他就觉得此主意甚好。于是就决定把这事定下来,让各家的媳妇们轮值给大伙送饭。
就这样,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这年的冬天,村里的男人们就一起往东翻过这座小丘陵,到布上去修这条人工河。布上就白小村也就一里路,也是一个山丘围成的小山坳。里面也就有几百亩田。不过山脚下周围都有世世代代留下的坟墓。此起彼伏,凹凸不平。除了通往田里的几条小路,剩下的都是长的半人高的芦苇。这条人工河为了尽可能大的灌溉到所有的田地,都是挨着这些山脚修的。曲曲折折,绕了好大一段路程。因此,距离白小虽不是很远,但走起来却比较费力。
山里的人们是情绪高涨,虽然每天都干得很疲惫,却也非常高兴。这是利己利民,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工程。各家的媳妇们也很支持。自己送饭自是不必说了,偶尔她家或者谁家有事了,也会二话不说的帮她送一下。工程虽然很大,但是队长文珍是一个精明能干,家里家外都能来得一手的恶人,又兼大家都很积极热情。于是整个冬天下来,就提前完成了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二。
春天,美丽的春天准时的来到了这个和谐的小山村。她带着春姑娘踉踉跄跄地赶走冬天给这个村里洒下的寒冷。又到处播种着春天特有的温暖。一棵棵黄嫩色的小草从厚厚的土层里爬了出来,旁边的叶子尚未完全展开,如同羞涩地少女一样,在春姑娘温柔的鼓励下,才把半遮面的琵琶放了下来。完完全全的伸展自己在地里佝偻了许久的身躯。山上的常青树又添几许新绿,不知名的野花开的漫山遍野,星星点点的布满了这林木出现葳蕤的世界!
温和知道去年的那个年没有过好。村里的人为了在今年夏天旱季到来之前把林原潭的水引过来,起早贪黑的忙碌了整个冬天,连春节都没来得及过的好好的。冬天也过去了,可爱的春天来了。爸爸他们却还在努力的忙着那条河。她也仍要背着书包去学校念书。一个学期过去了,她也些须认得几个字。每天上课的时候,她都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心里总是漫无边际的遨游。有时听听云灵讲讲她自己遇见的事,有时又想想天空为什么飘着云朵,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总之不一而足。她总是渴望星期六的到来,自己就可以放松一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没有坐在课桌旁的拘束感。
这个星期六天气异常的好,是梅雨季节鲜有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天钱亚梦要去赶集,她要去集市买点日常用品。吃完早饭,亚梦就对文禾说道:“文禾,妈今天去市集一趟,你中午的时候给爸爸他们送个饭。也不麻烦其他婶婶们了。你带着两个弟弟跟着你吧。”文禾一听,觉得很是合她的心意,可以出去走走了。便满口答应下来。
当天中午,文禾就把母亲做好的饭,装在一个盒子里,又把队上其他叔叔伯伯家的饭放在一起。叫上了云灵,拿根棍子,挑上了,顺便去看看那伟大的工程。
往东走便需要翻过一个小山垅,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攀沿其上。路边的小草躲在高大的油茶树下,芦苇也从枯萎的身体里发出了新枝。因为梅雨时节罕有的晴天,层层叠叠从地上面冒起来的的雾气氤氲成美丽的色彩,给这座山村画上了淡淡的一笔,清新脱俗,简单美丽。
文禾她们俩走在这路上,他们童真的心里不会因为生活贫困和和苦难就体味不到这天然的画师——大自然。时不时的跑到树林里面去采几朵小野花戴在头上,又时不时的唱着:“太阳公公当天照,长大的文禾没人要;月亮婆婆像镰刀,我们的文禾躲猫猫;躲呀躲,躲呀躲,躲到那个春姑娘怀里笑弯了腰……”一路上总是闹个不停,一下子就到了布上了。
文禾看见不远处,爸爸跟文珍伯伯一个在用锄头把土挖出来,一个用箕子把土装上,然后其他的叔叔、伯伯们再把他们挑到河的两边,顺便做成河堤。他们谁也没有发现文禾和云灵给他们送饭来了。一个个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挑着担子头朝下,认认真真地做着自己分内的事。虽然天气不是很热,但是他们的衣服都湿了,抖大抖大的汗珠从脸上流下来,都顾不上用手擦擦,只能在做事的时候顺势用胳膊肘子挨一下自己的脸,权作把汗水擦了,防止进入眼睛。
站在他们身后的时时候,云灵只好大声的叫道:“爸爸,叔叔们,我们给你们送饭来了。”而文禾则站在一边,把棍子抽出来,把篮子放在平整的地上。
这时,忙着干活的人们才一个个停了下来。文瑞便问文禾亚梦怎么没来送饭。文禾都如实说了。于是大家伙坐在一起,喝着自己早上带来的水,润润胃,通知一下胃要吃饭了。文禾和云灵便帮忙把饭从那个篮子里面拿出来。两个人也是忙得团团转转,端菜端饭,端茶倒水的。就站在他们围成的圈子里面,跟无头苍蝇似地。云灵却还好似有条不紊,但是文禾就不一样了。让她站在这人群中间,又全是叔叔伯伯的,她又经常不怎么叫他们。其实她心理很是尊重这些叔叔伯伯,只是每次爸爸让她叫他们的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不好怎么开口。她就是这么口拙的一个人。
吃饭的时候,人们心情也是很舒畅的。暖暖的阳光照下来,随地坐在淡淡土香的的土地上,用筷子把充饥的红薯丝饭送进嘴里,着实是一种享受。人们也忘记了刚刚有过的给他们带来生生不息的希望的劳累。这时,人们也往往爱拉些家常话。
“文珍啊,这孩子长得挺水灵的呀,还挺懂事。见了面就‘叔叔,叔叔’的叫”。白小村耳房里的一位比文珍小的衣衫褴褛的年轻后生文韦佢说道。他不比云灵大多少,但是辈分却是老一辈的。他有三个兄弟,四个姐姐。他在家里是最小的。他的父亲也是跟文珍一样大的。想想他父亲要养活着一大家子人也很是不容易,好不容易拉扯大,又遇上了家里的几兄弟都要结婚,成家立业了。这也要一大笔钱,特别是他的大哥哥,年纪已大,村里像他哥哥那么大的差不多都结婚了。为这韦佢父亲都愁白了头。
文珍笑着说道:“你还别夸她,一夸她就了不得了。上次文瑞夸了一下她懂礼貌,长得水灵,她就每天在我耳边叨叨,自己哪里哪里好了,太不谦虚了这孩子。倒是文禾这孩子,挺文静的。”
“她是挺文静的,文静地都不知道该叫我爸爸了。”文瑞调侃道。
春天午间的阳光给人一种温暖、安详、平和的感觉享受。人们的话语滴滴答答,吵吵闹闹,给这个平静的午间带来了一种山村常有的动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