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如有实质的一阵波动,原本空空如野的面前凭空走出个人来,竟是下午拦住我去路的二位男子中教为年轻的那个。
望着来人身着的中山装,我忽然对这种充满民族个性的服装产生了疲劳性审美,真见鬼,这年头是不是人人都喜欢穿这种衣服来装酷。
下午还没发觉,现在突然想起来,这二天尽看见这种打扮的陌生人了。
“神仙?妖怪?”仿佛我脑袋上冒着个大大的问号。
可能没想到我的反应会是如此,听到我的问题,中山装男子满面春风瞬间变得极其难堪,原本设计完美的神秘出场被我儿童般天真的问题砸得满脸可以刮下层粉。
不过也就一会儿,男子就从错鄂中恢复了过来,满面堆笑的样子,立马让我想起街头经常卖假货给外国旅人的王二拐。
“我不是神仙,也不是妖怪,我是人,不过是个有点法力的修道人。”
“砰”一堆蓝色的火光随着他抛出的动作在我们左近燃起,数息后而灭。
“娘额西辟,来威胁老子的。”虽然心里骂着,脸上却是“相当”的崇敬。
“啊,好强,老爷爷,您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茅山老道?”
中山装男子脸色有点不好看。“武侠小说只不过是……”
我没让他把话说下去。“蜀山剑侠?”
皮肤开始松挎……“那……”
“青城派?”
“……”
“全真派?”
手指捏紧,关节发青。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蓬来仙岛,三圣门下!”我高兴的大跳大叫,心里却是心惊肉跳,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不过虽然对方没发现我的企图,不过我的企图大概是失败了,不知道对方用了什么古怪的门道,周围环境让我感到很异样,我有理由相信人家已经用了不知明的方法使附近的声讯和环境隔离开了。
“不是,我是小九华五尊者之一。”被我抢白了好一阵,终于趁着机会,捏着气冒烟的嗓子急速说道。
“喔,小九华山?五尊者?”可能被我的好奇心打败了,中山装男子已不复原本那种笑容可掬的模样,连忙点头应是。
“是不是有‘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之称的小九华山?原来山上还有修仙的高人啊。”
听到我称赞,中年人态度也缓和了不少,可能觉得面前的小家伙虽然年纪小了点,废话也多了点,但起码见识还是不低的。
我靠,你好好AH省不呆着,没事跑这来干什么?还五尊者哪!纯属马年放狗屁!
虽然在口舌上算暂时稳住了这个还比较“单纯”的老道,但总还有个尽头,而且我清楚的记得下午和这个人在一起的同伴,那个发出古怪目光的家伙。
心中焦急地思考着脱身之法,却六神无主。
“那么”老道笑容一敛,我心却是一紧,“既然小朋友知道我非歹人,可否回答我些问题?”
“什么问题?”
“我此番下山是专为除魔卫道,近几日观察发觉此地妖气颇重,特来除去妖人,惩暴安良,不知小朋友可有发现什么奇怪的人在附近出现吗?”他说得很缓慢,声音也突然变得特别清晰,眼睛仔细地看着我的反应。
“妖怪?哪,哪里?”我避开他的注视,不停地转动着身体,颤抖着身体看着四周。
“好了,小朋友,还是老实点说吧,贫道也陪你聊了那么久了,难道还不尽兴吗?”
就在我回头的一刹那,背后老道的声音阴恻恻的在身后响起,我强自镇定地回过头,原本还展现着笑容或者“单纯”的道士正阴沉沉地站在我背后,一只手“亲热”地搭在我肩膀上。
这老家伙什么时候傻过了,原来自始至终都是我在被人家玩,大概是一下子受不了这打击,我脱口而出,道:“不知道。”
刚说出话我就后悔不跌地知道坏了,果然老道士的脸立刻拉了下来,连一点表情也欠奉,从肩膀上传来股巨力。
只听“喀嚓”声响,我惨叫一声,双膝着地,豆大的汗珠从皮肤下渗了出来,牙齿不受控制地打着颤,我的一条胳膊就这么被卸了关节。
“呵呵,怎么样,小朋友,对待长辈态度要有礼貌嘛,现在总能回答我的问题了吧。”不知他用了什么方法,他一指点在我肩膀上,顿时疼痛没有那么剧烈了,但想来我的脸色不会好到哪去,依旧哼哼呀呀地嚷着,暗地里把他家的女性长辈都问候了一遍。
那道士再次扬起他笑容时,在我眼中再也不是那种“纯真”,而是无比的龌龊和邪恶,那张脸越来越被放大,直到跟前。
这种时候再去充什么硬汉就太过得不偿失了,立刻说了一大串有问题人物名单,不管是十年前因为活动铅和我吵过架的小学同学,还是近月来被我看不顺眼的黄浩翔,如果老道真去找他们晦气,那么噢弥托佛,算他们倒霉。
老道像是在津津有味地听着,等我说完后直接又在我肩膀上点了一指,剧烈的疼痛从末梢神经中枢传了过来,鼻子中忍不住闷哼了数声。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的,小朋友,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人最近这段日子在这里出现,比如说会一点你普通人不会的事情?我想,这点提示应该足够了吧?”他把脸再一次贴向我。
我眨巴眨把眼睛,看着他回道:“我实在不懂你要找谁,你不告诉我人是谁,我怎么知道我认识不认识?还有……我觉得……哼”为了忍痛,我嘴里又哼出个无意义的音符。
“觉得什么?”他把头再次靠得近些。
“您该多刷刷牙,要不,口臭会更加厉害。”我笑得很灿烂,虽然有点变形。
“找死!”一抹狠色闪过嘴角,老道铁着脸扬指向我另一条胳膊点去,早知这后果的我闭上眼,准备硬挺过去。
“住手”
注:诗是李白描写望夫山所做,望夫山据后人考证在今小九华山附近,而并非有些人认为的小九华山。文章中被作者借来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