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遗文:贝叶即贝叶书,指佛经。指抄写的贝叶经的遗文。
贝叶书:缅甸人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即贝叶)刻写成的书。在刻好的贝叶上涂上煤油,字迹即可显现出来。用细绳串连刻好的贝叶即成。
同时,在古代的印度,人们将圣人的事迹及思想用铁笔记录在象征光明的贝多罗树叶上;面佛教徒也将最圣洁、最有智慧的经文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后来人们将这种刻写在贝多罗叶上的文字装订成册,称为“贝叶书”。传说贝叶书虽经千年,其文字仍清晰如初,面其所拥有的智慧是可以流传百世的。
贝叶书(貝葉書)指佛经。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閒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元胡助《爱松轩》诗:“袈裟坐其下,自读贝叶书。”清全祖望《大佛牙曲》:“缅维万几暇,有时不废贝叶书。”
圆寂: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唐义净《大宝积经》卷五六:“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唐李白《地藏菩萨赞》:“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王琦注:“贤首云:‘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水浒传》第一一九回:“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红楼梦》第十七回:“他师父精演先天神数,於去冬圆寂了。”
在这里说几句,在我国自汉朝以后才有了佛教,汉朝和汉朝以前国人都信巫,后来演变成为道教,那些影视剧里演的有时候近乎不通。你若看过三国志的话,里面诸葛亮的呼风唤雨就是道术说白了就是巫术。
佛教自唐朝兴盛与外番,也就是印度的一些周边国家建立了往来,才传入了佛教。所以佛教用语一般都是梵文,一般人也很难理解。
书启相公:书啓古代专指下级给上级的信件,后来用为信札的通称。唐李商隐《杂纂》:“开人家盘合书启。”宋欧阳修《与陈员外书》:“下吏以私自达於其属长,而有所候问请谢者,则曰牋记书启。”
相公:1.旧时对宰相的敬称。《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一》:“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李善注:“曹操为丞相,故曰相公也。”唐韩愈《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相公翼亮圣明,大庆资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丞相称相公,自魏已然矣。”清吴伟业《咏拙政园山茶花》:“近年此地归相公,相公劳苦承明宫。”吴翌凤笺注:“按《日知録》:‘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
2.泛称官吏。宋《道山清话》:“陈莹中云:‘岭南之人见逐容,不问官高卑皆呼为相公,想是见相公常来也。’”《水浒传》第二二回:“今早宋江出去走了一遭,回来把我女儿杀了。老身结扭到县前,这唐二又把宋江打夺了去,告相公做主。”《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正值韩大尹陞厅,押过许宣当厅跪下,喝声打!许宣道:‘告相公不必用刑,不知许宣有何罪?’”
3.旧时妇女对丈夫的敬称。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梁鸿云:‘夫人请穿上者。’正旦云:‘相公,我不敢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这人姓魏,好一表人物,就是我相公同年。”
4.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后多指秀才。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相公,你不思进取功名,只要上花臺做子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店家道:‘原来是一位相公,一发不难了。’”
题本:奏章。明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
清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满汉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行公事。
明沉德符《野获编·京职·章奏异名》:“今本章名色:为公事则曰题本;为他事则曰奏本。收本之处,在内则曰会极门,在外则为通政司。”
明唐顺之《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四:“公书中云欲题本,可且缓之,更看消息如何。”
《红楼梦》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经准了误杀,一过堂就要题本了,叫咱们预备赎罪的银子。”
朱批:硃批谕旨。清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
亦省作“硃批”、“硃諭”。《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
奏摺是大臣对皇帝的一种报告。皇帝用硃砂红笔批阅的奏摺,称为「硃批奏摺」或「硃批谕旨」,简称「硃批」,习称「宫中档」。「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是皇帝批阅大臣奏摺的常用语,表示所奏之事「朕」知道了。
仪注:即礼节制度。1.指测天的法式。《后汉书·律历志中》:“衡兴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2.制度;仪节。南朝梁沉约《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太极殿前,纳舄升阶。”《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武帝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闕。”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张耆﹞第八子得一知贝州,王则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明张煌言《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