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重要的第一、第五回我们已经讲完了,前面也增加了不少啰嗦的话,下面说第十八回元妃省亲。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礼仪方面的东西,让大家了解一下。
彩头:1.吉兆。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姐姐正在门首,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
2.旧时称各种游艺、赌赛所得的财物。《红楼梦》第十七回里也有提到:“人人都説你纔那些诗比众人都强,今儿得了彩头,该赏我们了。”
扇囊:男子腰带上必缀以槟榔荷包、镜、扇、四喜平安诸袋(见《清稗类钞》“一身佩二十余物”条“服饰类”)扇套是其中主要的一种,乃盛放摺扇者。摺扇又名摺叠扇,古名聚头扇。光绪中叶以前,长可尺馀,后仅七八寸。(见《清稗类钞》“服饰类”)这些佩饰,随应酬的需要,其色彩不时变换。袭人说:“那个青东西(指宝玉所佩那年秦可卿丧事时做的扇套)除族中或亲友家夏天有丧事方带得着,一年遇着带一两遭,平常又不犯做。”(第六十四回),“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第十八回),由此可知这一组腰带佩饰是具有几套的,随时为需要佩用。
香袋(亦作):盛香料的小袋子。古时人们常佩带在身上,用以辟秽恶之气,也作装饰品。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惠生初发京师之日,皇太后勑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红楼梦》第十七回:“﹝黛玉﹞将前日宝玉嘱咐他没做完的香袋儿,拿起剪子来就铰。”
宋洪刍《香谱》:“谢元常佩紫罗香囊,谢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焚之,元遂止。”可证香袋的记叙应该是晋代开始。
《红楼梦》所叙的“绣香囊”,即是引起大观园大抄检的导火线,是为一件“十锦春意香袋”,“上面绣的并非花鸟等物,一面却是两个人赤条条的盘踞相抱,一面是几个字,”(第七十四回)
关于春意的玩物,在清代是并不禁止的,《清稗类钞》物品类:“乾隆末叶,有售玩物于白门市中者,盖擘两半胡桃,去其肉而空其中,纽以细熟铜丝,俾可开阖,中用五色粉糍,捏成秘戏图。”乾嘉时金元珏《竹人录》:“顾珏,字宗玉,居城南。朱沈相承,平澹天真,纯以韵胜;珏则刻露精深,细入毫发。——所制竹根秘戏图,眉目形体如生,脉帏几席,有刻棘镂楮之巧。”
乾隆时阮葵生《茶馀客话》:“……皆宋人春宵秘戏图蓝本也。明隆庆御窑磁器,亦多绘此式。当时唐寅、仇英画手特工。近日推大同马相舜,字圣诒;太仓王式,字无倪;歙县罗龙,字锡三。”可知居然有绘此等物而享有盛名的。
《红楼梦》的绣香囊是“外头雇工仿着内工绣的,带子穗子一概是市卖货”(第七十四回)并不是什么精致的玩意儿。
梨香院:《红楼梦》书里面第一次说“梨香院”是薛姨妈率领宝钗和蟠来到荣国府,暂住这个地方——名字就叫“梨香院”。普普通通,细细松松,小小巧巧,毫不起眼。却说了这么一句:“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此“养静”二字,就颇具阴霾。看看同样素习“养静”的贾敬,活像一个阴损的死鬼,腐朽晦糜。过生日也不露面,贾母也不出席,凤哥玩笑着破了题:“心到神知”,真当贾敬是个亡魂。贾敬养静成天搞什么《文昌帝君阴骘文》。阴骘文,什么东西?一种专门讲科举考试中因果报应的迷信书。贾敬注解,并印刻流传,积累功德,图好报!(有兴趣,我可以节录一段大家看看)。荣公的养静可想而知。
第二说到梨香院大概是周瑞家的送宫花那一段。撞见即将投井的金钏,和可卿附体的香菱。看着一段的时候,我莫名的头皮发麻。感觉简直就是不看见人,而是看见一对亡魂。或许作者无意,但在读者我身上却上我感受到压抑。
冷香丸葬在梨花下的阴霾:冷香丸取四季的花,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浓缩为一龙眼小丸,是一个浓缩和收敛,靠的是机缘和命数。所以赞同无味说是一种修炼。与其说是炼药,不如说是练就一个宝姐姐。
很重要是这些花儿的魂儿,影儿,香儿,芬儿都一并“顺势而为”的“葬”在梨花根下。这不可谓不是一种“阴霾”啊。
说说梨花的本性,梨花常是白色素美清雅,正好合了宝钗入住时的: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牡丹倒是后话,此时的宝钗只是梨花。梨花因春而生,春尽而凋零,人们无不为之感怀,三春过后群芳歇。
梨花是诗人们常常吟颂的名花之一。白居易《江岸梨花》里面有这样一句比喻: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这句不正好合了宝钗的结局。
带发修行:《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如今那老姑子死了,他这个徒弟因交游甚广,认得的王孙公子极多,庙里要请一位知客代书,并且説,带髮修行的都使得。”
脩行1.谓修养德行。《韩非子·五蠹》:“仲尼,天下圣人也,脩行明道以游海内。”《淮南子·诠言训》:“君子脩行而使善无名。”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束身脩行,日慎一日。”清褚人穫《坚瓠八集·谢迭山诗》:“张叔仁诗云:‘打硬脩行三十年,如今证验作儒仙。’”
2.出家学佛或学道。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会有故人过洛,赠以绵五十两、绢百端。凝式悉留之,脩行尼舍,俾造袜以施崇德、普明两寺饭僧。”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有魏四十道者,有妻有子。中年忽悟真空,捨俗出家脩行,斋戒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