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大学士请病假告归后,胡统虞学士暂时管理内翰林秘书院的日常事务。由詹事府少詹事梁清标接任国子监祭酒一职。胡与梁是同年进士,素来关系很好,经常互相走动。英亲王阿济格这二年一直率军镇守大同。阿济格进京争取辅政叔王职位失败后,只得又回到大同镇守。
这次,阿济格回到大同后,心情烦闷,无心正事,终日沉缅于酒色之中。大同女人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女人之一。他和其随从任意**当地妇女。阿济格又借口大同汉人拒绝剃头梳辫,便滥杀无辜无数。阿济格回到大同不到一个月,就弄得大同民怨沸腾,官绅共怒。这时淸廷内部因当朝首辅位置空出,一些大臣贪图权利,蠢蠢欲动。于是,朝中大臣互相弹劾之章猛增,至让人真假难分。朝廷大臣自顾不暇,对大同的这些变化根本无人过问。
一日,大淸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召集众臣及科道各官在银安殿朝会。摄政王说:“近日,弹劾大臣的奏章有很多。先多是弹劾冯铨的,后多是弹劾陈名夏的。对这些奏章,本王一直押着没有批示。但老押着也不是个事,总的有个处理结果。今天,本王特大会诸位爱卿,对此事做个公开公正的讨论决定。都总管太监裘世安,你先把弹劾冯铨的奏章念几道。”
裘世安说,谨遵皇父摄政王旨意。裘世安打开一个奏折念到:“御史吴达上疏,冯铨为逆党魏忠贤干儿,故习不移……平日揽权纳贿,且纵子往来贵要,招摇纳贿又可知。请罢黜,以肃政本。”裘世安又打开一个奏折念到:“御史李森先上疏,奸相冯铨误国……招摇纳贿。当日阉党魏忠贤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一人,此通国共知者。微臣坚决反对再重用冯铨,应戮之于市”。
在清初,降清汉官中逐渐形成冯铨为首的“北党”和陈名夏为领袖的“南党”,他们勾结讨好满洲统治者,并借助手中权利巩固朝中地位,培植故交党羽。冯铨和陈名夏二人能在清初朝中得势,同是谄媚多尔衮的缘故,但是他们意见不合,就相互倾轧,分成南北两派。这时冯铨任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冯铨是顺天涿州人,明清两朝均为高官,但两朝皆系官声不太好的人。在明朝,冯铨是魏忠贤的死党,到处招权纳贿,声名狼藉。降清以后,旧习不改。但这些人再仕之后,唯务高官厚禄,毫无建树。这年八月,御史吴达、李森先、和给事中许作梅等群起参劾大学士冯铨并词连李若琳、孙之獬。
刑部认为科道官员所劾大都不实。给事中龚鼎孳现场指责冯铨为“党附魏忠贤作恶之人”。冯铨亦斥责龚鼎孳“曾降流贼李自成”。
摄政王又命都总管太监裘世安,再把弹劾陈名夏的奏章念一道。裘世安念了外转御史张煊指控陈名夏“结党行私,铨选不公,擅权乱政等十大罪状”的奏章。
陈名夏,是江南溧阳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杨廷鉴榜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复社名士。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户兵二科都给事中。陈名夏好诗文,曾在山东、河北等地游学。喜结天下名士,为诸生时已名重天下。北京城破前十天,陈名夏建议召集山东义勇救援京师。京城陷落之日,上吊自杀未果。王姓山西秀才力荐名夏加入大顺政权,入宏文馆(翰林院)。清兵入关后,因清朝保定巡抚王文奎推荐,复原官。陈名夏在政治上颇善投机,初到清廷就曾经大胆劝说多尔衮篡位,虽遭拒绝,却也因此受到多尔衮的青睐,被破格任命为吏部侍郎兼侍读学士。他与多尔衮手下的红人谭泰关系密切。顺治五年,清朝六部初设汉尚书,陈名夏就被授为吏部尚书。陈名夏在任吏部尚书时,力图恢复某些明朝旧制,在铨选用人上又多偏爱江南籍汉官,且自恃才高,既与墨守关外旧规的满洲贵族相抵牾,又多与北方籍汉官不和。这年八月,外转御史张煊指控陈名夏“结党行私,铨选不公,擅权乱政等十大罪状”。此次,满洲吏部尚书谭泰极力佑护陈名夏,认为张煊所奏全是诬告。
摄政王命各位大臣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意见。于是大清的各位臣工你一言我一语,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吵的摄政王头都大了。
与会的胡统虞学士想到:“冯铨和陈名夏都是极忠于摄政王的大臣。现天下未靖、四海末清,正当朝廷用人之际。且摄政王当政多年,明里暗里的政敌不少。政敌时刻寻机报复。当此之时,圣明的摄政王岂肯自毁干城,自断股肱。”
摄政王见胡学士若有所思,就问胡有何主张。胡学士娓娓道来:“一般来说,言官弹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重大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朝廷培养一名官员不容易。官员的小错小节不应成为弹劾的重点内容。我看冯、陈两位大臣多半是被污陷。我们圣朝应吸取唐时武则天梨花狱之教训,汚告者必反坐。微臣祈请皇父摄政王明签忠臣和小人,分别对侍。”
摄政王面对这场风波原本非常恼火,听了胡学士之言后又转怒为喜。摄政王说道:“胡爱卿所言甚是。朝廷培养一名官员不容易,培养一名高级官员更不容易。明季诸臣党害无辜,以致明亡。今科道各官仍蹈陋习。陷害无辜!为了尽快实现国家安定统一,必须对大臣加以信用,以靖人心。”于是,多尔衮肯定冯铨等人率先投诚清朝的贡献。多尔衮认为:“因冯铨自投诚后,剃发勤职,孙之獬于众人未剃发之前,即行剃发,举家男妇皆效满装,李若琳亦先剃发,故结党同谋陷害。”不难看出,多尔衮一方面对明末党争旧习深恶痛绝,一方面将对冯铨等人的纠劾视为对效忠清朝汉官的迫害。多尔衮对陈名夏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结果,被劾大臣冯铨和陈名夏无罪免议,言官李森先、许作梅被革职,言官龚鼎孳和张煊被申斥。这等于是摄政王对南党北党人各打五十,且又打又摸。此后,南北党人安静老实了好长一段时间。经此弹劾风波,大臣冯铨和陈名夏对胡学士青眼相待,比以前更好了。因此,胡学士参与了更多的朝廷军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