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问胡祭酒:“本王算了一下,这十人之中,满族2人,蒙古族1人,汉军旗1人,汉族6人。本王想问胡祭酒,你这个推荐名单没有包藏私心吗?”
胡祭酒吓得扑通一声跪下,连连嗑头说:“启禀皇父摄政王,这个推荐名单是经过我们囯子监全体同僚一致商议推举的。臣敢以人头担保,这个推荐名单绝对没有包藏私心。”
摄政王说:“胡祭酒,站起来回话。你给我们解释一下,怎见的没有包藏私心。”
胡祭酒一边擦额头的汗,一边站起来禀奏道:“这个名单从表面数量上看,汉人占了大部分。但国子监汉族生员是满蒙汉军生员的三倍多。所以,微臣并没有偏心于汉族生员。相反,还有许多德才兼备的汉族生员,这次由于名额限制没能上报。请皇父摄政王明签。”范大学士说,臣附议。陈尚书说,臣也附议。
摄政王说:“三位爱卿所言甚是。本王认为不仅国子监是这样,全国的学校和书院都是这样。汉族读书人的数量远远大于满蒙和汉军的。本王不仅要武功,还要文治。没有武功,不能得天下。没有文治,不能治天下。满蒙之人祟尚武功,其文学教化水平远逊于汉民族。本王要提倡满蒙之人向汉人学习先进文化。胡祭酒,你这个名单拟的好,范大学士和陈尚书要尽快去落实。本王看胡祭酒实心办事,真心进贤,着实可嘉,应该官升一级。胡爱卿,就到内秘书院任学士兼礼部侍郎职衔,给范大学士当个帮手吧!”
范和陈忙对胡说,胡大人还不向皇父摄政王谢恩。胡大人又急忙向摄政王嗑头谢恩。一下子,众人都喜笑颜开。于是,胡统虞升任内秘书院学士兼礼部侍郎。他属于忠心拥戴多尔衮的那一派人。
不久,朝中辅政和硕德豫亲王多铎薨。他的次福晋自请殉葬。摄政王多尔衮师次居庸,还京临丧。豫亲王多铎为大清“开国诸王战功之最”。豫亲王多铎在顺治元年从摄政王多尔衮入关,以定国大将军身份统率一支大军击败李自成军。顺治二年上半年,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三年封为扬威大将军,平蒙古苏尼特部。四年七月加封和硕德豫亲王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建射殿(即箭亭)于左翼门外。多尔衮罢郑亲王听政,只令豫亲王参与。六年三月,辅政和硕德豫亲王多铎薨。
顺治二年,豫亲王多铎占领南京后,如多尔衮一样,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他亲自去拜谒了明孝陵(朱元璋墓)。对被弘光帝囚禁的所谓崇祯朝假太子,奉若上宾。他命南明大小官员每日照旧入内办事,一概予以留用。他下令建史可法祠,优恤其家属,以示崇敬。他下令将八名抢劫百姓的八旗兵斩首。”另外,他还郑重出告示于南京各城门,说:“剃头一事,本国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头来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多铎的这些举措,极大地安定了江南民心,也颇得江南士心。也由于江南百姓饱受南明暴政之苦,对新统治者存有希望和幻想,使得多铎的大军从南京到杭州,一路长驱直入,节节胜利,兵锋所向,如摧枯拉朽。许多地方,可说是传檄而定,杭州的明潞王、绍兴的明淮王都投降了清朝。清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全境,多铎的胜利,可谓空前。摄政王多尔衮以南征大兵日久劳苦,命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及洪承畴前往替代驻守江南。
二年十月十五日,多铎班师还京。顺治皇帝和摄政王亲率诸王贝勒、文武群臣到南郊迎接,并赐金五千两、银五万两,又加封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多铎在往征江南的时候还是没有忘记收罗美女,这其中有盛传一时刘三秀。顺治六年三月丁丑,多铎薨。多铎活了三十六岁,一生不乏风流韵事。多铎为执意娶表妹一事不惜得罪皇太极,还有传说中的刘三秀的故事,这让人感叹此戎马一生的大将军竟然还有温柔似水的一面,终至感动佳人。他多妻多子,共有八子。多铎出痘暴亡后,他的次福晋自请殉葬,看来他也不乏红颜知己。爱新觉罗氏的后人们是广袤的辽东森林中和无垠的蒙古草原上,孕育的热血男儿。他们没有几千年来中原汉民族儒家非礼勿动,非礼勿世的传统教条的束缚,有的只是更原始的流淌在血管里澎湃在胸膛内的非常自然的感情。这种情感像诗经中关关雎鸠那样无瑕与纯真。
大清英亲王阿济格同样英勇善战、战绩显赫,为大清朝初期平定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六年六月,英亲王阿济格迫不及待地向摄政王多尔衮争要叔王衔。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是一个妈妈所生的三亲兄弟,是大清定鼎中原的一个神话。摄政王多尔衮当然希望其兄阿济格能够继任其弟多铎的辅政叔王之职位。但阿济格不能胜任辅政叔王之职,只会搞垮大清政权。于是摄政王对此事很犹豫并征求了范文程的意见。范文程是大清第一谋士,何等聪明之人,当然反对阿济格继任辅政叔王。阿济格知道后,对范大学士心生恨意。于是摄政王一边论阿济格为骄妄罪并禁议部事,一并加强阿济格的兵权,命他统带满族八旗中最精锐的正白旗和镶白旗部队。
范文程在满清入关之后,忠心于满清,为满清消灭农民军和南明残余势力出谋划策,其中在勾结策反一部分汉人权贵势力,镇压屠杀反抗的策略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他的忠诚,被满清誉为杰出谋士。尽管范文程于满清开国定制大有贡献,威望甚高,从顺治元年起就名列大学士之首,但多尔衮对刚林、冯铨、祁充格三位大学士更为信用。此时,范文程见政事变化莫测,摄政王权重逼帝,决定托疾家居。此情当然引起多尔衮和阿济格的不悦。范文程也不管那么多,不顾摄政王和众官挽留,真的回辽东沈阳老家养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