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官多尔衮高高兴兴携朝鲜李妃回到北京摄政王府。从此,这一对新婚夫妇,天天洞房花烛夜。此间颠鸾倒凤、翻云履雨、百般恩爱之状,自不必细说。摄政王多尔衮又给了李妃许多赏赐,羡煞众人。众人皆夸说李妃,如何标致,如何做人好,又举止大方,言语温柔,处处合人心,实在是令人可敬可佩。
不久,朝鲜李妃之妹也从汉城赶到北京看望姐姐姐夫。这李妃之妹,年方十五,不仅爱红妆,还爱武装。她在汉城家中时,一惯舞枪弄剑,一身戎装打扮。身边几个丫环也是刀枪剑戟在手,弓箭软甲在身,个个英姿飒爽。这次李妃之妹到摄政王来住,却是一身女儿妆扮,显得温柔漂亮。她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没有要回汉城的意思。
摄政王这一段时间泡在温柔乡里,朝政也理的少了。一天,摄政王决定到亲信大臣家中走动走动。他轻车简从,事先没打招就出宫来了,相当于微服私访。摄政王到了内秘书院学士胡统虞家看望。胡统虞闻报,立即率领大儿子胡觐征及众家人到大门口跪迎。摄政王与胡统虞只不过述述家常,寒暄而己。当摄政王看到胡家院中和房间摆放有一些兵器,倒像个武将之家,就问胡学士:“胡爱卿,你也是个练武之人吗?”胡学士赶紧回答:“皇父摄政王过誉了。下官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倒是犬子觐征读书之余喜爱练武。去年上半年,下官堂兄胡伏虎道长云游到京,就在下官府上住了三个月。堂兄就此机会教了犬子觐征一套武当剑法。于是犬子天天上午读书,下午练剑。堂兄临别,还送了犬子一把龙泉宝剑。传说此把龙泉宝剑是宋时岳武穆的佩剑,世见少有。所以,家中就变成了一个练武场。让皇父摄政王见笑了。”
摄政王闻言,叫胡觐征走近前来细瞧。摄政王见胡公子觐征一表人才、威武英俊,顿时心生爱意。摄政王叫胡学士以后带上儿子多到摄政王府后院走动走动。胡学士自是千恩万谢。摄政王又寒暄一阵后,才起驾回府。胡学士以前都是去摄政王府旳议事大殿,从没有去过摄政王府的后殿。于是胡学士就真的带上儿子,几次去了摄政王府后殿拜见摄政王和李妃。公子胡觐征年方二十出头,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真正一位青年才俊也。一次,李妃之妹在屏风之后,正好听见来拜会的胡统虞、胡觐征他们说话。李妃之妹忍不住好奇,偷偷一瞧。她瞧见到胡觐征这位青年才俊后,立即面红耳赤,心如撞鹿,情已有所属矣。
从此,李妃之妹仗着自己风流标致,偏要打扮的出色,搞的风情万种。她还天天向姐姐挑拣吃穿:打了银的,又要金的;有了珠子,又要宝石;吃了肥鹅,又要宰鸭。或不趁心,连桌一推;衣裳不如意,不论绫缎新衣,用刀便剪。李妃怜她是亲妹子,也不怪她,只当是她人长大了,心眼也大了。所谓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愁。
一天晚上,摄政王和李妃吃了酒饭,命下人收了酒果,掩门宽衣。李妃只穿着大红小袄,散挽乌云,满脸春色,比白日更增了几分颜色。摄政王笑道:“人人皆说博尔济吉特氏(指皇太后,顺治皇帝之生母)长的齐整。如今看来,还不如你的一个零头。”李妃道:“我虽齐整,却无皇太后之尊位,看来还是不齐整的好。”摄政王忙问道:“这话是什么道理?”李妃含泪答道:“妾身和大王已做了两个月夫妻。大王是妾身一辈子的依靠。妾身有什么事,也不该瞒大王。如今我妹子过来住了一个多月。我看她近来很不安份,又无名份地位。据我想来,要给她作个长久之计方好。”摄政王笑道:“原来如此。我兄英亲王阿济格后天到我府里来拜会。到时,我给说合说合。”李妃道:“如此甚好!”然后,夫妻二人吹了灯烛,又是一番云雨,不必细说。
过了二天,英亲王阿济格果真来到摄政王府拜会。摄政王忙将英亲王携入后殿,与李妃姐妹见过。当下,兄弟姐妹四人入席。先是李妃把盏几杯。随即,李妃借口身体不适,避入内室。桌席上只剩下三人。英亲王道:“摄政王,为国事操劳,近又大婚,我再敬一杯。”摄政王说:“咱们是亲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自不必客气。来,这是上好的女儿红酒,咱们兄弟与妹子一起同饮一杯。”李妃之妹也不推辞,端杯站起来与二王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摄政王乘势笑着对李妃之妹道:“妹子,为什么不和英亲王吃个双钟儿?本王也来敬一杯,给英亲王和妹子道喜。”李妃之妹也不客气,又是一饮而尽。
接着,李妃之妹又连敬摄政王和英亲王数杯。李妃之妹喝得兴起,索性缷了妆饰,脱了大衣服。只见李妃之妹,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开刻斯文,两个金耳坠子都似打秋千一般。李妃之妹在灯光之下,越发显得柳眉笼翠,檀口含丹。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加吃了几杯酒,越发情波入鬓,顾盼神飞。想不到,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子竟有如此风情。至把英亲王弄的迷疑恍惚,落魄垂涎。
只见,那英亲王一把抓住李妃之妹的一条手臂,欲行非礼之事。孰料,李妃之妹一把将手臂挣脱,后退几步站定。她指着二王大声说道:“你们不必用花言巧语来哄骗我。打量我不知道你们府上的事。那什么博尔济吉特氏(指皇太后,顺治皇帝之生母)有什么本事,把你们兄弟吓成这样。反弄的我姐姐好像是拐来做二房的,老是藏着、掖着。看我哪天不把你们的脏心烂肺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皇太后拼了这命。怕死不是李家姑奶奶。喝酒算什么,咱们继续喝!”
李妃之妹说着,先自己喝了一杯,又揪着英亲王的脖子来灌。没想到,她是如此泼辣不驯。英亲王震惊的酒都醒了,见一时难以得手,只得开溜。
第二天,摄政王对李妃道:“玫瑰花儿可爱,只是刺多扎手。本王思量,你妹子未必是个没有主张的人。连英亲王都降她不住。难道,她已有意中人。今日个,你我倒要认真找她问一下。”于是,李妃依命备好中午的酒饭。特意请了妹子过来与她和摄政王一道吃饭。
李妃之妹早知姐姐和姐夫之意。开始吃饭后,不用她姐姐开口盘问,李妃之妹就垂沮泣道:“女儿家的终身大事,一生一世,不敢儿戏一般。现如今要办此事,不是我女儿家不知羞耻胡说,必得找个自己趁心的人嫁了才行。若任凭你们拣择,虽找个有钱有势的,也不一定幸福。若我心里不乐意,岂不白过了这一世。”
摄政王笑道:“妹子的那趁心人是谁,快说出来。若他真的配得上我家妹子,那妹子的一切嫁妆都有我们置办,也不必老大远的再跑到朝鲜去运嫁妆来。”李妃之妹道:“此人是谁,不用我说。反正姐姐是知道此人的。”摄政王就问李妃,此人是谁。李妃一时也摸不清妹子的门道,不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摄政王料定是某人无疑了。摄政王因而拍手笑道:“别人如何进得妹子法眼,必是那金鸾殿上的小皇帝。”不料李妃之妹又不悦道:“难道我们朝鲜李氏,只能嫁给爱新觉罗氏?天下就没有别的好男人吗?”摄政王夫妇二人都很诧异:“除了那个小皇帝,还有谁会强过英亲王?”夫妇二人又追问。可李妃之妹就是不回答,还羞答答似地跑回了自己的绣房。
当晚,李妃又盘问了她妹子大半夜,终于知道了那趁心人是胡学士家的大公子胡觐征。摄政王知道后,觉得二人相配,并要亲自替二人做媒。于是,公子胡觐征在父亲大人陪同下,再次到了摄政王府后殿拜见摄政王和李妃,并与李妃之妹相会。当胡觐征见到李妃之妹时,也惊其为天人:“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今日个,我算真正见识了。”
胡家将那把岳武穆曾佩带过的龙泉宝剑,赠给李妃之妹,作为定情之物。李妃之妹喜出望外,连忙收下宝剑。只见此剑的剑鞘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莹。抽出宝剑来看时,冷飕飕,明亮亮,如一痕秋水一般。李妃之妹连忙收了宝剑,挂在自己的绣床上。她每日望着剑,自喜终身有靠了。
不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身体欠安,居家烦闷。摄政王遂率众僚属及大部亲兵卫队出古北口外野游。李妃因有孕在身,没有随行。随行众臣都没有想到,一场腥风血雨般的政治风暴,很快就要到来。究竟要发生一场怎么样的政治风暴吧?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