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个人影晃动,可一转眼又不见了。胡献征他们很疑惑,就转身往回走。三人刚走了十几步,不承想全都掉到了一个大陷阱里。十几个蒙面持刀的壮汉冲出来,把胡献征他们三人关在了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胡大喊,我是朝廷五品清查专员,谁敢关我。可是那些人根本不理会他。
三天后,胡献征他们粒米未进,杯水未喝,已饥渴的不成样子,全都灰头土脸,没精打彩,有气无力。这时,金矿参将正带兵寻到此处,才把胡大人他们救了出来。
金矿参将下令搜山,可除了发现几处刚被焚烧过的洞穴外,一无所获。胡献征大怒,命金矿参将带领官兵向小虎山深处捜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官兵果然发现了那伙强人和大批财物。胡献征和金矿参将审验赃物和审问俘虏之后,发现事情更加可疑。这些强人怎么会携带十几斤黄金在身边?有谁胆敢偷运黄金?胡献征和金矿参将立即用八百里加急驿卒将情况向湖广总督、巡抚和荆州将军汇报,并知会溪州土司、沅州知州、常德知府、宜昌知府和宜都知府等地方官。一张天罗地网布下来,彻查小虎山案情。
很快小虎山案情大白于天下,相关涉案人员被捉拿。原来退守的台湾的郑成功为了进一步反清复明,在江南各地秘密发展了一个组织天地会。天地会是清初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俗称洪帮。天地会创立初期,其成员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其成员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使他们更需要互济互助。因此,忠心义气便成了会内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组织上团结、经济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广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广等省。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十余种名目。以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哥老会最后发展为独立的秘密结社),以致各地山堂林立、分员众多。清廷曾经多次严禁秘密结社的活动,在清律中有明文规定。但天地会反对满汉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活动从未停止过。
天地会总舵设在福建厦门,长江以南数个行省都建有分舵。天地会第一任总舵主陈近南,是清初反清复明的一位志士,台湾割据势力郑成功的家臣。天地会的暗语是“地震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这个时候,天地会的湖广分舵设在宜都府城郊。湖广分舵的大小香主即大当家的和二当家的,都很有些手段,很受总舵主陈近南的赏识。湖广分舵大当家的和二当家的,已经联络了几百壮士为其效力。因为活动经费有限,湖广分舵组织难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天地会湖广分舵的大当家是从小在武陵源的索溪峪长大的。他早就听说过大虎山一带有金矿被官军开采。他想,如果暗地里去探寻并能开采大虎山新的不为官军所知的金矿脉,分舵的经费不就源源不断了吗?大当家的和二当家的一合计,就挑选了50名信得过的手下弟兄,都作小商贩打扮,去大虎山附近寻矿。由于大虎山有大批官军把守,天地会湖广分舵的弟兄们只好去更西边的小虎山碰运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天地会还真的在小虎山深处发现了一座小金矿。一百多年前,溪州土司曾派人在此矿洞开釆过。后来嫌此金矿脉不好,开釆太费劲,就把他废弃了。由于年深日久、人迹罕至,小金矿洞外面长满了杂树杂草,外人更是不知道一点情况。于是大当家的命令二当家的,带领40名弟兄在小虎山深处的建立几个长期活动的据点。大当家的自己带领10名弟兄立即赶回宜都府。他高价雇请到十几名炼矿的行家里手携带器具,和200名弟兄密密潜到小虎山深处。他们小打小闹,用土法挖矿炼矿。如此下来,每年他们可炼得金子一百斤左右,分几次偷运到宜都府收藏变卖。
这次,天地会的一个小头目正与十几名弟兄携带了十八斤黄金,准备从间道出小虎山。刚好碰到胡献征他们三人来游山。天地会的轻车熟路,远远的就躲开了。突然之间,胡献征他们掉进了一个陷阱。天地会的就索性冲了上去,把胡大人他们抓住并关在了附近一个废弃的小山洞里。又怕还有生人寻来,就把周边几个歇脚的小山洞也烧了。天地会的返回另一个较大的据点,静听消息。不料官兵进山搜了又搜,把他们十几个人连着十八斤黄金都逮着了。
后来风声更紧,官兵四处出动。小虎山深处的金矿洞、炼矿点、活动据点和全部矿工都被官兵发现。没在宜都府的湖广分舵也被官府破坏。除了大当家的带领十几名骨干分子逃到厦门去了以外,二当家的和其它几百弟兄全部被抓进了官府大牢。朝廷当即下旨犒赏有功人士。其中,对胡献征和金矿参将的奖赏,都是官升一个品级,并赏银五百两。
湖广整体的帐务淸查工作还没有结束,可是具体负责沅州溪州等地清查工作的胡献征已立功受奖。胡献征从水路离开沅州时心情舒畅,写下“一州好山留客住,五溪江水为君清”的诗句,高度赞誉沅州山水之美,其意得志满之情已溢于言表。
胡献征回武昌时,顺路去常德府武陵县自己的祖居看了一看。当天下午,在祖屋与众亲友见面,叙谈到深夜。胡献征的大哥和二哥虽有功名,可一直不愿出去当官,成为武陵县有名望的员外绅士。胡伏虎之子经商致富,已是武陵县排前几位的富户。他们几年前已听人说过通天道长胡伏虎专心在二酉山龙书观修道,香火旺盛,弟子众多,可是他们还没有亲自去二酉山龙书观拜访过胡道长。第二天一大早,胡献征经过柳叶湖上太阳山,祭奠父亲胡统虞和诸位先祖。因公务在身,急着回去交差,他不敢再逗留参观常德府武陵县的一些风景名胜,也不敢恋财。胡献征没有接受常德府官员、武陵县官员和亲友们的馈赠,反而把朝廷赏赐给他的五百银两全部分给了武陵县老家的众亲友。第二天傍晚,胡献征就登船直向武昌方向而去。
不久,胡献征载誉回到京城。胡家和梁淸标家的人都替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