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3700000010

第10章 (3)

现在我们都习惯把报纸称为垃圾,人们漫不经心地把它翻阅一遍,然后随手扔进废纸堆里,甚至连标题都懒得一一浏览。然而这些发黄的报纸和过眼即逝的文字,在年深久远之后深深吸引着我,为我打开一扇想象的大门,引我穿越时空,走进另一个世界。竖排的加了边框的版面,旧式的铅字字型,粗糙的印刷……每一行都勾起我对岁月的遐想,人生的感叹,使我心驰神往。报纸其实就是历史。如果报纸是垃圾,历史当然也是垃圾。

“我刚吃过午饭,回到房间打算躺一会儿,店伙计走进来说,外面有人找。

“我走出来,看见街边停着一辆黄包车。春如坐在车上,身边装着她的行李、书箱和提琴。

“你把房间退掉,马上跟我走。

“看我愣在那儿,她说,我大哥到车站去提货了,咱们赶快走。

“她从挂兜里掏出一张《震旦报》递给我,手指在报纸上敲了两下。我抖开报纸,眼睛在版面上寻找。在第四版最下边,我看见‘马文昌与肖芝兰的离婚声明’。我把它读了一遍,没来及抬头说话,一转眼,‘林春如与孙鹏举解除婚约的声明’闯进眼帘。两条声明相隔不远,登在同一个专栏里。字体、格式差不多,没加花边,没做装饰,只用几个断续的星点分隔开,周围是一大堆杂乱的启事。某某人丢失了某某学校的介绍信;某某人宣布自己的商号开业;某人声明在得月楼举办婚宴,等等等等,把我们俩的声明混在这堆乱七八糟的启事里,我看了心里很不舒服。

“他们怎能这样登啊?

“她把嘴唇抿了一下。你叫他怎么登?

“这不像是开玩笑吗?

“开不开玩笑全在自己。反正报已经登过了。

“她嘴上说等我的声明,实际上没等,这让我有点惊喜,我也就不再介意把神圣的宣言混在一堆乱七八糟的广告里。她说得对,反正登过报了,现在我们俩都是自由人了。

“你还是快去退房间吧,咱们赶快走。

“我把房钱结了,叫了一辆车把我的东西装上。

“两辆三轮在街上拐来拐去,最后钻进一条胡同,停在一个小杂院门口。”

在一座古老城市的一条古老的小巷里,母亲把她的行李和父亲的行李放在了同一个小屋里的同一张床上。

这便是万年历上父亲用红笔圈着的那一天。

“土坯垒的炕,打扫干净之后显得宽敞、舒适。放上被褥,摆上枕头,立刻就有温暖的气息。”

这是个市民聚居的小巷,带着西北城市的特点。由于黏土胶泥的缘故,高低错杂的房顶交混着赭黄和灰白,房屋呈现出白色基调。一棵老槐树挤在房角边,枝丫伸在屋檐上。树叶稀疏,枝干苍老。屋檐下有条砖砌的流水沟,淌着几家人泼出的脏水。

父亲和母亲的炕紧挨前窗,炕边有一个当小桌使用的矮柜。抽屉上缀着铜拉环,柜脚镶着花饰,雕花柜门上垂着两个树叶形的铜拉手。

“你母亲把衣服放进柜子,书籍摆在柜头,笔和杂物放进抽斗,提琴放在炕头上。尽管我早已向往着这一天,心里勾画过这样的情景,可是走进小屋,看着这个一脸严肃的女孩像过家家似的动手收拾整理这个小窝,我心里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事情来得太突然,超出了我的想象,一切都像做梦。一盏十瓦的电灯泡吊在房梁上,把屋里照得恍恍惚惚。卖酿皮子、饸饹面的吆喝声不知从哪儿传过来。房东大娘在关紧的风门后呼噜呼噜抽水烟,不知她会怎样猜测我们这一对年轻人。

“她在小屋里转着身子收拾东西。

“订婚启事用不着登了,省下五百块钱够咱们吃一礼拜。

“我惊奇地看着她,林春如怎么一下子变得这样会精打细算了?”

父亲发现他已经变成长安城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好像他一直生活在这条小巷里。他试着像院里的邻居那样料理自己的生活。虽然有点陌生,但很新鲜。他在屋檐外狭小的空地上把一堆煤泼上水,和均匀了,从房东那儿借来一把奇妙而简单的工具,把它夹成扁圆形的煤球,在一片能够见到太阳的空地上,把它们排列成花瓣似的队形。晒干后的煤球像池塘里捞出的螺蛳。在小煤炉里填上燃烧的木柴,放进几个黑螺蛳,用一把破扇子使劲扇。满院弥漫起呛人的烟雾,父亲鼻洼里添了两点黑墨,手脸蒙上一层烟色,使他那张脸和周围的环境更加谐调。他会做煤球、生火了。两个人合伙做了第一顿饭。从小长到这么大,他还没做过这种事。这让他感到既新鲜又自豪。

这一天所发生的一切父亲的档案里都没有记载,在父亲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当然也不会被人提起。然而这一年这一月这一天的八天之后的一天,却是父亲履历表中绝对不容忽视的日子。虽然他没在万年历上做出任何标记,可在父亲逝世后,为父亲写悼词时,这一天的重要,不亚于他的生日。

“1945年9月14日,经赵达、吴江天介绍,进入西北地质调查短训班学习,从此参加革命。”

多亏父亲当初写自传时没忽略这行文字,他的人生价值才有了确切的证据,在最倒霉的时候,他和家人们的自尊也能得以维系。不管他生前犯过多少错误,遭遇过多少挫折,有了这行文字,父亲遗体上覆盖的镰刀、斧头旗子便会让人觉得货真价实,我心中无法拂去的优越感也更感到踏实。在父亲一生的许多时刻,平静的时候,激愤的时候,高兴的时候,感叹的时候,他都会说:“我算不上长征老红军,可1945年我就参加了革命!”

这一行字,也是他和母亲在长安城里八天浪漫生活的结束。

“进短训班之后,我们又在那儿住了一夜,第二天才跟房东结算房钱,雇了一辆车把东西拉到马王寨。

“短训班设在一座大院里,据说从前是戏班子的科班营地。一座草泥顶的大房子,男生在东头,女生在西头,中间是木隔板夹壁。廊檐下放着脸盆、饭碗。东屋是两间厨房,支两口大锅,一个长案子,放着笼屉。大房子拐角的小房子里住着指导员老徐。拐角深处是厕所。

“一走进大院,登时就有自由解放的感觉。就像歌儿里唱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我们俩像从地窖里走出来见了天日,那兴奋轻松劲儿简直没法说。大家都很开明、开朗,相爱的人可以大大方方在一起,同来同往,不用遮遮掩掩。她站在男生门口喊马文昌,我就答应着走出来,跟她一起拿着碗筷到厨房去打饭,和大伙说说笑笑蹲在院里吃。吃完饭一前一后到装满清水的木桶那儿去洗碗。然后走到廊檐下把碗筷放好。学习的时候一同坐在长凳上。讨论的时候围在一起讨论。朝夕相处,心里暖洋洋的。

“因为是在敌占区,我们听课的时候只准听,不准往本子上记。实在忍不住,就用我们俩的英语单词简写法把想要记忆的要点记下来,然后私下里交换。在这期训练班的一二十人里,我们俩是最惹人羡慕的一对儿。

“其实那个短训班跟地质没一点关系。我懂什么地质?它是西安地下党开办的西北军政干校转送站。参加训练班的人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个把星期,就会分期分批转移到那边去。到陕北的军政干校里再受半年几个月的训练,就被派到军队或解放区去,成了革命干部。”

父亲在那儿学习了一星期。这一星期不但是他一生骄傲的资本,还使他有一批可资夸耀的战友,如同古时候的同榜进士,无论何时说起来都能为父亲增添荣耀。现在某人做了省委书记、某人做了市委秘书长……当初他们刚到训练班来时可是一副傻唧唧的样子,抠脚趾、擤鼻涕、打呼噜、穿错鞋子……某某在班里讨好吴雪,想跟她搞对象,大家不断拿他开玩笑;某某爱出风头,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在父亲的故事中出现过的人,只有一位刘伯伯在危难关头曾经帮过他一把,其余人物父亲好像并不看重,他们也不大和父亲来往,有时候我不免怀疑他讲述的这些逸闻轶事会不会被添油加醋、张冠李戴?当然,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写小说的素材,反正小说少不了虚构。也许父亲的虚构比我的虚构更令人信服,容易为史家采信。

“这天的课结束得很早,我问指导员讨论不讨论?指导员说不讨论。我正觉得奇怪,看见司务长老贾担着挑子从外面回来。一头是肉、青菜,另一头装着梨子、苹果、柿子,还有一个很大的纸包。老徐笑眯眯地说,下午不上课,中午改善生活,晚上开娱乐晚会。

“老贾把纸包打开,里面是码成几摞的月饼。我眼睛一亮,大声说,都忘了!今天是中秋节?

“从老徐说话的神态我猜测也许过罢节就会往那边转移。

“我转过身去找春如,看见她和吴雪一起往宿舍走。我站在女生宿舍门口喊,林春如,林春如——

“她一边答应,一边在屋里摸索。屋里的女生都在叽叽喳喳报节目,有人喊着让她扭秧歌。她应声说我拉提琴吧,我没红绫子。

“等她走出来,我看见她和吴雪都换了衣服。我打量着她俩,你们这是打算上街吧?

“我出去买点东西。

“她俩向指导员请了假往大门外走,我跟在身后问,你买啥?

“吴雪说,你们男生别问我们女生的事儿。

“我尴尬地退回来。

“她出去时间不长就回来了,好像并没走出多远。吴雪把手里的石榴递给我,瞧,这是林春如给你买的。

“我盯着春如的脸,觉得她的脸色不怎么好。

“她没抬眼看我,也没跟我说话,把挂兜交给吴雪就到小屋那儿去找老徐。

“她怎么了?她在街上……

“刚才在门口碰上个人,说是她大哥厂里的伙计。那人拦着她在路边说了一会儿话,林春如的脸色就变了。

“我走到小屋外,看见她正向指导员汇报。我不好进去,就站在院里等她。指导员把她送出门外,脸上带着笑安慰她,然后把老贾叫进去。老贾既是我们的司务长、采买,又是我们训练班的排长。

“她闷头往宿舍走,我跟在她身后。一直走到伙房门口,她说,咱们到屋后去。

“我跟她到伙房屋后。

“我碰上毛三了。

“毛三是谁?

“金钟烟厂跑外埠的伙计。

“怎么会这么巧?

“恐怕是林春长派出来的。毛三是驻西安的坐庄客,平汉线沦陷后一直驻西安,在这儿很熟,结交的人很广。

“你大哥,他……

“我大哥这人特别看重名誉,他怕回家没法跟孙家交代。

“毛三跟你说什么了?

“他说我大哥很生气,说我是受人哄骗被拐了。毛三劝我赶快回去,要不,林春长会找巡警局的人追查。

“我从鼻子里嗤了一下,哄骗你?把你拐了?我把你拐了?亏他想得出!

“你不能怪他,出了这样的事,你让他怎么想?

“是的,是的!一个西南联大高才生,老子又是商会会长,能遮风挡雨当靠山,这么一桩称心如意的婚姻让我给打散了……他不恨我恨谁?

同类推荐
  • 还有一只花圈未到

    还有一只花圈未到

    我把差事办完,就从省城匆匆往回赶,心中割舍不下的是巨大的谜团,王明诗父亲的后事办得如何,是否如他所述的那种大声势大场面呢?王明诗是我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并且始终在一个班级。他小时候就是死心眼,不活泛。小学一年级时,按住地作业小组排队回家,明诗个子高,当小队长。途中薛军的爸爸拦住薛军,要带他去奶奶家。明诗阻拦道,不行,老师说了,不进巷口不能下队。
  • 留守家园

    留守家园

    清明一过,天气就稳定了下来,风不再像前一阵子那么可劲儿地刮,日头也不再像前一阵子那么躲躲闪闪在云里藏,只要从远处的山峁上一弹出,就那么鲜鲜亮亮地挂在天边,鲜鲜亮亮地照着这大片的山野。磨子觉着身上有些热了。磨子弯腰撅屁股埋了脑袋在自家的麦地里锄草。噌——噌——噌——磨子耷起两只硕大的耳朵,他清晰地听到了锄刃切割土中草根和其他杂物的清脆声响,这声响对他好像是一种同报,无形中又给他增添一些力气,运了双臂,谨慎却有力地拉动着锄把,让锄面在麦行间入土、拉动、切割、运行、回收……
  • 灵蛇剑传奇三

    灵蛇剑传奇三

    有的说叶随风是个江湖人行侠丈义的浪子,后来再也不想在江湖人游荡了。在一次从强盗手里夺得了一笔财富后便带着来到这里。有的说叶随风是一个在东北长白山一带贩卖药财的药商,在发财后觉得关外太苦了,便带着自己的资产来到巴东。然后开了这个赌坊,这个专供富人玩乐的赌坊来安息自己。关于叶随风的身份还有很多传言,市井流氓,富家公子。可是他到底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知道的却很少。
  •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自从前几天总经理肖汉墨在职代会上脱口说出“今后就是要精简合并卖地皮、变卖资产过日子”的话,职工群众就一片哗然。事后,再联系他当总经理这两年的所作所为、愤愤不平地说这是在吃祖宗的饭、砸兄弟的碗,非把百华公司这点后劲折腾没了不可。党委书记朱辉清楚,在召开职代会之前,研究今明两年工作思路的时候,大家二致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可以振奋人心,在狠抓进销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
  • 轰天雷

    轰天雷

    戊戌政变后,沈鹏给朝廷上书,强烈要求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帝并诛除荣禄、刚毅、李莲英这"三凶",因无人肯替他代奏,他就把这封奏稿送到外国人所办的天津《国闻报》发表,一时轰动全国。这是近代一桩著名政事件。作者以此事件为题材,情节多与事实相符,可视为传记性纪实小说。
热门推荐
  • 双剑

    双剑

    一款仙侠游戏……曾经的回忆……冲榜期间,票、收藏、点击、爪子……全部留下!顺便补充一句:冲榜期间苍蝇蚊子很多,大家不用准备什么苍蝇拍!咱们是有身份的人……什么是有身份的人?请看六十四章……
  • 绝魅鬼妃

    绝魅鬼妃

    【玄幻女强文】她是手段诡谲莫测的王牌特工。穿越为骄傲尽毁的鬼绝少主,她邪佞一笑,双眸折射出杀机。当昔日的天才再绽锋芒,多重的身份,该掀起怎样的风云?她恣意狂放,负手而立,她说“我,绝非善类,顺我者昌,逆者死。”绝色魅影,兀自逍遥,谁能与之笑看苍穹?
  • 文章

    文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出焦虑风暴

    走出焦虑风暴

    目前,我们身处科学技术与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昌明时代,但每年有不计其数者因持续的无明沮丧与极端焦虑感,最终踏上了自我毁灭的路径。韩非著的《走出焦虑风暴》即帮助患者踏上科学的自我调心之路,以更多的智慧来重新框视部分各种漂浮性焦虑障碍背后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与蜕变哲学。本书各章节环环相扣,中心思想与策略皆围绕着“慢性焦虑障碍”而展开。将国学中的一些辩证思想,无为思想,性理之法,禅悟,五行能量与一些现代心理学方便法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
  • 大师的管理课

    大师的管理课

    本书主要汇集了一些畅销书作者、思想领袖和管理专家等人的领导思想和智慧,揭示了他们在自我修炼、管理组织和影响他人的一些经验以及他们在关键时刻如何突破困境,成功实现事业转折的秘诀。本书能够给当今管理者更多关于逆境时如何提升领导力的启示。本书主要分为领导者的自我成长之旅、领导者如何轻松影响他人和领导者如何突破困境三个部分,涉及领导力、自我认识、与人相处、学习和指导、转折与选择、应对挫折等管理要素,对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经验指导,是管理者和企业领导者必读的“管理圣经”。
  • 青少年百科·上

    青少年百科·上

    《青少年百科》是我社最近推出系列长卷之一,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青少年全面修养的良师益友。
  • 北纬三十度之神秘地带

    北纬三十度之神秘地带

    为什么在北纬30度线上屡屡发生神秘事情,为什么北纬30度线上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神秘地带,为什么传说集齐13个水晶头颅就可以知道宇宙的奥秘,地球上真的出现过十二世文明码?为什么地外生命频频造访地球?
  • 物语聊斋

    物语聊斋

    龙笛,传说中的龙骨所做,驭众蛇,偶然被一少年所得……这本不是简单的升级打怪的小说,后面越来越好看,希望大家喜欢!
  • 听说月光找到了海洋

    听说月光找到了海洋

    在海边长大,美得像海妖一样的姑娘苏眉,从第一眼见到陆海洋,就被他吸引。他家境贫寒却有骨气、他对她冷冰冰却对一只流浪猫倾注所有感情,他的种种让她一往情深。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用尽万般心思。只是她的万般心思在家境贫寒的陆海洋眼里成了挑衅和羞辱,为了自己可怜的自尊,陆海洋制造了一场意外。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意外让两人从此天各一方,甚至让陆海洋换了脸,换了身分?对苏眉来说,如果陆海洋像一阵捕捉不到的风,那么宋文祈就是一棵树。也许青春是一场穿越海洋抵达港湾的旅途。
  • 荒戏

    荒戏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逃亡的故事,苏的逃避,臣的拯救,母亲的忏悔,父亲的回归,爱恨离和。在母亲死亡后,苏终于愿意原谅,而臣已经离开。有一种爱不会减退,却不能相守。苏理解了父母的爱,原谅了父亲的离开,并且接受父亲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