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
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药中的君主,有着起死回生的功效。
东北山区的森林中,正是出产人参的好地方。
东北人习惯称人参为“棒槌”。
自然也就有很多人上山寻找人参。
被称之为“参客”,也叫“老客”或称作“放山人”,采参也就被称为“放山”了。
关东山,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放山”历史久远,至清代而极盛。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生活条件下,产生了特殊的山规、习俗和放山人一整套的信仰、禁忌。
在长白山遮天蔽日、虎狼出没的原始森林中,挖参有如大海捞针。
人参难觅,危险丛生,人们首先需要保护神的护佑。
最初由于畏惧,崇拜老虎,奉老虎为山神爷,立山神庙,入山及获参,都虔诚祭祀。
清代以后,由于人事日进,这种山中保护神的角色便落到第一个由山东来开山的,并牺牲在山里的老把头身上,传说老把头姓孙名良。
死时留下一首绝命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隔山跨海来挖参。
三天吃了个喇喇蛄,你说伤心不伤心。
这中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往上寻。
老把头死后成神,常出来显圣,化为白胡子老头,引渡迷山的人,指点他们获得宝参,脱难下山。
旧志记载:阴历三月十六日是老把头生日。每至此日,长白山下各村镇采参人、伐木人、猎人都置办酒席,焚香设奠,以祈平安。
入山挖参的人,选好地点也首先在“仓子”(极简易的窝棚)东南不远处,用“三块瓦,盖小庙”,供奉山神爷老把头。
原无神像,至清末始有纸马,上印五缕长须老人,怀抱一把开山斧,坐享烟火。
在挖参过程中,广大参农日积月累“闯”出了严密的劳动组织和完整的生产结构。
适应自然季节按时入山。
生产小组中主要成员有“把头”、“边棍”和“端锅的”。
把头是领导,边棍是压队的,端锅的是小组中专管做饭的。
入山时每人手持一根索拨棍,俗称索罗棍、棍比锄杆略粗稍长一些,每入山选棍时,要一眼看中者以为吉利,生产时每个成员之间拉开距离,中间约隔一棍之长,棍棍相接,横排前进。
除“把头”由有威望有生产经验的人担当外,两个“边棍”把边,中间叫“挑杆的”。
夹在挑杆与边棍之间的,一般都是初入山的“雏把”,多由新入伙的“小半拉子”也就是未成年的长工充当。
“端锅的”则留在“仓子”里做饭。
放山人入山采参时不仅组织严密,使采挖无疏漏之处,更有各种巫术信仰,企图用人的意念控制自然。
由于人参奇异难觅各某种民俗心理作用,形成放山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山规戒律:不许多说一名话,不许多做一件事,说话务求吉利。
放山在压草寻参前进时,起初大约是为了精力集中,便于发现人参,后来就形成了固定的“山规”。
山规之一是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叫:“棒槌!”
据说如此一喊棒槌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
此时把头就要问:“什么货?”
发现者则答:“五品叶”或“六品叶”。
然后同伙人笑曰:“快当!快当!”如此,前面发现者的报告叫“喊山”,后边应和者的问语、贺词叫“接山”。
这一喊一接,目的是要把人参吓住,同时自然有报告、祝贺之意。
见面说“快当”,是放山人的礼节。
表现他们心理和祝愿,取其吉利的意思。
山中人习以为常,甚至连说工具时,也要加上“快当”二字,如“快当刀子”、“快当斧子”。
放山人互相问好,见面时也说:“把头快当!”
“喊山”是非常严肃的事,决不可乱喊,如把一种草误当“棒槌”喊了,则认为不吉利,叫“喊炸山了”。
同时也不准看到什么都说。
放山人有个规矩,只许说“拿”,不许说“放”。
吃饭叫“拿饭”,回“仓子”睡觉叫“拿房子”,抽烟叫“拿火”。
挖参时要把两根树枝插在参棵的两旁一尺远的地方,然后把参棵子用红线绑在树枝上,再把红线的两端拴上铜大钱。
据说这样可以起镇压作用。
遵从这些规矩,“放山人”才能平安的把“棒槌”拿出深山。
所以自古以来,采参都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可是由于巨大的利益驱使,还是不断的有人走进深山,寻找着那些“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