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18600000073

第73章 一月之约

元一也看出来了,风铃儿的心思在道义的身上,他要是再去讨回风铃儿的话,那就只能是自取其辱了。

于是乎,元一开始转变战术,将目标锁向了风易。道:“风叔叔,这次我是奉我爹之命,前来与叔叔商讨我与铃儿成婚之事的。”

风易还没说话,风铃儿就已气愤的咆哮道了:“谁要跟你成婚啊!你给我滚,以后再也不准你来我这里,不然见一次打一次。”

风易怒斥道:“铃儿,怎么说话的。可不能对元贤侄无礼!”

“爹!”风铃儿撒娇道。

“闭嘴!”风易道:“元贤侄,你别见怪,都是我把她给宠坏了。”

“怎么会呢?我怎么会生铃儿的气了!”元一笑道:“对了,这是我爹给的聘礼礼单,风叔叔你请过目!”

说着,元一掏出一张帖子,递给了风易。

风易微笑着,将帖子拉开,纸张足足有一米多长,上面写满了密麻麻的小字,都是一些稀世珍品和灵石,丹药什么的。

看得风易是满心欢喜,这大门派就是不一样,出手就是阔绰。这些聘礼足足抵得上,他清风剑派所有的财产了。

“呵呵……”风易呵笑道:“贤侄啊!你爹真是太客气了,如此厚礼,真是让我风某人受宠若惊啊!”

见风易如此满意,说明这情已经成功一半了。元一心里很高兴,连忙点头道:“应该的!应该的!如果要是不周之处,还请风叔叔给提出来,我们太元门一定会尽力满足的。”

风易虽然很想多要点,但是他也不能狮子大开口,这些已经超出他的预料了,他已经心满意足了,道:“已经很周到了,我已经很满意了。”

元一心里在窃喜,道:“风叔叔,你没有意见的话,那等我回去后,我就立马叫人把这些聘礼送来。”

“好!如此甚好!”风易点头道。

元一乘热打铁,道:“风叔叔,我爹说本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我想在这一天与铃儿成婚。”

“你做梦!我死都不会嫁给你的。”风铃儿咆哮道。

刚才要不是道义一直拦着,风铃儿早就发飙了。

风易瞟眼看了下道义,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元贤侄啊!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愿意,而是铃儿她……”

元一有点着急了,道:“风叔叔,你不会是要……”

“元贤侄,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你也知道我就铃儿这一个女儿,她要是不愿意,我也不能勉强她,你说是不是?”

“那……那怎么办?”元一郁闷了。

风易吞吐道:“这个……这个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如果你能讨得铃儿的芳心,让她同意嫁给你,这不就行了吗?”

“啊!”元一心里腹诽道:这算是什么办法,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吗?

“元一,你就死心吧!我是不会嫁给你的,哪来的回哪去吧!”风铃儿下逐客令道。

元一突然站起来,怒道:“风叔叔,我不管,这门亲事可是你亲口答应我爹的,你想反悔,这不可能!”

风易自然听得出这话的意思,元一这是在威胁他,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不过在他心里早就已经有了对策。

“贤侄!你别生气,我怎么会反悔呢?”风易道:“铃儿她不过是试探你而已,并不是真的不想嫁给你。她的意思很简单,她要嫁的人一定是个一等一的青年才俊。”

“什么意思?”元一不解。

风易微笑道:“很简单,你和道义,还有我的徒儿邵洪,三人来一场公平的比斗,谁获得最后的胜利,铃儿她就跟谁成婚。”

愁眉不展的元一,听到这话顿时展颜,笑道:“好!这办法甚好!”

“爹……”风铃儿想反驳,因为她根本就不赞同这个办法,这跟将她当成胜利者的奖赏有何区别呢?

“怎么,你不同意!”风易转头过来,反问道。

“我……”

道义急忙拉了拉风铃儿,道:“相信我,没问题的!”

风铃儿盯着道义的双眼,纠结了一会,点头道:“我……我同意!”

“哈哈……”元一开怀的大学道:“铃儿,你同意就好!你等着吧!我一定会战胜他俩,迎娶你入我元家的。”

“哼!”风铃儿给了元一一个臭脸。

元一看了眼道义,又看了看邵洪,他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道:“来!你们两个一起上吧!”

邵洪心中一惊,现在他可不是道义和元一的对手。他不想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就这样断送了。

“师傅……”邵洪急忙求救风易,他也只能求救风易了。

道义是无所谓的,因为他根本就没将这个养尊处优的元一放在眼里,至于邵洪那就跟不值得他上心了。

风易笑了笑,道:“贤侄啊!你不用这么着急,你先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比斗将在一个月后举行,这样对他们都会公平点。”

元一沉思了一会,点头道:“好!那你听风叔的,一个月就一个月!不过以他俩的修为,别说是一个月,就算是给他们三五年,也是徒劳。”

“你……”邵洪很是气愤。

道义的脸上却挂着淡淡的微笑,道:“元兄,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要是真给我三五年的话,怕是你老爹在我面前也得跪地求饶。”

“你……找死!”道义这句话彻底的激怒元一了,一股惊人的气势突然爆发而出,他抬手就是一掌,向着道义极速轰击而来。。

道义不闪不避,转手就一掌迎了上去。

“轰!”一声爆响,元一就急退了出去,一连退出三四步,才稳住身形。

元一的脸色露出了凝重之色,虽说他这一掌没有出全力,但也有七分力道,对方一个金丹初期的强者,是绰绰有余的了。可是他先生竟然被道义给击退了,这让他不得不对道义的实力重新定论,更不能再轻视他了。

“好小子,不错嘛,小瞧你了!”元一道。

道义冷道:“是你太自大了!”

“哼!”元一怒哼,道:“一个月后,我必定让你满地找牙。”

说完,元一就想风易辞行,道:“风叔,我先告辞了,一个月后再见!”

风易微笑道:“贤侄,走好!”

风铃儿看着元一那灰溜溜的表情,忍不住笑道:“啊义,你可真厉害,你看他那表情,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风易也很赞赏,道:“你果然很不错,不过想要取胜,还得努力才行。”

道义点头道:“我会的!”

谁也没注意一旁的邵洪,此时,他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他望着道义,心里暗暗发誓道:“铃儿,你放心!不管他们有多强,我一定会努力的,我一定会打败他们的。不管有多艰难,我都不会放弃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我要变强,我一定要变强……”

同类推荐
  • 女主天下之绝世钟情

    女主天下之绝世钟情

    她是战神刑天的女儿,陪同母亲等待父亲从仙境回来,一家团员。她从母亲和父亲的身上看到了绝世钟情,决定寻找美好的爱情。她深爱着蜀山掌门东方魂,决定与他一生一世留在人间。可是,谁会相信一千年的爱情,以及用一千年等待地爱情?她相信这样的爱情,她一定会跟东方魂哥哥,共度一生。
  • 仙凡八味

    仙凡八味

    母亲重病,一年之内,家财散尽。曾经的纨绔子弟,如今变成了一个为母求药而不惜舍弃自尊的坚毅少年,机缘巧合下踏上修仙路,卷进了仙林旋涡之中.....
  • 兮水寒

    兮水寒

    一场预谋已久的袭击,唤起心中埋藏已久的执念,她带着这个执念,踏上未知的路程。与此同时,风声泄露,身份暴露,有人要索她的命,一次又一次的截杀,一次又一次的突围,她已经习以为常,可是世间哪有这么这么多事情让你习以为常,她越是想要去改变,越是不可控制的发生意外,反复如此,她终是走上了一条不可挽回的深渊......
  • 重生校园:战少,强势撩!

    重生校园:战少,强势撩!

    圣元大陆皇太子君楚女扮男装以身殉国,意外魂穿校园,成为帝国绝密的特工之王,精毒杀!被背叛打下神坛,跌入泥沼,贴上标签明码标价当做宠物拍卖?君楚冷笑,一举强势反击!虐人渣,踩莲花,重回巅峰,俯视苍穹!某日,她狠狠地踢破了某队长这块铁板,众人纷纷震惊!看着某阎王爷为她敞开的心门和房门,流言四起,谣言蜂拥而至!(男强女强,虐渣、虐狗,1V1身心干净)
  • 懒仙下凡:一赌定三生

    懒仙下凡:一赌定三生

    天降大任于懒仙,参加上神们设下的赌局,还必须赢?开什么玩笑,这让懒仙们如何完成任务!例如懒仙某某某:太上老君把在家看炉的懒散仙童扔下凡间。“给我好好赌,势必给我赢了这一局,没情也要给我证个有情出来!”仙童睁着昏睡的眼:“老君,凡间什么人是只用睡醒了就吃,吃饱了就睡的?”一旁路过的苍离帝君随口道:“乞丐。”几百年后,莫乞拿着打狗棒依旧流离凡间不得回归,不由地想起了那个因为路过就决定了她下凡苦逼命运的苍离帝君。木木哒,作品有保证,已完结作品有(凤凰蛋:腹黑上神vs大白鸟),书友群:398599680
热门推荐
  • 百姓话题(1)

    百姓话题(1)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

    以主人公黄一飞的职场轨迹为主线,通过黄一飞的职业经历折射众多普通职场人士的生存状态,他们或努力、坚持、拼搏;或彷徨、焦虑、挣扎;或茫然、懈怠、麻木;或贪婪、丑陋、奸恶……构成纷繁复杂的职场生态:正直与心机的搏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真诚与伪善的对抗……为读者呈现真实的职业江湖。
  • 逆天三小姐之帝尊狂宠

    逆天三小姐之帝尊狂宠

    本文无虐,全文甜宠这生生世世的牵绊,这身世的谜团,在世间的相逢,我与你不过请大家观看一定不错的
  •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ow It Is

    How It Is

    Published in French in 1961, and in English in 1964, How It Is is a novel in three parts, written in short paragraphs, which tell (abruptly, cajolingly, bleakly) of a narrator lying in the dark, in the mud, repeating his life as he hears it uttered - or remembered - by another voice. Told from within, from the dark, the story is tirelessly and intimately explicit about the feelings that pervade his world, but fragmentary and vague about all else therein or beyond. Together with Molloy, How It Is counts for many readers as Beckett's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in the novel form. It is also his most challenging narrative, both stylistically and for the pessimism of its vision, which continues the themes of reduced circumstance, of another life before the present, and the self-appraising search for an essential self, which were inaugurated in the great prose narratives of his earlier trilogy.
  • 世上云川

    世上云川

    阔别重逢,魏如云发现昔日喜欢的少年廖建川已经成为当红男星,光芒四射。她为了追随他吃尽苦头,他的事业反而被她的痴情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出现危机。在此关头,廖建川事业上的对手寇世军故意接近魏如云,三个人开始了一场真真假假的爱情追逐战。
  • 冯仑管理日志(全新修订版)

    冯仑管理日志(全新修订版)

    要一下子描述出冯仑的公众形象,是有点儿难度的。他有一间满是线装书的办公室,互联网上有网友为其总结的“冯仑语录”,媒体圈称他为“商界思想家”……而冯仑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个职业董事长,信奉老庄,说话写字比较专业,万通需要我这样具有前瞻性的人。”本书经过全新修订,以经典的“管理日志”形式再现了冯仑的经营管理之道。从创业者的心灵成长、价值观、学先进、战略领先、政商关系、董事会治理、商业模式等12个主题,解读了冯仑的商业智慧和思想理念,同时进行了翔实的背景分析,并配合以行动指南,展现了冯仑“复合”和“多元”的特色,博大精深的行者和智者形象。
  • 我叫刘跃进(典藏版)

    我叫刘跃进(典藏版)

    刘跃进是北京某建筑工地的民工,上街时他的包被人抢了,里面装着他全部财产。找包的过程中,他又捡到一个包,这个包里藏着天大的秘密,牵涉到上流社会的几条人命。于是几拨找这个包的人马,又开始找刘跃进……刘跃进像一只无辜的羊,意外地闯入了狼群,他自认倒霉却不悲观。问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狼,都披着羊皮,和蔼可亲;而世界上所有的羊又在装大尾巴狼,装腔作势。
  • 盛世二婚

    盛世二婚

    疼宠了三年的小姑子竟然是丈夫的私生子!孩子的病让那个女人出现在了章小念和她老公的生活中“我要离婚!”当章小念向所有人说出她决定的时候【丈夫】说:“她会走的,只要孩子断了奶,她立马就会走的,再给我一点时间好吗?”【朋友】说:“你家佑天是好男人,这年轻时候犯下的错误,能原谅你就原谅一次!”【婆婆】说:“好歹她也为我们周家生了两个孩子了,你就让她住上三四个月又能怎么样?就这么容不得人嘛!”只有【陆向北】说:“离吧,没事,要是没地方住我就勉强收了你!”*离婚后有陆向北作陪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过“你凭什么说要娶我?”“凭我们门当户对啊!”“可是我离过婚!”“你要是不介意,那我也结一次再离?”“你有病吧!”章小念不屑的白了某人一眼。男人点头并洋洋得意的回答:“对,这叫痴恋成狂!”看着沙发旁若无人在上卿卿我我的某两人【新小姑子】说:“哎哟,你们酸不酸啊?嫂子你真是如来在世,就我哥这货也逃不出你的五指山!”【新婆婆】说:“时间不早了,赶紧回房做正事去!”还不忘暧昧的【朋友】说:“小念,还是你聪明,有些事能原谅,有些事错过了那就是一辈子!”夕阳西下,两道长长的影子相偎相依,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也不过如此。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