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个冬天,青雨的世界也会是如此地安静、祥和吗?
青雨一想起妹妹,一丝丝内疚的心绪在心中漾起,她在心里叹了口气,望着暮霭弥漫的天空发呆。
“青雨,吃饭了。”妈妈不知何时也做好了晚饭,大着嗓门叫着青雨,青雨一个晚上都在发呆,手握着钢笔在本子上乱画,满脑子都是妈妈的话和心雨的事情,她现在真的没有心思做什么事情。
现在听到了妈妈的叫声,她也没有答应,也没有动,仍是趴在桌子上,没心没肺地画着。
“青雨。”妈妈又来到她的门口,大声喊道。
“知道了。”随着妈妈的喊声,青雨懒懒地站起来,散散地朝门口走去。
爸爸早也回来了,妹妹去了姐姐家,哥哥们都分家另过了,一张大桌子就他们三个人,显得有些空旷。
爹爹已经不抽烟了,记得在好多年前害了一场大病,医生告诫说一定要把烟戒掉,可那是的爹爹应该是个大烟囱吧!青雨还记得,爹爹用自家地里种的的烟叶,推成烟丝,用那个旱烟袋每天坐在院子里的那棵樱桃树下“咂巴、咂巴”抽得毛飞,你说她老人家怎么会听医生的话呢?
呵呵,不听话的后果是爹爹的病好后不久又复发了,而且愈来愈严重,这次,医生说了,不戒烟就等着死吧!哈哈,这次爹爹可吓住了,慌不迭地戒烟了。
后来,爹爹的病也好了起来,不过还是落下来病根——支气管炎,医生再让戒酒,这个可没有办法了,这麽多年都没有戒掉,现在也只好听之任之了。这不,在吃饭之前,爹爹的面前还是摆着一杯酒。
“也许就是这酒害了心雨的。”看着摆在爹爹面前得那杯酒,青雨的脑子闪过这个念头,因为满大街的茶馆酒馆,人们谈天说地的地方,谈着谈着就把儿女给搭进去了,偏偏爹爹又好这一口,说不定心雨就是这么被酒给出卖了的。
想到这里,青雨有些不满地看看沉默不语的爹爹一眼。
在儿女面前,爹爹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轻易不在孩子们面前说说笑笑,那个算命的话像个石头一样地压在他心里好多年了,他有些信命,因为那个算命的是他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朋友没有别要骗朋友吧!
眼下的大事情,就剩这两个小女儿没有完成了,小女儿自小在家脾气好,倒还听话,可那三女儿,脾气古怪,到也能干,十二岁就住校,什么心都没有让他们操,看这架势,三丫头还要继续读书,为了将来少给妻子添点拖累,还是先把小女儿嫁掉了吧,虽然小女儿还小,可是……
他和妻子的感情很好,算是相亲相爱了一辈子,虽然有时也会磕磕碰碰,可平常人家的日子,谁又不是这样呢?为了将来自己真的走了,不给妻子太多的拖累,他也只好这样忍痛先给小女儿定亲了。
那家那个孩子——程健,虽然大了心雨七岁,可样子还老实,他爹也是熟人,就是家里姊妹弟兄多一点,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也不是有几个儿女吗?“儿女多,受奔波”啊!这古谚话还真没有说错。
这个善良的老人,脾气也倔,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给儿女们定亲从来就不会嫌贫爱富,所以他家的几个儿子女儿的家境都不好,好在他们都传承了父辈们任劳任怨的美德,到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可到底是自己的儿女,有时见他们日子不好过,她和妻子也还是咬着牙去救济他们,帮他们度过难关。
也许,这对憨厚的山村老人就从来没有想过给热女们找富裕一点的家庭,直到就剩最后的两个女儿了,他们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爹爹仍然慢慢地抿着小酒,沉思悠悠的样子,青雨也没有再看他爹爹一眼,她心里有些怨气她爹爹,但也不敢在她爹爹面前说什么,不过在吃饭的时间里,他们家的规矩就是“吃不言,睡不语”,吃面条还不能发出声音,妈妈也默默地吃饭。
饭桌上的空气闷得让人窒息,青雨三下两下地扒完饭,转身离开了桌子。
“青雨……”她刚要走出门时,她的爹爹叫住了她。她本能地转过头来,看了爹爹一眼。
“明天程健要来,你看看,怎么样?不要在你妹妹面前说什么,知道吗?”爹爹没有看青雨,自顾自地说。青雨仍然没有说话,看了爹爹一眼,就回房了。
她很郁闷,既然爹爹妈妈都决定了,那人怎样,还跟他有什么关系?爹爹妈妈会在乎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吗?会听她青雨的建议吗?所以,她懒得说话。
回到房间,青雨仍然坐在书桌前发呆,她本是一个感情丰富,情感细腻的女孩,高二就读文科了,性格内向的她,在外人看来都少言寡语,可她也是个懂事的女孩,知道爹爹妈妈的辛苦和苦衷,如果不是她还在学校,恐怕现在相亲的应该是她了。
可她不想屈服于命运,于是,她就拼命地读书,她不想像村里的姐妹们一样,十七八岁就结婚生子了,每每看见那些小学同学们自己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手里已经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时,她的心里就会升腾起一股悲哀。
那个时候的农村又没有人外出打工,村子里的人祖祖辈辈都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地在这片黄土地上耕作,也许谁也没有想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过。
在这个家里,她和妹妹都长大了,高高挑挑的个子,也很惹人眼,老实说,青雨在中考时就不想报考高中,因为爹爹妈妈的年纪都大了,她本想给爹爹妈妈减少负担,读个中专或师范就算了,可是,在填志愿时,班主任更是给她报了高中,后来没有办法就只好读了高中,青雨现在都想起后悔。要不,现在也该给爹爹妈妈减少负担了。
夜,已经深了,青雨叹了口气,熄了灯,上了床,在黑暗中,她那双大大的眼眸仍然闪着熠熠的光,她下意识地用手揉揉额际,晃晃头迫使自己不要想下去,到了明天再说吧,该来的总要来,明天看看那人在说吧。
那夜,没有月亮,黑夜像个巨大的口袋,把山村装在黑暗里,夜静得有些可怕,青雨翻来翻去,总算睡了过去。
当青雨从梦中醒来的时候,这冬天的太阳都老高了,她有个习惯,在周末这天一定要睡到自然醒,因为平时在学校六点半,就起床洗漱,早操,常常是起床铃一响,就弯起来,闭着眼睛穿衣服,所以每一个周末,青雨仿佛都要把一周拖欠的瞌睡补回来。
今天也不另外,爹爹妈妈倒也对这个女儿特别地宠爱,不过拿青雨现在的话说,一半是宠溺,一半是无奈。
昨天听爹爹妈妈说,程健今天要来,她也就故意比平常起得更迟,她不想见他,因为还没有见,青雨对他的印象已经大打折扣了,谁让他大妹妹七岁呢?不看他人长得咋样,就凭这,青雨已经都很不喜欢了。
她怕见了,以她的脾气,不闹个天翻地覆才怪。所以,她想迟点起来,吃罢饭,就早点去学校算了,说真的,她也不想要爹爹妈妈生气。
青雨起来,爹爹妈妈都不在,出去干活了吧,妹妹还没有从姐姐家回来,那个人还没有来呢。
于是,青雨去厨房烧了热水,洗了头。
青雨的头发不像妹妹的头发成栗色,而是一头乌发直垂腰际,她搬来一个凳子,来到院子里,坐在樱桃树下,慢慢地梳理着她那天生柔顺的发丝。
冬天的太阳,总是暖暖地照着,给人一种疏懒的感觉,虽然灰褐色的樱桃枝还是在风中微微地摆动,可也没有一丝的寒冷。
青雨抬头,眯着眼睛,看看发着白光的太阳,若有所思,想起妹妹,她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她究竟要怎么办啊?放任不管吧,可那是她妹妹也,管吧,她又怎么去,毕竟她也就那么点点的大,看哥哥姐姐们吧,他们都自顾不暇。
“到时候再说吧!”青雨咬了咬薄唇,又用梳子重新地梳理那也半干半湿的长发,从耳际分一缕头发出来,压在头顶,把一头的长发束住,然后站起身来,准备一周的东西,她想回校了。
青雨一头长发衬着瘦弱的身子,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再加上她她那细瓷的肤色,倒也清秀可爱,呵呵,不过,就冷了点。由于她平常走路,都是目不斜视,淡淡懒懒的样子,她的同学、朋友是这么说她的。
青雨收拾东西后,爹爹妈妈和妹妹都还没有回来。快中午了吧,那人也可能不会来了,青雨想,这倒不必那么早去学校,因为平常只要去赶上上晚自习就好。
青雨这么一想,于是,她紧蹦的神经轻松了下来,然后,她就想去看看村里的一个从小很要好的伙伴那里去看看,她好久就没有去打听秀儿的情况了。
秀儿,是她在中考时认识的一个女孩,那次去他们学校考试,是她另一个朋友介绍她认识的。
秀儿也是个善良,随和的女孩,爸爸是退休教师,在那几天考试的日子里,秀儿给她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秀儿说,她一见到青雨,就喜欢上她了。
青雨也喜欢秀儿,就这样,她们成了好朋友,青雨的家在农村,而秀儿和爸爸住在一起,在学校的职工房子里,虽她们隔得好远,可秀儿经常她们家玩,然后秀儿在邀请青雨去她们家。
秀儿很文静,比青雨还纤细,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可她会做饭,这常常令青雨羡慕得不得了。可秀儿也有秀儿的不幸,妈妈过早地离开了她,爸爸虽然慈爱,可秀儿总是不快乐。
秀儿告诉她,她爸爸给她找了个后妈,可不知为什么,秀儿就是不喜欢她,爸爸倒也迁就他,没有和后妈住在一起,只是偶尔会去那里看看,那时都是小女孩吧,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她们在一起很开心。
秀儿中考落榜后,就没有上学了,她就帮她姐姐带孩子,她姐姐是顶替他爸爸的工作,在一个村子里教书。
青雨上高中后,秀儿仍像以前那么对她好,经常去学校看她,给她卖点小礼品,在冬天还给她织围脖,青雨倒没有时间去看她了,就只好给她写信,鼓励她好好生活,现在想来,青雨都还是很怀念以前少女时代的那种如纯净水般的日子。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