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9800000024

第24章 千铃高中

九月一号才开学,祁愿在八月十五号迫不及待地拉着祁诺去了千铃高中。

千铃高中比祁愿的初中又远了许多,坐公交车用了一个多小时。祁愿又有点路痴,幸好有祁诺给她带路。虽然祁诺没有来过千铃高中,但是方向感比祁愿这个糊涂虫要好多了。

听人说过,千铃高中本是A市第一中学。千铃高中的第一任校长姓徐,据说深受学生爱戴。千铃高中刚开始各方面尤其是硬件条件很差,水电经常不方便。徐校长,还有当时学校其他领导,和第一届第二届学生共同克服困难,最终千铃高中像新生竹笋,逐渐取代第三高中成为该省口碑最好的学校。

这些都是官方的说法,而当祁愿真正到了千铃高中,她才知道这所学校真的不简单。

千铃高中的教学楼都是灰色的,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校园里有一个钟楼,很漂亮。最让人惊讶的是千铃高中的操场。刚开始看到的,和别的学校一样是400米的跑道,足球场,篮球场。

但当一阵微风吹过,整个操场响起了风铃清脆的声音。祁愿抬起头,那种感觉,她没有办法忘记。偌大的操场被清脆的声音包围着,什么烦恼都忘了。祁诺也对这感到惊讶。终于明白为什么它被称为千铃高中了,成千上万的风铃挂在操场的周围。

祁愿走到一个风铃跟前,风铃挂的有点高。

突然看到在主席台旁边有一个三层的凳子,就像去图书馆拿高层书时踩的凳子。祁愿开心地跑过去拿了过来。踩上去。

每一个风铃下挂着硬纸片,上面写着话,有些很明显是刚挂上去的,有些风铃下的纸片好像已经被吹走了。

祁诺也走了过来,祁愿指着风铃让他看。

“这是我的梦想,暂时的秘密。”祁诺比祁愿高,他看到了纸片上的话。

“哇,祁诺哥哥看到字了,”祁愿很是开心,“下一个,下一个。”

祁诺走了下来,祁愿把凳子搬到另一个地方。

“在千铃遇到你,我很开心也好幸运。”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千铃教会我体谅是什么。”

“Everything will be OK。”

“……”

祁诺尽量用手语把这些话表达出来。

最后祁愿和祁诺都累了,找了一块草地坐了下来。

“这就像是一个奇迹,祁诺。在每一个路灯上弄上铁丝,挂上风铃。如果下雨了,刮大风了,这些风铃一定会损坏,但是现在看来,每一个都被保护的很好。”

“铁-丝-已-经-有-锈-了,每-一-年-都-有-人-走,每-一-年-都-有-人-来,风-铃-坏-了,会-有-新-的-挂-上-去,铁-丝-坏-了,会-有-新-的-人-修-理,也-许-这-种-氛-围-就-是-千-铃-高-中-吸-引-人-的-地-方-吧。”祁诺用手语说了好多话。

“还没有来上学,就有点不舍了。”祁愿望着那些风铃笑了。

“我突然就明白我们政治老师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什么了。”祁愿说完,祁诺也被逗笑了。

那天下午,祁愿和祁诺在千铃高中的操场坐了很久,就像在喧嚣的都市突然找到了一块净土。

千铃高中的确会教给祁愿很多。在之后的三年。

开学后,祁愿高一,阮青诺高一,祁诺高二。

祁愿在高一(5)班,阮青诺在高一(3)班。

高一(3)班的隔壁就是高一(5)班。

“嘿,同学,我是久玖,你叫什么?”祁愿一抬头,一个笑的满脸是花的男生已经坐在自己旁边。

“九九?”祁愿扑哧一声笑了。

后座一个快嘴女生来了一句,“你咋不叫三九感冒灵呢?”

“哈哈。”旁边的人都笑了。

“第一个久是永久的久,第二个玖是九的大写。”久玖看来是个不太计较的男生,自己补充道。

“我是祁愿。”祁愿收住笑。

又是似曾相识的场景,还记得那个时候一个男生羞涩地说,“我是乔默。”

久玖穿着黑白条纹短袖,祁愿突然想起了初薇说的尾笙。

“哎,同学你是哪个初中的?”久玖又问祁愿。

“B中。”

“噢,我是千铃高中旁边那个初中的,我们都叫它千铃附属初中。”

“哦。”祁愿见他“滔滔不绝”,心里凉了半截。还是阮青诺比较好。

“你有男朋友吗?”

“啊?”祁愿顿了一下,“没。”

“也是,到千铃高中的多为学霸,学霸不怎么关注感情,想必你也是个冷血动物。”

久玖一直啰嗦着,祁愿忍了忍,拿出了一本书。

下课后,阮青诺来找祁愿。

“祁愿,咱们去校史馆转转。”

“校史馆?”

“嗯。”阮青诺点点头。

千铃高中的校史馆在图书馆旁边。校史馆里有很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风格都不一样,听校史馆老师说这都是以前的老师和学生设计的。

很多图片记录下了这个学校辉煌的瞬间。还有一些文字档案。在一个小盒子里还有一些录音笔,有些是歌,有些是学生的心里话。

“这边是每年为高三学生举行成人礼,然后留下的档案。”校史馆的一个老师笑着介绍。

“成人礼档案?”祁愿问。祁愿看到每一个档案袋上都写着第几级几班。

“每年成人礼,会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条,让他写上希望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可以写关于事业的,关于爱情的,关于母校的也可以。十年后再回来看看。”那个老师习惯地介绍。

祁愿点了点头。

千铃高中总是给她带来惊喜。

祁愿和阮青诺在校园又转了很久,去餐厅吃了饭,回了教室。

久玖看祁愿回来了,满脸坏笑。

“骗子。”久玖说。

“怎么了?”祁愿感觉莫名其妙。

“你的-蓝朋友。”久玖说。

“哦,你随意猜。”祁愿这辈子都没对什么人这么不耐心过,随口一说。趴下准备睡一会。

“不是吧,你生气了。”

“我没有,真的,你自己玩或者和别人玩,我想睡一会。”祁愿就差喊出来了。

烦。

“噢。”久玖点了点头。

久玖长的一脸花花公子的样子,而且嘴从没停过,祁愿不喜欢这种男生。

纨绔子弟。祁愿心里想。

一个星期下来,祁愿已经对千铃高中还有各科都有些了解。

九科,高二分科。

祁愿对自己去文科还是理科没有什么概念,看看高一的成绩再说吧。

第一个星期以后就是军训。

1,2,3班是第一连,4,5,6班二连,7,8,9班是三连。

千铃高中每一级学生不多,每个班四十多个人,一个年级大概360多个人,但是每次高考下来,一整个年级都是学校的骄傲。

教官姓孔。教官说,自己是孔家的第n代传人,孔家每代人名字里必须带有一个相同的字。

祁愿想自己的爸爸应该是姓薛,不知道薛家有没有这样一个传统。

久玖听到举手说,“教官,我们家不分代,每代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字。”

“你叫什么?”教官饶有兴致地问。

“我叫久玖,永久的久,玖月奇迹的玖。”

“那你们家族每个人的名字是必须带玖月奇迹的玖了,名字还蛮难起的。”教官想了一下说。

“不是,教官,我们家族每个人名字必须带的字是久,永久的久。”久玖愣了下,傻笑说。

“教官,那我们家还都带个王字呢!”另一个男生凑热闹说。

“你们这不是废话么。”教官也是个粗人。

祁愿无奈摇头,二连都笑了。

“停,停,停,严肃点,军训这么严肃的事,笑什么。”孔教官收起自己的笑。

“来,来,立正。”

二连的都稍微挺直了腰。

“那个久玖,是吧?”教官指着久玖。

“嗯。”久玖应了一声。

“你是驼背吗?你老缩着身子干嘛。直起腰。抬头。”

“教官,我,我-”久玖别扭地抬了下头。

“咋了,婆婆妈妈的,说!”

“我尿急。”久玖一说完,就跑去了操场的厕所。

“哈哈哈……”全连的人又笑了。

教官没忍住也笑了。

“你说,你们这群人……”

烈日炎炎下,绿色的军装,偶尔的欢笑,几声抱怨,有时也会有军歌。

千铃高中的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同类推荐
  • 无双七绝(3)

    无双七绝(3)

    春秋吴越争霸,贤臣文种忠而被诛,绝世奇冤,终酿成千年后武林惊世之争。范蠡设下一局“国破山河在”,以悼亡友,却为武林留下了千古奇谜。宁勿缺一介文弱,却以满腹经纶,赢得绝世武学与奇物血蝉。几番山穷水尽,几番柳暗花明,终洞悉惊天阴谋,在功尽人废之时,凭其天赋奇禀,临阵悟出至高武学,力挽狂澜。
  • 等待花开的日子

    等待花开的日子

    青春的蜕变,就是学会成长的过程。。一系列的变故和曲折后,林宇燃渐渐对“得罪”过自己的秋露心生爱慕。偏偏这时,秋露却获悉春妮竟然是她的亲姐姐。亲情和爱情的抉择,从来就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作者以她独特的心灵语言告诉女孩们:爱情,就如等待花开的日子,如果在对的时间碰到了对的人,那,就爱吧。
  • 女帝请指教

    女帝请指教

    【甜腻爽+搞笑逗逼,1v1双强,欢迎入坑】【新书《校草你要露馅儿啦》爆笑开更,求支持求投喂~】西北五区最狂妄最无敌最邪痞的司少,竟被手下diss不如未婚妻?为重振威名,司千池混入圣德女子学院,目标只有一个:攻略高贵冷艳的未婚妻!可眼前这只睡眼惺忪、头发凌乱、放空发呆的大懒妞,真的是那个喋血的战区神话?邪魅少爷VS怠惰女帝,撩不动就正面刚!
  • 浮光

    浮光

    当一个小摄影师爱上了大明星,他们恩怨纠缠,他们爱恋牵扯,鸭毛一堆,狗血一升,大团圆收场。可是,可是,你见过这样的大明星吗?你见过这样的摄影师吗?习惯了被人注视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戴上面具。习惯了用镜头观察别人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面具上的微小裂痕。但凡热爱光影,关心传言,那便都与明星最近。近到用手触及报刊画片,就能亲密端详。所以摄影师谢明朗并不曾期许过能与言采有更多接触,对方太过璀璨,反而并非合情的交叉线。然而总是如此,有人长存在闪光灯下,就需得另一人为他按下闪光。或你,或他,或面目模糊芸芸众人,只为那仅有的一人在瞬间打上最夺目光华。他不巧要为他打出一束光。他不巧被拉近,得以窥知那束光背后,有怎样的今日和过往。二十四帧的美未必真实,编织出美梦的人未必流连梦境。太过入戏的好演员,大约总难能有真正的好人生。所幸,当浮光散去,长存在流光溢彩之中的浮华人影,终有一天,也能尘埃落定。留予他们的,并非仅仅只是爱情。  
  • 超能探案

    超能探案

    “维护正义找出真相吗?为什么不直接说拯救宇宙呢?小鬼就是天真。。。”他手臂一伸直接接住了要扑桌的她。“小心点。。。你这么扑上去。。。”“我没事,不会磕到的”她红着脸松了一口气“我是说,你这么扑上去,文案桌上刚刚拼好的线索都要乱了”他彻底无视了她的自作多情。
热门推荐
  • 闯关东(李幼斌、萨日娜、宋佳、朱亚文主演)

    闯关东(李幼斌、萨日娜、宋佳、朱亚文主演)

    豆瓣9.2分高分剧《闯关东》同名小说,该剧由李幼斌、萨日娜、宋佳、朱亚文主演。本书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力求真实还原那段悲怆、苍凉、恢弘、悲壮的民族血泪史。书中将再现当年闯关东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矿等大场面,场景横跨半个中国。而在细节上,作者延续了其擅长的在平淡人生中贯串人性关怀的思路,亲情、爱情与故土情的纠结深入人心,对国事、家事、家乡事的担当感人至深。
  • 幕阜山人的世界

    幕阜山人的世界

    公元1927年秋,在中国南方湘、鄂、赣边境的莽莽大山中,爆发了一场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秋收起义”的著名战争。这场史诗般悲壮的战争产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成就了一代人民英雄,成就了共和国元帅将军……这是一部描写秋收起义的小说,作者用抒情、考证的笔法再现了1927年秋收起义军在赣西北的幕阜山中酝酿、筹备起义的场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幕阜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虽为虚构,但无一字无来处,足见作者对晚清和民初史料研究的广阔性和透彻性。
  • 霸器

    霸器

    不走寻常之道路,寻求奇迹之里程,掌控魔神之生死,再创混沌之辉煌!我这本书,将独特的手法描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玄幻世界。古今结合的人间,极度繁华的地府,尖端科技的虚冥,神秘莫测的天界,浩瀚深邃的银河空间……是否精彩,一看便知。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Gala-Days

    Gala-D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愿一家团圆相守

    只愿一家团圆相守

    一个历经风雨获得自由的精灵找到自己归宿。在珍视之人的身边守护,再次尝试喜怒哀乐:“旁有乱域相阻,后退家门已关,前有搏命之战。所以我会向前,扫平你们将来的祸灾”。后凤凰浴火和家人永远相守。
  •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是雷蒙·阿隆在冷战初期,针对当时法国特别是法国知识界的情况而作的一本法国人反思法兰西病的著作。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是研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间的清醒与尖利惊叹。
  • 绛红色的山峦

    绛红色的山峦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陪聊

    陪聊

    想到这里,成家川忽然嘴角一扯,笑了出来。他想起第一次拿了陪聊赚的钱,请辣辣在排档上吃饭时,给她做过的那个心理测试,测试的结果是,她将来会嫁给一个财主。果然如此啊!现在,他又欠了财主一屁股债了。成家川默默地惊叹着自己的心理分析能力,他是可以做一个名牌心理咨询师的,完全可以。这么想着,忽然感觉鼻子有些酸。一阵风吹来,只觉眼睛里有刺痛,也许是进了沙。成家川站定,闭上眼睛,顷刻,眼泪从合着的眼皮缝里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