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演绎━━━━━━━━━━
人物:沈太后丨沈衾媚,汉煜帝丨墨文韶
时间:汉离十九年八月三十
地点:未央宫
题目:长乐宫母子闲叙藏机锋凤位将定
剧情:沈太后欲招侄女进宫,试探帝意
[严禁抄袭,严禁水,严禁坑,严禁雷,一旦开戏禁止插话,题外话于天南地北交流,行数不得过少,插戏客串请主群申请,至少五回合]
━━━━━━━━━━演绎。开始━━━━━━━━━━
沈太后丨沈衾媚
时至深秋,先帝丧期满,韶儿登基为新帝,政务尚不熟悉,每每挑灯,甚为繁忙,而大选时日将至,是为我沈家做打算之时。遂待韶儿早朝过后,遣内侍邀其至长乐。投其所好,备糕点,命侍女置砂锅,亲煨鸡汤。于正殿坐,闲品龙井,静等之。
汉煜帝丨墨文韶
前日四弟离京,听闻母后送别时满是不舍,人皆言有武姜爱共叔段之意。天下父母多怜幼子,自忖母后并无什么过分之处。
退了早朝,在未央宫里用过早膳,闲取一本《毛诗》,翻看风雅,读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句,不由摇首,放下了书册。
国丧期满,时至大选,后宫的事宜由母后掌管,朕该如何向她说明梦遥之事?
沉思间,内侍来报“太后请皇上移驾长乐宫”,起身理了衣冠,缓步来到长乐宫,见母后静坐,躬身拜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沈太后丨沈衾媚
闻内侍报皇儿至,放下茶盏,笑言免礼,招其至身旁坐:“韶儿这段时间幸苦了,从代地归,我们母子都不曾好好叙话,母后甚为挂心我皇儿的近况,今儿总算忍不住唤你来,陪我这老太婆唠絮一番,可不知会耽误皇儿正事?”
虽韶儿继位,国有主事,已不每每听政,但朝堂之事仍有风声入耳,心底甚为明了。唤侍女端茶点与鸡汤,又道:“母后亲炖了鸡汤,你多少喝点,好补补身子。”
汉煜帝丨墨文韶
闻母后言,心觉温暖,移近前落座,笑道:“母后说笑了,儿臣自小便离了母后,远居代地尽孝不得,如今能侍奉于母后膝下是儿臣之福。”
接过鸡汤,慢饮下肚,只觉香甜无比,赞叹道:“十多年没有喝到母后亲手做的鸡汤了,这味道怕是御膳房最好的御厨也做不出来,儿臣想再多喝几碗。”
用手帕擦拭过嘴角,顿了顿,续言:“儿臣初掌国事,凡事多由丞相提点,倒也不觉得劳累,母后为父皇仙逝身心多有劳累,也该好好歇息。儿臣实在不忍心看到母后再因儿臣劳累。”
沈太后丨沈衾媚闻言执帕轻笑:“就你嘴甜,来,这是你喜欢的薄荷糕。”
将精致瓷盘推至其手边,又道:“都说天下父母心,为儿子打点是做母亲的天职,怎么会嫌辛苦,说起来,大选将至了,你看,这不,为娘的也整天盼着有个儿媳妇可以常伴身旁了。少不了为你打点些呢。”
汉煜帝丨墨文韶
见母后颜开,心中亦是喜悦,拈了一块薄荷糕,笑道:“若有了儿媳妇,母后也可少些辛苦,如此儿臣倒是对大选很期盼。”
入口,清凉之意传至脾胃,遂试探问道:“倘若儿臣在代地已私自娶了王妃,不知母后会不会怪儿臣?”
又拈起了一块糕点,起身送至母后嘴边:“母后也尝一块,儿臣改日抽空也去御膳房习做母后爱吃之物,以表孝心。”
沈太后丨沈衾媚
接过糕点细细品尝,就茶盏喝了一口茶,道:“瞧你这孩子,都一国之君了,怎能再下厨房,你有这份孝心,母后就心满意足了。”
执帕拭唇,虽只得二子,膝下无千金,但韶儿心思细腻,倒也如女儿般亲近:“如若家世身份能匹配我皇儿的,母后又怎会怪你,性子如有你表妹初画那般,母后就更为欢喜了。况且我皇儿可是孝顺的孩子,娶妻这等大事,怎么会不和母后商议呢。”
汉煜帝丨墨文韶
听及表妹二字,心知不妙,仍是笑道:“娶亲之事自是要由母后同意,儿臣方能决断。初画表妹家世显赫,丞相朝中权势又极大,想来欲攀其门楣者不在少数。儿臣小时候与表妹玩闹时她常是啼哭,如今她也已长大,是该寻个好人家嫁了。”
复坐,转言道:“母后常教儿臣知恩图报,儿臣在代地遇刺曾被一女子所救,那女子心地善良,未向儿臣讨锱铢谢礼,儿臣却因谨记母后教诲,心实难安。”
沈太后丨沈衾媚
淡笑观韶儿一语带过初画之事,而又提及芒山所遇,想来韶儿心中有佳人,如若韶儿生为一般家庭,也就罢了,媳妇是儿子的,为母者稍有把关就好,只是,帝王家毕竟不似寻常,立后更是有关国体,不能任意为之。
立后也不急于一时,当下亦不多言,只顺其话意道:“救命之恩,确是要报答的,依着母后看,皇儿派典客钟大人去趟芒山,依其所需,赏良田或其他,以表皇室之谢意如何?”微顿,又笑道:“母后派典客去,可算不辱没了你的救命恩人吧。”
汉煜帝丨墨文韶
良田之属,岂是梦遥所求。眉微蹙,轻叹道:“母后有所不知,那女子自小被山民收养,生性真纯,原不爱金银珠宝,儿臣已有言,愿陪其,陪其一生一世,还望母后能够成全。”
命人为母后添了茶水,续言:“儿臣亦知其不谙宫中礼数,暂不可为后,然凤玉已交与她手,儿臣身为一国之君,怎可出尔反尔?母后一向喜爱纯良,体恤孤苦,此事还请母后三思而后定。”
沈太后丨沈衾媚
闻言微挑眉,笑道:“我说我儿子怎么突然提到芒山呢,原来是有心上人了啊,我皇儿能看上的姑娘定是好姑娘,母后也是乐享其成的,只是为娘这有几句话,不知我皇儿可听母后细说?”
汉煜帝丨墨文韶
见母后收了笑意,知此事不可强为。若丞相府有所动静,只会害了梦遥。如今羽翼未丰,凡事须多加忍耐。念此,遂改了态度笑道:“母后有话儿臣自当凝神细听,十年间儿臣可日夜都想着再听母后教诲。”
日渐高,殿外一只孤鸿野号,其声悲切:“想这悲鸿定是失了伴侣,秋来北雁南飞,若能合家团聚其鸣方会显得欢乐。”
沈太后丨沈衾媚
闻言轻拍其手,以示安慰:“今日皇儿既然与母后说起立后之事,巧也正逢大选,不妨与皇儿直言,母后是有意立初画为后的。记得以前你二舅年轻时,你皇考任命其为羽林卫,到任后不想地下士兵欺其新官上任,竟都不听管束,二舅爷可十分苦恼,后来,母后就和他说,先和地下的千夫长打好关系,再由千夫长管束底下人,如此一来,问题就解决了。母后说句不好听的,皇儿现之处境和二舅爷可是异曲同工的。立初画为后,也是为你考虑,韶儿要知道,你不仅是个男人,还是一国之君,个人是小,国家是大啊,不能只顾儿女私情不是?”
“再说,母后是过来人,皇后的位置有多危险,母后最明白,处在风口浪尖,有多少人算计着,皇儿若真心喜欢她,怎么舍得让她成为众矢之的呢?皇儿要知道名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里有她,大选的家人子可都是大富大贵之家,皇儿可有想过让一个没背景的小姑娘进宫为后到底对她是好是坏?”
汉煜帝丨墨文韶
闻言,心底涌起波澜,立初画为后,前朝和后宫岂不全成了沈氏天下,暗咬牙,面色却未改:“母后所言甚是,丞相德高望重,想来教女有方,母后中意表妹儿臣亦不敢违逆,只愿能平安接梦遥入宫。”
抽手,浅言:“既如此,后宫之事儿臣也不想再多过问了,母后做主即可,儿臣愧对父皇,又要让母后操劳。”
殿外的阳光有些刺眼,宫内却多是树荫,眼见已是巳时,想起还有些政务未处理。起身正色道:“各地诸侯入贺人员还等着儿臣接见,儿臣就此告别,改日再来看望母后。”
说罢,便欲离去。
------------------------------------------------------------------------
沈太后丨沈衾媚
唠絮大篇也不知韶儿听进几分,闻其欲离去,又道:“韶儿急什么,好好坐着,母后话可还没说完,母后知你有心上人,可母后也不见的就此心狠棒打鸳鸯不是,你这孩子,当母后都没把儿子的心情当回事么?”
“韶儿,你可还记得赵皇后?朝代都有所更替,有些事情也不是绝对的不是。眼下的你只要勤于政事好好治理国家,等根基稳固了,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了,到时候再说也无不可啊。母后说过我皇儿喜欢的,母后亦不会不待见,乘此次大选韶儿就接她入宫,就算只是充衣七子之位,母后也绝不会让她受了什么委屈可好?你连母后给你的凤玉都送出去了,母后怎么舍得让我皇儿孤雁悲鸿呢,你当你母后是后母么。”
言罢,拍了拍其手,起身,又道:“好了,既然皇儿有要事,母后就不耽搁你了,母后的话,好好想想,终究如何,你也是母后的亲骨肉不是。”
汉煜帝丨墨文韶
忍着心中恼火,听完絮叨的话语,大步走出长乐宫。
秋日的艳阳照着满是落叶的大地,金黄的颜色透着几分萧瑟,心叹,父皇给朕留下的分明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抬眸望了望远处,六王的使者还在等候,朕会笑给他们看。
一场母子间的对话一场帝王与外戚的较量,皇后得立,梦吆得以伴君侧,往后的后宫是又将是一场怎么样的腥风血雨,单纯的采桑女于后宫有怎么样的遭遇?为一国之母的初画是否就此一生平顺,母仪天下?
-------------------------------第十七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