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2500000026

第26章 靠定无知

在半塌的东面土墙一侧,是木沙家的厕所。厕所旁边和它共用一堵墙的是她家的猪圈。就在这堵墙上有个凹坑,用来放厕纸。土黄的地面上挖一个长方形的洞,下面是一个斜坡连到外面的深坑里——那是家里倒垃圾的地方,也是猪活动的地方。垒猪圈用的虽然是红砖,但由于年深日久,很多地方都风化成了细末。

她们在这里玩的时候,不经意间就瞥到斜坡和斜坡下面一圈里醒目的大便,这时候恶臭也会由于眼睛的停顿趁机钻到鼻孔里,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恶心。可是谁会在意呢?大部分人家都是这种样子,所以不是平白无故的。这种形制有着一物三用的好处——化粪池、猪圈、有机肥生产基地。后来经村里提倡,光景好的人家又把它变做沼气池。王丹家就响应了这号召。当她向木沙展示家里的沼气灶和沼气灯时,木沙的心里同样是羡慕的。

反过来再想想老家的厕所,一个大坑上横几根木杠,人就蹲在木杠上解决问题。人蹲在上面的时候,不免有些提心吊胆。眼前是粘稠的粪浆,上面密密麻麻地蠕动着白色的蛐虫。浓烈的气味熏得人头晕目眩,生怕意识出现个顿挫,人就两眼一黑,一头栽在粪坑里。

生活中每一个好的改变都值得人感激。可是木沙显然还不懂得这改变的背后所付出的血泪的代价。

当她走出院子的时候,木母正守在槽边,一边看着两只半大的猪你争我抢地吞着猪食,一边用个大铁勺适时地瞅个空子往里添料。辛父看着猪的吃相也很欣慰,满脸舒展地和木母聊着。

她家的猪倒也算得上幸福。别人家不过往圈里扔些残根烂叶,洒些生麸米糠。木母却总是把根叶切细剁碎,再拌上麦麸或玉米面——这是鸡鸭的待遇,宝贝猪就更上一层楼了——倒进桶里,再浇上一锅热水,热气腾腾的餐饭就做好了。用父母的话说,现在的猪比早年的他们吃得都要好。

唉,别说早年,就是现在,他们也吃不上多少好东西。无论鸡鸭还是猪,那都是养来卖钱补贴家用的。就是下个鸡蛋鸭蛋,也要积攒起来,拿去集市上换钱。不过过年的那顿饺子总是有的。早上吃面时,浇汤里也还是会有几片蛋花,这多半也总是在木沙的碗里。

木沙倒也不是嘴馋的人。何况由于家里用的是自家榨的花生油,即使是吃喂鸡鸭的菜梗,味道也是香喷喷的。

尽管商店里的零食、集市上的水果大多看起来遥不可及,同学嘴里的生日蛋糕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然而有了这些并不稀缺的香喷喷,倒也可以满足一个并不贪吃的孩子的口腹之欲。

不过,当物质以前所未有的密度纷纷涌进她小小的世界时,她可以自觉地阻止自己伸手,控制自己张口,可是却无法阻挡这些新东西看在眼里,听在耳里,酸在心里。

木沙眼馋那只钢笔有一段时间了。她并不会用它写一手好看的钢笔字,她不缺文具,买钢笔也不是老师的要求。她只是作为旁观者,单纯地对别人手里的这玩意感到喜欢。

可是价格让她有些却步。

她并没有定时或不定时的零花钱,无论是家庭还是自身,也不具备可以轻松开口的条件。她只是瞄着炕席底下和抽屉里那些散落的碎票、硬币,一次次清点着它们的数目,对比着梦想的价格,还要思量着父母的态度,最终做出要不要伸手的决定。

木沙的这次伸手有些冒险。所以当她出门的时候,她低着头不敢看旁边的父母一眼。回来的时候,更是两只手紧紧遮握了钢笔,半侧着身刻意在离父母远些的地方迅速溜进了家门。

然而当她拔开笔盖,看到税利的笔尖时,似乎看到母亲的手指正直直地戳向她。

她就这样被戳回到院子里,忐忑不安地向父母走过去。她在木母身畔立定,低着头小声说:“妈,我买了只钢笔。”说着,摊开手心,把手里的钢笔释放出来。

木母立刻扭转头,站起身,把铁勺掼进猪食桶里,生气地质问她:“你买钢笔做什么?家里不是有笔吗?多少钱买的?”

“三块五……”

“你这孩子,买这些没用的干什么?家里没钱你又不是不知道,赶紧拿去退了。”

木沙把目光转向辛父,见他只是沉着个脸,一句话也不说。

她只好悻悻地转过身,握着笔向小卖部走去。

店主是村里人,并没有说什么,收了笔,把钱退给她。

木沙把钱放回炕席底下,呆呆地坐了半晌,越想越觉得委屈。不就是一支钢笔吗,至于生那么大的气吗?不是你们说过,只要跟学习有关的,你们都给我买吗?我平时也没买什么东西,好不容易买这么一只钢笔,你们就朝我吹胡子瞪眼。没钱没钱,一天到晚就是没钱。木沙忽然想到了“有钱”的木扁。她想,如果是木扁,绝不会因为她买了一只钢笔就生她的气的。哼,你们不要我,那我就走了,我去找我的哥哥去。

木沙一鼓作气地跳下炕,理也不理旁边看电视的木芽,直愣愣地就往外面冲。

桶里的猪食已经倒完,可是木母和辛父还是守在槽边,饶有兴致地看着两只猪娃欢腾地抢食吃。

木沙经过他们时,顿了片刻,心里叫道:“我走了。”就低了头,把脚步迈得更紧了些。

出了院子,几步就到了村子的主干道上。时值夏夜,街上有三三两两坐在树下,摇着蒲扇乘凉的人。

木沙有些紧张,生怕被人叫住,问她去哪里。她低着头,贴着路边匆匆地往北走去。短短的街道很快在她的脚下成了过去式,她暗自嘘了一口气,还好,没人注意到她。

她想放慢脚步,平息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又怕被家人发现,从背后撵上来,就又卯足了劲儿,向着前路撞过去。

路边的玉米苗已经齐膝高,在夜幕的笼罩下显得黑森森一片。这个高度倒还不至于令人恐慌,不过入秋后,玉米地里可以藏人的时候,却也发生过几起抢劫事件。

比起玉米地,树上聒噪的知了倒更让人没来由的心烦。它们像一个个隐藏起身形的长舌妇,没完没了地叫嚷着。此刻它们仿佛在说:“有人跑了,有人跑了……”

木沙只顾低倾着头往前走着,路两旁的树在公路上投下一道道整齐的阴影,木沙走过这一道道阴影,心中也跟着忽明忽暗。

木沙走过一个村庄,这个和她们村紧邻的大村子已经属于Y县了。木叶后来就出嫁在这里。这里没人认识她,她忍不住抬起头来左右打量了一下,目光触及到一个在小店门口抽烟的男子,就又低了头,急急往前路奔去。

这个在日历上逢四为集的村子很快被她抛在身后。沿着村中的这条主干路出去,再往前就是县大道了。

一路上再没有见着什么人,车子也踪迹全无。夜晚的风轻柔地拂过她因为紧张微微有些发烫的脸颊,她把脚步放缓了些。现在离家应该有五六里路了,也许家里人还没发现她的离开呢。

她终于来到了岔路口。她知道往左走就是她去过两三次的县城,而右边的路通向哪里呢?鬼才知道。

她有点犯难了。路上,她在心里一遍遍地重复着:“我要找哥哥,我要找哥哥,我要去找哥哥……”可哥哥在哪里呢?她只知道X城那么一个地名,至于要怎样才能去到那里,她却一点都不清楚。是的,她可以坐车,以她现在的文化程度,也满可以认出那两个字。即使不识字,不还长着一张嘴吗?可是别说那么远的市区,就是眼前的这个县城,从家门口坐公交车过来也就两块钱,可她也不舍得。可以骑自行车嘛。当然,更重要的是,她根本就没有往城里跑的必要。

她上身穿的是木叶不要的一件短袖T恤(因为胖,姐姐们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倒不违合,当然也要宽松的才行),下身穿的裤子还是两年前木母扯的布,叫集上的裁缝给做的。她的身上没有一个衣兜,也没有一分钱。

到底哪条才是通向哥哥的路呢?木沙犹豫了片刻,毅然地走向了右边的路。现在,她的心思不全在哥哥身上了,说起来,不光他所在的城市陌生,就是木扁本人,她也谈不上熟悉。而且,念叨在犹豫中断了线,她便回过神来,自己根本不像刚才心心念念地那么喜欢这个哥哥、信任这个哥哥。

唉,管他去哪里呢?她只想走得越远越好,至少不让家里人找到。

她独自走在平坦开阔的大路上,再也不想别的,只一味地往前走去。心里感到孤独害怕的时候,就扭头看看天边的月亮——这真是一个好伙伴,她属于每一个人,她对每个人都不离不弃。

同类推荐
  • 风尘温酒

    风尘温酒

    他仍是在晨露间轻啄的白鹤可我不是我他把自己隐藏在黑暗的角落我一路追寻着只余残躯和马革可无论如何无论如何都想与他一起看看日落日出时死去又如何.
  • 所思隔云端

    所思隔云端

    “时琛,我这么爱你,你可不可以用心体会一下。”“谢小惜,别做梦了,我们是不可能的。”谢小惜对时琛的爱有多深众所周知,包括他这个当事人,可他从不把谢小惜的爱放在眼里。他们是青梅竹马,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都没能进入他心里,他始终将她排斥在自己的世界之外。他步步逼她到墙角,目光凛冽,“谢小惜,我让你来抢婚,你敢吗?”“我谢小惜就算再爱一个人,也不会因此去破坏别人的幸福!”她是爱他的,但是她要有自己的尊严,她说“祝你,幸福。”于是,那天起她决定不再爱了,忍着泪不落,用不屈的身影背对他离开。某个夜晚,他打来电话,“谢小惜,你把时琛丢下了。”所思隔云端,奈何凡肉身。是她的爱让他在她心中成了神,她触之不可及。美好的是,她用炙热的爱融化了犹如三尺寒冰的他。世间再多美好,她都不需要,有他足矣。求了那么多次佛主,终是换来他一句“我愿意,谢小惜。”
  • 后来遇见你1

    后来遇见你1

    苏雅楠连着数天都在做梦,梦里她哭的撕心裂肺,却不知自己为何哭。醒来的时候,她感觉眼角酸涩,仿佛梦里的一切发生过一样,就连她床边的抱枕都有被浸湿过的迹象。她害怕的缩在角落,很久之后,她恍惚间想起了什么,然后是痛彻心扉的哭,她想起来了,那个她曾经喜欢过十年的男孩,从她的生命中彻底消失不见。她记得最初遇见温毅宸,她像条小狗一样跟在他的身后转。后来遇见,她泪眼朦胧地喊他哥哥。后来遇见你,我便失去了所有。
  • 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具有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短小精悍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本书编者遵循健康有趣、雅俗共赏的原则,从现今流行的幽默笑话中精选了上千则,并对其中一些作品作了文字上的润色,有些原无标题的加了标题,汇编成册,以飨读者。
  • love:一直在逃避

    love:一直在逃避

    你相信一见钟情么?你有过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么?让我们跟着心的频率一起跳动起来吧!心脏的跳动,不是每一次都是心动,有时候,也会是心痛。
热门推荐
  •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使您与他人的交往变得顺利。也许,还能由此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仅如此,您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从而进行自我启发。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精选集:春风沉醉的晚上》一书收录的都是郁达夫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成长?我的梦,我的青春”收录的是郁达夫于1934至1936年写的8篇自传性质的文章,基本记录了作者本人成长历程;“第二辑:漂泊?一个人在途上”收录的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第三辑:挚友?风雨故人”收录的是郁达夫回忆徐志摩、鲁迅、徐志摩等友人的文章;“第四辑: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收录的是郁达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作品,例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等。
  • 大越位

    大越位

    CODING,CODING......这是一本描写以迟暮冰为首的三个年轻的程序员(CODRE),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集体辞职,创建属于自己IT王国的职场奋斗历程以及他们精彩绚烂、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最后他们以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通过团队的良好紧密配合,完成了一项IT史上的大单,成功地在业界树立了自己的团队品牌,实现了自我价值的真正超越......同时好事多磨,经历千辛万苦,他们也编译通过了自己真挚浪漫的爱情......仅以此文献给为了自己的理想,深夜忘我敲击键盘的CODER们......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人间绝色

    人间绝色

    演艺红人萧柟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嫁给恶名远扬的警察局长沈奎,新婚夜突然闯进一名男子,不由分说便要带她走。沈奎哪里肯依?萧柟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局长千金突然冒了出来,一口一声“玉和哥哥”,哭得那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可眼前这位美男却无动于衷,还声称要带自己走。等等,这是怎么回事,我是谁?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 邪王霸爱:溺宠狂野小兽妃

    邪王霸爱:溺宠狂野小兽妃

    以为的深爱,却不过是把她当成一枚棋子,利用过了,她连叫花子都不如。她静静看着他美人在怀,绯恻缠绵,只为让自己心死。却在珠胎暗结,蓦然回首时,才发现那个护她周全的始终都是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钱战争

    金钱战争

    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但是确实有很多事情需要金钱才能解决。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有扣人心弦的财富故事在上演,财富已成为人们人生的追求,财富更是富豪们身价和地位的象征。了解了金融市场,进入了金融市场,才有机会成为富豪,但并不是进入了就能成为富豪,关键是你还要会掌控。在金融市场交易是进行一场场寻求财富的游戏,这些游戏对所有的人来说都充满了诱惑,掌控能力强的人成了富豪,无知的人就会被无情地踢出来,永远不能翻身。究竟谁才是最终的赢家,谁又因钱而……《金钱战争》将一一为你揭晓,金钱之间的战争,造就了富豪与平民这两类人。
  •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

    “北大荒”,这是一个令无数知青心动的名字。从1968年到1976年,54万来自大城市的知青奔赴黑龙江,踏进衰草寒烟的北大荒。1976年大批知青返城时,一部分知青却留了下来。40年过去,昔日的姑娘小伙如今已是白发老人,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原本陌生的土地。从黑龙江畔到红兴隆垦区,到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哑丈夫与哈尔滨之间如何选择?曾经许下的婚姻誓言在回城的诱惑下能否信守?让孩子呆在身边还是回城读书?被人指为“封锁毛泽东思想”的孙绩威为什么没有返城?还有“不要前程要爱情”的周军岳,勇挑重担抚养精神病人的康金环,不能床前尽孝只能面对母亲坟墓的张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