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5500000047

第47章 这就是工匠的力量

“你叫什么名字?”

看到尚德全和李琦都是一脸的阴沉,方醒心中一个激灵,马上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受伤的工匠惶恐的道:“老爷,小人叫做朱芳。”

“朱芳?好名字!和咱们的陛下一个姓。”

方醒对朱瞻基问道:“能帮他脱籍吗?”

朱瞻基从小就经历过很多场面,知道方醒这是隐恻之心发作了,他当然也愿意消除方醒的怒气。

“小事而已。”

方醒闻言就咧嘴笑道:“老七。”

辛老七在后面跟着,刚才都已经被方醒的言论给吓坏了,闻声马上就冲出来。

“少爷。”

方醒的目光轻蔑的扫过李琦和尚德全,说道:“你带他回去,以后他就是方家庄的人了。”

尚德全的脸色不变,只是心中却在想着方醒的来历。

一个工匠,对于工部来说只是只蝼蚁,可方醒的来历却很重要,这是个大消息。

而李琦显然已经恨上了方醒,不过碍于朱瞻基在场,所以在忍着而已。

朱瞻基看到事情告一段落,就挥手遣散了众人,然后和方醒去了静室。

所谓的静室,其实不过是李琦的办公室而已。

方醒看着室内豪奢的装饰,不加掩饰的说道:“泰顺,就靠着这等人,你还想把这里变成北征的兵器基地吗?”

朱瞻基也是暗自叹息,不管在窗纸上映出的人影说道:“顺天府离京城遥远,如之奈何!”

方醒也看到了人影,他走过去,直接推开了窗户,看着在外面呆若木鸡的小吏,冷笑道:“你听有什么用?还是让你的主子来吧。”

小吏一惊,顿时就屁滚尿流的跑了出去,结果在门槛那里跌了一跤,牙齿都磕掉了几颗。

方醒也不关窗户,然后就听到朱瞻基笑道:“德华兄,此刻你还认为粮食是我大明的第一要务吗?”

“当然。”

方醒淡淡的道:“这一课我还没给你们上过。”

“什么课?”

“天文!”

这里不大方便,所以方醒只是简单的说道:“从宋末开始,这老天爷就已经病了,进入到了小冰河时期,天气会变得寒冷无常,在很多地方,农户会颗粒无收,宁可吃掉种粮,也不愿意下种。”

“为什么?”

朱瞻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当年他跟朱棣去乡下,曾经看到过农户对种粮的珍惜程度,那简直就是视若珍宝啊!

可方醒居然说农户们会吃掉种粮,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方醒叹道:“因为种粮种下去,可能收获的东西还赚不回来,傻子才会种呢!”

接下来,方醒也不愿意多说,只是有些没精打采的说道:“今天就到这吧。”

回到方家庄,方醒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了这位叫做朱芳的工匠。

朱芳到现在都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所以在看到方醒后,他只是不停的说到自己的妻儿。

方醒点头说道:“你放心,从今天开始,你一家子都是方家庄的人了。”

“杰伦叔,给朱芳一家安排好住处,就在主宅。”

方杰伦一愣,觉得方醒有些小题大做了。要知道,主宅里住着的人,除了方醒一家之外,也就只有方杰伦、家丁和丫鬟,以及刚搬进来的马苏母子。

这时候住进主宅,就说明你这人已经被主家看重了。

这个朱芳有什么本事,少爷居然会这么看重他。

等下午朱芳的妻子和儿子到了方家庄之后,就被惊住了。

主宅很大,在最近还扩建过,多了几个小院,而朱芳家就分到了一个小院。

小院不打紧,关键是里面的用具一应俱全。

朱芳的七岁儿子朱元芳拎起一个不锈钢的盆,把它顶到头顶上,回头嬉笑道:“娘,你看我。”

朱廖氏看着眼前这些陌生的用具,哪还会理睬这个调皮的儿子,她看着墙壁上的那面镜子,不禁用手把头发顺了顺,心中却是一阵担心。

正所谓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朱廖氏担心自己的丈夫是不是卷入到了什么神秘的事件中。

安顿好朱芳一家,方醒也不乐意去作坊了,每天只是在家里授课,有时间就钓钓鱼。

过了几天,朱瞻基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德华兄,你为何对那些工匠如此的另眼相看呢?”

我还以为你能忍多久呢?

方醒腹诽着,然后说道:“士农工商,士这个阶层是最无耻,也是最令统治者喜欢的阶层。”

朱瞻基想了一下,点头同意方醒的看法。暗中补充了一句:是相当一部分仕子都无耻,而不是全部。

“而农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再过几百年,他们依然是国家的中流砥柱,缺不得。”

方醒想起几百年后的动荡,就有些情不自禁。

“而商,这个阶层在某些时候比士更无耻,他们追逐利润,只要有足够的利润,那么他们愿意奉异族人为父,哪怕是为此颠覆自己的国家也在所不惜。”

这个看法是目前的主流,不过方醒说商人能颠覆国家,朱瞻基觉得有些太高看他们了。

“至于工,这个阶层是统治者所漠视的,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力量,任何阶层都比不上的力量。”

“德华兄,你这也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朱瞻基觉得方醒是有些癔症了,居然把工匠的地位抬得比士子还高。

“不,我这还是说低了。”

方醒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巧的发条式的玩具车,上紧发条后,把车往桌子上一放,顿时书桌上就是一片兵荒马乱。

不顾朱瞻基的目瞪口呆,方醒把玩具车拆开,然后指着齿轮说道:“这就是工匠的力量。”

接着不容朱瞻基提问,方醒拿出了一个黑色的望远镜递给他,说道:“你往外面看看。”

朱瞻基有些纳闷的按照方醒的吩咐把望远镜放在眼前,然后看向了外面。

呆了,朱瞻基呆住了,而且握住望远镜的手还在发抖。

从书房,朱瞻基通过拱门看到了大门外的辛老七,这货正在和马苏吹牛,口沫横飞的,朱瞻基甚至都看到了这厮脸上的一颗痘痘,顶端还有些发白。

“德华兄,这是何物?”

方醒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这就是工匠的力量。”

“当大军远行于茫茫草原之时,你的斥候只需要有这个东西,就能先敌发现,这个功效的作用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

    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

    《中国通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全书约55万字,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由绪论和五编构成,每一编内又分若干章,并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化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最近世、现代六个不同的时期。本书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中国通史。它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192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曾长期作为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 三国之妖才

    三国之妖才

    中午,太阳晒着吕睿的屁股,掌门令牌被吕睿的脚趾勾着!徐庶在门外说:“大人,丞相又找你了。”房内,曹节摇晃着吕睿说:“夫君,快起来,父亲又派人找你来了!”“爹爹,曹丕舅舅找你上朝呢!”“咳咳,苦命啊,又要上朝,哎,没办法,为了家人,谁叫一个是我岳父,一个是我大舅子。”曹操:吾婿多谋,孤百年后,可为托孤之人!诸葛亮:大魏鬼才郭嘉,毒士贾诩,智计荀攸,王佐荀彧,狼顾司马,吾皆不惧,唯妖才吕睿乃我大患!孙权:江东基业,毁于一江湖游侠!陈寿:文信侯,吕睿,字不凡,性懒惰,智计百出,天下俊杰!80后吕睿穿越三国,当个妖才谋士,弄个掌门玩玩,搞个候爷当当,没事弄下发明,欺负千古风流人物........等等,更多精彩,尽在三国之妖才
  • 日本人与中国人

    日本人与中国人

    邻人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不熟悉的自己。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经典,带你走进“菊”与“刀”之外的日本。这是一部独特的日本论,也是一卷东瀛与神州大地古往今来的趣闻怪谈史略。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一生在两个故乡、两种文化之间徘徊,边缘人身份让他领受命运的桎梏,也使他以绝无仅有的生命经验和生动的“复眼”视角,洞见两国历史传统的差异与交叠,遂成妙语连珠、谐谑天成的中日文化随笔。他从遥远的古代折返现代的中日文化接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随意驰骋;要以“遗书”的心情,写下阻碍中日两国相互理解的原因。重新认识邻人,亦是抽丝剥茧地审视自己。我们这对邻居——长短相补,此为天命。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热门推荐
  • 古教遗珠 光彩夺目

    古教遗珠 光彩夺目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茫茫昆仑山、巍峨唐古拉、雄奇巴颜喀拉山,苍山雪峰,环绕周边;滔滔通天河、蜿蜒澜沧江,汹涌澎湃,自北南流,哺育大地。境内地域辽阔,草场广袤,山原起伏,地形复杂,江河纵横,资源丰富;雄伟的雪山,美丽的河流,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织成五彩斑斓的自然风光图画;尤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散射出夺目的光彩,是全省最具典型性的地方。纵览玉树地区的藏传佛教,主要有以下一些最为突出的特色。玉树地区是青海藏传佛教传播最早、保持古风最多、教派最全的地区。
  • 无盐为后

    无盐为后

    她是明神宗唯一亲自册立的皇后,史书说她性情温和,贤良淑德,颇有皇后气度。她于万历四十八年崩侍,五日后,神宗病倒,同年七月驾崩。总算夫妻圆满。传说中锦衣卫王千户家中有个天仙下凡,花容玉貌,我见犹怜,传说中锦衣卫王千户家中还有无盐丑女,身形魁梧,声如洪钟,王大姑娘虽不比二姑娘生的娇柔,但也是鹅蛋脸儿柳眉杏眼,唇珠丰润天生一副爱笑的可人模样,被传无盐也不恼,端坐闺中看看书,写写字,非常闲适。皇帝大婚采选,王家二姑娘在选,人们都伸长脖子等待二姑娘是个什么位分,最后二姑娘留在宫中,王家大姑娘回府备嫁,等候大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法治中国(两会必读)

    法治中国(两会必读)

    改革之年谈论法治改革的重磅之作,多角度谈论中国法治问题。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季卫东最新文章结集,谈论中国法治问题与司法改革,并就司法改革如何破局给出了权威的意见。作为中国法治秩序构建的理性思考与实验,本书值得所有关心法治中国命运的人们关注。
  • 做个才人真绝代

    做个才人真绝代

    你我二人,都喜欢李煜。一个活成了他喜欢的样子,一个活成了他应该的样子,到底谁更加高明?
  •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争抢绿灯最后一秒,在马路中间写大字,将被取消的订单送到三国乱世,倒霉主角成了袁氏三公子,为了活命,为了回家,奋斗吧少年!
  • 超凡传

    超凡传

    万千星球,无尽修真。道衍之争,万载不息。衍修小师傅米小经,遭受灭门,由此投身到浩浩荡荡的命运河流之中。身怀衍修至宝,又得道家老怪帮助,一路修行,修真世界的图卷徐徐展开。玄奇法宝,凶险秘境。道家仙人,一念动天地,衍家大修,真言压四方。浩瀚宇宙,玄妙道法,万字真言。米小经身怀道衍双修之法,逆天直指,扶摇而上。我意欲超凡,踏步长生仙。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我带儿子走进阅读之门

    我带儿子走进阅读之门

    妈妈的教诲,会影响孩子一生;妈妈的失误会贻误孩子的前程。书里作者坦露了自己抚养儿子的心路历程,为了给儿子做榜样而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能够不断重新定位亲子关系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应对随时变化的儿子。为了引导儿子阅读入门而“弃牌从文”亲近阅读和爱上写作,与儿子“斗智斗勇”,母子俩一起成长。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情缘封尘歌未断(长篇选载)

    情缘封尘歌未断(长篇选载)

    教育局来了调令,要调韩娟玲到县城二中教书。第一是因为韩娟玲教书教得好全县出了名,第二是因为韩娟玲进修本科大学毕业了,所以教育局要调她到县重点中学去教书。到县重点中学教书本是件好事情,但是对于刘长幸来说却不咋的,夫妻二人要两地分居,他在家里守着新房打光棍。你想想,家里没有女人行吗?老的少的都离不开韩娟玲,她一走全家都乱套了。还有,一个女人出远门,当男人的能放心吗?更何况韩娟玲是一个漂亮女人,刘长幸越是放心不下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商议,但是谁也没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吃公家饭就得听公家的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韩娟玲只能去县城教书,再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