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71200000033

第33章 京察风云

通辽商行采购完货物,立即准备返回京师。

就在众人启程前夜,四贝勒黄台吉宴请孙云鹤等人,觥筹交错间,黄台吉有个请求,希望让孙云鹤带着五名辽东籍学徒到京师,学习一些经商知识。

特务培训班出身的孙云鹤,一眼便瞧出那五人是细作,立即答应黄台吉的请求,声称绝不会白当大汗的奴才,这点小事不成挂齿。

黄台吉大喜之余,对孙云鹤赞不绝口,表示将来再有学徒一定送到孙云鹤处。

还好,现在是万历四十五年刚入冬,辽东的雪下的不大,众人加快速度,在十一月末赶回了京师。

在此期间,朱由楫一边忙着改进烧酒工艺、设备,一边靠着回忆写书。

此次贩运货物,给朱由楫带来的收益至少有一万两银子,其实可以更多,那就要贩运粮食和铁器,这对朱由楫来说绝对不可能。朱由楫还对天发誓,如果自己贩运给建奴一粒粮食,就让建奴死光光。

朱由楫还带着各式各样货物给人送礼,给太子朱常洛还有魏忠贤各送去了几根百年长白山人参。

魏忠贤今年四十七岁,吃点人参补补还算正常。可朱常洛今年才三十七岁,本不需要人参这种补品,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每次见朱常洛不是惊吓过度的黑眼圈,就是纵欲过度脸色发黄。

并且朱常洛目前只有一个正式的太子妃——李选侍

朱由楫数次暗想:“该不会便宜老爸被一个李选侍就榨干了?”

朱由楫挑选了一些上好的水曲柳、核桃楸、黄檗等稀有木材,送给了大哥朱由校。这也是因为最近朱由校迷恋上了木匠活,没事就在宫里叮叮当当的做家具。

至于购买的东珠,一部分送给了郑贵妃,另一部分送给了朱由校的奶妈客氏。

其实朱由楫不太喜欢客氏,这客氏姿色妖媚,没事挺着三十六E、身穿低胸装在宫内瞎溜达,这在大明朝绝对是另类。朱由楫每次看见她,都情不自禁的瞟向三十六E,觉得心中着火一般。只不过知道大哥从小吃着客氏的奶长大,特别依赖客氏,才提前拍好马屁。

客氏平日在宫内也算清苦,除了朱由校言听计从、老相好魏朝偶尔送点温暖外,几乎没有人正眼看过自己的脸。此次皇三孙子朱由楫竟然送来了贵重的东珠,另客氏感激不已。

刚刚年满三十、姿色妖娆的客氏对朱由楫频频献殷勤,三十六E不住的蹭在年仅十岁的皇三孙子身上,口称皇三孙子小时候还喝过自己的奶水,把朱由楫吓得毛孔直立,心中也是千万个***飞过!

如果朱由楫今年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估计早就被客氏拿下了。另外,这客氏正在和朱常洛的贴身太监魏朝对食,朱由楫可不想占惹麻烦,找个借口溜之大吉。

在通辽商行贸易期间,朝堂上也发生了大事。

按照明朝的惯例,每六年进行一次京查,用来考核京官。本来京察的目的是为了奖优惩劣,让官员能够恪尽职守,事实上通过东林党人的不懈努力,京察终于变成了党争的工具。

万历三十三年,东林党人、时任吏部侍郎的杨时乔主持京察,借机打击沈一贯为首的浙党。

虽说最终靠着万历皇帝支持,浙党获得胜利,可是也引发了借着京察开展党争的先河,东林党人的进攻也愈发激烈。

万历三十九年的京察,沈一贯已经辞官回家,当时的首府为东林党人叶向高,名义上的京察主持人为吏部尚书孙丕扬。

孙丕扬自万历二十二年就担任吏部尚书,本为陕西富平县人士,组织起了以陕西人为主的秦党,不过后来被东林党的道貌岸然所蒙蔽,更是推荐了顾宪成、赵南星等东林人士,可以说为东林党崛起帮了大忙。

传闻孙丕扬年少时家境贫寒,有一丑女主动嫁给他,还发明了陕西传统小吃琼锅糖。孙丕扬还将柿饼及琼锅糖进献给了万历皇帝。

孙丕扬还算正直,见朝堂内外党争不断,为了防止党争,后来采取抽签法选定官员,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选官方法,竟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党争。

不过,万历三十九年时,孙丕扬已经七十七高龄了,数次要求退休,均被万历皇帝驳回。说是孙丕扬主持,其实乃首府叶向高暗中主持京察。

此次京察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东林党全是正人君子、官员楷模,其他人全是贪官污吏、祸国殃民,所以其他官员必须滚蛋。

通过京察,其他非东林党官员纷纷落马,这也开启了东林党控制朝政的先河。

大明的哪个官员不是通过科举层层选拔、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没一个省油的灯!

凭什么大家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混了半辈子得到一官半职,因为不是东林党就被罢官?

东林党人的狂傲、跋扈,彻底激怒了其他官员,纷纷组织起五花八门的党派加入争斗。到万历四十五年,朝堂上已经至少有七个党派。

除了势力滔天的东林党,还有其他六个党派。

第一是浙党,由原来的首府沈一贯组织。现在首领是首府方从哲,主力是刑部尚书李志、户部侍郎姚宗文、兵部侍郎赵兴邦等人。

第二是齐党。其实在方从哲担任首辅以前,其门人,担任给事中的亓诗教就已经组织了齐党。由于亓资历较浅,为了能够达成扩张势力,就力推从哲出山。

齐党的人也不少,包括吏部侍郎赵焕、礼科给事中周永春、右佥都御史韩浚等等。

第三是楚党,包括吏部尚书郑继之、给事中湖广人官应震、吴亮嗣、黄彦士,还有被罢官的熊廷弼。

第四是昆党,以江苏昆山人士、太常寺少卿顾天峻为首。

第五是宣党,以安徽宣州人士、国子监司业汤宾尹为首。

这五个党几年后被东林打败,从新组成了新的党派,又有了统一称谓——“阉党”,当然,这是后话了。

值得一题的是还有第六个党派——秦党,均为陕西人。以太仆寺卿武之望为首,包括兵部侍郎袁应泰、太常寺卿王绍徽等人。秦党首领武之望,性情随和,还是一个医学家,著有《济阴纲目》和《济阳纲目》,外号儒医。

原本秦党创始人为前任吏部尚书孙丕扬,就是前几次京察的主持人之一,数次推荐、提拔了东林党人,有人也把孙丕扬列为东林党。

由于某皇孙的出现加搅合,万里四十五年京察,远比历史上的更加猛烈。

东林党挺不住压力,竟有东林党人出昏招,未经东林党商议便私自上书,称原吏部尚书孙丕扬导致党争不断,将责任通通推向孙丕扬。

此时的孙丕扬已经八十有三,正在老家陕西富平县养老。听闻被东林党泼了脏水,口喊“东林奸佞、误国殃民”,竟气得一命呜呼,直接导致秦党向反东林联盟投诚。

这六大党派在实力近似妖孽的东林党面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万历四十五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万历四十五年京察,组织者:吏部尚书郑继之——楚党;刑部尚书李志——浙党。

满朝文官受尽了东林党人的折磨,纷纷开始报仇。

首先开炮的是户部主事李朴,上疏曰:“言官多勾结贵戚、近侍,广纳赂遗,结党逞威,挟制百僚,排斥正人”所指当然是东林党人,

于是首辅方从哲,迎合帝意,无所匡正,对朝中奸佞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就连一些从来没参加过党争的官员也来踩上一脚,朝堂上东林党在京官员纷纷落马,除了杨涟、孙承宗等少数官员外,一时间东林党人几乎一扫而空。

一些平时和东林党关系较近的官员,纷纷划清界限,声称与东林党势不两立!秦党就是典型代表。

东林党人也不是没有进行反击,可是效果甚微。原本鉴于辽东经略缺人,有大臣推荐,启用李三才为辽东经略。于是原本应该在家钓鱼、现任南直隶礼部尚书的东林党人李三才,被满朝官员集体弹劾,最终只能从南直隶卸任,回家数银子去了。

万历四十五年京察过后,共选派主事等二百六十五名京官,其中东林党无人入选;共选派知州等一百五十名外地官员,亦无东林党人入选。

东林党也不是省油的灯,京察失败,地方还在。地方任职的官员用怠政的方式抗争。作为大商人代表的东林党,开始用各种方式抵制税监,不少地方组织农民对抗朝廷收税,让赋税收取十分困难,让大明朝本就紧张的财政雪上加霜。

面对辽东局势危急,方从哲建议请发军饷一百万两,也因为东林党人的暗中作梗,户部拿不出钱。方从哲又数次面圣,请求万历拿出内帑,也被数次否决。

还好,此时的官员们还算敬业,搞定了东林党,纷纷开始干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少官职的空缺也被补齐,朝政也开始正常运转。

不过也有和皇三孙子朱由楫有点关联的事,原本空缺的尚宝司卿,由嘉定人、工科给事中归子顾接任。另外,万历皇帝还赏赐皇三孙子两千三百两银子,数量正好和皇三孙子贪墨的耕地相同。

空缺职位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辽东经略。

至于辽东经略的人选倒是有几个。

按照惯例,辽东经略由首府推荐,原本方从哲是想推荐浙党人、兵部侍郎杨镐,这杨镐虽然在朝鲜战场表现“略差”,可是资历高、善于搞关系,更是浙党冲锋陷阵的干将。

方从哲暗暗惋惜:“如果能杨镐经略辽东,必能驱除建奴!”

只可惜受女真细作事件牵连,杨镐已经发配到琼州吃香蕉去了,杨镐在京师的产业也被某些无良皇孙侵占。

方从哲无奈,心中想推荐姚宗文。这姚宗文也算是“熟知”军务,只是他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经略辽东的话资历太浅。

另外最适合的就是兵部侍郎袁应泰了,袁应泰本属秦党,和东林党关系密切,不过秦党在万历四十五年京察中,主动投诚,投入到浙党怀抱。

能在大明当七年独相的方从哲,也是和稀泥高手,既然人选定不下来就集思广益。

于是在万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一,在京师群英楼,宴请浙、齐、楚、昆、宣、秦六大党派高层,一是庆祝击败东林恶魔;二是让大家推选辽东经略。

同类推荐
  • 间者

    间者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探花出身的秦络,本该有大好的前途。然而一场战争,国破家亡,不幸被俘。从他踏入草原的那一刻起,他的一生便处于黑暗之中,潜伏敌方,成为间者。苍茫草原上,古老而神秘的游牧民族中,上演一曲曲忠诚与背叛,信任与猜忌……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 人文春秋

    人文春秋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人文春秋》则是其中一辑。
  • 大唐神丐

    大唐神丐

    亚洲黑拳总冠军范天华,冷血无情,杀人无数,偶然机会穿越到唐朝一名乞丐义子-孤儿身上,恰逢安史之乱的战争年代,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为时代骄子。为了生存,他单臂托千斤石狮子,堵大户!为了救民水火,他创立丐帮!当次之时,大唐王朝爆发了安史之乱,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叛军一时之间,攻城夺地,势如破竹。众多江湖败类依附安史叛军,刺杀唐朝名将高官;范天华带领丐帮,少林等正义武林势力,与叛军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最不缺的人才是什么?各种人精!老祖宗一大堆,最不缺的是什么?智慧!从先秦到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历史人物纷纷现身说法,在短短一两百字之间,细细讲透那些独步天下、令人绝倒的生存智慧。本书从做人、为政、做事、说话、生活的艺术等五个方面,通过十六个话题、近千个历史段子,带你领略这些精明的老祖宗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所展露出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偏方。
热门推荐
  • 秦少我对你一见钟情了

    秦少我对你一见钟情了

    一个约定,把他们联系起来殊不知,那是他的预谋她以为,不爱他,就可以逃离却不想,他的温柔,让她情难自控爱情,终将把她缠绕PS:本文男主女主双洁,虽然各自都有初恋男主暗恋女主七年,有所预谋也是因为喜欢了女主七年,这第七年决定将她揽入怀中文有点虐,慎入!!!此书曾经有一个文艺的名字《予以执着,不离温柔》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普通人和神,作者借以形象化的故事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厚,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等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
  • 宠上小小妻

    宠上小小妻

    三岁一代沟,十二岁一轮,他们之间,整整相隔了四个代沟。***“穆曦,你可以不爱我,可以不信我,但是,你不能随意挥霍我的爱,不能残忍践踏我的真心。”“曦曦,我一直在等你长大。我给你足够的自由,给你最广袤的天地任你翱翔,给你所有少女该走的成长轨迹,但是曦曦,我不可能一直在原地等你。我老了,可你依然年轻,如果我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追逐的游戏,我认了,我从来不后悔跟随你的每一步,而现在我累了,再也追不动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爱你时你少不更事,我恋你时你心有所属。你可知我最大的梦想,不过是牵你的手,看你粲然一笑,这般当世,岁月静好。***燕回展小怜篇:《臣服》:
  • 玉箓资度早朝仪

    玉箓资度早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酒馆里的九

    酒馆里的九

    法术/美食/成长北宋年间一位姑娘名为小九,离开家乡寻找母亲,在岳阳酒楼里当个店小二。一把银刀,一间旧书店,一个蓝衣少年,一次次遇见将她推向一个神奇的法术世界。讲述一个拜师学艺,点迷津,破封印,处江湖之远,看清风云万变,自我成长的故事。
  •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文史学者刘梦溪的学术精选文集。全书以现代学术和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为论述中心。
  • Histories

    Hi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尘寰拾韵

    尘寰拾韵

    此诗集为郭兆光先生耗十多年春秋苦吟所得,废寝忘食推敲而成,得之殊艰,获之颇难。此集咏题多,内容富,笔涉广,咏域阔,篇幅长,以年月为序结集。
  • 武道修炼系统

    武道修炼系统

    一次意外,地球青年白鹤来到了异界,开启武道修炼系统。获得神魔力场,勇闯凶兽丛林,横扫蛮荒天骄,八方神女膜拜!这一世,他要叱咤天下!
  •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讲述了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碧血剑》一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描写明末乱世的人间惨状,处处充满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