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8700000013

第13章 如何调教独生子女 (3)

有的小孩可能会把1G手机当2G手机用,这表明今天的孩子对信息的敏感度,从获得信息的水平以及总量上来说,他都有资格当我们的爸爸了。但是拥有决策权的还是父辈,所以结果只有两个:不听话的孩子,老觉得跟父母之间的隔阂这么大;听话的孩子,他的灵魂就被父母占有了。一个孩子如果长期被决策替代,最后他的人格都会被你替代,外表是孩子的肉体,内部却是你的灵魂,但其实父母没有这样的权力。最重要的是,等他长大以后,他所面临的是人格分裂,理论上来说是他,实际上不是真实的他。关键在于你给他的这个灵魂还不是活的,不能随时发挥作用。你没有占有他,因为你是缥缈的,为什么?因为你自己都很茫然,你自己也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很乱,不知道到底该作什么决定。一个孩子连自己的决定都作不了,他怎么做工作呢?你说去当公务员,公务员也是高风险的。《中国妇女报》作过一次调查,女大学生很难当上公务员,即便当上了以后也很难有幸福感,但是她们也不跳槽。因为第一是妈妈不让她跳槽,第二是这份工作挺安稳,所以社会上又有了一个新词叫“卧槽族”。

不仅仅是这样,对一个孩子来说,知道得多意味着他对各种东西的需求更加具象、更加明确。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矛盾。80后好像在很多地方都影响、左右着长辈,在座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家里要买什么东西的话,都要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比如说你们家买了新房子要装修,要去买冰箱,你带着孩子去,他说买这个冰箱,你就会买,表面上看爸爸是家长,妈妈管钱,但是实际上作决策的是孩子,但是在职业方面孩子说了就不算。这就有一个问题了,80后的信息优势和自身优势发挥在什么领域?物欲。物质领域对他是完全开放的,包括小时候考试考得好,就给孩子奖励。大家知道,正常的狗汪汪叫,每次它一叫就有肉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人也一样,你从小训练这个孩子,说考试成绩好了喂你一点东西,那他最后就只会考试,但是将来在社会上没有人让你考试,怎么办?你不就傻了吗?很多人都知道,今天大学生说自己蜗居,还有蚁族,房价太贵买不起只能住很小的地方。那些都是二十三四岁的人,刚毕业,他们怎么能买得起房呢?为什么二十多岁就非买房不可呢?其实因为他们今天没有其他东西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只能用物欲来证明。我们养出了一堆孩子,孩子在物欲的发展能力上超高,而在具有智慧的高知识的选择上面,我们给的机会却太少,这样将来无论在公共政策上还是在家庭中都会遇到巨大的问题。比如买房子,就算国家把房价降到了每平方米1 500元,又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呢?在北京和上海,只要是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买房子的,90%是父母首付,这叫购买力兼并,后代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就继承了遗产。

我的意思是说,本来具有很多优势的一代,由于父母开放的重点是物欲,结果他在这上面的思维很发达。站在作消费市场研究的角度,我们辅导客户说,中国市场抓住了80后、90后,你就抓住了所有人。要想启动消费,别启动爷爷奶奶的,你别看中国人口老龄化,老人的比重在增加,但是在社会影响力上老人是下降的,所以爷爷奶奶都知道,在家里最好是保持沉默,一开口就露怯。现在网民是谁?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整个社会的流行是以年轻人为标杆的,而年轻人最核心的东西是信息化,而信息中发育程度最高的是消费。离开了消费,从其他角度看,就会发现问题。《南方周末》曾发表过一篇报道,叫做“80后三十难立”,过去的人一到30岁都能“立”起来,但是现在的80后却很难“立”起来。我们作过一次调查,分析80后遇到的困惑,发现我们在其他领域给予80后的发展机会太少了。

讲到管理,和其他任何管理一样,我们必须知道管理对象的特点。我们在这里展示一下80后、90后作为独生子女最早的两代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8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的父母一般是50后;9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二代,他们的父母大多是60后。同样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年龄不一样,孩子的特点差异也非常大。50后差不多是新中国最“苦大仇深”的一代人,新中国发生的坏事基本上全赶上了,60后是中国最幸运的一代,新中国的好事基本上都赶上了。50后是“老三届”,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好不容易进了城,恢复高考考进了大学,又遭遇了下岗,下岗之后孩子又生出来了,又有了教育改革,之后要增加消费,眼看着自己收入不高还要承担高额的支出。所以基本上50后是相当郁闷的一代人,50后的父母对着孩子,经常感觉内心很痛苦,老是觉得养这个孩子不容易,也花了很多心血。50后和80后两代人之间最大的问题是沟通太少,而且是用传统的方式在沟通,所以沟通的效能也很低。正因为这样,80后的沟通中带有父母这一代人鲜明的特色。

90后的父母大多是60后,60后孩提时刚好是“文化大革命”,对孩子来说只是打打闹闹。等到上大学的年纪时有正儿八经的大学上,还碰上分配改革,60后的分配第一是有保底,第二是有选择。总体来讲,60后是舒服的一代。70后是很有意思的一代,色彩不是很鲜明,我们现在很少讲70后的状况,因为70后在某种程度上个性不太突出。事实上70后是最讨巧的一代,最近我们作国人幸福感的研究,发现70后是最幸福的一代,因为60后进入中年危机了,80后进入成年危机了。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有什么特点呢?独。

所谓的独不是指只利己的意思,80后的孩子是自己靠自己成长起来的,他没有兄弟姐妹,跟其他同龄人的来往也不是很多,所以在他的成长中,他没有小伙伴。孩子从小成长是不是健康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他遇到事情时是不是会跟同龄人商量。如果他70%的事都跟父母商量,就是90后了。80后的父母对孩子有一定的放任度,所以在成长过程中,80后被管制的程度降低了。举个例子,以前的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被提醒:你是男孩子你不能哭;你是男孩子你要让人家一点。这样就不断地加强了男孩子的这个意识。但是在80后中间,这个强调是减弱的,这也是为什么80后中性化男孩明显增加的原因。

另外,过去如果一个孩子到了8岁,但讲话还像3岁孩子,父母就会教育他不能这样说。但是现在80后的孩子长到20多岁了,还会给你发信息说:你吃饭饭没?刚才提到的“独”导致他的成长中缺少合理的干预,所以他的成长中带有很多自我成长的样式。这个“独”带来的一些好处是,父母强制干预的方面少了,孩子有发言权,相比以前孩子不能随便讲话的时代,80后孩子的想象力和他能想到的新鲜事物是比较多的。“独”带来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他比较单纯。在一个稍微贫困的家庭里,得到一些好吃的或者好东西是很艰难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要吃到一块肉都要非常花心思。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如果一家12个兄弟姐妹在一起吃饭,但只有两斤肉,怎么确保在吃肉的时候,大家吃3块,你能吃到4块?我出过一本书叫《烹鲜者》,我从小就会做菜,帮我妈妈烧火,如果我要在饭桌上多夹肉,所有人都会看到,后来我就发现烧火的时候最适合多吃点肉,因为灶台离肉最近。我们家庭大,每次都是烧大锅菜,他们一不注意我就吃一块。

这样,第一爱劳动的形象就很好地树立了起来,另外,我偷偷把肉吃了以后,到了桌上我就不用这样了,反正我只吃3块,大家就会觉得小弟表现很好。这是怎么实现的呢?要动脑筋。今天一个80后还用想这些事吗?家里哪块肉不是归他吃的?爷爷牙口比较松,想要吃块肉的时候,孙子盯着爷爷看,爷爷看到就放下筷子说你吃吧。所以你只要有一点表示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费脑子去想怎么吃到。所以这个“独”是相当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另外一个方面他也是比较单纯的。他盯着爷爷看,也没有想到不让爷爷吃,他只是看一下,但是爷爷感觉不一样,孙子看一眼,就像领导看着自己,孙子好长时间没看自己了,今天为这块肉看了一眼,那就赶紧让他吃吧,说不定他会对自己好一点。中国人的文化从来是不单纯的,桌子上和桌子下从来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跟你讲的所有事情,都只能相信一半,做生意的时候嘴巴上说得很好听,要给钱的时候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80后看到我会说:袁总,最近我觉得你长胖了。我可能就会说:谁说我胖,我很好。

这样你就不讨巧了。80后看到一个女同志会说:大姐你有42岁了吧。大姐可能是42岁,但是她正装嫩呢,你要说了这话,她就不高兴了。你要是说,大姐你比较年轻,看起来跟我姐差不多,她就很高兴。但是80后往往很直接,高兴就高兴,不高兴就不高兴。其实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面对的是比较诚实的人,管理的时候就不那么费劲。很多80前跳槽的时候还会对单位倒打一耙,80后跳槽都走得干干净净的,不会干坏事。所以这个“独”的好处在于他的单纯,比较直接。但是他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显得有点缺心眼,一根筋,不懂人情世故。除此之外,因为80后常上网,他不仅知道的信息多,上网的互动也很多,所以他惯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而信息掌握得多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少有他没见过的事物,坏处是东西多了他没法作决定。80后还有一个特点,喜欢东西的周期都比较短。所以现在有些词,比如闪婚、闪离,就是结婚跟闪电一样快,离婚也跟闪电一样快。80后是娱乐化的第一代,他们作为父母,最高段位的爸爸不是爸爸,是哥,最高段位的妈妈不是妈,是姐。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沉迷电脑游戏的孩子比只会考试的孩子要好。玩过电脑游戏的人都知道,电脑游戏是有想象力的,而考试没有。电脑游戏每升一级,就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它是有挑战性的,比考试强。如果作为80后的老爸你会玩电脑游戏,首先你儿子会为你骄傲,因为没有几个家长人是会玩电脑游戏的。这些就是80后的特点。

90后其实是80后的2.0版,90后认为自己是完全不同的新版本,80后也懒得和90后扯上关系。90后在哪些地方升级了呢?90后看起来更加大人,80后更加孩子气,尽管90后比较小。这里有一个逆成人化的情况,90后有一个著名的代表叫蒋方舟,她是清华大学大二的学生。她以前说了一些雷人的话,比如80后一个青春期都整十几年,我才两个月;80后十几年才长大,90后的孩子是比较早就跟大人对话,而且他们都有大人的思维模式,即有功利性,或者叫交易性。上海图书馆副馆长的儿子是90后,他玩电脑游戏的时候,每次都得先让他爸高兴,要让他爸高兴就要让他爷爷高兴,要让他爷爷高兴不难,他爷爷就是要看到他。所以他每到周末就跟他爸一起去看爷爷,爷爷高兴了,爸爸中午也高兴,喝了点酒,就让儿子去玩一下游戏,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交易链和交易环节。80后却是喜欢孩子式的方式。而90后的方式就是看起来完全不像孩子,像一个40岁的人要怀旧。我发明了一个词叫双圈主义,这是90后和80后的区别。

60后、70后最大的利益来源于组织的配合,比如说领导在上面讲话,就算讲得很不好,60后、70后都会装作很认真地听领导讲话。80后的人,如果领导讲的是垃圾,他就请假,你再逼我就辞职,所以80后是不配合的。90后呢?领导讲话,要给个面子,虽然看起来很认真地在那里听,但是其实他已经打开了MP3。一个典型的场景是,老爸要跟90后的儿子说话,儿子上着网,在QQ聊天,同时听着MP3,另一只耳朵听老爸说话,几个“频道”同时用。90后到00后的基本模式是一心多用,同时做几件事情。但是所有这些事,到这个地方为止都还好,上一代人还可以忍耐。只有一件事情让人不太能接受,就是90后玩的东西比80后邪,但是又很有隐蔽性,容易让大人对他放松警惕。80后的行动能力是比较弱的,他想象力很丰富,知道很多,但是他就是不动手,宅着。90后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动手了你都不知道,因为你对他放松警惕了,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是80后和90后有一些东西是共同的—想象力,从80后、90后的环境来看,他们受历史的负累比较少,“文化大革命”等一些事对他们来说比较遥远。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

    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

    这是中国第一部现场记录留守儿童内心成长的非虚构书,本书通过采访留守在黔南平浪,三都的孩子,和他们在福建霞浦下浒渔排打工的父母的生存状态,真实的记录了当下农村农民进城,孩子逼迫留守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留守儿童在今天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是必须解决和考虑的中国社会问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民族学如何进步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大汉皇权

    三国之大汉皇权

    国术高手刘烨穿越到东汉末年,恰逢黄巾之乱,为求乱世活命,他从一个没落宗室的游侠儿,一步步跻身于汉末群雄之中,匡扶大汉,承继帝统。平黄巾,战董卓,会盟诸侯,迎立皇帝,扬威塞外。曹操、刘备、孙策一时之雄,均莫能敌。
  • 无敌辣条系统

    无敌辣条系统

    天道有轮回,傲世长于眠,我欲长生去,命定不由天!白字当头,王字垫下,单字为皇,皇权在手,天下无双。天恩浩荡,浩气长存,天地初开万物灵长,生灵是为人,精气是为妖,人善智,心善,妖善力,嗜血,人妖自诞生以来,斗争不断,妖以人为食,人以妖为敌,连绵数千年。
  • 皇后娘娘请上位

    皇后娘娘请上位

    她深知他喜欢的是妹妹,所以从未对他有过念想。她只想当个贤德的皇后,不真不抢,奈何……
  • 球类运动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球类运动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大球类的基本技术:足球、羽毛球、网球、保龄球、台球等。
  • 环锁春秋

    环锁春秋

    仇恨与冰冷的人生,只因一次出手相助全然改变了。硬挤进生命的阳光,将心中的黑暗尽数驱散。当相诺相随天涯的俩人在遇到仇恨、权利、名望、宝藏、绝学、婚约重重阻挠时,是相弃相怨,还是相守相恋?环锁春秋,环你一世风华,锁你一生温柔。
  • 锦鲤她总惹桃花

    锦鲤她总惹桃花

    钟毓是个人形锦鲤。不仅抢了白莲绿茶女主们的气运,还被动抢夺了所有男性角色的宠爱。至高无上的尊神:“吾将天下万界献于你,你可愿与我共谐连理?”绝美慵懒的吸血鬼伯爵:“我将赐予你永生,绝美的容颜与无法磨灭的……爱。”钟毓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学习。女主不谈恋爱,除了吐槽就是在学习,思想品德满分。
  •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at Angler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at Ang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水

    神水

    院里洋井前,大嫂二嫂各自搬来了两箱矿泉水。大嫂说:“我这三块钱一瓶,肯定是真的。”二嫂说:“光真的不行,得是最好的,我这四块钱一瓶。”二人揭开箱,拽出瓶子拧开瓶盖,咕嘟咕嘟就往井里倒。“用不用再兑点糖精?”老太太女儿凑上来,掏出个小纸包。大嫂二嫂都说:“兑点兑点。”女儿就把糖精倒进去。“还用不用兑点味素?”二嫂又掏出一个纸包。
  • 方白草爱了你这么多年

    方白草爱了你这么多年

    《夏连丞,爱了你这么多年Ⅱ》她在这世上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今晚的月色真美。
  • The Goodness of St. Rocque and Other Stories

    The Goodness of St. Rocque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