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梁把信件捏在手中,顾安筠的字他在江南办差时就见过。字体结构匀称好看,一手小楷写的很是喜人。可这一手好字只寥寥回了几行字:擒贼擒王,打蛇七寸。此七寸在男子。
萧梁忍不住轻笑,瞬间明白了顾安筠的意思。她既不会不闻不问的打发了,也不会就地打杀,而是指出,妾氏安身立命的关键在家中主君身上。
他的母亲贵为公主,也没有随意打发或就地打杀了父亲的妾氏。父亲纳妾时,正是母亲刚有身孕时。以母亲对待父亲妾氏与庶妹的态度。大约那时,母亲是不情愿的吧。可作为公主的母亲,即使不愿意,也没有阻止父亲。父亲与母亲如此情深,父亲也没有去顾及母亲的态度和好恶。或者说,父亲大约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纳妾会让母亲不高兴。
原来他把纳妾的事情看的很简单。他内心里总会以为妾氏是辅助主母,一同照顾家中主君的。可是事实呢,他随沈三爷出门办差,这种家宅阴私事见的也不少。更何况,他们有时也会利用女子,将培养好的女谍子送进男人的家里。一个聪明貌美的谍子不但会探听消息,还能把一个家搅和的翻天地覆。就算那时,他都没有往妾氏之祸那里去想。
是母亲的话,他才恍然明白过来,在昨日与今日两天打发人的过程中,他才发觉,原来即使他还只是个纨绔公子时,也有人往他们大长公主府上来塞谍子进来。
塞进的那些人来最终没有起到作用,一来是母亲管制的好,二来就是他本就不曾对那些女子上心过。母亲为他的荒唐,默默的做了多少事,是他从来都没有看见过的。
萧梁皱了皱眉头,看着信笺上那寥寥两行字。忍不住笑了,顾安筠本就不是个困在内宅中的女子,她知道关键的七寸在哪里。她大约不会自己出手,可若只知七寸,却没捏在自己手里呢。她会有什么方法呢!?萧梁歪头想了想不禁觉得好笑,哪里需要她来捏七寸,求娶求娶,求的人没甚诚意,她会点头嫁人吗?若她也真心想嫁,会不会就直接与男子提出这个要求呢,就像她吓走陈大公子那样。或许这样的要求也会吓走许多男子,可是也有吓不走。
沈世子的长子沈棠也有十六了,听说并未婚配。国公府之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便是互不通婚。可是如今顾大人可不算国公府的人了。本朝世家大族也多有妻子比夫君年长几岁的,这并不算什么,不知宁国公府上若是也把目光放到了顾安筠身上,顾安筠会如何选择。
萧梁的设想也是有些原由的,自从那日得母亲提点,萧梁细细琢磨了沈家挑儿媳妇的规矩。皆是不拘一格,不说远处,直说如今沈三爷兄弟三个吧。沈世子的夫人是圣都人士,出嫁前在圣都的名声虽不至于不好,可也没有太好。她的父亲是个清流,自祖父开始做官,那是,她的父亲是圣都四品官员,因此家境并不殷实,沈世子夫人自小便需要为一家老小生计打算,是个十分会经营的闺秀,在皇亲贵胄眼里这些带着铜臭的小姐是万万入不得眼的。可是沈家为沈世子求娶了她。
再说沈家二夫人,出身江南柳家,世族大家门第清规。沈家二夫人出嫁前不但才名在外,也算是江南第一美女子。她是秀女身份来的圣都,听说是因为选秀的时候出虚恭落选的,离开圣都前多有公子小姐以各种名义上门叨扰。在不胜其扰下,她租借园子办了茶会。以切磋茶艺立下擂台,到场她茶会的名人儒士凡多,这番号召力惊艳圣都各皇亲贵胄家。她自然得了好几家长辈的青眼。最后她选择嫁入宁国公沈家。
沈三爷的妻子,是位江湖女子,听说是沈三爷自己相中了带回来的。国公府也并没有为难,欣然接受了。要知道,江湖女子的地位还不如商户之女。沈家挑媳妇,是不拘泥门第的。
沈家的家规那么通透,他们知道妾氏之祸,却没有为妻子、妾氏立另外立规矩,而是把规矩立在家中男子身上。萧梁托着下巴想,顾安筠也是一个特立独行不拘一格的女子,很容易就会入了沈家人的眼的。
想到这里,他又招来了丹青。
“昨日的事处理的如何了。”萧梁手指扣着桌子问道。
“已经送走了七位。”丹青手里拿着单子,笑着回道:“还有五位也都有了着落,只是还有些小麻烦需要先解决一下,用不了三两日的。今日的这几个,虎手正在办。他们大都愿意回原处,这样办起来会比昨日的那些要快些。”
萧梁点点头又问道:“那几个还是处子的呢,他们都有什么要求和意愿。”
“那几个,都想配人,可有几件不好办,其中有两个瘦马。他们不想做妾。可又做不了妻,按照原本,找个富户家做外室也好。可是……她们身子不好,去南边离原地太近,去北边吧,大约他们身子受不了……”丹青皱了皱眉头。
“谁送来的?”萧梁皱着眉头问道。
“是王爷,您自己买回来的。”丹青嘟着小嘴,语带埋怨。
“是她们两个……”萧梁眉头皱的更紧了,思索了会道:“送回扬州原籍嫁人吧。既是外室还避讳什么原籍不原籍的。瘦马大都不能生养,反倒扬州当地人更加能够接受她们。”
丹青思索了一会,点点头。
“给他们的嫁妆丰厚些。”萧梁又嘱咐道“你们先去准备,不必跟她们说,明日爷都一一见过了再与她们说。”
“是!”丹青点点头。
“明日之后,消息就往外撒吧。”萧梁又思索起什么事情来,也不在院子中坐,转身去了书房,提笔又要给顾安筠写信去了,他要打算把这几日打打发人的事和想法跟他说一说。他要让她知道,在这方面,他会做的比沈家的男儿做的更好。
他正写着信的时候,大长公主来了。
萧梁见着大长公主身后的虹霞,皱了皱眉头。萧梁迎着大长公主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虹霞就伺候在身旁。心中大底明白了母亲的来意。
大长公主嘴角微勾,抿了一口茶才道:“你的意思,母亲都知道了,只是虹霞这孩子。也都是为你的。按照规制,她应是侍妾的名分,可你如今是郡王。再高一点也是可以的。”
萧梁皱了皱眉眉头没有说话,听大长公主继续往下说。
“只是,我也问过虹霞的意思。”大长公主看了虹霞一眼笑着说:“她想立女户在外单过。她在绣活上手艺极好,因此母亲做主,放她出去开个绣庄。只是,今后,你要多照顾着。有遇到合适的孩子,养在她膝下,将来算有个依靠。”
萧梁点点头很真诚道:“那是自当是应该的。”
“好了,这事,你让人去安排吧。虹霞就暂且先随本宫回去。”大长公主起身。笑着看着萧梁道:“梁儿真是长大了,这些日子事物凡多,也别太着急,累着了自己。”
“是!”萧梁送大长公主离开,心情又好了许多。
再回到案前写信更是下笔如飞。将虹霞的事也填上了一笔。他把信装好便叫了虎手来。
虎手这次到顾家,遇上的是莫姑姑。他原以为会比遇上顾大小姐好些,可是这次莫姑姑也没有留手。他被莫姑姑打的不但没有还手的力气,连开口说话的空隙都顾不上。
虎手节节败退出了顾家。莫姑姑一直追出去好远,到了一处偏僻处才道:“跟你们王爷说,要送信或是口信,光明正大来送,每次翻墙算个什么事。顾家外面那茶肆是我们自家的产业。”
说完,莫姑姑转身就走了。虎手一脸呆愣的看着莫姑姑离开,怀中的信终是没有送出去。敢情这莫姑姑是得了顾大小姐的吩咐,才出手这么狠的。
想到虎无一直苦恼自己被发现身份的事情,他顿时了然了,那个茶肆是顾家产业,那和善又爱唠嗑的掌柜,那极又眼力见的小厮……怕也不是一般人,探子探到了探子的眼皮底下,人家能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吗。
虎手气愤的抓耳挠腮,这几年跟在郡王爷身边做小厮,真是懈怠了不少,要是让沈三爷知晓,他不但打不过莫姑姑,连顾大小姐都能伤到他,那他是不是得让沈三爷扔回去回炉重造一番呢。想到这里,虎手忍不住一个激灵。会去要好好跟王爷说说,他每天也是需要练功的。
回到郡王府中,虎手把被莫姑姑打出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了,也一并说了那茶肆的事。说信已经给了茶肆的掌柜。以后送信也用不着翻墙了。
萧梁看着虎手那泄气的样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的。他从来不知道,顾家的大门是如此严谨的,门前的茶肆都是自家的产业。他似是想到了什么,带着虎手出门去了。
他们从圣都北城逛到南城,还去了西城。萧梁皱着眉头看向虎手道:“北城的鲁国公府上,大门前也有一家茶肆,后门则有一家戏园,再看南城的顾大人家里,他们大门前也有一家茶肆,而顾家三叔家门前是一家酒楼。去查查这几处产业的主家是谁!?”
虎手得令点点头。不用查萧梁大约也能猜得到。这几家应是多少都与顾家有关联的,即使没有关联,其中也会有打杂掌柜或是什么人与顾家有关联。这个大约是老鲁国公的套路。想到老鲁国公,便想到了靖远侯府,靖远候曾是鲁国公帐下的一员猛将。他记得他家门口附近也有茶肆酒楼一类的。除了靖远侯府,萧梁又转了几家武将勋贵的大门前。
这真是个了不得的发现。怪道当年后起的鲁国公能在圣都的几大国公中异军突起。也怪道鲁国公可以不拘一格的培养自己的孙女儿。
******
安阳郡王萧梁打发了后院女子的消息就这样在圣都中传开了。
顾安筠听到消息,嘴角微微勾了勾。想起茶肆掌柜送来的一封书信还安静躺在书桌上,顾安筠让红果取了来,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下,顾安筠拆开了信封,拿出一沓厚厚的信。
信中仔细描述了萧梁本人原是如何觉得妾氏一事稀松平常,又说了他到底是如何对这种看法有了改观,开始认识妾氏是祸。夸赞了宁国公沈家的家规,又表达了自己未来的打算与看法。总而言之,就是说他感受深刻,今后不会纳妾的。
顾安筠轻笑摇摇头,这个萧梁。这封信,她没有烧掉而是让红果装好收了起来。顾安筠也没有想到要给萧梁写什么回信,这一天中,她却过得轻松自在十分开怀。
然而,安阳郡王萧梁后院清净的事,也如炸了锅般的传开了。原本圣都的世家大族中虽也明白萧梁被封安阳郡王,又领了差事,已经进入圣都权利的中心,然他又是皇帝的外甥,这样的身份最好,比皇子们好,只要聪明点,就会富贵一生。可家中能嫁给安阳郡王做王妃的只能是嫡女。一来,当年萧梁钟情季尚书府季四小姐的而变得疯疯癫癫,二来,萧梁于男女一事上确实荒唐,还未娶亲,就左一个右一个的女人往后院领。大长公主都管不了,自家女儿……有本事管吗?他们都没有底。可如今,萧梁把后院都清理的干干净净,听说,就连那个教人事的女官都妥善安排出府了。
在世家大族中,这种喝了绝子汤教人事的丫头,都是要伺候爷们一生的。大娘子们也不会计较这么个人的存在。这样的女子,断了子嗣,依仗的自然是主母与主君。断不会闹什么事端的。
因此,一时间,萧梁从圣都第一纨绔一跃成为了圣都第一的金龟婿。
家有适龄的小娘子,又没有收到牡丹花宴会帖子的,都走动了起来。希望能蹭一蹭亲戚家的名额。而那些收到了帖子,却怕被看中了,不打算去的小娘子们,也重新活络了起来,都把那烫金的大红帖子拿了出来,珍而重之,重整旗鼓的安排参加宴会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