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2300000080

第80章 训练骑兵

次日,霍羽安排龚都及十名亲卫,保护着糜芳往幽州治所蓟县而去。自打入住辽东以来,霍羽只是一味的收集鲜卑、乌桓等北方游牧名族的消息,从根本上忽略了中原。史阿的出现,促使霍羽扩大了情报收集的工作,更使得暗羽卫初步形成。

霍羽知道,想要要消彻底解除游牧名族对边郡的骚扰,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因此全身心的投入仅有的两千人的骑兵训练之中。就连糜贞住入了太守府他都置若罔闻。

要想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就必须完善马政建设,以备军用。就目前而言确立步骑并重逐渐转变至骑兵为主的治军方略,并扩大骑兵规模、配置以及训练才是重中之重。

仅靠苏双、张世平二人贩马明显保证不了霍羽的需求,因而辽东太守府发布了鼓励百姓养马,鼓励商人贩马的政策。不过目前而言温饱问题才是辽东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养马的政策一时难以奏效。

因而在骑兵建设上,霍羽才提出了既要注重重甲骑兵,用于正面冲击;同时又要建立轻装骑兵,来发挥骑兵机动力强的优势。

骑兵的战术训练也是重点之一,先祖霍去病曾经使过的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等战术,都是霍羽训练的重中之重。这样的战术能将骑兵的优势会被发挥到极限。

“上马则战,下马则养。”这是霍羽提出来的新构想,说其新只是针对骑兵而言。其实这个思路是根据“战时为军,平时为民”的屯田思路延伸而出。作战时带上武器装备出征,和平时期则养马为民,当然这里的民只是相对意义而言。

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还专门训练骑马射箭、使用强弩的能力。有了马上三宝加上黄忠的教导,飞羽军的战力直线猛增。霍羽的飞羽骑其实是按照后世蒙古骑兵的方法训练而出,蒙古铁骑由成吉思汗一手创建,并代代相传,是那个时代横扫亚欧大陆绝对主力。

蒙古骑兵中有着从事突击行动的重骑兵和轻骑兵之分,重骑兵的主要兵器是长枪,而轻骑兵,除头盔外,身上披皮甲。轻骑兵的主要兵器是弓,这种弓威力强、射程远弓,加上配备破甲箭,其威力不言而喻。

有赵云这个天生的骑兵将领存在,霍羽确实省了不少心。日后这些骑兵必将成为最强大的武器,用来征服前所未有的广大领地,消灭鲜卑、乌桓等游牧名族。待平定天下后这支军队定会向西进军,为后世子孙打下一片广袤的领土。

复合弓霍羽现在无法制作出来,但是破甲箭还是很简单的,这种穿透威力巨大的箭头早已在巧匠坊中试制成功。

对重骑兵而言,在防具方面,士兵和战马都配备以轻便铁甲,用来增强防护力,从而达到正面冲击的目的。由于人马皆披甲,其机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轻重骑兵的配合至关重要。

在马匹的选择上,霍羽提出大量使用耐力强的马种,而这种马在后世称为蒙古马。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一旦重甲骑兵正面冲锋起来,在汉朝那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因而霍羽特别要求张飞在训练中对队形的要求,虽然训练过程复杂而痛苦,但是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有了像样的队形,只要装备到位便可披甲训练。

骑兵训练的内容很广泛,马匹的训练便是其中之一。对于骑兵而言,战马就是生命,也不是随便牵来一匹马都适上战场作战,所以首先要训马。

虽然马通人性,但毕竟是动物,要想使它明白骑手的意图,力量合理的消耗,首先以人为主,尽量沟通人马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目的,霍羽下令骑兵必须和战马同吃同住,直到自己能很好的驾驭战马为止。

正所谓:“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弛逐,闭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这种情感,是在长期生活中建立起来的,而非一朝一夕之功。

虽然有了三宝,但是还骑手还是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就算达不到游牧名族上马一跃而骑上,下马—跃而下的要求,但至少要做到灵活自如不是!再高速奔跑以及战斗的过程中马上掌握平衡是必须的,否则就有落马的危险,对骑兵而言,落马就意味着死亡。

掌握平衡之后还得在马身上,练就向前后左右开弓,挥动武器,准确的地打击对方,还要能够灵巧地躲闪避或档架,这是些都是骑兵的必要技能。霍羽对手下常言先天不足后天就要努力,落后就要挨打,想得到功名利禄那就在马背上给他杀出来!

训练之余霍羽对着一众飞羽骑朗声言道:“想必尔等都知道我大汉最精锐的骑兵乃是西凉铁骑、并州狼骑和幽州的白马义从,但在不久的将来,最精锐的骑兵只有一支,那就是飞羽骑。我给你们最好的装备,最好的饭食,最好的奖赏,如若不还不能做到,那你们就趁早回家种地去,或许你可以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但那不是男儿的理想。”

随后霍羽激情澎湃的背诵除了那首《男儿行》: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

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君不见,狮虎猎

物获威名,可伶麋鹿有谁伶?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

有理也枉然。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男儿行,当

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

目如狼。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男儿从

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

愿与野草青。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杀一是为罪,

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雄中雄,道

不同: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美名不爱

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

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同类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温故(之五)

    温故(之五)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苟在汉末

    苟在汉末

    凡穿越众,有三思。一曰喜:或为弃旧,或为觅新。二曰惑:路茫茫,何以生,何以死。三曰憾:既得陇复望蜀!得之愈多,失之愈多,得其形者,终失其神,不如弃之!近闻查良镛先生去世,余悲痛万分,忽欲投身刀笔,有感则行。记得幼年时读三国演义,罗老先生挖了一堆的坑,当年百思不得其解,遂在本书中多有个人浅见,后学末进还望诸位书友斧正。
  • 李家二少爷

    李家二少爷

    21世纪一位姓李的少年正在吹嘘着自家祖先的丰功伟绩,“我家祖上可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结果因为一个意外的原因穿越回了唐朝。“怎么回事,我不是李世民的后代吗?怎么成了李靖的儿子”。这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小说,作者绝不撒谎。
热门推荐
  • 茅奖提名艾伟经典小说合集

    茅奖提名艾伟经典小说合集

    《爱人有罪》八年前,鲁建被冤屈进了牢房。出狱后,他怀着复仇的心情,找到那个他曾经单恋过、却把他送进监狱的俞智丽,不料旧情复发,一个备受折磨的男人和一个深怀罪感的女人之间进行了一场爱恨交加的绞缠。《身心之毒》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越野赛跑》这是一部有着孩子式的想像和放纵的小说,它跨越了30年时间,讲述了政治年代和经济年代人们的生存境况。《战俘》是艾伟的中短篇作品精选,其中收录了《战俘》《欢乐颂》《小偷》《白蚁》《迷幻》等十三篇中短篇文章。
  • 新诗观止

    新诗观止

    收胡适、鲁迅、郭沫若、李大钊、藏克家、俞平伯、柔石、艾青、流沙河等作家诗作200多首。
  • 案生情愫

    案生情愫

    为了父亲的遗志而女承父业开始了自己刑警生涯的时候,白雪并不认为自己是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直到她遇到了肖戈言。这个光凭一张脸和身材就可以横扫娱乐圈的妖孽,偏偏要用头脑来吃饭,凭借乖张性格,一举成为犯罪学领域内最神(傲)秘(娇)的奇才。不怕复杂重口,就怕平淡无奇,再大的悬案在肖戈言面前都注定无法成为难题。而肖戈言却是白雪最大的难题。想知道怎么才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表达自己对这块“狗皮膏药”的嫌弃并且不被他的迷妹们活活打死?在线等,挺急的!
  • 有一种我爱你叫作某人

    有一种我爱你叫作某人

    这是一个以青春为主题的情感故事集。在每个故事里,“我”就像个静观万物的巫师,看着主人公们青春的各种姿势:冷眼旁观,关键时仗义出手的巢城老板姜东山;渴望爱情,屡战屡败终获幸福的平凡剩女冬青;西装笔挺,只为掩饰柔软内心演技拙劣的王丘八;嫁做人妇,当年一起追过温婉依旧的班花骆依婷,以及皇帝、高列宁,大锤,橘子,德山……在这些故事中,青春是猛兽、是呼吸满肺的美好、是软绵绵的缅怀,是埋葬这一切后长出的花朵——智慧。总有一种成长能让你冲进阳光里,如同总有一种我爱你叫作“某人”。
  • 两次别离

    两次别离

    在这个世界上,灾难时刻都有可能发生。《两次别离》写的是人与灾难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灾难不会结束,它发生后就会与活着的人一起生存下去,用繁复的触须拖住灾难的经历者,寄生在他们身上,寄生于经历者的话语逻辑与心理逻辑之上。反映灾难的文学作品可说多如牛毛,但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似乎并不多,问题出在哪里?这使我不由得想起著名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所说,“我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终于明白,最基本的一点是,我们得有大诗人这种悲悯的态度与情怀。
  • 伤寒缵论

    伤寒缵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青春刚好

    那青春刚好

    致我们懵懂的青春岁月,愿我们每个人都不曾后悔遇见过彼此。
  • 如沐晨光

    如沐晨光

    辉玉记得这世间最红的颜色,是她的嫁衣,是她小园中燃烧的玫瑰,也是她孟家一百零二口人所留出的血。自此后她没了亲人,没了爱人,从天下无不知其姣也得华阳郡主,成了叛臣罪女。她不会骑马,不会武功,逃不了命,也无人再护,所以她死了,那般简单……蛊宗有一蛊,唤为蚀骨,虫入体,食宿者之骨髓,复长其经脉,成蛊者拥奇绝之躯体,后,虫入其心脉,宿者每月需食花毒镇虫眠之。虫入体,再不可取,寿命十年,虫亡人亡……
  • 家庭生活法律一本通

    家庭生活法律一本通

    本书介绍了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是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或许是由于太熟悉,家庭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往往不太受大家的关注,其实其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往往涉及到好多法律问题,由于青少年对法律的陌生,导致在面对侵权时不能很好地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护。下面就让我们看下青少年在家庭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