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3600000063

第63章 新的征程

大多数人小时候都会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好吃的,可以放烟花炮仗,可以收压岁钱……等长大之后,大多数人又会觉得过年很无趣,没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剩下的只是乏善可陈。

赵彦的堂哥赵启已然成婚,其妻宋氏的肚子也鼓了起来,据说预产期在来年五月份,原本草包一样的赵启有了家小之后确实变的不太一样了,对于起码的待人接物已然熟稔,看起来成熟了不少。

在大明,举人可以免数十人的劳役和百亩左右的田税,许多乡民为了少交赋税便将土地投献在举人名下,赵彦自然也不会例外,不过具体事务都是便宜老爹打理的,赵彦所知晓投献在自己名下的乡民,也只有大房和三房,其余人等却是并不清楚。

大年初二,赵彦一家人又乘牛车返回了城里,到了家中之后,赵彦原本预备去王家拜年,不想门还没出,一个意料之外的人便登了门。

“贤弟,过年好。”李循虽然身着常服,看起来却自有一番气势,压的门房老周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对于李循的到来,赵彦虽然心中有些惊诧,却还是笑着拱手道:“李兄何时回来的?外面天寒,快里面请。”

两人来到前厅坐下之后,李循才笑着说道:“为兄是前日回来的,明日便要回京师,听说你与好学两位贤弟俱都中了举人,为兄特来恭贺。”

赵彦道:“上次在京师还要多谢李兄周全,否则小弟与张兄说不定也难逃牢狱之灾。”

李循摆摆手,笑容中带着丝无奈,开口道:“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那件事乃是宫中两位大人物在暗中角力,非是我能左右的。实话实说,你与张贤弟二人当时籍籍无名,故而为兄前去报个信儿也无妨碍,不过举手之劳罢了,贤弟不必挂怀。”

两人又闲聊了两句,李循问道:“贤弟可要去参加今年的会试?”

赵彦点头,道:“不止小弟要去,张兄也同去,莫非李兄听到了什么不利于此次会试的消息?”

“贤弟想多了。”李循笑了两声,解释道:“会试非乡试可比,到时我大明所有读书人的目光都会汇聚于此,朝堂上下也会有人盯着,想如乡试那般舞弊可没那么容易。为兄是想说,若是你与张贤弟参加此次会试的话,大可不必去客栈租住,我在贡院附近独自租了一处房子,虽然不大,却也要比在客栈租住方便的多,我稍后写下地址,到时你与张贤弟径自住进去便是。”

“这……”赵彦下意识想要拒绝,李循却并没有给他机会。

“就这么说定了,贤弟不要客气了。”李循站起身,又道:“为兄家中还有事情,便不久留了。”

赵彦起身拱手道:“也好,不知李兄明日何时出发?小弟去送送你。”

李循摆手道:“不必了,京师中还有些要紧差事要办,为兄天不亮就要出发,若是你见了张贤弟,烦请替我问声好,今日我却是没有时间去拜望他了。”

“李兄请放心,小弟一定将话带到。”赵彦将李循送至门口,看着李循矫健的背影消失在街角之后,又在原地沉思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回了后宅。

赵信的婚事定在二月初八,而会试的时间是二月初九开始,初八便要入考场,所以无论如何赵彦也参加不了便宜老爹的婚礼了,除非他会飞,不过这有些不太现实。

正月十七,这次王麟没有跟着,马车在晨雾中驶出深州城,向着北京城的方向行去。

李二与张顺的伤已经好了,只是张顺的右腿伤了筋骨,走路的时候略微有些高低不平的感觉,虽然如此,张顺的脸上却总是笑呵呵的,因为年前他媳妇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这让张顺心中非常高兴。

“李二,你今年也三十多岁了吧?家里有没有看得上眼的丫鬟,若是有的话,这次回来之后我为你做媒。”赵彦裹着一条厚毛毯,靠坐在车厢一侧,笑着对坐在车厢口的李二说道。

李二平日里少言寡语,是个内秀之人,此刻听了赵彦的询问,他脸颊上的软肉不自禁颤动了两下,之后才讷讷说道:“家里的丫鬟都太小了,大的不过十五六岁……”

张顺在一旁接话道:“李二兄弟,这有什么?你是个老实人,谁跟了你是她的福分,岁数小又怎的了?我们村里的张三虎比他媳妇大十来岁,如今日子过的可红火了。”

张文渊在一旁笑而不语,他觉得李二话还没有说完,果然,张顺话音刚落,李二又看着赵彦,小声说道:“厨房里的宋婶有一个侄女儿,今年十八,我见过几面……”

张顺笑道:“原来兄弟你早就有看上的姑娘了,刚才是哥哥我多嘴了。”

赵彦想了想,他对厨娘宋婶的侄女儿有点印象,是一个白白净净,略有些丰腴的姑娘,长得还算标致,只是他听李二的意思是看上了那个姑娘,便一口应了下来:“回去我就去找宋婶问问那姑娘家住哪里,然后去为你提亲,你也老大不小,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

李二闻言心中很是感激,千言万语涌到口中,却只说道:“多谢公子。”

一路车马劳顿,十天之后,拉车的驽马口中喷出一股长长的热气,吁吁叫着停了下来。眼前这条石牌胡同位于京师思城坊内,距离贡院不远,胡同里的房子虽然都是小门小户,环境看起来却还算幽静。

石牌胡同往里走第三家便是李循留下的地址,赵彦与张文渊跳下马车,略微整束衣冠,随后示意李二前去叫门。

李二上前拍了几下门,片刻后一个有些怯生生的声音从门后传了出来:“门外是谁?”

赵彦与张文渊对视一眼,赵彦客气的回应道:“我等是从真定府深州来的,在下赵彦,旁边这位是张文渊张兄,我二人前来京师参加会试,应李兄之邀想要在此借住些时日,不知李兄可曾与姑娘说起过?”

门内那个声音沉默了片刻,之后传来拉动门闩的声音,而后院门从里面被人拉开,一名十七八岁的小娘出现在众人眼前。

小娘个头不高,不胖不瘦,长的很是清秀,她站在门内打量了几人两眼后才说道:“小婢叫秋月,我家公子早就盼着二位公子来了。赵公子与张公子请进来吧,我家公子最近很忙,要戌时左右才能回来,小婢先带两位公子去安顿下来。”

这是座二进的小宅院,前面的几间屋子只有两间可以住人,其他多是盛放一些杂物,李二与张顺被安排住在这里,后面有三间正房,三间厢房,赵彦与张文渊二人被安排住进了厢房,虽说比不得家里居住方便,却也要比住在客栈好的多。

被褥都已被准备好,碳盆也随后被秋月点燃,待将二人安排好后,秋月盯着二人看了好一会儿,灵动的双眼中满是好奇。

两人从没被一个大姑娘如此盯着看过,张文渊面皮有些发红,装作打量屋子的样子转过头去,赵彦虽然也有些不适应,却笑着问道:“秋月姑娘,李兄可曾给我二人留下什么话吗?”

秋月被赵彦的声音惊醒,想到自己方才的举动甚是无礼,忍不住红着脸低下头,解释道:“我家公子只说让小婢好好安顿两位公子,并未留下其他的话,不过我家公子曾与小婢说过,两位公子都聪颖非常,年纪轻轻便考上了秀才,而后又一起考上了举人,如果他不是因为老爷的缘故,虽然或许不能如两位公子一样一鸣惊人,接连考中秀才举人,却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小婢方才想起我家公子的话,忍不住多看了两位公子几眼,还请两位公子不要见怪。”

“无妨。”赵彦笑着说道:“这里只你与李兄住吗?”

秋月点了点头,说道:“我家老爷在报恩寺有一处大宅子,小婢原本在那里服侍老爷,后来二公子来了京师,独自搬到这里来住,老爷怕二公子照顾不好自己,便将小婢派来服侍二公子。这里原本还有一名厨娘的,前两天她家中有人过世了,公子便让她回家服丧了。”

“原来如此。”赵彦颔首,他对李循家中的事情并不太清楚,只知道他父亲李荐是从三品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他大哥李显是京卫指挥使司的从五品镇抚,李循自己则是从五品的锦衣卫副千户,如今李循放着父亲置办的大宅子不住,反而自己一个人搬到这里,其中想必有些隐情,说不定与李循的大哥李显有关。

赵彦在那里胡乱猜测,秋月则帮着张文渊整理两人的行李。

过了一会儿,行李整理好了,外面天色也变的有些昏暗,秋月将屋中的烛台点燃,然后说道:“两位公子车马劳顿,想必累了,小婢先去外面酒楼叫些饭菜,然后回来烧水,待两位公子用过饭之后正好可以沐浴。”

“那就多谢秋月姑娘了。”赵彦与张文渊同时称谢说道。

秋月正要转身出屋,院外突然传来李循的笑声:“二位贤弟,对于此处可还满意?”

同类推荐
  • 奋斗在晚明

    奋斗在晚明

    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御倭寇,整吏治,一条鞭,万历六年的大明一副欣欣向荣之态。然而按照历史的进程大明帝国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落日余晖......然天不亡明,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宁修来到晚明,引领大明走向另一条资本兴国,工业强国的道路。谁言明之亡亡于万历?资本迸发,工业崛起的大明再无遗憾!书友群:309429159
  • 矛与盾与罗马帝国

    矛与盾与罗马帝国

    一场无能的见义勇为,让这可怜的重生者来到了已经步入黄昏的西罗马帝国。他是不幸的,他的软弱遇见了帝国荣耀的坠落;但他是幸运的,在这里,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在刀光剑影之下不会因为爱恋分心,不因为软弱而动摇。凭借希望换来的机会,拾起了,暗淡了金色的鹰旗,还有那不曾失去的、闪烁着永恒的荣光!哪怕仅仅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就是他的一生啊!读者群:112964454欢迎大家加入!
  • 带着论坛回古代

    带着论坛回古代

    新书《我要做神探》已经发布,内投过了,求一波支持 …… 网文写手秦余在码字的过程中,回到古代,脑子里有个论坛。论坛种类繁多,历史的、战争的、诗词歌赋的,应有尽有。秦余在论坛里不单不用网就能和别人聊天,还能通过各类论坛学到如何在古代活下去的知识。秦余:“萌新,萌新,我是萌新。”二楼:“兰州烧饼。”秦余:“o(?Д?)っ”PS:这是一本不正经的书,考据党慎入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帝国兴衰启示录

    帝国兴衰启示录

    本书探寻了古代中华帝国五千治乱兴衰的有机模式。作者以如炬之目,剃刀之笔,通过一段段史实和往事,为读者揭开历史真相,揭开隐藏上千年不易被人发现的王朝成败的终极密码。展现那些逝去但并未走远的家国往事,那些太平盛世、点火纷飞、或明或暗的刀光剑影,中国中的世界,世界中的中国作者曹给非先生,学识渊博,视角独特。他以一种“非点而面,非段而线”的方式,将中华五千年作为一个由诸多器官、组织、因子构成的整体,而又将这个整体按照不可分割的器官、组织、因子进行单独分析,最后又将这些单独的分析汇聚起来,以个别分析,统筹总结的方式给予了我们一个新角度下的中华帝国史。
热门推荐
  • 这是我的答案

    这是我的答案

    本书展现了一对E时代男女纯粹而彻底的情感世界。习惯于慢吞吞做事而又有着细腻感情世界的处女座大学生丁一书在台北诚品书店闲晃时巧遇了他心目中的完美女孩筱柔,一头飘逸如云的秀发、温柔得令人心动的声音……而对筱柔的坎坷情史和对爱情的伤心质疑,一书用温情和行动给了她真心答案。
  • The Light Princess

    The Light Princ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假孕成婚:总裁请负责

    假孕成婚:总裁请负责

    莫名其妙就这么怀孕了?开玩笑,她又不是雌雄同体!医生言之凿凿,她不信!然后就跳出来一个大总裁喜当爹?这下,她不淡定了……这下怎么说?
  • 7-11教你开便利店

    7-11教你开便利店

    “总有一间在你身边”。除非不食人间烟火,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便利店打交道。从针头线脑,到柴米油盐,给生活以便利,就是便利店存在的意义。世界上的小便利店不计其数,而做成国际知名品牌的也不乏其人。7-11(7-Eleven)就是世界上做得最为成功的便利店之一,《7-11教你开便利店》借鉴了7-11的成功经验,从开店筹备、管理营销等方面为读者展示出便利店成功的经营之道,是便利店经营者走向成功的有益借鉴。
  • 时光的把戏

    时光的把戏

    看似西方才有的堕落少女成长经历——情窦初开时的初尝禁果,药物依赖,叛逆出逃——其实是谁都有过的年少轻狂,谁都有过的思乡之情,和年少时无法明白的,对父亲深深的爱。新西兰美女作家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回忆自己在新西兰和香港的特殊经历,同时探寻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痕迹,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爱。
  • 陆少的意中人是隋

    陆少的意中人是隋

    大学刚毕业的隋意回到家中却被老妈告知已有婚约在身,震惊我全家,不行不行,得想个办法,对,去夜店蹦迪到天亮,可莫名其妙被人撩了,第二天回家看见客厅里坐着的男人,“woc,你怎么在这儿!?”“好巧,我是你的未婚夫,陆顾南。”“什么?”【黑莲花少女VS职场精英】爱我,你怕了吗?
  • 平凡星传

    平凡星传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带着前世夙愿的孩子,背负太多,傻子?冷冷付出的女孩,无情?魔族的公主,邪恶……传说的神器,痴情的孩子……战机引擎响起之时…痴情的神兽……黑暗之女…迷失在记忆中的琴,曾经最辉煌的国度…………神级机械师的诞生,当战争武器横行世界,当幕后黑手现身,一个蔓延万年的阴谋,是福是祸,是同伴还是敌人?一个又一个悲剧,悲欢离合……他们能否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神的诞……围城……与天……最终决战!
  • 重生之神医甜妻

    重生之神医甜妻

    她身怀空间,医术卓绝。意外重生九零年代,她成了懦弱无能,备受欺凌的小可怜。再睁眼,“小可怜”改写人生,在这个一无所有的年代闯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并且携手一路走来对她保驾护航不离不弃的厉先生,共同站到世界之巅!【爽文+甜宠,1v1】
  • 落叶归根那我归你

    落叶归根那我归你

    【已完结】他们本应该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也不可能相交,然而命运却总是爱开玩笑。将他们紧紧绑在了一起!他说:我一直觉得我可以冷漠的对待全天下所有人,可是遇见你,却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心甘情愿。她说:我可以为了我的家人、为了我的职责而放弃我的生命。但是你,却是我始终都放不下的那个人。
  •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执着的自己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执着的自己

    假如未来你有一天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你会对那逝去的时光怀着怎样的情感呢?是悔恨还是感恩?时光一去不回头,未来的你,也许功成名就,也许还在为事业打拼,但不管怎样,都是执着努力的结果。执着,会让你更坚定前进的方向,会让你在遭遇挫折时勇往直前。执着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督促你前行,给你上进的勇气,让未来的你,在回首凝望时,可以从内心感谢现在执着的自己。本书以生动的例子叙述了执着不气馁的道理,通过十个章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叙述,旨在给读者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