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孩子的笑声,情侣的私语声,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深蓝的大海,细微的海风,暗蓝的天空。
这一幕,本该是今人心旷神怡、荣辱皆忘之景,却无端地生出丝丝的压抑之情,像是一双手,揪住了心,时紧时松。
镜头一转,出现一个人,
洁白的衬衫,凌乱的头发,赤着脚,一步一步走向深海……
压抑。痛苦。彷徨。无助。孤单。
海水渐渐漫过他的脚踝、膝盖、到达腿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却始终没有一个人冲上去把他拉回来。
当海水到达他的胸口时,他看着围观的人群,露出一抹解脱般的笑容,往后一躺,沉入大海。
隐约间,他似乎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这个人,正是林易言演的少年时期的男主角——吴凡。
《这个世界》讲的是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和一个深受校园暴力的女孩互相救赎的故事。
吴凡,不平凡。
这个名字一看就寄寓父母厚望的名字。
吴凡处于一个单亲家庭,在吴凡五岁的时候,父亲因车祸死亡,母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他身上。
他也不负母亲心血,从小就是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长得好,学习成绩好,也很礼貌待人。
妈妈对他很满意,老师对他很满意,同学很喜欢他,亲朋好友也都很喜欢他。
他像一个完美的人,毫无瑕疵。
可,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他弹钢琴弹到累时想休息一下,妈妈对他说:“凡凡,你是妈妈所有的希望,妈妈不想让你落后于人。”
当同学邀请他一起玩时,妈妈对他说:“玩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凡凡不会浪费时间的。”
当他没有跟亲戚问好时。妈妈对他说:“你要懂礼貌,那些是妈妈除了你以外,唯一算得上亲人的人了。以后你出社会,或许还要他们的提携。”
可他一点也不喜欢那些亲戚,他们势利,贪图小便宜。表面上跟妈妈嬉笑关怀的,暗地里用最污秽的语言侮辱他们。
当他不小心打碎碗时,妈妈狠狠地打他,等她打累了,又心疼地抱着他,说:“小孩子犯错误了就要指正,妈妈是怕你受伤。”
他犯错了吗?为什么要用打来指正?
好多好多……
她说,你是我的宝贝。
她说,妈妈只有你了。
她说,你是妈妈的希望。
她说,凡凡不能让别人看不起妈妈。
她打他骂他,是因为她爱她。
她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她害怕他受伤。
可是,他已经受伤了。
有一次他离家出走来表示他的抗议。可当妈妈找到他时,她拿着一把水果刀指着自己说:“凡凡是不是讨厌妈妈了,不喜欢妈妈了。是的,妈妈没有给你一个完整的家,妈妈不配当你的妈妈。”
他呆愣住了,巨大的恐慌充斥着他。他恨妈妈对他的束缚,恨妈妈总是操纵着他,他想逃离这个家,离妈妈远远的。可是,他更爱妈妈,他不舍得她受伤,他知道妈妈也很爱他。
他抢过水果刀,抱着妈妈发誓道,他再也不会了。
生活好像就这么平静下来。
直到有一天,他在厨房切水果,锋利的刀尖不小心划破他的手指时,他感觉到的不是痛,而是麻木,他呆呆地看着伤口,让血、、液静静地流,直至伤口自动愈合。
白天,他正常去上学,像往常一样,温和待人,礼貌有度,只是话更少了。
晚上,他严重失眠,像一只困兽,焦躁不安,扣着结痂的伤口。
终于,妈妈还是发现了他的异常。她偷偷地观察自己的孩子,难以置信地发现,她的孩子得了重度抑郁症。
医生的建议是“不得不休学”!
妈妈给他办了休学,带他回乡下奶奶家养病。
原本妈妈是想辞职去照顾吴凡,吴凡的奶奶让她放心去工作,她在吴凡身边,可能吴凡的压力会更大。
妈妈拗不过奶奶,再加上如果她没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何来给吴凡看病。
而在乡下的吴凡也有了新的开始。
由于长得好看,性格温和,吴凡很受邻家的小朋友们的喜欢,小朋友也经常找他玩,吴凡的病情渐渐好转,脸上也渐渐多了许多真切的笑容。
乡下的村里有一棵大榕树,榕树下有几块大石头,村里的小孩子经常在这里玩。
吴凡白天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这,他经常在这看书学习,有时候也跟小孩子们一起玩,辅导辅导他们的课后作业。因此孩子们的家长也很乐意自己的孩子去找吴凡。
一天,有个小男孩急冲冲地跑来找吴凡,“哥哥,那边有几个高年级的人在欺负晓荷姐姐,哥哥快去救晓荷姐姐!”
吴凡知道吴晓荷这个人,连忙跟他走。
那是一所中学后门,五六个打扮前卫,服饰略微夸张,十分嚣张的中学生正在殴打一个已经躲到墙角的女孩。
他们把唾液吐到女孩身上,又用脚踹她,狰狞着嘴脸,冷笑地看着,满是张狂地用一些不堪入耳的词句辱骂她。
“住手!”吴凡面色冷峻,手里拿着手机,制止道:“我已经报警了!”
那几个人不屑地笑了笑,踹了吴晓荷一脚,“又骗了个帅哥来给你撑腰啊?”
然后踩着她的背,挑衅地看着吴凡,“别吓唬老子,你就是个怂包,老子怕你啊!能拿老子怎么样?”
突然,吴晓荷推了说话的那个男生一把,想要跑,却被旁边的女生拉住脖子上的项链,项链扯断,一颗颗细小的珠子掉了一地。
那几个人哄笑开来,其中一个脚踩着小皮靴的女生嘲笑道:“呦,我不是故意的呀,你这个狗链的质量太差了吧?扯坏了,要不我陪你一条新的吧?”
然后扔下十块钱。
吴晓荷气狠了,狠狠推了那个女生一把,吼了一句:“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