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68800000143

第143章 不接客的庙庵

“你这憨货还愣在这干嘛!风紧扯呼。”穆紫蹦出房间拍了一把庆幸不已沉浸在自我世界的吴怜儿。

“爷,难道还不够尽兴?可是人家也满足不了你啊。”懵比的吴怜儿还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一脸大便状。

“尽兴尼妹!”穆紫一听就气,上去就给吴怜儿一头闷打,不就是给她丫易个容嘛,智商都丢到爪畦国去了,这还是那人人称赞手腕通天能力非凡的吴大小姐。

拍打一阵也没见糊涂“武大郎”想明白,穆紫转身就跑。

“我没有妹妹啊!又哪来的尽兴?”吴怜儿更是不解了,挠头自问。

在前面飞跑的穆紫耳尖地听见吴怜儿的自语很无语,你有妹妹还不只一个呢。

是该说我的法子太有效了么,已经彻底将一个人改的面目全非不堪回首。

“爷,你抛下人家不管了么!你好狠的心那!等等人家嘛!”终于公子英东摇西晃地站到了门口,翘起兰花指看着飞驰的穆紫气的跺脚。

穆紫一听这酥媚的声音跟打鸡血了一般猛地加速嗖的就没影了。

“那个,爷,你也等等我啊!”听见这酥媚的声音从一个高大的男人嘴里传出吴怜儿更是浑身不自在,也不知哪来的力量两条小粗腿也飞速地转着。

“你们都讨厌!哼。不理你们了。”话音未落人便如一阵风追赶而去。

小样,就你这样的,跑到天边去也逃不出我的手心。

面具中裸露在外的一双璀璨闪耀的眼睛出卖了风情万种的公子英。

蓉蓉,或许这样我们才算是重新开始吧。

现在换我来追你好了!

“告非,公子英这厮到底是嗑了什么兴奋剂,这药效也是没谁了。速度飙升地可不是一星半点。”穆紫开始逐渐加大雪花飘的速度。

在离着穆紫和公子英身后一百米左右的吴怜儿速度也是如同坐火箭一般飙升。

穆紫看着飞驰的大汉子吴怜儿,心头更加好奇吴家这对双生姐妹花,究竟谁更出彩。

果然吴怜儿的内力很深厚,武功确实很诡异,之前穆紫趁她昏迷时曾经把过她的脉,脉象很奇怪,根本就没有任何被迷瘴阵反噬的后遗症,但是为何还是陷入了几个时辰的昏迷。

难道和她的心理有关吗?

间歇短暂性失忆症,我怎么觉得完全不是呢。

穆紫在做一次大胆的推测,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的三十两银子看来并没有赔掉。

一路疾驰终于来到了静尼庵,一座不起眼的庙宇立于群山环抱之间,庙虽小香火却是极旺的。

但是今日门前却冷冷清清的,并不像坊间所说的那般人满为患门庭若市。

庙门前还有两名中年尼姑在清扫路面。

其中一个看见穆紫的到来放下了手中的扫箸,单手作佛礼:“施主,可是上庙寻人?”

笑话,我怎么可能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呢,这绝对是在诈我话。

“非也。小生人生地不熟的路过贵刹,听闻庵内菩萨很灵,只是来许愿上香的。”穆紫也作佛礼回敬道。

“既然是上香的,贫尼也不多言了。本庙每月逢五都是概不待客的,施主还是等到明日再来吧。慧闵,进庵吧。”听到穆紫的答案后尼姑立即回绝了,两人收拾起工具便要关门回去。

“哪有这样赶人的呀!这荒山野岭的小生又没有住处出家人不是都慈悲为怀的么,怎么连香客都不接待了?”穆紫看着公事公办的尼姑觉得水太浑了。

~

同类推荐
  • 农门贵女的致富指南

    农门贵女的致富指南

    新书《邪妃凶猛:王爷,快躺下》已经上线,欢迎移步阅读。美女设计师,穿成农家小萝莉,遇上腹黑王爷。家里一穷二白,爹娘死的早,继母懦弱,小弟弟只会呀呀要吃的。极品亲戚一堆,只想将她卖钱!想重操旧业,呃,珠宝很贵,见不到啊!那又如何,看她巧手引领潮流,斗极品,开商铺,劈商路……赚的盆满钵满。王爷很强大,王爷很腹黑,王爷很妖孽,可偏偏缺钱粮!“王妃,给支持点呗!”“行啊,看你的表现……”丢个群号:呼噜噜的窝535862964,感兴趣的可以加,验证写书名或者书里人物名字就可以啦!
  • 重生之锦绣春

    重生之锦绣春

    一不小心穿越了,江南水乡,远离朝局,黄锦只想带着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怎奈一次神秘邂逅,江湖之远,却牵扯进庙堂之争。他本是傲娇皇孙,被她的独特吸引,开始步步为营,挖下陷阱,只为了让她无路可退。
  • 奉子相夫

    奉子相夫

    才死三天,未抬出门,就有人来打娃,惦记老公?岂有此理,孰可忍,孰不可忍! 占了人家的躯壳,做了人家的娘,好歹替人家出头,维护奶娃权益,夺回奶娃他爹,看正妻死而复生,坚决打击狐媚小三...... 啥?俺没资格?俺可是三媒六聘,八抬大轿抬进你家大门,拜了天地宗祠牌位的!有木有?到底有木有?
  • 秦淮

    秦淮

    当她成为秦淮之后才真正明白,原来有的人,错过,就已失去拥有他的资格。故事从她再次醒来开始。那时候,这个男人告诉她,她的名字,叫秦淮.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孑渡

    孑渡

    生的意义,死的意义。人若不在,道亦存在。那是痴一直以来喜欢的话。八年前她死在临安,八年后她在临安归来,她怪痴拿自己做实验,也怪烙在自己坠楼后救了自己,更怪自己的文彦哥哥最后伤害了自己,她说:“人的阴暗是被逼出来的,我唯一想要做的便是毁灭你们所有的组织”。
热门推荐
  • 于阗王国传奇

    于阗王国传奇

    中亚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和草原,居民只能散居在小片绿洲上生存。这里也是世界的脊梁,从东、西方杀来的各路英豪无一不想体验站在世界屋顶俯视万邦的快感,于是,这片看似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反而成了群雄逐鹿的舞台,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粟特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各路英豪都曾在这里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 最是好运遇见你

    最是好运遇见你

    “别开玩笑了,除非你撞了大运,否则怎么可能会是易学长的女朋友?”易暮沉,Q大的顶级男神,是所有校友眼里可望而不可即。沐果儿听了这话,笑着起身,一步步迈下篮球馆内的台阶,站到易暮沉面前:“可以牵个手吗?男朋友。”……一次幸运抽奖,一生心动相恋。“最是好运遇见你,不负时光不负你。”
  • 中华养生经

    中华养生经

    中华养生原理来源于古老的中医理论。智慧的祖先们在生活中逐渐发现,注意饮食、器具、岁时、房事、导引、情志等方面,可以补养身体,祛病疗疾、颐养天年。
  •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韩非子凭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纯粹冷静、“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政治谋略,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乃至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的每节分为韩非子箴言、案例引导、管理智慧、行动指导四个板块,除了对韩非子的管理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外,还收罗了古今中外众多典型的管理故事,既有理论又有实例。
  • 三天读懂金融学

    三天读懂金融学

    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了金融学复杂而清晰的世界版图,兼顾了“快速学习”和“深入了解”两个方面。书中提供了活生生的行业数据,并以统计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让人无须分析对比,就能迅速掌握金融行业的真实情况。
  • 折翼追日

    折翼追日

    年少轻狂只为追心中的梦想,错过了还能追回吗?
  • 小老虎欢乐成神路

    小老虎欢乐成神路

    唔,洛水上神在在路上捡了一直巴掌大的小紫虎,连人形都尚未修成。罢了,既然她这么排斥别的仙,那就自己先养着。三百年后,洛水上神为了保护小紫虎受伤即将沉修,将小紫虎交由踏宇上神代为照看。小紫虎一惊,拼命摇着小脑袋:“我不要,我跟着你,跟着你有肉吃。”洛水上神只拍了拍她的头道:“乖,听话。”默了默,总感觉有些不妥,但是又想不起什么来,只能对踏宇上神道:“不要让人欺负她。”踏宇上神诧异了一下,挑了挑好看的眉,看着仿若冰山似的洛水上神:“我以前总感觉你最是冷漠果决,如今怎的这么婆婆妈妈,你要是不放心……”……骄傲的火凤飘然而至,小紫虎疑惑:“我和你很熟么?”某火凤暴走:“楚辞。”小紫虎恍然大悟:“原来是那只红色的小鸟啊。”某傲娇的火凤继续暴走:“什么红色的小鸟!本大爷是火凤!火凤!”叹了口气继续道:“唉,也难怪你不认得,没见过火凤吧?何况本大爷当时被暗算受了重伤,缩小了原形的……”……唔,成仙路很漫长?小紫虎小耳朵一竖,大气磅礴道:“谁说我要成仙了?我要成神!”六界首富?六界至宠?可爱女神?都是浮云!某只小老虎窝在某神温暖香香的怀抱里认真总结道:“幸福就是有肉吃,有小话本看,有架打,唔,还有……”且看一只小老虎,欢乐成神路昂。
  • 田园佳婿

    田园佳婿

    新文《农门丑妻》惊艳开更,丑妻萌宝,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精彩,欢迎亲们入坑。一场意外,21世纪的“孤星”孟倩幽穿越到同名同姓的农家小女孩身上,从此开启了风生水起的农家生活。可谁能告诉她,这个未来的夫君是个什么鬼?小剧场一:“小妹,那个男孩就是你未来的夫君”。大哥孟贤指着远处一个衣衫破烂的男孩说到。,倩幽一听,顿觉天雷滚滚动。小剧场二:“小妹,你未来的夫君又被打了!”二哥孟齐急慌慌的冲进大门,对孟倩幽喊道。孟倩幽额头的青筋跳了跳。小剧场三:“姐,你未来的夫君……”小弟孟杰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孟倩幽打断,“去告诉爹娘,我未来的夫君,我们自己养!”
  • 苏陶陶穿唐记

    苏陶陶穿唐记

    他从荷包中取出桂枝,沉吟片刻后便笑了起来。桂枝别称月中神树,意为公子如玉。这般明目张胆的调戏自己,她倒是第一人,且看成亲那日,他如何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 小学只考三道题作文

    小学只考三道题作文

    上篇通过大量作文考题,对小学生作文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从大量考题中分析出小学生只考三道作文题: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下篇分三大章。作者通过对大量小学作文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小学生作文考试的三种类型,即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并通过大量材料的分析,对这种总结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证。本书实践性较强、总结系统,非常适合用于应试作文考试。作者武丽平为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作文考试的审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