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人交好运
好比过去擦身而过的陌生邻居,从你认识他的那一天开始,就可以彼此打招呼了。这才是快乐的学习,也才是活的知识啊!
——《院子里的万灵丹》
在两千多年前,所罗门曾说过,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西方也流传着“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谚语。因此,人们常把“祝你快乐”作为一种美好的祝愿送给亲朋好友。拥有快乐的生活也是每个人内心最真诚的期盼,人们也想方设法费尽心思去追求快乐、营造快乐。可是,许多人却找不到快乐的踪影。快乐在哪里呢?
快乐,是人的思想处于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在悲观者的眼里,快乐是有条件、有砝码的,这个条件和砝码就是金钱、权力、地位及其他外在因素。悲观者常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能拥有这些东西,快乐就会不请自来。相反,乐观的人则常常热情洋溢、精力充沛,且人缘极佳。
在《论快乐》一文中,文学大师钱钟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乐,并非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看,菜合你的口味,而是因为你的心里没有障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地好,吃起来只是泥土的滋味。
可见,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由客体决定,所以,要想得到快乐,我们必须培养一种乐观的生活习惯,要做生活的主人,不要做它的奴隶,不要让外在环境和他人来决定和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一个人心情的好坏是可以通过练习来调整培养的。萧伯纳说过,“如果我们觉得不幸,可能会永远不幸。”但是我们可以凭借动脑筋和下决心来利用大部分的时间想一些愉快的事,应付日常生活中使我们不痛快的琐碎小事和环境,从而使我们得到快乐。
要想让快乐与自己相伴,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头脑中一些消极的思维方式,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样,烦恼、忧伤和不满就会烟消云散。当然,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有一定的难度,它必须以坚强的意志做后盾。
快乐的代价
张小娴在《幻想中的寻宝地图》中幽默地说:“有没有不劳而获的快乐?我想应该是有的,但我还没有获得这种快乐。”
杜甫观察到“水深鱼极乐”,这大概是指快乐需要有适合生存的空间。鱼是喜欢深水的,若在浅水中会徒添不安全感,也像人处于不尽如人意的环境一样,没有多少机会“极乐”。所以陆游说“太平有象人人乐”。快乐是有条件的,如果一个地方犄角旮旯都在打仗,那么那里任何人都快乐不了。
刘墉先生在《快乐是什么》一文中认为,“快乐的条件,非但不是无忧无虑,而且可能是有忧有虑!快乐是要付出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得,更得付出。快乐也就是积极的生活!”
一般说来,欲望与快乐是抵触的,欲望破坏“平衡”,因而古人提倡“制欲”,否则,容易“自毁”。晋代傅玄在《傅子·曲制篇》中提到“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无大于不知足。”唐代人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到“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宋代人林逋在《省心录》中提到“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清代一位学者也这么认为并解释成“心之所欲为愿,愿而曰情,性之所发,其愿为更切也。”
诚然,快乐也不可没有物质基础,但快乐与穷富无关。事实上,快乐是不受金钱权势左右的,也不被他人控制,不快乐往往是人自寻烦恼。快乐与否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快乐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身处何种困境,他都会生活得很快乐。因为快乐的人有个习惯,那就是用乐观的眼光去看待发生的一切。
在西方近十年的制裁下,多哥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国内经济萧条,就连吃皇粮的政府公务员有时也数月不见工资。然而,多哥大多数穷苦百姓“天生不知穷滋味”,日子过得很快乐。
找回最初的快乐
中国人总喜欢讲“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一相情愿,只要“情愿”,就会快乐。历史上有个周瑜打黄盖的故事,被打的情愿,皮肉很痛,心里却很快乐。生命中有悲伤,才会感受到忧伤后的快乐,这就是完整的人生,如果我们仅仅把忧伤保持在记忆里,人就会活得很累很苦。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艾乐默·盖茨教授的做法,学习唤醒愉悦观念和记忆,每天像练习哑铃一样,有规律地回忆生活中那些偶然的快乐和美好的时光。当遇到挫折和不如意时,我们可以唤醒内心一些美好的东西,以此来化解自己的愤怒、伤心和不快。把这当成一种心理运动长期坚持下去,人的内心必然会产生惊人的变化。
有人说“快乐是一种幽默;快乐是一种讽刺;快乐是一种运气;快乐是一种意念;快乐是一种如履薄冰的经历;快乐是一种葡萄由酸转甜的过程;快乐是进一餐美食……但说到底快乐只是一种情绪,一种态度,一种选择。”
快乐具体而不抽象,因此,快乐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各人有各人的体悟,在一千个人的心目中就有一千种快乐,很难统而言之谁快乐谁不快乐。放下挂碍,开阔心胸,心中自然快乐无比。
阿戴尔·拉腊说:“每日我们似乎都被有关快乐的普通心理学忠告所淹没,但那无情的消息却是,为了快乐,我们应该做些事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快乐,也是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的,但无论怎样,都需要“正确”地做点事,凡快乐就不会空洞。
人类最大的愿望和追求就是快乐。经过观察,你会发现,快乐的人常常笑容满面,精神焕发,富有活力;悲观的人常常愁容满面,抑郁沮丧。所以,培养快乐的习惯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每天多练习微笑几次,尽量使自己看起来精神些,多说些使自己感到开心的话,多做些使自己感到开心的事,以此来驱散烦恼和不快。
不快乐的态度不仅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而且长期不快乐的人更加让人瞧不起,不愿与之接近;不快乐的态度还会使不利的处境更加不利。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我们都应学会快乐,让快乐与自己长伴。
快乐源自内心,快乐的人应该拥有一颗宽松的心。如果你感到不快乐,唯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辞好像已经感觉到快乐的样子。心理学家詹姆斯兰格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哭,因为掉眼泪,所以伤心;因为笑,因为嘴巴翘,所以开心”。
给生活一个微笑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五官容貌,却能够以微笑展现欢颜。笑容是温暖的阳光,可以照耀每一颗心。
——《给你女儿的一封信》
笑容,对于人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因此,有人把笑容比作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在笑容中,微笑是最自然、最大方、最真诚、最友善的。
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倾倒了多少世人,成为让人们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唐伯虎“三笑点秋香”,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艳羡多少天下才子;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是国破家亡,令千古多少名人豪杰唏嘘不已……
微笑的魅力不可小觑。发自内心的微笑,如同一束娇艳的紫罗兰,清香浓郁,芬芳迷人;如同三月里的阳光,和煦温暖,令人陶醉;微笑,还如同一味治疗伤痛的良药,甜美温馨,给人关爱。一个喜欢微笑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的内心一定充盈着爱与感动,他会用微笑去感染别人,快乐自己。
有一次,卡耐基在芝加哥参加了一个宴会,在所有的客人中,有一位贵妇人对卡耐基表示友好。或许是她太想给他留下一点好印象了,看上去,她花了不少钱去买那些名贵的珍珠、首饰和裘皮大衣,可是她给卡耐基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她只在自己的服饰上下了一番工夫,而她的表情却让人十分讨厌:她的脸部被化妆品抹了厚厚的一层,而且绷得紧紧的,没有一丝笑容,人家一看就知道她是个性格乖戾、自我的人,一副要找人讨债的样子,谁还敢接近她呢,更别说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了。
微笑,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开启人际关系的金钥匙。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吸引着你,诱惑着你,使你无法拒绝它。它可以创造人际关系的奇迹,同时也改变着我们自己。
微笑的价值
微笑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生活中,保持微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人交往,使人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别人真正地接受;面露平和欢愉的微笑,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善待人生,这样的人表明心境良好,才会产生吸引别人的魅力;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表明待人真心实意,而非虚情假意,使人在与其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在工作岗位上保持微笑,说明热爱本职工作,乐于恪尽职守,如在服务岗位,微笑更是可以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让服务对象倍感愉快和温暖。
可是在生活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沉重的工作压力、生活负担和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变得不会微笑了,他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如意、生活不如意、爱情不如意……每天总是板着脸,一脸的茫然与无奈,结果是心情越来越糟糕,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健康和微笑是密切相连的。
微笑生活,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求我们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微笑着去面对每个人,微笑着去做每件事。也许我们过得的确很不如意,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我们无法预知,无法改变,可是我们可以选择微笑面对。用微笑来放松紧绷的神经,让微笑来增加自信的力量。
微笑生活,就是和气、开心、快乐、乐观。要多想别人的长处,不要拿自己的优点去对比别人的缺点。要多想与人相处时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经常做到换位思考,替对方考虑,那些苦恼和不必要的痛苦就自然消失了。用微笑抚平内心的伤痛,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学会微笑面对生活,你的生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陌生的环境更需要微笑。生活工作中难免会接触到或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人都习惯板起一张面孔,保护着原本虚弱的尊严,以免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和伤害。结果,陌生的环境照例还是陌生的。如果我们换一副表情,不再绷着面孔,换掉警惕与怀疑的眼神,微微笑一下,会不会好些呢?
对待陌生人,我们不需要伪装,应该多一些真诚和友善。虽然彼此只是擦肩而过的人生过客,但你的冷面、他的冷面、所有人的冷面,构成了陌生的人际环境,制约着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而我们学会了微笑,你的笑脸、他的笑脸、所有人的笑脸尽管依旧“陌生”,依旧要擦肩而过,但我们的内心却不会再疲惫和紧张,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轻松和愉快。
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会微笑,是社会生活中无声而美好的语言,她来源于心地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的是一种坦荡和大度。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是失败者的坚强,也是化敌为友的一剂良方。微笑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一种礼赞。学会了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是一种自尊、自爱、自信的表现。
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始终能以微笑的态度来对待,这说明你对自己的生活很感兴趣,而感兴趣是你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麦克尔认为:微笑永远有魅力。当你在微笑时,你的精神状态最为轻松,全身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而且,你的心理状态也相对稳定,当你那充满笑意的眼光与别人的目光相遇时,你的笑意会通过这道“无形的眼桥”传递给他,他会被你的快乐情绪感染。自然而然地,你们之间的气氛就会变得和谐,交流起来也容易多了。
真正的微笑要看场合
真正的微笑应渗透着自己的情感,表里如一,毫无包装或装饰的微笑才有感染力,才能被视作“参与社交的通行证”。微笑,能很快使人感受到我们的亲切、喜悦和善意;能使男人、女人、老人、孩童的脸蛋儿变得漂亮迷人;能使我们表情变得丰富,充满热情、友好、理解和温暖的爱心。
美国有许多电话公司,他们都为利用电话来做推销的推销员们,安排了一种“特殊电话效用”的训练,要求推销员们微笑着向客户打电话,尽管电话那端的人看不到你的微笑,但是他们能够感受到你微笑的气息。
作为最有感染力的交际语言,微笑,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在运用微笑传情达意的时候,也是需要技巧的。掌握好这些技巧,得心应手地运用情绪心理规则,能很快缩短你与他人的距离,表达出你的善意、愉悦,给人春风般的温暖,达到感染别人的效果。
首先,要笑得自然。微笑是美好心灵的外观,微笑需要发自内心才能笑得自然,笑得亲切,笑得美好、得体。切记不能为笑而笑,没笑装笑。
其次,要笑得真诚。人对笑容的辨别力非常强,所以,当你微笑时,一定要真诚。真诚的微笑让对方内心产生温暖,引起对方的共鸣,使之陶醉在欢乐之中,加深双方的友情。
再次,微笑要看场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当你同对方谈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或是告知对方一个不幸的消息时,或是你的谈话让对方感到不快时,都是不应该微笑的。
同样,微笑的程度也要合适。微笑是向对方表示一种礼节和尊重,我们倡导多微笑,但不建议你时刻微笑。微笑要恰到好处,比如当对方看向你的时候,你可以直视他微笑点头。对方发表意见时,一边听一边不时微笑。如果不注意程度,笑得放肆、过分、没有节制,就会有失身份,引起对方的反感。
最后,微笑的对象要合适。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应使用不同含义的微笑,传达不同的感情。尊重、真诚的微笑应该是给长者的,关切的微笑应该是给孩子的,暧昧的微笑应该是留给自己心爱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