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此言一出,饶是李隆基再心思深沉,脸上的笑容也不免一僵,满堂朝臣几乎都能听见皇帝陛下暗自咬牙的声音,额上更是青筋狂跳,险些要爆出血来。
“李相何出此言?”
“陛下容禀。韦大人的确力挽长安水患之危,能力卓绝,但臣以为韦大人犯了欺君之罪!”
李林甫没有一个字僭越了臣子的本分,每一句话也都措辞谨慎,只好像是一个臣子对君主的谏言,但谁都知道,李林甫的每一个字都是在挑动着皇帝的神经。
皇帝分明是在肯定韦坚的能力和忠心,和韦坚在朝堂上刚刚演了一出君明臣良的好戏,结果转眼间就被李林甫给拆得七零八落。
不过李隆基到底是李隆基,虽然眉弓都一下一下地跳动,气场更是一僵,但却还是能笑着接过话来,并没有因为被挑衅而直接了当地和李林甫撕破脸皮。
“李相,这话从何说起啊?韦大人可是忠心耿耿,刚刚解救长安无数百姓,可谓是雪中送炭,哪里来的欺君之罪啊?哈哈,朕知道了,李相是故意吓韦爱卿一吓,好让朕给他一个惊喜吧!李相真是用心良苦。”
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一是直接表明了自己必会保下韦坚的意图,二是给了主动来挑衅的李林甫一个台阶下。不得不说,李隆基的胸襟宽广与否犹未可知,但单说这份忍功,就绝非常人可以做到。
可李林甫却面色未变,威严的一张脸上噙着一丝莫名的笑意,看上去竟是肃杀与温柔交织,“陛下惜才之心,臣等钦佩,但韦大人欺君之举乃是事实,还请陛下依律论罪。”
李林甫说完这番话,并未仰起头,看那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的反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
“陛下,臣以为李相所言甚是。韦大人此来长安,分明是对此次水患早有准备,可韦大人却在月前所上奏疏中,对此事闭口不提,只道风调雨顺,此举天怒人怨!实是欺君大罪,无可辩驳!还请陛下圣裁!”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大半的朝臣持着笏板,低头向李隆基行礼,口中称臣,可李隆基却觉出一阵彻骨寒凉,简直要将他从头到脚地整个冻住。
“好一个‘臣附议’!你们,都是朕的好臣子啊!啊?!”李隆基显然已是怒极,“李岘!朕的好臣子,朕的好弟弟!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知遇之恩的吗?!”
“还有你!杨慎矜!你本是前朝宗室之后,是朕将你一手提拔到今天这个位置!朕还叫你帮朕去辅佐太子!朕信你如斯,你就是如此回报朕的吗!?”
“王鉷!你还是朕的御史中丞了吗!?你尽到御史的职责了吗?你真的还忠诚于朕吗?!”
“萧嵩,萧嵩!!你还记得当初是谁举荐的你吗?你还记得当初一手提拔你的姚崇和陆象之吗!?啊?!他们这些人,朕都可以不管,可你……你对得起象之的在天之灵吗?象之他尸骨未寒啊!”
……
朝堂之上,寂静无声,有的人不敢说话,有的人不好说话,有的人不想说话,有的人不能说话。所有人都低着头,不去看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帝此时疯狂的模样,除了极个别人以外,他们其实都还记得,或者能记得起来,自己还是李唐的臣子,自己还是李隆基的臣,以臣子之身,将君主逼到如此地步,他们都难以逃脱良心的谴责。
尤其是被皇帝点名的这些人,他们都是皇帝眼中的重臣,或者说是站在他那一边的人,如今却和李林甫一起逼他,他们的心里安能好过?可有些事,不得不为。
难道他们不知道韦坚事先上过无数道奏折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正是李林甫想要看到的局面吗?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一清二楚,当初李林甫力挺韦坚,公然和皇帝放对,根本就是为了今天!
李隆基是皇帝,所以他不能错,所以有罪的人只能是韦坚,即使他心里再不愿意,如今也只能丢卒保车,不然难道要让李隆基在天下人面前罪己,承认是他做错了事,导致上天降灾?还是承认他是个昏君,听不进忠臣谏言?
事到如今,他们不得不被李林甫牵着鼻子走,不得不充当李林甫在皇帝身上割肉的刀。他们心里一清二楚,李隆基心里又岂能不明白?可就是因为太明白,李隆基才像是一头暴怒的狮子一样,想要将一切都撕碎。
弃卒,原本就是无奈至极之举,何况在朝堂之上,李林甫陡然发难,逼得他不得不去舍弃韦坚,勉强保全堂堂九五之尊在天下人面前的威信与英明,这和掌掴于他又有何分别?
在这场和李林甫的角逐中,他输得一败涂地。他输的,不只是一个陕州太守韦坚,也不只是国库中的无数银钱,他输的,是作为九五之尊的尊严。
……
当日,中书省草拟,门下省传喻天下,陕州太守韦坚置百姓生死于不顾,愧为一方父母,罪犯欺君,有媚主之过,愧为人臣,即日起,削除一切职位,流放岭南,特传喻天下,以示其罪,而儆效尤。
……
而此时,唐一笑正看着长安城门口的布告,心中满是震惊。
上次交付京兆府的【铜面大盗案】时,她并未接下新的任务,因为洛阳的生意刚刚起步,她实在分身乏术,没有多余的精力做下一个任务。而现在,洛阳的生意有黑白两道照应,佛道两门又因为綦毋潜的缘故而保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她自然倒出手来,打算趁热打铁,在陕州搞出一番事业来。
如今陕州正是大灾之后,京兆府想必有很多任务发布,正好让她能够一石二鸟,还能借用京兆府办案的名义,行方便之门,何乐不为?因此,她在皇甫惟明走后,也来了长安,没想到刚一到长安,就看见了这样重量级的消息。
唐一笑知道,她已经成了很多人留心的对象,比如她刚一进城,就捕捉到的几道目光,因此,唐一笑迅速前往京兆府,在接下了陕州清水村的【槐花杀人案】之后,便立即打马离开了长安城,避免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途径华州,天色已晚,人困马乏,唐一笑只好在城中暂住一宿,没成想,当夜便被人一剑穿身,前胸后背开出两个透亮的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