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4900000010

第10章 取西河,战霍邑,入长安

10.取西河,战霍邑,入长安

李世民自那一天在大堂宣布起兵后,李破军就再也没看见其人影,想来也是初起兵战事捉紧。

虽说李氏的时代要来临了,但是李破军现在作为一个外人看来还是孺口白牙的稚子还是无能为力的,还是那个原因啊,年龄太小。

但是李破军还是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李家起兵时事,尽管他知道李家会是胜利者。

这天李破军正在假山上思考,当然在外人看来是小郎君又发癔症了。

李破军在想,宣布起兵了有好久了,现在应该会有消息传来吧,历史上记载,李家起兵后一路顺风顺水,直下的长安,除了在霍邑因为大雨道路泥泞还有名将宋老生阻挡添了点麻烦,其他都没啥问题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变故的吧。

至少现在那个西河首胜确定策略这出戏码应该发生了吧。

果不其然,正当李破军这样想着,阿正从外面呼哧哈赤的跑了进来,一脸兴奋的样,便跑还便喊,“小郎君,好消息,好消息啊,前方大捷啊,义军出师首战获胜了”。李破军一听霍得站起来,露出一脸如我所料的样子,对着阿正说道“嗯嗯,知道了,你看你,我都说了多少次了,淡定,要淡定知道吗”。

阿正又莫名其妙的被怼了,摸了摸头说道:“噢,下回不会了”。

可他哪知,李破军此时的心里也是嚎叫,历史诚不我欺啊。阿正要是个现代人的话,肯定会说:“小郎君,咱不装13可以吗”。

时间回到三天前,李渊起兵后,召集众人商酌策略时,就有手下太原令温大雅进言:“如今我等刚起兵,制定正确的策略十分重要,依在下拙见,当下应先取西河,以扫清我军前行障碍”。

李渊听闻后征询其他人意见,刘文静,裴寂等人也是赞同的。

于是沉吟片刻,低吼道:“李建成,李世民何在”。李建成二人稍一愣神便出班答到“末将在”。

李渊说道:“如今西河乃是我军前行障碍,特令你二人前去取了这西河,可有把握”。

李世民二人大喜,能有掌军上阵机会那还有推辞的,赶忙应着。

李渊又说:“西河虽是小关,但城守高德儒也非庸才,你等不可小觑。此次也是检验你二人的一次机会”。

李建成二人接令出发了。

黄土大道上,马蹄阵阵,一片尘土飞扬,为首两位威风凛凛的少年将军,正是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二人。

李世民对李建成一笑问道:“大哥认为此次出征何事最为要紧”。李建成沉吟片刻便说:“我认为我等应厉兵秣马,养足精气,好一鼓作气以下西河。二弟一向精于兵道,不知有何不同见解”。

李世民笑说:“不瞒大哥,小弟还真有不同看法,我认为我们当下要务并非养兵,而是整兵,我等兵马都是贼寇流民受编而来,纪律松散,全然不知列阵行军,这样的军队犹如一片散沙”。

李建成也非迂腐无知之人,想了想就认同了。于是二人于行军路上一边行军一边整肃军纪明军令练军阵。

很快到了西河城下,已经是第三天傍晚了,日头西下,暮色苍茫。

西河城守军压根儿就没想到唐军这么快就到了,或者根本没想到唐军会来,城门依旧还是那样开着,吊桥平铺,门洞大开。城门口老百姓出出入入,行商的,砍柴的,人来人往的。

李世民一看,正是攻城的好时机,于是赶紧向李建成说,二人立刻商议好了,李世民带领全部四百余骑兵冲袭,李建成领步军压阵。

只见李世民大吼一声,就率领奔驰如虎的骑兵冲向城洞口,城门处一下子就炸开了窝,城墙上的执勤兵大喊着敌袭,呼喊着拉起吊桥,城门处的老百姓也是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跑,身强体壮的使劲往城门里挤往里跑,吊桥上挤满了人,有的被踩踏,有的被挤下护城河。

李世民见此情景,顿时眉头紧皱,呵住了战马,麾止了部下兵马,拔剑向城楼上呵道:“唐公兴义士讨伐暴隋,匡扶社稷,未免城外的百姓遭难,今日本将军暂不攻城,你等且叫那高德儒守好城,明日本将军自来取之”。说完拨马而走。

次日,天刚蒙蒙亮,大军集结完毕,李世民兄弟二人带头冒着流星般的箭石冲锋,将士们奋不顾身,搭着梯子越过护城河又将云梯搭上城墙。

战事如火如荼,唐军在李世民兄弟二人的带头作用下,气势冲天,士气如虹,相反守军这方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李世民一夜不攻城是为了防止伤害无辜百姓是一部分,另一个是想晾着敌军,给予其心理压力,摧毁敌军军心,敌军彷徨等待了一夜,必定军心浮动,加上暴隋无道,出身底层的普通军士也无甚忠心。

正当节节胜利之时,城东门突然大开,里面冲出一对手拿杂七杂八武器的人,大喊着“义军壮士,请快快进城”。

李世民看见城门开了也不管是不是陷阱,立刻扼守住了城门,指挥大军进城了,守军见大势已去也大多投降了。

你且道那城门为什么会大开,原来是城里的士族大户反水了。

原来还是那城守高德儒做的好事,这厮看见唐军攻城激烈,便集结城中大户,勒令他们交出自家仆役私兵,阻止民军守城。这些大户平日里都蓄有少量私兵和大量精壮仆役的,可是城里大户甚多,组织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战力。

但是城中大户是那么容易就舍得割肉的吗,这些私兵仆役可是他们成为大户的基本,也是在这乱世安身的一种保障,于是这样士族大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毫不犹豫的纠结在一起反水了,还杀了高德儒以正决心。

西河就这样取下了,次日,李渊率后续大军来了,可是紧接着的问题又来了。

正当唐军沉浸在首胜的喜悦中的时候,对于李氏集团来说,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

刘武周占领了马邑,暗中联合突厥打算袭击唐军老巢太原。

李渊等人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有点慌了,如今好不容易首战告捷,中原窦建德,李密,王世充等混战不休,正是占据关中,夺取帝都,以成霸业的好时机。

可是正在这时却传来这个消息,若是执意南下攻长安占关内,那老巢必失,太原他李家经营多年,重要性不言而喻。李渊可是对他那个纨绔儿子李元吉是毫无信心的,要说李元吉能挡住刘武周突厥联军,那是打死他也不会相信的。

这时,他的几位参谋军事的意见也出现了分歧,有人建议继续南攻关内,时机不可失,失了太原可以关内为根基;一方面又有人建议回援太原,以保后地。

李渊一听,肯定是倾向于回援太原的,太原他苦心孤诣的经营方有了如今的局面,要说舍弃那是很难得,再说哪里还有他的儿子家眷。

于是李渊就打算立即下令回援太原,可是这时,他的二儿子李世民进帐说道:“父亲不可,如今时机难得,正是我等浑水摸鱼攻占关内占据长安的天赐良机,不可失却”

李渊大怒一拍案桌:“那太原怎么办,那是我李家的根基啊,且还有家属在,怎能不救”。

李世民听此言,想到长孙无垢和聪慧过人允文允武的李破军,眉间也是一阵犹豫。

可是他想到自己的计策和大业,又坚定下来了。

行礼道:“父亲,请稍歇,我有一策,可解此困”。

李渊一听,心思一转,也是希冀的看着李世民,如果能有两全之计肯定最好,他已经起兵如果无功而返,肯定不会有好下场,而且他也向往成功后的诱惑。

李世民整理了下思绪说道:“禀父亲,突厥南下一向是劫掠一番就会离去,是以求财为主,我等不若派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带财富珠宝前去劝说突厥可汗,如此一来,可汗必然退兵,突厥一退兵,孩儿料定那刘武周断然不然独自进军,此乃两全之法,望父亲决断”。

李渊问言初时一喜然后又皱眉道:“如此以来,我等岂不是私通外邦蛮夷,恐为中原义士所不耻也”。

裴寂出列笑道:“唐公此言有失偏颇,要说私通外邦也是那刘武周所为,岂是我等所为,至于中原人士看法到时候成王败寇,谁说的准呢,我到以为二公子此计甚好”。

李渊见裴寂也赞同,手下也没人反对,于是就同意了。

众人商议一番,就决定派遣有胆有识的起兵老臣刘文静带财物前去说服突厥退兵。但是李渊还是有点不放心太原根基,于是留下一路大军屯于西河,进可以助夺取长安,退可以迅速援救太原。

后路问题解决了,也向中原已经起义的势力最大的魏公李密示好,表示唐军愿恭李密为盟主。不用担心外力干预,于是大军齐心协力攻向长安。

中途在大城霍邑逗留许久,只因大雨连连,道路泥泞,又有隋室名将宋老生阻挡,所以在霍邑受阻,只得屯军于贾胡堡。

在经过一番艰难战斗后,利用守将宋老生性情急躁的缺点,终于攻克了霍邑。

攻克霍邑后李氏集团内部又出现了分歧,有人建议发兵河东,有人建议继续攻占长安关内,在经过李世民哭谏之后,李渊终于下定决心攻取长安。

长安虽有阴世师,卫文升等人守防,但是还是挡不住士气高昂的唐军,再加上内李三娘麾下娘子军作为内应,长安也很快一战而下。

攻下长安后,李渊下令安抚,废除隋室暴法,一堆明面上的话讲来,什么匡扶社稷等等,掌控了长安城。

又改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

于是李渊彻底霸占了朝堂,又让傀儡皇帝下旨晋封其为唐王,封李世民为光禄大夫,唐国内史,秦国公。于是我们的主角李破军也成为了小公爷世子了。

留在太原的家眷也接到了通知,要迁往长安城了。

李破军望着这生活了两年多的唐国公府,心中既是不舍又是一阵豪情。

长安我来了,长安来了,大唐还会远吗?

怀着激动的心情李破军随家眷动身就要前往这天下第一城——长安城。

同类推荐
  • 龙吟水泊

    龙吟水泊

    我叫赛伯当,我有一个小盒子,如果你的外号和隋唐英雄有关,我就能让你得到他们的力量,那个王伦,你和我联了个宗,你想得到谁的能力?什么……李密的能力,你还要我给你找萧妃,你怎么不去死啊!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透过细节看清朝

    透过细节看清朝

    本书力图穿越时空,仔细搜寻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草蛇灰线、蛛丝马迹,从而透过历史细节,看清清朝的真正面目,为读者揭开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秘密。历史是有前因后果的,而且这种因果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一个伏笔,对于后来的历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梁山之梦

    梁山之梦

    每当好汉歌响起的那一刻,李俊辰心中都会传来一阵莫名的痛,当他降临宋末的那一刻起,他发誓要彻底改写那些英雄的命运
  • 穿越成为原始人的神

    穿越成为原始人的神

    穿越为只有12个原始人的部落图腾,帮助部落发展,抵抗野兽,制造工具,一步步强化部落实力,有点儿像荒野生存不过会有比较轻松一些,比较搞笑一些,欢迎大家阅读哦
热门推荐
  • 秀才家的种田小娘子

    秀才家的种田小娘子

    家有秀才郎,日日种田忙。不就是上课的时候偷偷打瞌睡,居然就一不小心穿越了?穿越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被八两银子给买了?不过,这个买家长的还挺不错嘛,那就勉为其难的将就一下吧。什么穷酸书生没钱买粮,那就自己种。不知道吃什么,漫山遍野的蘑菇竹笋,等我去采摘。从此以后,书生不读书,只陪小农妇。
  • 快穿之这个女帝有点狂

    快穿之这个女帝有点狂

    无男主,女主属于开挂+黑化,很强势,又霸道的性格。自从遇见了染酒之后,系统感觉自己的三观已被刷新……系统:“宿主,这个位面的大反派追来了!!”染酒:“杀了呗。”系统:“宿主,这是古代世界,你哪来的原子弹!!!!”染酒:“我拿的呗。”系统:“宿主大人,这个位面一定要控制,求你不要再黑化了!!!!”染酒勾唇:“好的呢。”刚到位面,“叮咚叮咚!位面已毁灭!请撤离!!”系统:“…我信你个鬼,你个小仙女坏的狠!!”#论统生的艰难##论宿主总爱黑化,怎么办##论宿主的挂太强,已亮瞎我的卡姿兰大眼睛#
  • 仗剑弑天下

    仗剑弑天下

    一场灭门带来的复仇屠杀;一个轰动江湖的传奇秘宝;一代武林新起的各路枭雄;一卷混乱终结的话外江湖。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绝世凰后归来

    绝世凰后归来

    他为了一本《神药遗案》不惜布下天罗地网,而她涅槃重生,带着绝顶医术归来!“众将听令!征召天下勇士,随我剿灭这只妖凰!”天下:不好意思,我们还等着她救命呢!某个男人:我怎么听到有人要消灭我的凰后?走,跟我去灭了他!天下:走!
  • 时光正好

    时光正好

    暖阳悠悠,清风席席,在这样凛冽的年纪遇到你,刚刚好……资深宅女北念,却被霸道总裁鹿白掳去芳心,追爱之路,她该如何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克宗13号(上)

    独克宗13号(上)

    那个女人独自站在月光广场,单薄得像一张纸。我一脸肃穆,挟裹着一阵冷风靠近她,像奔赴一个战场。她瘦小而紧凑,似乎被周围看不见的空气挤压得伸展不开手脚,偏偏戴一副巨大的眼镜,剩下三分之一张脸在月光下随镜片闪着古怪的光。15分钟以前,这个女人给我打来一个飘渺无边的电话:你是扎布的女朋友吗?我在月光广场,想请你过来。我问,你是谁?她说,你来就知道了。她又说,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只想看见你一个人来。6年有余,已经没有人再以这种称谓跟我提及扎布。
  • 自杀的诱惑

    自杀的诱惑

    选自狄更斯的恐怖小说,包括《自杀的诱惑》《一个疯子的自白》《邮车惊魂》等八篇短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
  • 六十种曲飞丸记

    六十种曲飞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