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跟随神秘人的随从,造成的声势竟如此之大,武策暗自心惊不已。
逢此危难之际,却见秦丰年脚下旋然一滑,像极一条游鱼自缝隙中躲过,端是奇妙无比。
袭击者见状,厉啸一声,两脚空中疾点,似巨鹰于空中接连折回四次,双手间虚影任意翻飞,罡风劲力倍增。
正当两者即将要发生激烈碰撞时,一声娇喝陡然响起:
“丰年,对他手下留情!”
竟是顾离婶娘为此人求情?其中究竟有何隐情?难不成两人相识?
“笑话!我顾长风要此人留手?”
陇台秘军铁律军规,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稳重的心态,这样才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可顾长风却明显被顾离的话激怒,双手如流星般加速,分击秦丰年太阳穴,其势疾劲,猛不可当!
而一直默不作声的秦丰年,抬头漠然看了眼袭来的顾长风,没有做丝毫动作,也没有说一句话。
顾长风骤觉秦丰年目力惊人,就像无数把尖刀向自己扑来,暗道不妙,一股痛入骨髓的神秘力量侵袭而至,跌出丈许轰然倒地,整个人一动不动,像是陷入重度的昏迷中。
顾离不由得白了一眼秦丰年,急忙踱步来到顾长风身边,青面獠牙的面具早被摔得粉碎,待顾离扶起他的脖颈时,武策心中暗奇,此人玉面朱唇,眉宇间竟神似顾离婶娘。
顾长风的落败,让卫队士气大跌,需知整个陇西秘军是由燕山卫,黑岩卫,京观卫,三种不同性质的卫队组成。
直接隶属皇帝管辖,是皇帝的私人武装部队,由皇家钱庄亲自拨款组建,而卫队中属燕山卫战力最高,京观卫次之,黑岩卫末位。
倒地昏厥的顾长风,是燕山卫诸多翘楚中的翘楚,连他尚且被一招击溃,遑论其他人乎!
“阁下好本领!”
神秘人的眼眸闪过精光,不停地鼓掌道:“如此偏僻之地,竟有这般英雄……敢问阁下如何称呼?”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秦丰年是也!”
武策隐约觉得丰年叔的语气较之以往来得更加轻松,有如释重负之感。
“姓秦……”
神秘人磨蹭着下巴,作沉思状,忽地内心一道灵光闪过,一个响亮的响指,随从恭敬的呈上一本名册,名册无风而自翻,“哗啦啦”的翻页声响彻四周。
信息内容如投影机投影而出,浮现出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其中有条信息吸引住神秘人的目光。
“原来如此……”
神秘人整合名册,摒避众人,将面具缓缓摘下,朝着秦丰年双膝下跪恭敬道:“卑职参见天府上将。”
武策没想到面具下的神秘人,岁数不过三十,星眸剑眉,果然当得上指挥使都是人中龙凤。
“天府上将……”
时光荏苒,光阴转瞬即逝,天府上将名号他实在是不想再背负,尤其是为了当权者背负。
神秘人做了一个摒退的手势,身后的随从自然瞧得见,纷纷按照指示不断退后。
“汝何名何姓?在陇西秘军内担任哪种职位?”
秦丰年说话铿锵有力,威严极盛,全然没有往日的懒散,武策心里暗想:“隐于市林,隐于朝堂,往后实不能得罪普通人。”
“卑职姓吕,名文嵇,大威镇阳城河源吕家,身居八品指挥使,隶属陇西秘军燕山卫……”
吕文嵇恐秦丰年不信,从腰间锦囊掏出一本册子,拿出一枚印章,呈至秦丰年面前,恭敬道:“此乃卑职任命文书与武官印玺,望天府上将亲自查阅。”
秦丰年接过文书与印玺,认认真真从头到尾查验一遍,确定真切,方才开口道:“吕大人身为燕山卫指挥使,想必每日公务缠身,何来闲情逸致游玩山水?”
“卑职岂敢因私忘公,只因当年元帅叛逃一案圣上心力交瘁,故而派遣卑职调查此事,将重犯禹王正押解回京……”
吕文嵇平静说完,秦丰年却从中闻得喜悦的滋味,不是前来抓捕正老哥吗?
元帅叛逃?押解回京?
武策没猜错,禹王家确是被迫迁移至此,然而没想到是叛逃的原因。
是何原因使得一国元帅叛逃?武策想其中势必暗藏玄机。
从龙之功何足道,
史书真伪谁人知。
赤诚真心侍君王,
难料忘义于吾家。
禹王正默默闭上双眼,暗道天意难如,人意难测,人心总比野兽獠牙更伤人。
顾离闻此黯然神伤,转而投入禹王正怀抱,右手不断抚其胸膛,希望给自家夫君一丝慰藉。
“大威帝国强盛之道,外置强军,内行正道,方使万民臣服,如今顾新沱如此忘恩负义,享誉寰宇的大威皇室声誉早已不复存在……”
武策瞧着秦丰年不断剧烈起伏的胸膛,声音由低渐高,浑身气血涌动,使得所有人仿佛置身于炙热的沙漠中,他们对此十分惶恐……
“冷静!此处尚有村民,别误伤他人性命……”好在事态即将失控时,禹王正规劝住愤怒的秦丰年。
“丰年气愤难平,一时蛮劲发作不能自己,实在是丰年的错!”秦丰年赶忙起身,向四周鞠躬赔礼,对自己的无礼道歉。
人群中一时间鸦雀无声,武策望着村民畏畏缩缩,想亲近秦丰年却始终没有上前,想要向往常调笑秦丰年,却一步也踏不出去。
秦丰年见状,不由得悻悻然,缓慢坐下背对众人,古语云覆水难收,武策知道淳朴的村民们已经觉察到双方差距,甚至彼此都在不同的世界,此后也许很难再有交集。
这种情况武策见过不少,确也是人之常情,不能全归结于村民冷漠无情。
“老村长……”
禹王正松开顾离的拥抱,转而向老村长感谢道:“当年某携妻逃亡至此,幸得您收留,才有居住之所,内妻诞睦儿也是您亲手接生,某体内的剧毒也由您慢慢调理,才能撑到今时今日的地步,此等大恩,禹王正永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