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2300000114

第114章 117章:三局两胜

李浩开心地吼了一嗓子后,跳下校台,问:“你们二人要如何比,是要马战还是步战?”

李元忠看了看薛仁贵,道:“让薛兄选吧,不论马战还是步战,我都不在乎。”

薛仁贵却淡淡道:“还是李将军选吧。”

二人都推让,李浩愣了,不过他愣了片刻后便有了主意,哈哈笑道:“既然你们两个如此谦让,不如就由我来决断吧。”

二人没有说话,齐齐望向李浩,显然是默认了。

李浩想了想,提议道:“我提议,你们比试三场,先比射箭,再比步战,最后比马战,三局两胜,如何?”

二人不约而同点头:“好!”

“那就这么定了,先比射箭,走,去靶场!”李浩说完兴匆匆地带着他们去了靶场。

来到靶场,开始选弓,薛仁贵轻车熟路地选了一张三石的弓,这是他们这里最硬的弓了,李元忠见状也选了一张三石的弓,他可不想输给薛仁贵。

接下来便开始比射箭,二人同时站在离箭靶百步的地方,然后一起开弓搭箭,三石强弓可不是谁都能拉开的,必须有三百斤的力气才行,然而薛仁贵和李元忠竟全部拉开了,而且是把弓拉成满月,可见二人的力气都十分的大。

陆云眼睛尖,在李浩耳畔小声道:“这李元忠气力不如薛仁贵,你看,李元忠的左手已经有点轻颤了。”

李浩定睛一看,果然如此,他们二人只瞄了几秒,先后放箭,伴随着两声弦响,只见两支箭矢同时飞射而出,然后同时命中靶子,将箭靶击穿,三石的弓威力可不是盖的。

不过,李浩却看到,薛仁贵的箭矢击穿了靶心,而李元忠的箭矢击穿部位离靶心似乎还有点距离,具体差多少,必须靠近看了才知道,毕竟离得有点远。

李浩亲自过去查验,发现李元忠的箭矢击穿部位离靶心有四厘米,而薛仁贵的箭矢也不是真的命中靶心,离靶心有一厘米的距离,不过能在百步远的地方射这么准,基本就是百步穿杨的技术了,毕竟射箭是要考虑风力的,离得越远,风力影响越大。

李浩将他们二人的箭矢都捡了回来,笑呵呵地道:“二位箭法都很不错,不过……仁贵的箭法似乎更胜一筹。”

李元忠面不改色道:“这一场是我输了。”

薛仁贵淡淡道:“承让。”

李浩摆手道:“没事,还有两场呢,接下来便是步战,二位想用什么兵刃?”

“刀!”二人异口同声,确实,步兵对战,唐刀是最好的武器。

于是他们二人各自挑选了一柄唐刀,互相拱手行了个礼后,便开始打起来,两人好似商量好了似的,刀身极少交碰,只听见唐刀撕裂着空气,发出呼呼之声。

李浩也练过刀法,而且是陈老三传授的军中刀法,军中刀法讲究平直,讲究气势,勇猛有余,灵动不足,然而李浩观他们二人的刀法,却发现他们二人刀法有攻有守,有直有曲,看似稀松平常,却又招招取人要害,威力不凡。

看了许久,就连陆云都禁不住开口赞到:“此二人刀法不错,能将军中刀法练至如此境界,没有十年之功是做不到的。”

李浩闻言缓缓点头,他心里还是希望薛仁贵赢,毕竟薛仁贵才是真正的自己人,李元忠只是李世民派过来的临时工,迟早还是要离开的。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场中二人已经过了五十招,薛仁贵似乎已经探出了李元忠的底,开始发威,只见他猛然一声沉喝,唐刀翻转如飞,速度快如惊雷,“当”地一声脆响,就将李元忠的刀格开三尺多远。

李元忠见状暗叫不好,赶忙抽身后撤,但来不及了,薛仁贵踏前一步,推刀直前,刀尖悬停于李元忠胸口,只差一寸便碰到衣物了。

李元忠顿时神色一黯,无奈道:“好手段,我又输了。”

他原以为薛仁贵会客气地说一句承让呢,没想到薛仁贵很装逼地道:“意料中事,得罪了。”

什么叫意料中事!李元忠顿时就不开心了,赢了就赢了呗,还特么装逼是几个意思啊!只见李元忠双眉渐渐蹙起,随即又展开,道:“三局你已胜了两局,本来这第三局便不用比了,不过李某实在很想看看你马战本事如何,不知这第三场薛兄愿不愿意赐教?”

薛仁贵淡然一笑:“薛某奉陪到底。”

李浩见还有好戏可看,自然开心,立刻叫人去牵马,然后让他们选兵刃,李元忠说自己带了马匹和兵刃,说完就让跟随自己的那三个金吾卫把自己的马牵来,是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薛仁贵和陆云看到李元忠的马后,忍不住齐声赞道:“好骏的马!”

李浩反正不会相马,但为了不显得自己无知,他只能装模作样地拍手,大声赞道:“好!好马!好马!”演技十分浮夸,不走心。

李元忠闻言露出得意之色,这匹马是李世民赏给他的大宛名驹,自然不是凡品,他轻抚几下马头,然后翻身上马,从马鞍两侧抽出两根镔铁锏,看来这就是他的武器了。

正好这时薛仁贵的马也牵来了,也是一匹大宛名驹,白色的,这匹马是李浩送给薛仁贵的,薛仁贵不贪财不好色,这让李浩想起了三国时的关羽,曹操送官送钱给关羽,关羽都不喜欢,然而当曹操把赤兔马送给关羽的时候,关羽开心坏了,李浩受此启发,花重金买了一匹骏马送给薛仁贵,薛仁贵果然很喜欢。

薛仁贵见自己的马来了,走到兵器架前抽出一根木杆银枪,随手舞了个枪花,可能因为他力气太大,枪杆晃得好似弹簧一样,太软了,他不禁皱起了眉,显然对这杆枪不是很满意,可他最擅长的兵刃便是枪,这里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兵刃了。

李浩将薛仁贵的表情看在眼中,心里暗忖:“薛仁贵力气太大,这些凡品兵器都不入他法眼,看来有必要替他打一件趁手的兵刃了。”

薛仁贵手持长枪上马,和李元忠远远抱拳互相行礼,道了声:“得罪了!”然后便开始对战。

二人手持缰绳绕着场地旋行了片刻,李元忠忽然猛踢马腹,朝薛仁贵冲去。

薛仁贵也策马迎了上去,远远便是一枪直刺李元忠胸口,李元忠左手铁锏挥动,拨开薛仁贵的枪尖,趁机接近薛仁贵,一锏砸向薛仁贵胸口,速度非常快。

薛仁贵仰身躺在马背上,避过李元忠的一锏,二人交错而过,互换了位置,然后调转马头,再次冲击。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薛仁贵的长枪虽然比较长,但若是被李元忠近身后,根本无法格挡李元忠的铁锏,只能闪避。

二人一连冲击三次,第三次的时候,薛仁贵长枪连点,变化三个不同方位攻击,李元忠一惊,赶忙抬起双锏抵挡,这才封住薛仁贵的攻击,然而这样他便疲于应付,即便近身了也无法攻击薛仁贵。

薛仁贵果然了得,近身后猛地调转枪头,以抢尾横扫李元忠腰际,这一招根本无法闪躲,李元忠只能猛拖铁锏,竖于腰前。

“啪”地一声脆响,枪锏相触,由于薛仁贵用力太猛,枪杆竟被震断两尺多长,李元忠也趁机躲过一劫,回头反攻薛仁贵。

长枪由八尺变成了六尺,顿时就变得不伦不类,许多枪法招式根本无法施展,薛仁贵顿时便落了下风,好在他武艺超凡,见长枪已经发挥不出威力,便将剩下的长枪折成两截,双手各持一根,化枪为锏,又跟李元忠战作一团。

一旁的陆云见状点头缓缓道:“薛仁贵的武艺,恐怕满大唐也没有哪个将军是他对手。”

“哦?”李浩闻言喜道,“那就是说,他这一场也能赢?”

“不。”陆云摇头道,“薛仁贵会输,因为我看得出来,他并不擅长使锏,而且他现在用的不是锏,是木棍,二人兵刃悬殊,他能撑这么久,已然十分不凡了。”

果然不出陆云所料,二人刚过百招,李元忠一招泰山压顶直劈而下,封锁了薛仁贵的所有闪避路线,薛仁贵只能举双锏抵挡,他若用铁锏,或许能挡住,可他手中拿的是木棍,只听见“啪嚓”一声响,两根木棍同时折断,下一刻,李元忠的铁锏已经指在了他的喉头。

薛仁贵拱手道:“这一场我输了。”

李元忠无奈苦笑:“逞兵刃之利,我赢得也不光彩。”

“不。”薛仁贵摇头,一本正经道,“赢便是赢,输便是输,战场之上,没有公平可言。”

李元忠闻言一怔,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桀骜的青年十分顺眼,他愣了片刻之后,忽地哈哈笑道:“好,薛兄胸怀坦荡,李某今日输得心服口服!”

李浩这时已经走了上来,笑嘻嘻地道:“好啦好啦,仁贵,我要替你和柳月娘说媒,你是应还是不应啊!”

薛仁贵闻言再也不见刚才的豪气,满脸臊得通红,憋了好半晌才道:“我……我自然欢喜。”

“好!”李浩猛一拍手,笑哈哈道,“你去找杜洪领一千贯奖金,准备娶柳月娘过门吧!”

同类推荐
  • 沂蒙老支书

    沂蒙老支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沂蒙老支书朱崇敏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6年里,带领广大党员和全村村民抢抓机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整地划地、修路、推行稻改、种红麻、栽桑养蚕、筑水塔、通自来水、挖大井、建排房、整村容村貌……从而使昔日人心散、日子穷、房屋破、街道烂、人见人摇头的村庄,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明星村、模范村,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催人奋进的动人之歌……1984年,老支书“让贤”卸任村支书一职,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转身投入商海,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和奇迹……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方可刊而行之,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是忠也。维忠与孝,此可以为劝者也。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其为惩创,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然而史册所载,其文古,其义深,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如欲使家喻而户晓,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清和月吉,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
  • 我真是个铸剑师

    我真是个铸剑师

    旁山风是一个奴隶,被选入肉身祭剑之列,当他正要跳炉祭剑之时,却发生意外,他本以为死里逃生,却不想卷入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国剑之争。为活命,为永不为奴,旁山风最终走上铸剑之路,最终成为一代绝世铸剑师,力挽春秋风云,搅弄诸侯天下。书友群:570501530
  • 异闻秘录

    异闻秘录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异闻秘录》则是其中一辑。
  • 唐朝小庄主

    唐朝小庄主

    在一个诗仙、诗圣、诗佛并立的时代,在一个豪放与腹黑到了极致的时代,穿越过去的吴天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只能看着别人风骚显摆,自己默默的转身种田、赚钱
热门推荐
  • 立足商界

    立足商界

    对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来说,什么事都容易;然而对雄心壮志、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什么事都不易。本书正是为这些奋斗在各个行业、时刻怀揣梦想、准备奋勇向前的年轻人准备的最佳创业宝典。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青年时代的手边励志书,成功之后力荐美国青年的必读经典之一,印度出身寒微的80后赤手空拳,25岁赚了3亿的古尔巴克斯?查哈尔的创业精神指引,影响欧美两代年轻人的唯一创业忠告书。
  • 伯父死过几回

    伯父死过几回

    这一回,小潘伯父是真的死了。小潘伯父第一回要死的时候,我还没生呢。很多次,或者是酒后,也许没喝酒,父亲情真意切:“大跃进的辰光,四两米一天,一个月二两油,哪里够吃啊?我跟你小潘伯伯,就是最困难的时候在一起的。在造纸厂,现在没有了。要上夜班,夜班辛苦啊,要做不得了的事情,不吃饱了扛不住饥啊。我跟你小潘伯伯约好,我夜班,他就省二两米给我,让我当夜宵。他上夜班,我就省二两米给他,让他当夜宵。这样子扛了有年把。有人看我们亲,就讲风凉话,说,一个姓于,一个姓潘,好花不常开。试试看。我们不信邪,一直亲到现在。”
  • 外科理例

    外科理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港依然美丽

    香港依然美丽

    《香港笔记》为作者派驻新华社亚太总分社期间写作的对香港的观察。通过对香港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民生百态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反映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仍然在香港生动、有效地地实践与运作。
  • 末世兵王

    末世兵王

    一觉醒来,侵占地球的外星人战败,人类进入难得的修养期,然而一场惊天阴谋也开始酝酿……
  • 恶魔就在身边

    恶魔就在身边

    陈曌能召唤恶魔,能够看到死亡。“别西卜,用你暴食者的能力,为这位客户治疗一下厌食症。”“雷蒙,这位老年人想重新获得能力,你懂的。”“老黑,你和我说实话,这人什么时候死,怎么死……什么?你不知道,你可是死神啊。”“那位妹子需要美颜瘦身套餐,等等……我身边好像还没有这几个从属能力的恶魔,看来还需要去地狱走一趟。”…………恶魔书友群666764442,进群请发全定截图
  • 王爷你欺人太甚

    王爷你欺人太甚

    赖雅琳,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刑警,在一次事故中受伤,被董博士所救,成了他的第一个试验品,穿越远古,被王爷救下!她被迫协从,却一直想着逃跑。他冷魅妖华,从不轻易认定,一旦认定就绝不放手,只有死在他手里的东西,没有逃跑的可能!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她代替他后开挂了

    她代替他后开挂了

    “从今天开始,你代替你的哥哥,拿下顾家的继承权!”母亲的一句话,她成了双胞胎哥哥的替身。女扮男装,却撩得一手好妹!一不小心,权倾天下的冥少他妹也被她所惑,喊着要嫁给她!冥少怒了:“从今天开始,你就跟着我。我会将你训练成合格的妹婿!”喂!说好要当妹婿的!怎么变成男朋友了?
  • 每天一堂感恩课

    每天一堂感恩课

    感恩之心的形成是心灵修炼的结果。心理学认为:心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美好。一天一个感恩故事、一天一段感恩阐述。从一月到十二月,让读者在这一年的感恩之旅中完成心灵的蜕变。
  •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拥有“京味儿派”小说代表人物的美誉。他屡遭磨难、半世坎坷,却不屈于多舛命运,以笔做刀,雕刻出千年古都清明上河图般的历史风情画卷,在中国文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修炼生命智慧、成就辉煌人生的传奇。《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中,含有许多宝贵的邓先生的创作心得,因而《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不仅是一部励志书籍,也是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可以汲取营养的文学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