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2300000008

第8章 8章:圣旨到

两天后,这份奏折已经摊在了李世民的书案上,李世民看完奏折开怀大笑了许久,击节而叹:“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啊!”

此刻殿上还有两人,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二人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任何国家大事都少不了他们二人,不过他们还不知道奏折的内容,此刻正一脸懵逼地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吊足了他们二人的胃口,自己也开心够了,让太监把那份奏折传递给他们二人观阅。

二人凑到一起将奏折从头看到尾,看完之后,二人赶忙推山倒玉朝李世民一拜,齐声欢呼:“果然是天佑大唐,臣等为陛下贺!”

李世民摆手道:“好了,疫情紧急,刻不容缓,辅机,速速将这份方子抄录,派八百里加急送至河南道各州,命他们按此方煎药救人,若敢延误,严惩不贷!”

“是,臣即刻去办!”长孙无忌领命告退。

李世民在殿上来回走了两趟,忽有回头朝着房玄龄:“玄龄,你说这李浩是不是上苍赐予朕的礼物。”

房玄龄眼珠一转,拱手道:“陛下心中已有答案了。”

“哈哈。”李世民开怀一笑,又问,“你说,朕该如何赏赐这李浩呢?”

房玄龄道:“回陛下,眼下瘟疫未平,为时尚早,待瘟疫彻底平定之时,再凭功论赏不迟。”

“嗯。”李世民连连点头,“你言之有理,哈哈,朕真想早日听到瘟疫平定的佳音啊。”

又过了两天,胡小海的瘟疫已然根除,一家四口终于从隔离区放了出来,不过家门口还是有士兵把守,不让他们出来,需要观察数日,一家人终于团聚,四人相拥而泣,正巧刘太医来为他们进行例行检查,他们一家人纷纷,对刘太医感恩戴德,说什么做牛做马之类的话。

这下弄得刘太医脸都红了,赶忙止住他们,道:“救你们的不是老夫,老夫顶多算是个熬药的,真正立功的是个年轻人,叫做李浩。”

“李浩?”胡老汉一家闻言顿时愣住了,面面相觑,李浩什么德行他们是知道的,平时连说话都没个正行,怎么可能治得好瘟疫。

胡老汉以为他在开玩笑,说道:“老太医您别闹了,李浩怎么可能治得好瘟疫……”

刘太医一本正经地说:“老夫没有闹,这次若不是李浩及时献出治疗瘟疫的药方,只怕你们一家四口早已天人相隔了,全胡柳村乃至整个许州都会被瘟疫祸及,这小子随意献出一张药方,却救了千万苍生。”

“啊?”胡家四口尽都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刘太医在他们发愣的时候转身负手离开了。

刘太医继续让全村的人喝了三天汤药,没再发现一个人得瘟疫,便下令允许村民走出家门,不过不许出村子,但凡有任何物品需要采买,让折冲卫的士兵们代劳。

村内禁足令解除,胡老汉一家四口屁颠屁颠跑到了村公衙来见李浩,甫一见到李浩的面,一家人齐齐躬身向李浩行大礼,口中连呼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之类的话。

李浩赶紧上去扶他们,然而这家人认死理,一定要行礼,他一个人怎么可能拉得住四个人,最后只能受他们全家大礼,等到他们拜够了,将他们请进屋中,特地关照帮自己隐瞒身份,就说自己是外乡来的,胡老汉他们怎么可能拒绝,四个人把头点的跟啄米似的,还愿意帮忙告诉全村人,让他们一起隐瞒,接着他们诚心诚意地把李浩请到家里跟祖宗似的供了起来,李浩脸皮也厚,就这么坦然接受了。

在胡老汉家过着吃了就睡,睡了就晒的日子,仅仅五天,李浩就感觉自己胖了,到了第六天,村里忽然热闹起来,来了好多人马,又吹又打地,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李浩正在胡老汉家的篱笆院里晒太阳呢,王元泰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李浩,大事!出大事了!”

李浩眼皮都不带抬一下,继续老神在在地晒太阳:“别闹,晒太阳呢。”

王元泰气喘吁吁大叫:“别晒了,快准备香案,宫里来人宣旨了!”

李浩闻言一骨碌从藤椅上跳了起来:“圣旨来了?给我的?”

“当然是给你的!”王元泰瞪眼叫道,“这次瘟疫能够这么快平息,全都是你献方子的功劳,这圣旨除了你还有谁有资格领!”

这时,胡老汉正好出来,一听说圣旨要来,赶忙屁颠屁颠地去准备香案了,柳氏则帮李浩打了一盆温水,让他清洗。

李浩拿起布巾象征性地洗了几下,鼓乐声已然近了,隔着篱笆就看到一大队人马朝这边走来。

柳氏刚把水盆端走,大队人马已到门口,领头的是个白面太监,由于没有胡子,实在看不出到底多大岁数,反正不老,但也不年轻,手持明黄卷轴,迈着方步走进院中,捏着鸭嗓高呼:“圣旨到,李浩接旨!”

胡老汉赶忙请出香案,一家四口和李浩还有王元泰齐刷刷地躬身行大礼,李浩上前一步,高声应道:“草民李浩恭迎圣旨!”

白面太监高傲地瞄了李浩一眼,展明黄旨卷轴,开始用他的公鸭嗓宣读圣旨:“制曰:天道无常,骤降灾祸,万民哀痛,百姓何辜,江山社稷,民乃国本……”

白面太监读得很有节奏,但李浩听得有点犯困,这圣旨的废话太多了,一开头就说这场瘟疫是天降灾祸,跟他李世民无关,天大地大,甩锅最大,李世民现在最怕背锅了,再背下去,他都成背锅侠了,然后就说自己怎么怎么爱民如子,看到百姓受苦,自己怎么怎么痛心,各种赚眼泪的词全都不要脸地抛了出来,接着才进入正题,说一个少年英杰李浩横空而出,各种英明神武,力斗瘟疫,英雄形象异常高大,李浩几乎不敢确定那写的是自己。

李浩听着圣旨,忽然感觉脸红,太羞耻了,李世民怎么可以这么不要脸呢?他仔细一想,其实也没啥,李世民在皇帝里面算是最要脸的了,至少人家是千古一帝,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然而却没去封过禅,可见他还是很要脸的。不像后世明朝的开国皇帝,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一朝得势坐上皇帝宝座后,浑身上下连毛孔里都透出暴发户的气息,圣旨开头居然敢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浩读过《明朝那些事》,对老朱这个人的看法还是比较多的,老朱这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吧,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朱算得上是民族英雄,因为他驱除鞑虏,这是不争的事实,单凭这一点,就得为他鼓掌。

圣旨读到最后,李浩听到一句“着李浩长安面圣,金殿听封”,他顿时愣住,李世民这是要见他了,真快啊,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要见到传说中的天可汗了,内心各种小激动。

白面太监终于念完圣旨了,李浩他们还愣在那里,太监对此似乎司空见惯了,认为第一次接圣旨的人就该这样,然而他不知道,李浩是在哪里傻乐,为啥乐,倒不是因为能见到李世民,而是因为封赏,李世民这次让他上殿听封,一般来讲,能上殿听候封赏的,那赏赐绝对不会少,一想到自己很有可能领到金山银山一样的奖金,李浩忽然就待机了。

“李浩,起来接圣旨吧。”白脸太监细着声音说,李浩一脸傻笑地躬身站在那里,丝毫没有反应。

太监愣了愣,提高声音:“李浩,快接圣旨!”

李浩继续傻笑,眼睛都快变成铜钱形状了,一旁的王元泰可急坏了,偷偷伸手掐了他一下。

李浩痛叫:“啊哟,谁他娘掐我!”

太监顿时黑下了脸:“李浩,快过来接圣旨!”

“啊?哦!”李浩赶忙上前接了圣旨,顺便朝太监道谢,“多谢公公。”

那太监拿眼皮夹了一下他,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王元泰见状赶忙上前,掏出三只小银铤塞进太监手心,笑呵呵地说:“李公公一路辛苦了,我兄弟年幼不懂事,公公万请包涵。”

太监看了看手里的银铤,每个足有五两,脸上瞬间由阴转晴,笑着道:“哪里哪里,李浩年纪轻轻便能以布衣身份蒙陛下召见,必定前程似锦,咱家只是个跑腿送信的,又怎敢言苦。”

王元泰赶忙拱手:“公公言重了,言重了。”

李浩望着王元泰谄媚的样儿,心中暗忖:“王元泰这小子不简单啊,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没想到逢迎拍马玩的这么溜。”

就在他分神的这会儿,太监吩咐道:“李浩,你着手准备准备,明日一早随咱家去长安面圣。”

李浩颔首领命:“是。”

太监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走出院子,带着一众人离开。

一想到将要去长安,李浩很想回道观跟师父说一声,可现在村里戒严还未解除,根本出不去,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胡老汉一家听说李浩要去长安见皇帝,那个开心啊,对李浩照顾得更加贴切,几乎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柳氏还特地将为胡老汉新缝的衣服拿出来给李浩换上,去见皇帝,怎么也得穿好点吧。

可李浩穿上新衣后,感觉还不如自己的道袍帅呢,土得要死,简直就是个庄稼汉,本来嘛,这就是庄稼汉的衣服。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来传李浩,李浩正好才吃过早饭,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牵上驴蛋就跟着来人走了,一直到村口,只见村口金水桥前停着一辆华贵马车,马车前后簇拥着五十骑卫,每个骑卫都身着甲胄,手持长兵,腰挎唐刀,面无表情地列队等待,三十多骑兵在那里,愣是没发出一点声响,动都不动,连马儿都好像成了雕塑一样,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训练出来的,李浩看得不禁骇然,暗叹大唐骑兵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大唐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李浩到了马车前,白面太监向前迈了两步,象征性地迎了一下李浩,然后摊手指着马车,道:“李浩,咱家这次可沾了你的光了,平素咱家外出宣旨,都是骑马的,这次陛下恐怕你不会骑马,特地允许咱家驱车来接你,这是你的莫大荣恩啊。”

“不就坐个马车嘛,这还叨叨。”李浩心中不忿暗忖,然而表面工夫要做好,只见他忽然满面肃然之色,一秒入戏,朝着长安方向长身一揖,感恩戴德状高呼,“陛下恩宠,浩铭记于心,纵粉身碎骨也难报皇恩浩荡之万一。”

同类推荐
  • 明末中兴路

    明末中兴路

    一个平凡人附身崇祯,以其他绝大多数明末架空小说不一样的经历与路线再造中华的故事。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
  • 白色国王

    白色国王

    何处是战马?何处是骑士?盛宴何在?欢娱何在?哦,锃亮的酒杯!哦,骄傲的王侯!往昔如何消逝,似乎一切从未发生!
  •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
  • 行走在民国(壹)

    行走在民国(壹)

    历史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宛若一副展开的画卷,犹如《清明上河图》。本书充分展现出了小人物的生活与生存,带着我们深入到民国,去体会历史人物的一笑一颦、一饮一啄。历史每一次转折总会对生活造成冲击,即便是小小酒桌上,都能折射时代变迁。社会名流优雅闲适的同时,草根底层怎样在苦苦挣扎,百乐门一掷千金如何摆谱,黄包车夫为了抢生意彼此打架,帮会收取保护费有哪些潜规则……还原最真实的民国社会风貌。
热门推荐
  •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是为了那些渴望尽快提升自己的店长们和准店长们而编撰,处在激烈的竞争中,高压的态势下,你需要一种清晰明确的引导,一个简单实用的指南,让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除去工作中、认知中的偏差,在店长的职业之路上向着更高更强发展!
  •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本书是人物传记读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莎士比亚是商人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和表演。在牧师布莱尔的引导下,他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成为一位剧作家、诗人。他一生中先后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三十多部戏剧作品和一百多首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曲折,语言优美精炼,内涵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对欧洲及世界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 飞升在妖界

    飞升在妖界

    小人物阿三渡劫倒霉地飞升到了妖界,在同鲶鱼妖战斗后获得了两个半膘子神器——铛铛剑和铛铛盾,他想在妖界好好地生活,却碰到了万年不遇的妖魔之战。在战争中与各种明暗势较量,波折重重,磨难纷纷,生命和爱情屡受考验,但是阿三凭借坚定信念战胜重重艰险屡克强敌。
  • 浑元剑经

    浑元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撤村建镇

    撤村建镇

    开发商资金链断了,湖边400亩别墅群工程停建,临湖2个自然村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征地工作,200多户800余位村民拆迁暴富梦,顿时烟消云散-----一切从零开始,村民们能走出困境吗?
  • The Chronicles of Faerie

    The Chronicles of Faerie

    Dana Faolan, the spunky half-faerie heroine of The Light-Bearer's Daughter, the third book in The Chronicles, has been using her access to the land of Faerie to escape the troubles of being a teenager in a new town. But a dark, mysterious enemy is determined to sever the two worlds forever, thus dooming both. It will take all of Dana's bravery and resourcefulness, plus the help of friends old and new, to save her two homes, especially when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e answer lies in an act of terrible sacrifice. Just as the previous books explored Ireland's rich folkloric history, The Book of Dreams delves into the magical lore of Canada. Melling delivers another "compelling blend of mythology and geography" (School Library Journal, starred review) that will thrill fans of the series.
  •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长生宝鉴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计审万岁爷

    计审万岁爷

    明朝正德年间,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显赫昭册的风流皇帝,姓朱名厚照,号武宗。明武宗十五岁登基,三十一岁驾崩,在位一十六年。他不善坐朝理政,性好逸乐,专事风流,喜微服游幸,寻花问柳,折桂采梅。凡闻知哪里有丽姝佳秀、艳妇美妾,不论是名门望族,达官显贵之家,或是寻常百姓、商贾农夫之宅,均要贸然直入,强令陪寝,任其行幸。悦心者即宣入宫内,尽情享用;厌弃者束腰愤离,轻则降罪,重则问斩。因此,闹出了许多家破人亡、妻离夫散的悲惨事件,扰得京城内外人心惶惶。朝廷中也曾有几个忠臣良佐,冒死苦谏。
  • 癫疯莫化

    癫疯莫化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不管有多么强大,也敌不过这幽幽虚空!多少强横与辉煌,归于虚无,再无痕迹!湮灭是宿命的选择,遗忘是最后的归宿!对于这无尽的时间来说,任何东西都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都生于一瞬,也消失于一瞬。对于这幽幽虚空来说,一切存的都将被他吞噬,归于虚无!那些为了对抗时间和虚空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时间会改变一切,虚空吞噬一切,然而这一切,也包含着时间与虚空本身!
  • 风雅毛泽东

    风雅毛泽东

    本书《风雅毛泽东》全书分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文情怀、风雨人生四大部分。作者撷取若干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和细节,生动记述了一代伟人的工作、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的领袖魅力和风采。书稿中诸多篇章为毛泽东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