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8300000024

第24章 战争总结

“呸,他们活该,谁让他们挑起战争的?”鲁柯恨恨道。

“错误的不是我们也不是他们,”霍云道:“错误的是这个世界,让人互相撕咬、互相攻击直到死亡。‘每个人都必须生存下去’,更像是一个将原本错误的事情变得正当的借口。”

众人沉默不语。

“那个,将军,”刘钧有些贼兮兮的靠近霍云道:“这一次怎么说兄弟们都立功了,是不是有些奖赏什么的?”

霍云笑道:“放心吧,少不了你们的。”

元历1325年九月十四日,历时半月之久的通古山脉争夺攻防战以夏军的全面胜利告终。此战,从当年九月二日,北凉军开始大规模入侵通古山脉开始,九月六日的通古战役以及后来的流云峡会战中,夏军共动用十万军队,北凉军则先后动用了二十万大军。

在后世的各位军事评论家看来,就一般的情势而言:北凉军军势强大,来势汹汹,又有赫连琼涯这个智勇双全的统帅在,北凉军的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而夏军虽占据三州之地,借着地利人和的优势进行抵抗,其主帅姜坤铭虽也堪称良将,但还不能同赫连琼涯相比。而且在得不到长城司令部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区区十万兵难以抵挡如狼似虎的二十万北凉军。

虽然在九月六日的通古战役中,北凉军损失惨重,但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并不能左右战争的走势,北凉军军力依然在。

但是谁都没有料到,夏军竟能以这样的一场大胜结束战争,流云峡会战夏军共歼敌六万,俘敌四万,北凉军数月之间才集结起来的二十万大军,只有不到五万人溃退回本国,这使得原本就人少贫瘠的北凉一时间陡增了无数孤儿寡母。

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场大胜与北凉方面的临阵换帅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夏朝皇廷中,士族大夫都对是否放弃关外土地进行激烈争论的时候,三州军民却用他们的鲜血与汗水在艰难境地中取得了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此战战报一传入京城,那些原本鼓吹“壮士断腕”的人都偃旗息鼓了。

夏皇得知捷报传来,龙颜大悦,随即下令嘉奖此战的有功之臣,就连一向喜欢和夏皇唱反调的那些元老贵族们此刻也说不出难听的话来。

另外,既作为败方,北凉方面不仅损兵折将,还因此触怒了夏朝,使得北凉上下登时陷入恐慌。还有传言说,夏皇勃然大怒已经在筹备征凉事宜,不管是真是假,都已让北凉风声鹤唳了。

而此刻姜坤铭却没有时间理会这些事情。因为他有另外的要事需要处理,战争虽然以胜利告终,但其中流云峡的防卫和阵亡将士的抚恤成了战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此战夏军大胜,但也战死两万余,重伤万人,原本就捉襟见肘的防御兵力变得更加紧凑起来,北凉军虽然退却,但流云峡的防务却不能松懈。为此,他派遣手下大将李崇率精兵万余驻守在流云峡谷口以备不测。

大战刚过,三州经济萧条,不过很快就能和国内恢复通商,这倒不是问题。但这阵亡的两万将士和重伤的万人,他们的后事安排却有些伤脑筋了。

目前,三州的钱粮汇总上来已有数天时间,但对这件事情一向当仁不让的姜坤铭有些犯难了,照理说他经常看的那些兵册、粮册、银册等都是驾轻就熟,可对这些满是数字的账簿却一筹莫展。

按照大夏律例,阵亡将士抚恤属于军事主官的管理内容,所以姜坤铭必须亲自过目,为此他是头痛不已。不过幸好,虽然他不擅长这种事,但他家里可有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对这些账簿,姜夫人月晓霜是再熟悉不过了,她只花了两个晚上,就把这些东西全部理清,并整理成册交给了姜坤铭。

姜坤铭发现,如果按照军律,每个阵亡将士的家属都要领取二十两银子的抚恤金,而重伤将士的所有医药费都要由州府支出,这样一来花费的银子将超过五十万两之巨,若是在以前还能拿出那么多银子,可是为了打这场仗,州府已经花费了无数钱粮。

对现在的通古山脉军分区来说,别说五十万两,就算是十万两也拿不出来。为此,他们几位将军凑在一起,商量着他们这些军官各自拿出五成俸禄和府中存银来,再加上州府现存所有库银,勉强能凑足一半。

一半银子拨出去了,那剩下那一半怎么办?

正当此时,来自遥远东方天际的福音在三州民众耳边响起,夏朝北方守护北冥家家主北冥正以个人名义向通古军分区送来了白银十万两,长城军团司令王翳也以个人名义向通古军分区送来白银十万两,再加上夏皇赏赐军分区众将士的二十万两。

这四十万两对现在的三州之地可谓是雪中送炭,困扰着姜坤铭多时的问题迎刃而解,多出来的钱可以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夏皇特别赏赐主帅姜坤铭黄金千两、白银万两、钱十万贯以及锦缎千匹,珍珠五十斛,并且加封姜坤铭为归德将军。此官位是夏朝官制中从三品下阶的官身,比起姜坤铭原来的从四品上阶的宣威将军高了一级。

其他人升官都是半级半级的往上升,很少有直接跳一级的,而这种人往往都是皇帝极为信任和倚重的,未来还会升迁。姜坤铭现在虽然还只是一个军分区的大将军,但他在朝中的炙手可热程度一点都不逊于那些恩宠正隆的阁老重臣。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谁都看得出皇帝对姜坤铭的不一般,再加上姜坤铭有赫赫战功在手,就连姜坤铭家养的猫看似都比别人家的猫高了不止一等。

一时间,恭贺的人群都快踏破姜家的门槛了。刚开始,姜坤铭还是很礼貌的把上门的客人一个个都请进来喝茶,可后来来的人实在太多,家里连茶叶都用完了。姜坤铭实在没有办法,而且也厌烦了,他便命人闭门谢客,自己呢则往军营里一躲,有什么人敢闯到军营里去?

战争结束,所有人都空了下来,这一天,姜坤铭将众将召集到大营议事,虽然议题一开始是战后秩序的重建,但这不得不涉及到未来形势的走向。

“目前,朝中仍有不少人还在对军分区取消与否的问题犹豫不决,”姜坤铭坐在书案前,望着下面众将道:“虽然我军取得大胜,暂时将这些人都压了下去,但是日久必生变。对此,各位有什么想法?”

这能有什么想法?虽然心里极为不甘,可如果皇上下令谁敢不从,大夏律例,不服圣命者斩。众人相互看了看,但都不说话。

“大将军!”霍云站起身禀道:“此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说服那些主张此事的人固然很难。但只要有一人不点头,那他们做再多事情也是无用。”

姜坤铭立刻道:“是皇上!”

霍云点点头,继续道:“不错,此事最终确定与否,只关乎皇上是否点头。无疑,我们打赢的这场仗让朝中的某些人很不满意,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哪点?”李绍奇问道。

“那就是,”霍云神秘的一笑,“皇上心里也不愿意放弃军分区。”

“何以见得?”姜坤铭有些眼睛放光的问道。

“不知将军对这一次圣上的赏赐怎么看?”霍云问道。

同类推荐
  • 祸害大清

    祸害大清

    卢一峰是我大清第一祸害!不杀此贼,朕誓不为人!——某个自称在一天之中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而被誉为兔子终结者的小麻子如是说。卢一峰是个大祸害!这个祸害不除,我们大清永无宁日。——包衣奴才和铁杆汉奸们都如是说。卢一峰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吃着我大清的禄米,拿着我大清的薪俸,可是每干一件事,都是为了挖我们大清王朝的墙根,掘我们大清王朝的屋基,祸害我们大清王朝的每一位良善臣民,忠心奴才!强烈建议当局给这个奸臣贼子铸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让我们大清子民鞭笞唾骂!——某个无比吹捧大清酋长的清史砖家痛哭流涕的这么说。卢胖子是好人。——普通老百姓这么说。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盗取江山作酒钱

    盗取江山作酒钱

    两位男主智商碾压,合作愉快,互怼也很愉快。他们有钱、有权、但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权力和金钱换不来一切;但没有权力和金钱,又该拿什么去维护自己重视的一切?小案子见大智慧,细节见真情。金钱和权力都有失去的一日,但亲情、友情与爱情却是长存的。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研究国史是神圣的事业,一定要投入真感情。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项工作,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更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一份值得投入精力、倾注感情的事业。有了这份深厚的感情,才能有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也才能取得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科研成果。《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专业背景,曾承担过国家级重大课题,也都有个人的研究著述,形成学风严谨、功力扎实的品格。我相信这套丛书是他们用心写就的。
热门推荐
  • 巫女传奇

    巫女传奇

    一个会法术的异族族长,一个为心爱之人走火入魔的痴情皇子。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相知相识。“一个满心都是权势的人,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初见,她瞧不起他,满眼鄙视。“有我在,尽管放手一试。”后来,她满心托付,却不知早已走进他设下的圈套。当最后,是对是错,当真还有那般重要吗?她消失之后,他只感觉……心,仿佛空了。
  •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本选题献给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们,献给看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父母们,献给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的父母们,本丛书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 余生,请多多指教

    余生,请多多指教

    他是权势倾天的高冷贵。她是婚前被抛弃的苦逼女。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走到他面前。“娶我可好?”他微怔,随即薄唇轻启,“好。”她傻住。“走吧。”“去那?”“民政局。”原本她以为自己也就是嫁了个总裁,却在前男友的婚礼上,发现他不止是总裁,还是……新文《染指帝国首席:老公,别闹》已开
  •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将目光聚焦于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通过深入分析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叙事策略、语言特点等,从而分析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其中有六个主要章节,分为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演变,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语言艺术。
  • 错位(中篇小说)

    错位(中篇小说)

    谁都想过上好日子。从小丧娘的女孩秋秋跟随父亲与后娘生活,后娘从小向秋秋灌输长大当行长或嫁个行长的思想。因为在后娘心目中,当行长才能过上好日子。秋秋听从后娘指引长大后一心一意要当行长或嫁个行长丈夫,她能实现愿望吗?——如果生命注定要你在一帆风顺里飘摇,那你就不要抱怨去当一名水手。——谨将此作题于子辰留念秋秋从小就没爷娘。娘死得早。爹把她拉扯到3岁,继下了梅娘。梅娘没有生养。秋秋9岁那年,爹在一次车祸中丧身。梅娘咬咬牙,没有再找人。秋秋和梅娘很亲。
  •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1911年,清朝即将灭亡的那一年,华丽帝国的遮羞布下,满是能致它死地的痼疾和菌群。看似平静的表层下面,涌动着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潮流:革命!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高喊“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强烈呼吁改革。手无寸权的光绪帝,书生气的维新臣,赤手空拳地与老迈而阴奸的慈禧及其羽翼争斗。辛亥革命的枪声脆然一响,二百六十多年的大清龙旗,应声而落……无数坚忍不拔的革命士兵、知识分子,抛头颅,洒热血,以身殉志,以命酬国。“自立军”首领唐才常率先倒下;史坚如、吴樾、徐锡麟赤血横流;一生戎马倥偬的民族英雄赵尔丰,摇身一变成为成都“赵屠户”;袁世凯养敌自重,“篡夺”胜利果实……辛亥革命,是一首个人英雄主义的伟大史诗,也是一首民族主义的雄浑交响曲!铁血华年,革命早夭。近百年的岁月已恍如云烟,革命的激进者翘首企盼的苦涩,在辛亥革命枪响后,长久萦绕于我们的心头。
  • 弃妃惊天下

    弃妃惊天下

    某男星眸微眯,“姑娘,我们是否在哪里见过?”某女眼角一抽,“怎么可能,小女子从未踏出这大山半步。”某男摇头,“不对,你很像我一个故人。”某女否认,“小女子从未接触过陌生人。”当某男某日忽然看到那个小小的Q版自己时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悸动,猛然一把拉下某女的衣衫,香肩上的梅花胎记赫然映入眼帘时,一把撕下某女脸上的伪装脸色幽怨的问,“你到底还要躲我到何时?”当某女知晓眼前这个昔日战场上的宿敌,原来竟然是这具身体的前夫时她蛋疼的忧桑了.当某男知晓昔日自己被休的王妃,正是眼前这个在战场上打败自己的敌国大将军时,深邃的目光凝视了她好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苍茫中点灯(珍藏版)

    在苍茫中点灯(珍藏版)

    继《掬水月在手》之后,《在苍茫中点灯》是陈春花老师的第二本散文集。散文中穿插着各种管理学案例、生活中的故事,文字中充满真情,贴切地写出了工作和生活的感悟,她的文章内在风骨很强,读后才发觉被悄无声息地吸引,被深深地打动……不知道生命本身算不算是一段永恒的时光,但是能够雕刻在时光里的生命,却可以获得永恒。因为我们,这4月的香山就雕刻在时光里,生命的理解就有了一个永恒的记忆片断,而无数片断的衔接,就成就了永恒的生命,一如800年的香山。
  • 一纸桃花

    一纸桃花

    一段凄美的迷离的复仇故事,写的不是很真切,全靠自己体会。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本书旨在引领读者体会低调做人的精妙要义,从心态、姿态、言辞、行为、处世、职场、家庭等多个方面讲述了低调做人的人生哲学。鲜活的案例与生动的说理相结合,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领悟智慧人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