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指着紧靠着赵城,在赵城北面的一个小城邑看着程婴问道:“那这座城叫什么名字?”
程婴扫了扫地图上最北面的这座小城开口回道:“少主,此地名叫霍邑,原本是我赵氏的食邑,同时也是晋国北面阻挡北面大卤地区狄人南下边塞关隘。”
“哦”
见少主对此地如此看重,程婴便开始叙述其历史来:“少主此邑原本是霍国都城,后来赵氏先祖赵夙,带兵灭了当时的霍、魏、耿三国,于是晋侯便将耿赐予赵氏,而霍地也封给赵氏,一直都为赵氏的食邑。后来又转赐于魏氏,魏武子的长子魏悼徙居于霍,于是便成了魏氏的封地了。”
说道这儿他瞄了瞄赵武,见他低头沉思着,便开口往下说道:“虽然此处地理位置险要,但由于地处晋国北疆,加上时常经狄人、大戎、胡人等塞北民族的南侵。而此邑更是邑小民乏,整个霍邑军民加起来,民不过两千口,其中有五百人是为守城的甲士。由于每次狄人南侵,我赵氏便是首当其冲,最先受到狄人的攻击,所以为了安定北疆,同时也让南边的赵氏封地,能够不受狄人的侵扰。
因而霍邑南边在汾水河谷,两山最狭窄的地方修建了一道关口,名日阴地关。并且此关常年驻扎着我赵氏一百名甲士。所以每年光在这方面的军事支出,就让此关成为赵氏的一个负担,然而这个负担赵氏又不得不承担。因为魏氏的封地在晋国的西南面,而且霍邑又地处河谷,可耕耘的土地也很少,所以土地产出也不多,所以魏氏对此邑并不是太重视,故而阴地关的在赵氏心目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只不过几个前赵氏经历下宫之难,赵氏的封地被姬奚所享用,吾等曾打算去那里避祸,然而此时那里已经被魏氏占领了,而那一百名赵氏甲士,也在守关长吏带领下投降了魏氏。当日破城的时候,吾等也曾打算入关避祸,然而却被守关兵卒驱赶出来。”
接着程婴又指着赵城说道:“这几个月来姬奚在赵城里,知道到处大肆的索取财货,根本不顾赵城国人的死活。”
赵武指着霍邑的北面一个名字叫做吕的小城邑问道:“此地为何叫吕邑?”
“回禀少主,此地因为魏氏魏锜被封于吕地,而其子魏相由于生于此地,故而也被称之为吕相。”
听完程婴对霍邑的叙述,赵武盯着地图上的赵城,看着他问道:“那我赵氏的封地现在还有哪些城邑?”
“少主在赵氏没有经过下宫之难的时候,我赵氏除了赵楼、赵同、赵括三位成员,手里的楼、原、津、屏四处大的封地外,以及赵氏的祖地赵城之外,还在河中之地还拥有攒茅、原两城,以及河、州、径、絺四邑。当然在晋国的其他一些地方,也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吾赵氏的田产。”程婴指着黄河中下游河洛平原的几处地方说道。
“不过……?”程婴突然有些迟疑的看了看赵武。
“哦!不过什么?”赵武抬头看了看他问道。
虽然程婴这些年一直躲在山中,但是从其对当朝的局势上的分析来看,他在山上的消息并不是很闭塞,但这也比自己脑袋里的东西要多的多。
“不过……不过自从赵氏下宫之难后,吾赵氏的封地都被国君和六卿们瓜分了,甚至是赵氏先祖留下来的封地赵城也被转封给了姬奚,只有南边河中之地的原城和河东的津城这两个万人大城,以及这两座城池周边的大大小小数个村邑,由于这些城邑都被庄姬夫人抓在手里,成为了她的食邑,才能保存下来,没有被其他六卿家族所染。”程婴有些沮丧,最后还是把坏消息告诉了赵武。
望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城池,以及各个家族犬牙交错的封地,赵武不由得有些头疼。
当他最后望向最北方的那座孤零零的赵城的时候,赵武心里想到曾经何其强大的家族,短短几天之类差点就被灭绝,如今就剩下一座残破不堪的赵城。他心里不由得感到世事无常。
见到赵武脸色晦暗,而且流露出些沉沦没有斗志的表情,程婴安慰的说道:“虽然少主如今只剩下了赵城一座城的封地,但想想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家族被抄家灭门后,还能像少主这样能够继承家族血脉,还能拥有封地,还可以继续祭祀祖先的,不让先祖血食祭祀断绝。
他们不都是由于血脉断绝,一直没有被人祭祀,现在都已经成为了无人供养,无处落身四处飘荡的孤魂野鬼了吗。想到此处我赵氏当感到侥幸了呀!”
“可是即是如此,吾赵氏要想恢复元气,亦不知多少岁月!”
见赵武脸色微容,程婴接着低声对他说道:“再说少主现在只要先成为了家主,并且继承了赵城的封地,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建造宫舍。”
“宫舍?”
“这样一来少主就有以奉养孝敬母亲的借口,把庄姬夫人从新田接回赵城居住,庄姬夫人就少主一个儿子,当她百年之后少主就可以继承河中之地了,而且吾想夫人当时紧紧的握着这些城邑,怕也是想让少主继承吧!”程婴淡淡的说道,不过当他谈到历史上有名的赵庄姬的时候,眼睛里流露出忌惮,甚至还有怨恨的神色。
看到他的神色,赵武有些尴尬,毕竟赵庄姬是自己的母亲。虽然她所做的事情有些不齿,但她对自己的母爱却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换个方向一想也就了然了,当初赵氏赵盾之子赵朔为赵氏宗主,而赵括、赵同为其叔叔,只是后来为了家族和睦,赵朔便将赵氏家主之位让于赵同、赵括。而他的这一行为,也让身为赵氏正宗赵武失去了继承赵氏家族的合法性,这让赵庄姬如何接受,所以为了赵武以后能够顺利继承赵氏宗主,她肯定会不择手段的对付赵同、赵括了,这也怕是赵氏下宫之难另一个主要的诱因吧!
不然的话在下宫之难后,她为何牢牢的握着赵氏最肥沃的封地不放。
要知道河中之地,曾经是宗周的土地,后来由于晋文公平定了子带之乱,便被宗周赐给了晋国。
河中这块黄河北面平坦的地方,可是已经被宗周发展开发了几百年了,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而晋文公就是因为得到了这块土地才有了后来称霸天下的人口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