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1400000029

第29章 毒蝎人心 珍妃坠井疑是慈禧派人所为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为宠爱的妃子,可惜红颜薄命,在度过了第24个年头后便草草地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关于珍妃的死因,在民间存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珍妃系自己跳井自杀身亡,也有人认为,珍妃之死系慈禧派人所为,还有人认为,无论珍妃的死因究竟何如,终究与慈禧脱不了干系。那么,珍妃究竟是怎样死的呢?

嫔妃在中国5000年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是很卑微的。在古代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嫔妃只是皇帝传宗接代的工具和宫廷宴会时的陪衬,很少能够有机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识。然而,在清朝末年这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却出现了一位富有叛逆精神、敢于与5000年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妃子,她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然而,这样一位勇于与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女子,却落得个埋葬枯井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珍妃的死,民间一直流传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有的人认为,珍妃系自己跳井自杀身亡,后世之所以以为珍妃系慈禧所杀,是因为慈禧和珍妃都死了,因此人们就随意把一些屎盆子尿盆子都扣到了慈禧的脑袋上。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从珍妃进宫之后,慈禧太后对她还是很欣赏的,因为珍妃的精明能干和聪明漂亮,使慈禧从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所以在无意识之中,慈禧一直将其当成知己来对待。但是,珍妃叛逆的性情令慈禧无法容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慈禧看来,珍妃当时通过关系从外国人手中所买的相机,并且在宫里随便照相的行为,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表现,再加上珍妃经常喜欢穿着男服在宫里走动,令慈禧感觉有失皇家的身份,因此慈禧对其好感逐渐消退。公元1900年,随着八国联军打进紫禁城,慈禧太后又想带着光绪皇帝和皇后逃跑,命其他的嫔妃们回娘家躲避,但是珍妃根本不听从慈禧太后的指挥,公然要求与光绪皇帝一同西逃。慈禧不允,珍妃便以死相威胁。最后,慈禧实在忍无可忍,便不管珍妃的死活,带上光绪和皇后两人准备逃走。珍妃在伤心绝望之际,便投井自杀身亡。珍妃是一个性格开朗又活泼,并且富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在感情方面应该不会钻牛角尖。说其会因为一点感情问题竟然投井自杀身亡,是很难令人相信的。

珍妃既然不是自杀身亡,那么究竟是怎样死的呢?尽管正史上没有她死因的明确记载,但是根据现有的相关资料,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断:珍妃被慈禧派人所杀的可能性很大。那么,慈禧为何要对备受光绪皇帝宠爱的珍妃下此毒手呢?事情还得从珍妃的身世说起。

公元1876年,珍妃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白皙无瑕,出落得亭亭玉立,如一朵出水的芙蓉,深受父母的喜爱。珍妃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而且聪明伶俐,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猎奇心极强。这种性格铸造了她辉煌的人生,也成为日后悲剧的起点。公元1888年,年仅13岁的珍妃凭借鹤立鸡群的容貌顺利被选进宫,被封为珍嫔。进宫之后,珍嫔这种叛逆的性情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愈发张狂,成为宫廷宫女太监们所关注的焦点。在那些循规蹈矩的宫女和太监们看来,珍嫔无疑是在将自己往死路上推,因为因循守旧的慈禧太后不可能会忍受她这种别样的性格。但是被慈禧太后控制久居深宫的光绪皇帝却非常喜欢珍妃的这种性情,几次单独召见后,更觉得她不仅志趣广泛,谈吐不俗,而且性格开朗,善解人意。

渐渐地,光绪帝对珍嫔产生了爱意,召她侍寝的次数越来越多,珍嫔逐渐被光绪帝视为知音和感情上的依托,二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并达到了炽热化程度。珍嫔获得光绪皇帝的专宠,自然引起了皇后和慈禧太后的不满。再加上珍嫔的叛逆和另类,更让慈禧太后和皇后切齿痛恨,处处为难于她。公元1894年,慈禧太后趁六十大寿高兴之际,封珍嫔为珍妃。但是就在珍嫔被晋封为珍妃后不久,慈禧又下旨降珍妃为贵人。但这还不是珍妃的最终结局。公元1898年,随着光绪皇帝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一直做光绪皇帝幕后支持者的珍妃被打入冷宫。公元1900年,随着八国联军打入紫禁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皇后仓皇出逃,以“不落入洋鬼子手中给皇家丢脸”为由命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到宁寿宫外的井中害死。珍妃死时年仅24岁。

同类推荐
  • 元:铁血、杀戮与融合

    元:铁血、杀戮与融合

    赫赫大元,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舆图之广,历古所无。元帝国如同一个大熔炉,把吐谷浑、党项、契丹等民族和部落一一同化,逐渐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伴随着无休止的征战、杀戮,元帝国的铁骑将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先进文明的种子播散至世界各处。这个光芒太过炽热的时代虽短,却迸发出不可抑制的创造力、扩张力、竞争力和进取力。在这段时代激流中,霸主、权臣、宿将、名士或杀伐在手,或谋定事成,或金戈铁马,或自守风流,他们的骄傲与迷惘、沉醉与梦碎,织就一幅浸染着血与泪的历史图卷。惊回首,元世祖铩羽西南的狼狈,伯颜失势遭贬的凄凉,赵孟頫如鸟困笼中的挣扎,北方军阀内斗不休的虚耗,大都城破国亡的悲怆……一幕幕鲜活如昨日,仍令人目眩神迷,黯然叹息。
  • 简明世界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世界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本书从人类历史的文明古国讲起,一直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进入新时代,以凝练的文字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大致轮廓,《简明世界史》展示了人类几万年生存、发展、斗争、变革、进步的的历史画卷,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人类伟大文明的历史脉络,从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拓展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 雄霸三国

    雄霸三国

    如果告诉你王允与董卓是同谋,你会信么?如果告诉你董卓火烧雒阳得到朝廷支持,你会相信么?如果告诉你,吕布在决定嫁女儿前是大汉的忠臣,你信还是不信?作为吕布的小舅子、表弟,魏越正经历着这些,将见证三国是如何于纷乱中诞生的。
  • 史上最懒小书生

    史上最懒小书生

    帝国纷争、王权争霸,宏图伟业,定鼎天下。是谁领一支孤军长驱直入一战成名?是谁据守一道天险十年不奉召?阴谋、阳谋,谋定而动,一动天下惊。这些,都和本书没什么关系。穿越到一个上下五千年都找不到的时代,江可道只想别被饿死。然后,顺便装装逼打打脸帮助未来的皇帝指点一下江山。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热门推荐
  • 庚申夷氛纪略

    庚申夷氛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优秀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对了多少事。 本书对盲目求多的职场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清晰的思路帮你看清那些混乱的、低效率的忙碌认识误区,让你走出盲目求多的阴影,并给出在做对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才能出结果、出业绩。
  • 名门嫡女

    名门嫡女

    她是烜赫一时的玉女明星,大权在握的豪门长媳,却阴错阳差穿越为宰相府的嫡出大小姐。有爹生,没娘教?没关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顺便还能将继母姐妹全都牢牢掌握在手。不幸被设计许配给一个丑陋痴傻的望远侯?呵呵,谁敢设计她?她让她不得好死!嘲笑她嫁给一个傻子?她偏要活得比谁都好!斩荆棘破圈套,我命由我不由天。哪怕是要嫁给傻子,她也要嫁给世上最美貌、最能干的傻子!本文轻宅斗,重朝政,较慢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蜀地崛起的中国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天才狂少

    天才狂少

    一个本来庸才的学生,在一次奇遇后,居然成为傲世天才,他发现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而后面还有天大的阴谋……
  • 人界阴书

    人界阴书

    宇宙伊始,处处混沌。一时,宇宙变化,现一神,自名盘古,开天辟地,出现一新世界,盘古赐名天地,自身亦融于其中,掌天地变化,定天地规法!(此书世界观较大,前面章节读着可能有点难懂,请耐耐性子,看下去,如果看了十章还没懂,哪里不明白,请私聊我,必回!相信我!)
  • 王小波全集(第七卷)

    王小波全集(第七卷)

    王小波无疑是当代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1997年4月11日,正值他创作巅峰之时却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留给读者无尽的惋惜和怀念。然而,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第七卷收入原《白银时代》中的《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和原《黑铁时代》中的《2010》等四部。
  • 鬼王傻妃:草包横天下

    鬼王傻妃:草包横天下

    她,21世纪冷傲绝情的金牌佣兵,意外重生为废物小姐。再度醒来,锐锋乍现,弹指间断进所有阴谋诡计,从此傻胖的草包七小姐洗尽一身沿华,凤凰九天,傲视天下!
  • 寻仙岛日记

    寻仙岛日记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都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学生时代一直坚持到现在,把一天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若不是这本日记,我自己都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曾经发生过........
  • 塔罗天使

    塔罗天使

    在埃及图书馆遭遇“祝融之灾”后,唯有《塔罗》一书保存相对完整。为了防止这部神秘之书落入异族的魔手,神职人员便将它用图画的形式绘在卡片上,交付于神官之手。最后,由亚历山大带入欧洲,于中世纪左右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玩的塔罗牌,它是神秘与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