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1400000030

第30章 西楚霸王 项羽死于何地为何成谜

“垓下之围”“乌江自刎”已经成为几千年来流传于民众之中的熟语,上至普通成人百姓下至几岁幼儿,几乎都能背出有关项羽的这些经典故事,很少有人怀疑它们的真实性。然而,最近却有学者对这一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的传说提出了质疑,认为项羽并非自刎于乌江。那么,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呢?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他又不肯下苦功夫琢磨民法中深奥的道理,学习两年之后仅懂一点皮毛,叔父也拿他无可奈何。尽管学不成东西,但是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志向远大,这些优点为他以后起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项羽是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也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那气吞山河的气魄,曾经使得汉高祖刘邦胆战心惊;他那无人能敌的盖世神力,曾经使得秦兵和汉军闻风丧胆。但是好景不长,在垓下之围中,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在四面楚歌之下,走完了他不同寻常的一生,留给后世无穷无尽的牵怀和挂念。对于他的死,无论是史料的记载还是民间的传说,都认为他是自刎于乌江。

对于项羽自刎于乌江的观点,《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着明确的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亦身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从以上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明确地记载了项羽在乌江渡口拒绝乌江亭长渡河之邀请而持短兵与汉军激战,最后自刎于江边的情形。这段史实不仅在《史记》之中有记载,而且在《汉书》、《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等着名的史料之中都有情节相同的描述,这表明古代有名的历史学家班固、司马光、袁枢等人,对项羽自刎于乌江这件事情都不持有任何疑义。

但是,最近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项羽并非像大众所说的那样“自刎于乌江”,而是“身死东城”。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之中对于项羽自杀一事有矛盾的记载,比如:既说项羽“乃欲东渡乌江”,后又说项羽“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坚持不肯渡江;既写项羽在东城“自度不得脱”,走不出东城,又写“乌江亭长檥船待”,似乎项羽已经从定远东城来到了乌江渡口,这些都是前后矛盾。冯文列举了《汉书·司马迁传》等史籍,以及相关史学家的着作,指证司马迁撰写《史记》广泛采用了多种史书材料,难免有“疏略”“或者抵牾”之处。既然有如此多相互矛盾的记载,就足以表明在项羽身亡这件事情上,司马迁本人也并不明确究竟他死于何处,因此,项羽自刎于乌江并非是一个确定的事实,还值得研究。

以上这种认为项羽死于东城的观点可信度是比较低的。一方面,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他同其父司马谈俱为史官,搜集和保存有关楚汉相争的史料应该是充分的,可靠的,再加上司马迁出生的年代离项羽死亡不过60多年的时间,应该对当时的情形是比较了解的。另外一方面,司马迁治史精神之严谨,逻辑思维之缜密,向为历代史学家所公认。因此,在一篇短短几百字介绍项羽死亡过程的文章之中,不可能会有相互矛盾的记载,如果司马迁真的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那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换个角度来讲,即便司马迁出现了如此低级的错误,其后的班固以及司马光等着名的史学家是不可能照抄《史记》之中的记载,来证明项羽自刎于乌江这一历史史实的。由此可见,项羽应当是自刎于乌江。

同类推荐
  •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综合前人研究,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力图将本书写成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历史知识读本。
  • 大唐最强路人甲

    大唐最强路人甲

    别人穿越变太子,我却穿越变乞丐,这到底是现实的唐朝还是虚构的武侠世界?好像,穿越过来的不是我一个人……
  • 抗日援朝1592(上)

    抗日援朝1592(上)

    史上最彪悍的抗日战争,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唱!这是决定东亚三百年格局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抗日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挟统一日本之威,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血战,在朝鲜半岛拉开了帷幕……本书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历经艰辛奠定的基业,在这场战争中分崩离析,最终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书中写出了两位枭雄的明争暗斗、权术阴谋。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研究国史是神圣的事业,一定要投入真感情。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项工作,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更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一份值得投入精力、倾注感情的事业。有了这份深厚的感情,才能有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也才能取得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科研成果。《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专业背景,曾承担过国家级重大课题,也都有个人的研究著述,形成学风严谨、功力扎实的品格。我相信这套丛书是他们用心写就的。
热门推荐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 错位(中篇小说)

    错位(中篇小说)

    谁都想过上好日子。从小丧娘的女孩秋秋跟随父亲与后娘生活,后娘从小向秋秋灌输长大当行长或嫁个行长的思想。因为在后娘心目中,当行长才能过上好日子。秋秋听从后娘指引长大后一心一意要当行长或嫁个行长丈夫,她能实现愿望吗?——如果生命注定要你在一帆风顺里飘摇,那你就不要抱怨去当一名水手。——谨将此作题于子辰留念秋秋从小就没爷娘。娘死得早。爹把她拉扯到3岁,继下了梅娘。梅娘没有生养。秋秋9岁那年,爹在一次车祸中丧身。梅娘咬咬牙,没有再找人。秋秋和梅娘很亲。
  • 迷离半夏空白

    迷离半夏空白

    讲叙一个80后的成长史,万千一事无成道路中的一条羊肠小道之路。
  • 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

    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莹本惊华

    莹本惊华

    九天之上有着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莹九九。生性活泼祸事惹尽。同天地共主渊华帝君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亦是需追潮八百年前的一段孽缘。渊华帝君:“莹九九,你再跑一些试试!“莹九上神:”我没有跑,我用走的。“莹九九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位千杯不醉的神,结果竟着了渊华帝君的道,失了身。莹九上神:“我好像很久以前就见过你。”渊华帝君:“八百年前,你凡尘夫君正是本帝。”莹九九僵了僵,微怒:“你竟骗我这么久,离婚,本上神要和你离婚。”渊华理了理银衣:“孩子怎么办?”
  • 阿努比斯之门

    阿努比斯之门

    生活于20世纪的英语教授道尔,接受一个神秘企业老板的邀请,通过时间裂缝跳跃到1810年的伦敦去听浪漫时期诗人柯勒律治演讲。阴差阳错错过“回程”的道尔莫名其妙地被埃及巫师、伦敦地下犯罪组织等各路人马追杀,落魄一百多年前的伦敦街头。与此同时,诗史上神秘诗人艾希布雷斯该出现却没出现,理当在希腊旅行的拜伦却在街头四处请人喝酒,传说中的杀人魔王“狗头乔”不断犯案却始终难以抓获……一桩桩诡异至极的事件,在历史上人文气息浓厚的伦敦秘密上演。
  • 城市民谣

    城市民谣

    李来兵:1972年出生于山西省怀仁县。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小说为主。本刊去年曾连续发表其小说《赵丙哥》、《幸福惹得祸》、《别人的村庄》、《客人》、《一天》和《恍惚》。我是隋他妈的。当然是汉族。我是隋他妈的,如果你听到你对面的人这样介绍自己,那么你应该庆幸,因为在这个小城里,遇到隋他妈的就意味着你遇到了最好的腻子匠。当然,如果你不是那种急于装潢房子的除外。其实,我并不叫隋他妈的,我叫隋二。我在家排行老二,隋二是他们叫出来的,我真正的名字是隋永泉。
  • 大业拾遗记

    大业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可传集

    可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

    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

    钱钟书先生成就卓越,他低调为人、高调治学,与家人和睦共处、其乐融融。这正是对如今骄纵、虚妄的社会风气的鞭策和激励。